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有人拍過盲測高階耳機跟平價耳機的影片嗎

看板Headphone標題Re: [討論] 有人拍過盲測高階耳機跟平價耳機的影片嗎作者
ian110199
(夜空ほしみ)
時間推噓63 推:63 噓:0 →:121

耳機的盲測個人覺得實行起來難度很高,主要是因為「戴感」的問題。如果要完全去除
人們對於不同耳機的預期心理,勢必要隔絕掉任何可以被從皮膚感知的觸覺反饋。這部
分也許聽起來可行,但真的實施起來會加入不少新變數。舉一個被普遍認知的例子來說,同一副耳機搭配不同的耳罩(原廠、副廠…)會「明顯」改變耳機的特性,加上耳機在
設計上就是為了貼合人體皮膚以達到最佳工作效果,在將戴感「標準化」後,進行實驗
的你勢必要將這些變數納入考量,因此拿來做實驗並不容易。

相對地,對於前端的測試(DAC、耳擴、電源線…)等的盲測實驗,個人覺得可行性是較高
的。不過,如果只是單純要「分辨聽不聽得出差異」還好說;「能不能準確說出這是什麼價位的東西」這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基本上,有在發燒圈打滾的人都會明白一個共識,那就是系統的關鍵在於「搭配」。高價產品要能表現出價值,重點是「適得起所」而
不是「無腦堆疊」。一台高價位的DAC搭配同樣高價位的電源線,出來的聲音讓人覺得
不甚滿意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在實施價位盲測的實驗時(目標是要聽出價位),單純參考「雙盲」實驗的做法我感覺並不妥當,至少要有懂得「搭配」的資深燒友進行全盤性的
控制變因,與實驗紀錄者(非受試者)進行討論,以對系統及實驗進行調整。搭配不當的
情況下所做出來的實驗結果,我認為沒辦法反應真實的市場。同樣的論點,也可以套用
在耳機之上。

推文有人提到聲音的主觀跟是不是木耳,老實講這兩點完全是可以獨立來看的。我還記得我初燒時走進耳機店裡跟店員要了幾副耳機,到最後也只能模糊的說出「…我感覺這支
耳機低頻比較多」這樣子的反饋。而實際上在我的發燒歷程中,透過不斷的比對不同
耳機、機器來累積經驗,我越來越能體會到版上大佬們所發的文章,那些對於聽感的
描述「是可以被印證的」。從最基本的三頻,我開始能體會何謂結像、縱深、水份、
韻味…等形容詞,並且也開始將這些詞彙運用到我自己的心得記錄裡面。我認定
這就是一個木耳逐漸朝向Trained Listener進步的過程。所謂的木耳並不是沒辦法改變
(當然人耳還是會受到個體及年齡的一點限制),往往只是經驗上的不足,有些東西還是
要親身體驗過才會明白,也因此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成長曲線(前提是要不斷的去接觸)。就像評價食物、品酒、藝術作品一樣,這些東西都很「主觀」,但是經驗豐富者往往都能給出一個較為全面的見解。發燒到後來往往不是注重在價格,而是對於自身美學的追求。

回到樓主的問題,我覺得就算您在網路上找到了一部「耳機盲測」的影片,將他看完了,這件事本身其實對於您的成長可能沒有太大的意義。耳機是拿來讓耳朵聽的,與其聽別人講得天花亂墜或是看一堆量測數據,不如實際走訪耳機店自己體會看看。聽得出來就聽得出來,聽不出來就聽不出來,買自己能負擔的東西就好。如果之後對於耳機/音響系統
產生了興趣,那麼在您發燒的比較的過程中自然會累積不少經驗,或許就能逐漸理解不同價格級距間的差異,以及為什麼有些產品敢開那種價格了。

為什麼初學者問這種問題常常得到不友善的回應?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想去試聽幾十、幾百支耳機來做比較、或是立志成為Trained Listener的。以我自己的成長經驗來說,
也是在慢慢接觸了各式各樣的聲音後,去修正自己對於「何謂好聲音」的論點。對於經驗不足者來說,看到這類描述聽感的長文會覺得是在唬爛,因為自己分辨不出來,其實只是你還沒經歷過體驗出差異的階段罷了,這部分佬燒就算想花精力跟你說明白也說不動,
因為沒體驗過就是沒體驗過。

