PTT推薦

Re: [問卦] 為何台灣文組不被重視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為何台灣文組不被重視作者
PyTorch
(Don't judge)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7

※ 引述《anger312143 (anger)》之銘言:
: 如題
: 在台灣文組薪資普遍低
: 頂大文組薪水慘輸學店理組
: 在美國日本也沒那麼誇張
: 美日文組理組平均薪資差不多
: 在台灣就差很多
: 只有台灣不重視文組嗎?
: 有沒有卦

文組只有在台灣不受重視嗎?

傻眼!澳洲竟漲文組學費「逼念理科」 教育部長曝驚人原因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65615
三立新聞

美國文科博士史上最大危機!連耶魯畢業都當不了教授,怎麼辦?

【教育看天下】耶魯大學在今年首次提出對人文科系博士班的改革,站在學術金字塔頂端,耶魯的變革,反映了人文學科前所未有的危機。面對博士就業困境,美國頂大如何大刀闊斧改造博士班?

博士-高教-耶魯-杜克大學-教授-改革 耶魯大學啟動校內近20個文科博士班改造計劃,讓他們除了當教授,還能找到其他志向。

天下雜誌

2021-07-01

美國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在今年發布了一則破天荒的報告:從歷史系、哲學系、音樂系到英文系,校內將近20個人文學科的博士班將面臨改革。

具體的做法包括設置職涯諮商專員、提供就業資源,以及考慮縮小博士班規模。

「我們希望提高學生就業表現,並降低休學率,」耶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羅夫頓(
Kathryn Lofton)說,「如果系所沒有達成這些目標,我們會減少該系所的研究生人數,並且要求系所提出改革方案。」

毫不猶豫地搬出獎懲措施,耶魯的改革宣言顯然不只是口號。
不只一般大學,危機吹進頂大

保守的學界鮮少如此大刀闊斧,《高等教育紀事報》形容,耶魯對人文博士班的改革,畫下了美國高等教育的轉捩點,「我們以為博士班改革的浪潮,對金字塔頂端的菁英學校沒有影響,但是如今的耶魯博士生,也無法指望畢業就拿到終身教職。」

眼見人文學科的學生數逐年遞減,學術就業市場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斷委靡,美國對人文學科的改革呼聲,如今是前所未有的響亮。

博士班的意義,正受到時代的挑戰。
不到一半畢業生能拿到終身教職

耶魯發布的研究報告發現,在2005年至2010年之間畢業的耶魯人文學科博士當中,有44%拿到終身專任教職,儘管絕大多數的博士生是志在成為教授,成功的卻不到一半。
廣告

這個現象並不限於耶魯,《大西洋月刊》報導指出,2014年畢業的各領域博士,有38.6%的人沒有工作安排,其中又以人文領域的比例最高,有45.7%的人文博士對畢業後的工作沒有安排。在有工作的博士中,拿到終身專任教職的比例又更低。

主要原因是學術就業市場萎縮,大學部主修人文學科的學生正在減少,但是立志成為教授的博士生數量是不減反增。

以歷史系為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Brookings Institute)發現,主修歷史的大學生數量在2013年首次跌破3萬人,但博士生卻是首度超過3萬人。

換句話說,想要成為教授的人,已經超過了學生的數量。

「博士班最基礎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進入大學成為教授,如今卻有將近一半的人文博士不會拿到教職,」美隆基金會(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在2016年出版的博士教育改革報告寫,「教育界現在的最大共識,就是博士班必須改革。」
廣告
台灣博士也有困境

美國高教面臨的問題,台灣並不陌生。

陽明交大教授安勤之曾在中研院座談中指出,博士生的就業困境已經是全球現象,自2010年至2018年,台大、政大、清大與東海畢業的社會學博士,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拿到專任教職。

社會科學如此,純人文領域博士生的就業狀況恐怕只是更嚴峻。
耶魯要改變對博士成功的定義

面對人文危機,人文學科可沒有坐以待斃。美國多所大學紛紛進行改革,重新想像21世紀的人文博士樣貌。

耶魯大學的改革報告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改變對博士成功的定義。學校不再以成為教授來橫量一個博士的成就,而是開始大膽地想像,博士將以什麼樣的姿態走入社會職場。
廣告

耶魯還只能算是改革的新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 Chicago)與美國總共28所大學,在2016至2019年間獲得美隆基金會160萬美元的補助,重新想像與改造人文博士班。
杜克大學3招協助規劃職涯

