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論四位總統候選人狀態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Re: [討論] 論四位總統候選人狀態作者
kuopohung
()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10

bryanho: 高手才寫的出來 111.83.205.69 11/10 13:20


找專家學者,多念書,到第一線執行的業者看看,

多傾聽執行業者雇用的員工,以及多去看看該政策服務不到的盲點並解決方法

社會政策制定的模式

現代性指的是理性化,理性化有一種說法是公理化系統化的思考方式,中世紀時代認為真理(真正為真的東西)是由神掌握的,到了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時,認為人可以掌握真理,但到了啟蒙運動17~18世紀,認為人可以依靠簡單的公式掌握真理,好比說牛頓發明三大定律,由上而下貫穿整體,剩下的問題只是細節,也就是說一套理論貫穿整體,剩下的只是細節問題,這套理論越簡單越好,多餘的都是不必要的,這也是柯比億等現代性建築大師在建築物時的方式,強調內部功能的完善,以及規劃,這跟巴洛克建築的又不同。
回到系統化公理化,一套理論能夠統整所有經驗,並給與適當的解釋,以及理論簡潔清楚,這就是現代性其中之一的特性,但之後出現了二戰,馬克思主義,以及孔恩出現,導致人們對真理觀的看法又不同,比較是人民戴上有色的眼鏡看待事物,沒有眼鏡看不到事物,但有色的眼鏡卻會扭曲事物。

這點孔恩有提到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差別,愛因斯坦對時間空間的預設不同,拿得數學工具也不同,一個歐幾理何,一個非歐幾何,那麼看到的東西當然不同。

但孔恩這裡是用解釋力強弱來說明典範轉移的現象,可是對後現代的支持者來說,比較不會接受這個,因為這裡還是認為真理只有唯一的傾向,他們會傾向於兩個不同的畫派,好比梵谷和達利的畫作畫風不同,畫派本身無法比較,但畫派內部還是有高下之別,好比說我去模仿梵谷的畫絕對達不到梵谷的高度是一樣的道理,這也影響後現代建築或說哲學上的後現代是從建築發展出來的,地方包圍中央的方式發展,不再有單一的價值,也不再只是強調功能性和減少裝飾,而是各式各樣打破既定規範的方式,只是說後現代依然有不少的問題就是了。

這是從科學的角度理解的啟蒙。

政策也是一樣需要體系化和公理化的處理方式,若以社會工作為例:

1.政治哲學(為什麼而做)
2.社會政策(如何做,公共政策那裡的社會政策那塊)
1.和2.(政治哲學和公共政策)在法文剛好是兩個字,但漢語沒辦法很精準翻譯。
3.社會立法
4.社會行政
5.社工管理
6.直接服務
7.社工研究法成效檢討

先是討論為什麼而做(政治哲學),之後再把這想法做出一套模型(政策),模型在套用不同的對象需求(立法),有了錢跟人之後政府如何把錢灑出去(行政),政府也不可能全做,很多都是跟民間合作,政府把錢撒出去後,灑到民間機構後如何用最小的代價發揮最大效率(管理),到民間機構後如何處理案子(第一線的直接服務)。

社會工作大概是這樣的流程。社會政策也是這樣的流程,我相信其他類別的政策和立法(之前提到的經濟,環境,文化,勞動等等......)也會是這樣的流程。

若依照這個架構;
1.政治哲學(為什麼而做)
2.社會政策(如何做,公共政策那裡的社會政策那塊)
3.社會立法
4.社會行政
5.社工管理
6.直接服務
7.社工研究法成效檢討

以政治哲學來說右派主要就是保守主義,左派主要就是社會民主主義

老左派(福利國);(1950~1980)
1.社會民主主義
2.英國貝佛里奇報告書(以公共醫療,全民社會保險為主)為主,還有北歐社會民主(代表是稅收制,但是現在使用稅收的制度的國家和項目都很少了,主流比較傾向社會保險,因為財源容易控制),德國保守統合(以勞工保險為主,不過這政策是否跟保守主義有關就要再查)
這裡補充一下經濟政策;凱因斯主義(凱因斯主義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經濟政策)
3.....

新右派;(1980~1990)
1.新保守主義
2.Neo-liberalism(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把這個翻譯成嶄新自由主義,有別於
newliberalism的翻譯)
3.......
4.新公共管理
5.新管理主義(約聘,派遣,外包以及一堆紙上評鑑作業就是這個東西搞出來的,雖說這東西的發展跟嶄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起源不同,但後來被柴契爾他們納入整套體系裏面,一般在批判嶄新自由主義其實也跟著批判新公共管理以及新管理主義。)
新左派;(1990~2010)(德國綠黨和社民黨紅綠合的年代)
1.社會民主主義
2.第三條路(基本上就是把社會福利當作人力資源投資在看,這點看在老左派的眼裡會認為是背叛,而且實際執行上是犧牲底層來維持中產階級的社會福利,當時主政的左派幾乎都用這政策,好比綠黨最自豪的德國紅綠合的社民黨籍總理施洛德,英國工黨首相布萊爾,法國左右共治下的社會黨第一書記斯洛潘,甚至美國民主黨籍總統柯林頓也都是用政策,這政策比嶄新自由主義好的地方在於至少社會福利的資源有給,而不是砍到不能再砍的地步)
(現在的台灣勞工陣線若我那天聽演講沒聽錯的話也是支持這政策的)