另外,有一部分人想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聲音,提出了不少電學、電子學、材料方面的
見解,這些努力都非常值得讚賞,但在版上卻鮮少看到有人將這些專業領域的知識與
人耳的「實際聽感」進行連結,往往都是靠著無敵的一句「都是心理作用」來解釋,
更激進者會說實際聽感根本不重要。實際上這些論點都是不攻自破的,舉例來說同一條
訊號線,A, B, C三地的三位燒友在不互相接觸的情況下(新產品所以網路上也沒有心得文),卻可以得到類似的聽感結論,就沒辦法用接收到暗示後的心理作用來解釋。我雖然不是出生電子、材料本科,但身為理組,還是能對「邏輯性」及「實驗方法」進行檢視。對於材料到底如何影響聲音、為什麼要Run in這些問題,我沒有答案,但是聽感的變化是確實存在的,而有些東西也的確會反應在量測上。至於我在第三段提出的,那些「三頻以外」的聲音特性,到底要怎麼用從量測數據上來獲得我也不甚理解,但我感覺在現實世界中
這些較為複雜的材料特性從理論出發反而棘手,也因此一些獨立製作音響產品的品牌往往都是採用所謂的「經驗法則」——就是怎樣的材料會有怎樣的聲音——來製作產品,而
實際上他們也確實做出了不錯的聲音。講這麼多我只是想表示,科學之所以會進步,一切的起點都是「現象觀察」。如果有一個被人們普遍觀察到的現象,實驗者卻堅信自己的
實驗手法沒問題,反而去否定這個現象的存在,請問這還是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嗎?正是這種為了打倒迷信的獵巫心態,才會導致燒友們對於這種問題反應越來越兩極、尖銳,
有經驗的佬燒也越來越沉默。

最後以電影歐本海默中一句台詞做結:「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
不只是發燒,對於各類科學尚未解密的領域都應維持open-minded。共勉之。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4.215 (臺灣)
PTT 網址

duck002610/29 20:49很棒的文,全看完,推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0/29/2023 20:50:43

harland10/29 20:55認真推

DorkKnight10/29 21:05「當你手裡只有錘子,在你看起來,所有東西都像是釘

DorkKnight10/29 21:05子。」

hugh413200010/29 21:10所以結論就是做不到嗎XD

我只是提出對耳機/音響器材做盲測的難點 如果這些都能克服的話當然可以做啊 我自己也蠻期待能被受邀參加盲測實驗的 但實驗的設計與細節必須要完整攤在陽光下供人檢視 讓人們討論、檢驗並再現 這也是現在科學界的實驗標準

pobearla10/29 21:15感官是可以訓練的,多聽差距會出來

n1m5w8tsarp10/29 21:16耳機盲測論文

n1m5w8tsarp10/29 21:17木耳也是可以變成金耳的($$)

kaj198310/29 21:25結論是不要踏進發燒之路XD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0/29/2023 21:36:33

icekiba10/29 21:48我先提盲測馬桶

icekiba10/29 21:48https://reurl.cc/6Q9QRZ

yys31010/29 21:50Trained listener沒那麼好練的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0/29/2023 22:14:05

theshape8710/29 22:15之前看外國abx 是用切換盒來換dac ,不過這種瞬時變

theshape8710/29 22:15化一般人哪感覺得出來。盲測看看就好,個人看法

jakkx10/29 22:25推你最後兩段。

chiyoda10/29 22:49實際聽感和客觀數據的連結早有人在作,就是心理聲學,哈曼

chiyoda10/29 22:50曲線也是客觀理論+主觀聽感一起弄出來的,可說是殊途同歸

chiyoda10/29 22:51實際聽感很重要,不過要先排除心理作用才行

chiyoda10/29 23:00FLOYD.E.TOOLE的"聲音的重現"第三版一書,1-3章可解決樓主

chiyoda10/29 23:00大部分問題

verdandy10/29 23:06想起之前對岸的電源線盲測大賽,還有獎金的樣子

chiyoda10/29 23:23https://imgur.com/vYf263x ,想了想還是貼上來吧,現在很

chiyoda10/29 23:24多玄學都是由人類聽覺的可暗示性引起的

我想提出幾個疑問: 1. 如我文中舉的例子,在未知線材種類、價格定位以及未互相有共識的情況下, 多位燒友能在不同時不同地歸納出類似的聽感結論,其中是否有心理聲學的介入空間? 2. 所以如果未經聽感暗示、也沒有品牌迷思的前提下,所產生出的主觀聽感心得 是否就會具有參考價值? 3. 另外其實一般燒友作為消費者,較在意的話題應該是「如何把自己的 系統調整到好聽」,這部分比起燒友直傳的經驗累積,按照您的觀點 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好比說我該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系統的電源線...等。 又或者進行器材選購時,如何排除心理上的過高預期而購入價不符實的產品呢? 問題有點多,如果您能一一解惑的話我會很感激  另外也感謝您推薦參考書籍