「我們希望創造更多合作研究、跨域計劃,與向更廣大群眾溝通的能力,」杜克大學在改革報告中,提出至少3項具體改革做法:創造實習機會、協助規劃職涯目標以及建立校友連結。

首先,杜克的職涯顧問積極地與校外組織合作,例如各種文化與非營利組織,讓博士生在暑假期間,可以選擇進入校外組織實習。

威斯康辛大學(UW Madison)的公共人文交換計劃(HEX),學校同樣向外擴展工作機會,讓博士生有機會與政府合作,帶領更生人寫作閱讀課程,或是進入非營利組織擔任顧問。
廣告

再來,學校會設置專職的職涯諮商員,提供博士生一對一的諮商機會,諮商員的協助從修改履歷、面試練習到職涯規劃一手包辦。職涯專員也會定期發出電子信,彙整研究與工作機會訊息。

最後,建立校友連結,是協助博士生拓展職涯想像的關鍵一環。美隆基金會資助的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便積極地聯絡與邀請非學術界校友,回訪校園分享工作經驗。

從哲學博士成為環保法律師、歷史博士成為國家公園主任,甚至是英文博士成為圖書館資訊系統專家,校友的經歷可以開展博士職涯的想像。

杜克大學則是建議,建立校友資料庫,定期追蹤畢業校友的發展。這些校友不但是學校的資源,也是衡量博士班成功的新指標。
走出象牙塔,打造公民博士

鼓勵博士走入職場,是對崇高學術目標的貶低嗎?美隆基金會在改革報告中回應,「鼓勵博士多元的職場出路,符合我們對公民學者的想像,訓練出一個能夠透過分享知識,擴大公共利益的博士。」
廣告

杜克大學在2017年,將人文博士班的改革擴大至全校,盼望各領域的博士班都可以重新思考與設計博士班,學校也將以經費繼續支持博士班的實習計劃。

隨著學術就業市場持續委靡,博士班勢必得在擴大職涯選擇與縮減學生數量之間權衡。

耶魯大學前任校長萊文(Rick Levin)說,「我們只有兩個選項,減少學生數量,或是讓學生從事教授以外的工作。但我相信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在學術界之外追求更多的機會。」(責任編輯:王儷華)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5541


--

Eriri: ...哈佛校產也才三百多億鎂 哪個學校一年能募一百多億鎂 05/05 04:30
c*typort: Harvard Received $1.4 Billion In Donations Last Year 05/05 06:56
c*typort: 別鬧笑話了..好幾間大學年年募到百億鎂..前10都超過500 05/05 06:58
c*typort: 缺錢的都是公立大學..你有看過藤校100/200人大班制嗎?? 05/05 06:59
c*typort: 募到的錢越多..花的也越多好嗎 05/05 07:02
veru: B 是十億美元吧 說百億美元也太誇張了 05/05 08:22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30.37 (臺灣)
PTT 網址

felixr0123 11/19 04:36百鬼天天做愛不開台

求求你們不要再說百鬼做愛不開台了 我從百鬼剛出道的時候就開始追 每當我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 只要聽到百鬼可愛的笑聲 就能找回活下去的希望 每次看到百鬼做愛不開台的言論 雖然我知道是百鬼的可能性很少 畢竟有那麽多女V中之人被謠傳有男友po到網上 但是百鬼那個性真的太有可能了 我馬上就能想像的出來 感覺世界開始逐漸崩塌 求求你們不要再討論這件事了 再這樣下去我連唯一支持自己活下去的理由都沒有了

arrenwu 11/19 04:46有這種困擾,何不改推角卷綿芽?

腳卷綿蚜很無聊的說 唱歌也沒百鬼好聽

※ 編輯: PyTorch (140.112.30.37 臺灣), 11/19/2021 04:59:40

arrenwu 11/19 05:03這肯定是有什麼誤會

arrenwu 11/19 05:03https://youtu.be/OsIYf9cSw5k 來聽聽這

arrenwu 11/19 05:04個WTM最近一次的歌回吧!

PyTorch 11/19 05:09百鬼的歌回是原歌粉碎捏 其他V要怎麼跟

PyTorch 11/19 05:09得上百鬼

arrenwu 11/19 05:10有到原歌粉碎嗎?XD 但我總覺得她上聲樂

arrenwu 11/19 05:11課效益不是很好 不知道是不是老師的問題

PyTorch 11/19 05:14百鬼只是懶而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