3.美國的TANF,蔡英文的兒少發展帳戶條例等等等......也都是這個政策底下的立法
2010~~~
第三條路被Neo-liberalism吸收後,左派拿不出一個可以抗衡Neo-liberalism的政策,甚至有些國家左派政黨依然大搞嶄新自由主義,好比法國社會黨籍的歐蘭德總統,並且高喊著支持全球化,導致底層的人民轉往支持極右派,試圖藉由反全球化的方式來維護自己權利。

這期間有沒有人提出過一些政策?

也是有,但是都屬於實驗性質的,好比拉丁美洲發展出來的參與式民主,據說這東西配合社區工作以及類似公平貿易等合作社的生產方式,類似於人民公社(台灣的人民公社做的做好的是司馬庫斯部落,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那裡玩,那裡不錯)也是發展出一些成效,但我還是認為這東西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真正問題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以及大量服務業,這東西加上都市化,這些被剝削的問題,這不可能用合作社的方式處理,我還是認為合作社只能適用於小規模工廠,以及在地農業才可能發展得起來的。
還有一種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UBI這一類的,但我覺得實踐上很有困難,光是錢從哪裡來這問題就不太可能解決了,是說國外也是有一些城市在實驗中,但還沒有某個國家普遍在做的。
------------------------------------------------------------------------------這比較是政策面的
至於立法面的,就會因為對象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小孩和老人的需求就不同基本上會依照國際條約來抓,馬英九簽了一堆國際公約,之後就可以以國際標準來當作台灣努力的目標
1.兩人權公約;若下面沒有提到的對象則會回到這兩條來看
2.CRPD;身障的公約,這條放到台灣脈絡變成更細緻的立法,好比台灣改成ICF制度等等......
3.CRC;兒少權利公約,這條放在台灣則加重兒童的表意權,以及把兒少性交易當作性剝削來看等等......
4.CEDWA;婦女和性別的公約,幾年前推展的性別主流化就是根據這公約而來等等等.
......。
5.聯合國老人綱領;老人的綱領,還沒提高到公約層次,近年台灣最熱門的就是長照。
6.原住民族公約;原住民族權利的公約,這塊我就不熟了......
7.ICERD;反歧視公約
國內其他的部分;
1.社會安全;
1.1.社會保險(年金改革就是這項)
1.2.社會救助
1.3.社會津貼
2.福利服務(跟上述公約搭配)
3.就業安全和醫療保健
3.1.就業安全
3.2.醫療保健
4.居住正義,社區發展和其他(包含人口販運防治法,以及非營利組織管理等等......)
------------------------------------------------------------------------------這是整套政策制定的模式
問題-->政治哲學(意識形態)-->政策-->立法-->行政-->管理-->成效評估
不管是哪項政策都是如此的制定方式


處理意識形態的學科有;哲學系,政治系,經濟系,社會系

處理政策的學科有;政治系,經濟系,社會系等等.......社會科學或相關領域科系

處理立法的學科有;政治系,法律系

處理行政的學科有;政治系,公共行政相關系所

處理管理的學科有;管理學院相關系所

處理成效評估相關學科有;社會科學相關系所

沒有系統的處理會造成什麼問題?

處理起來互相矛盾,好比減稅拚經濟,又要增加社福支出,錢從哪裡來?

或者造成每個問題都一種處理方式根本處理不完

柯文哲只有行政到管理而無意識形態到行政這塊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239.46 (臺灣)
PTT 網址
圖 論四位總統候選人狀態

lono 11/10 14:05你說到關鍵了,嘴巴說要清廉,但是清廉的話

lono 11/10 14:05,網軍的薪水誰要出?

lono 11/10 14:06比網軍更貴的是媒體,年代壹電視三民自鏡電

lono 11/10 14:06視中天台視華視中視,一堆媒體要養,預算從

lono 11/10 14:06哪裡來?

lono 11/10 14:08柯文哲的政策根本沒有考慮到媒體和網軍的生

lono 11/10 14:08

lono 11/10 14:13蔡英文總統盡心盡力打造一批能讓副總統求饒

lono 11/10 14:13的網軍,到了柯文哲手上就會灰飛煙滅前功盡

lono 11/10 14:13棄。如果真的藍白合,柯文哲要拿什麼來對付

lono 11/10 14:13國民黨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