Daedolon10/29 23:50比如說用SINAD>120db 這種暗示嗎?

qwertyJS10/30 00:16好文推一個

icekiba10/30 00:24性暗示

kimwang10/30 00:52馬上就有個心理作用大師來推文了

icekiba10/30 00:56BMI 不正常一定是胖子

jason9081410/30 00:56配戴感也是耳機體驗很重要的因素啊

jason9081410/30 00:56像某瓜我就覺得不會想買= =

icekiba10/30 00:57林書豪一定是胖子!?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0/30/2023 01:08:37

e216747110/30 01:23邏輯性的實驗肯定可以破除一些玄學 問題是在於哪些是玄

e216747110/30 01:24學哪些不是 不是一句很多都是玄學就否定一切

enamelcord10/30 01:27推推~

enamelcord10/30 01:28瓜多家其實可以盲測XD 小瓜都長得差不多XDDDD

icekiba10/30 01:29多位燒友…歸納聽感…(略,我稱為集體中邪

UniversalGod10/30 02:07玩音樂就玄學。沒人敢盲測

zoraruru10/30 02:55還是先請數據大師解釋一下SINAD 120的Topping D90對上SI

zoraruru10/30 02:55NAD 110的DAVE,D90聽起來像大便這件事吧

justagame10/30 04:27有興趣的話推薦一本書

justagame10/30 04:28Sensory-Evaluation-Sound, Nick Zacharov

感謝推薦書籍

a137910/30 07:14盲測要的是證明有沒有“差異” 而不是哪個好聽啊

m917225010/30 07:22覺得身體會痛也要先排除是心理暗示

m917225010/30 07:23肚子餓也是

icekiba10/30 07:54覺得癢一定是心理作用

icekiba10/30 07:54替身使者會互相吸引

gameguy10/30 08:16沒拍過,GG

evadodoya10/30 08:22很多地方評價寫好聽的我覺得不怎樣的耳機怎麼辦

evadodoya10/30 08:22那不就那些評論給人的心理暗示不夠強?

icekiba10/30 10:11付點錢,暗示就強了

chrisabcd10/30 11:03hd800 hd800s戴起來差不多 聽起來就有差了

ddmist10/30 11:17我都聽不出來 嗚嗚嗚

chrisabcd10/30 11:20這個應該能参考?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0/30/2023 11:35:30

pcjustin10/30 14:10我都聽原道,可悲,聽不出差異

evadodoya10/30 14:28我都看人玩原神

paul195110/30 14:55有次我聽HD800聽了一個多小時,聽完耳機

paul195110/30 14:55拿下來才發現剛剛聽的是原道

itai10/30 15:14還好不是上完正妹以後才發現是男的

evadodoya10/30 17:04先說好是生理女還是心裡女

chiyoda10/30 23:15樓主的問題已回信箱了

kimwang10/30 23:20好知識怎麼不跟大家分享要用回信的呢 回一篇文也可以阿

chiyoda10/30 23:34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想要的話我寄一份給你

kimwang10/30 23:36那就希望以後你在別的文章底下也是如此謹慎的態度囉

kodokawa051510/31 01:14哇 這算是言論不自由嗎

chiyoda10/31 07:09???,KI***,說這話之前請先充實一下自我

Iamnoobsorry10/31 09:16我還是乖乖看數據我才知道有沒有什麼不一樣,不然

Iamnoobsorry10/31 09:16跟我說換條線聽感不一樣我感覺不出來,抱歉我木耳

Iamnoobsorry10/31 09:16,但有數據我就可以知道了

howard5000910/31 11:38雲試聽其實挺準的

jakkx10/31 12:07別緊緊抓著那一小撮已知的資訊。也許它只是全貌的一小部分

WiLLSTW10/31 13:22為什麼要用寄信的 好好笑 一副破除迷思的態度結果做事方

WiLLSTW10/31 13:22法超像我在日本看過的邪教

WeiMinChen10/31 13:36前陣子看了一部國外吉他youtuber盲測墨廠和美廠的fend

WeiMinChen10/31 13:36er,上眼罩的測試結果都是墨廠手感好聲音棒,二測開始

WeiMinChen10/31 13:37前拿下眼罩,在知道自己手上拿的是什麼琴的情況再測一

WeiMinChen10/31 13:37次,手感好聲音棒的tele和strat都換成美廠了XD

板友chiyoda已用站內信幫我整理了一些資料,在此表示感謝。 為避免不必要的猜疑而使對立升級,我在此簡單地對內容做個重點整理, 由於我沒打算立刻發表個人評論,也不再另發一篇洗版面了: 1. 線材的電阻、阻抗、容抗...等測量極為成熟具有高度準確性與指標性,這些電學方面 的測量將直接影響類比端所放出的聲音。 2. 一部分YT創作者(職位多為音頻工程師)分享了量測的完整實驗過程,其實驗中所得之 結果中顯示,高階喇叭線(影片中採用Kimber 8tc)雖然在訊號傳遞的量測上占優勢, 但在類比端輸出的三頻數據中與平價喇叭線僅有小數點下三位dB的差距,人耳不可分辨。 3. 好的線材測試應採用雙盲測試來去除心理作用。 4. 好的電源線、喇叭線不應影響系統的三頻,有影響即失真。 5. 追求高保真(Hi-fi, High fidelity)應拒絕會造成失真的產品,用失真較少的器材 搭配合理範圍內的EQ調整才是較為正確的作法。 如何解讀這些資訊就交給各位板友,很多影片與資料網路上都是公開的。雖然我個人 在閱讀後還是因為有許多疑惑、難以全盤接受其結論,但也認同這次交流是有意義的。 在此呼籲板友們減少對意見不同者的謾罵,也謝謝大家願意花時間參與討論。

※ 編輯: ian110199 (140.113.180.83 臺灣), 10/31/2023 16:49:27

yys31010/31 17:04宗教迫害很可怕的

sleep30hours10/31 17:12唯目標曲線論和簡化成幾個數字的指標,嗯......

sleep30hours10/31 17:13最宗教的不就是那個很愛跑分的榜嗎?

kimwang10/31 17:57那封信後來他也有轉給我 基本上就是否定了線材改變音色

kimwang10/31 17:57這件事 認為發生這種狀況的線材不是我們要的

kimwang10/31 17:58還有認為人耳在排除所有的外在因素後是很好的測量儀器

kimwang10/31 17:59只能說人家追求的是低失真優先 我也沒啥可說

kolnoa10/31 18:02那麼能滿足條件4跟5的器材除了拓品以外還有其他選擇嗎?

ian11019910/31 18:20依照我自身的經驗,大多數有牌/DIY的電源線使用在耳機

ian11019910/31 18:20系統上往往都會造成三頻各頻段發生若干程度的變化。與

ian11019910/31 18:20小黑線相比有2-3 dB的差異是很常見的。這個變化的程度

ian11019910/31 18:20足以用人耳明確區別。也因此我對這些量測出0.0X%頻響差

ian11019910/31 18:20異的實驗採取觀望態度。而會造成頻響變化的電源線是不

ian11019910/31 18:20是不該被使用就見仁見智了。

jim54300010/31 18:38都有金耳可以聽出SSD的不同了

K87210/31 20:51以後看到跑分機用家討論換線改線時,請科學權威去勸導一下XD

twflanker11/01 00:30小黑線跟小黑線之間也不一樣啊,搞不懂他的基準點是什麼

jakkx11/01 02:25沒錯啊。理想是這樣。理想的時鐘與現實的時鐘差在那?

jakkx11/01 02:26而db又是什麼的單位?在討論的是什麼的差距?

jakkx11/01 02:30我也希望有完完全全還原(不改變)聲音的…不僅僅是線材

jakkx11/01 02:32能呈現音樂的所有硬軟體。是的,這樣最好,你我都知道

補上站內信中提供的YT影片供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12Ttuxobs

該影片主要測試了三條喇叭線所量測出的頻響 其差異落在人耳無法明確分辨的數量級(即差異不大) 而在推文中我則是用電源線舉例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1/01/2023 03:08:42

jakkx11/01 09:10嗯。所以寫的再清楚點。所以喇叭線只影響頻響而已嗎?

hatchet11/01 09:37初學者得到不友善的回應的部分原因是:這樣不友善回應的

hatchet11/01 09:37人才能顯得出自己聽過很多的優越感

kolnoa11/01 10:33這兩天剛試完nordost跟cardas的喇叭線,聽不出差別那真的

kolnoa11/01 10:34慶幸不用花這個錢

evadodoya11/01 10:53是你自己強迫心理暗示沒差的

ian11019911/01 11:36回jakkx大。有關量測的部分可能得待其他更專業的板友回

ian11019911/01 11:36答你。如果你問的是聽感部分,依照我自己的經驗,三頻

ian11019911/01 11:36改變是最容易被人耳區分及描述出來的,但還是有一些特

ian11019911/01 11:36性(這篇文第三段所舉例的)我覺得不能完全用頻響去解釋

※ 編輯: ian110199 (61.230.4.215 臺灣), 11/01/2023 11:44:45

icekiba11/01 12:22回一下J大,沒這回事,完完全全不改變聲音的器材不一定

icekiba11/01 12:22是發燒友所想要的XD

icekiba11/01 12:23以耳機來說,老鐵三角耳機就是經典例子。

jakkx11/01 12:31不是的。老鐵某種程度不只是要它的聲音啊。

jakkx11/01 12:33錶也是報告讚在它的工藝,但要的不只是它的工藝啊。機械工

jakkx11/01 12:33藝美的那麼多。不然怎麼會一點痕跡就打你二手價格呢

jakkx11/01 12:34回i大。對,沒錯。所以我才說特別拿這個"量測數據"出來說明

jakkx11/01 12:34線材對聲音相對人耳是聽不出來的很奇怪。

sleep30hours11/01 12:35現在的大燒以前也都當過初學者啊,怎麼網路越發達人

sleep30hours11/01 12:35的爬文能力反而越來越差。

icekiba11/01 12:40沒,還有Grado也是啊…我只是舉例而言

icekiba11/01 12:43線材對於人耳聽不出來覺得奇怪,我不覺得奇怪就是了,各

icekiba11/01 12:43種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論。

icekiba11/01 12:44歪題一下,就像是男人看到正妹會想愛愛一樣,但不是每個

icekiba11/01 12:44男人都會想阿!?

icekiba11/01 12:45以線材來說,我用過一些燒友器材等級在半百幾百的的也有

icekiba11/01 12:45,線材卻是一般錄音室的線。

icekiba11/01 12:46對方則說:線材聽起來沒什麼差異,就不買線了。

icekiba11/01 12:48用過(X 遇過(O

jakkx11/01 12:50我不是對有人對線材造成的差異不敏感存疑啦- -

jakkx11/01 12:50嚴格來說我也是這類的。單純只是不喜歡用過於片面的理由去

jakkx11/01 12:50否定眼前發生的現像

icekiba11/01 12:52如果是說對於測量的問題(影響),那麼要看測量網站測量

icekiba11/01 12:52了哪些東西? 以及那些東西會不會有影響?

jakkx11/01 12:53因為上方只說頻響。而現在對聲音的認知相關數據是都解析出

jakkx11/01 12:54來了嗎?我想並沒有。而頻響是包含所有相關(含我們可能還

icekiba11/01 12:54對於這部分,某些測量網站的測試對於聲音所影響的數據沒

icekiba11/01 12:54有造成顯著差異,當然就是沒有影響,也不能說不對吧

jakkx11/01 12:55不知道的)其中一項數據而已。

jakkx11/01 12:56嗯。如果只測db,相同的測試環境下,用同個音軌去調db大小

icekiba11/01 12:56至於有一些網站測量到不同的線材的確會引起某部分的數據

icekiba11/01 12:56差異,但是卻不在某些聲音測量網站的認知內,當然也是被

icekiba11/01 12:56視為:沒有影響。

jakkx11/01 12:56人會感受不出來。這只是說明這項事實而已

jakkx11/01 12:57跟人聽不出線材帶來的影響的結論還差很遠

icekiba11/01 13:01所以有個疑問就是人要感受出差異是要看數據是否顯著差異

icekiba11/01 13:01還是?

icekiba11/01 13:01通過雙盲測驗並在科學期刊上有一小篇幅報導?

jakkx11/01 13:18"一樣還是不一樣"雙盲測就好了吧。目前的量測都有它的環境

jakkx11/01 13:19與條件。如果自己有特殊用途對數據有所需要那上述的最好也

jakkx11/01 13:20看一下。這不僅止於音響產品就是

icekiba11/01 13:22盲測耳機or喇叭,我看能通過多少?

icekiba11/01 13:23等等有人會說耳機or喇叭不用盲測也有顯著差異。

jakkx11/01 13:24耳機之前也說過…盲測太難。不過只是測一不一樣那方式就簡

jakkx11/01 13:25單很多。

jakkx11/01 13:27測貴或便宜(貴)等於是要設計者也盲測設計盲測實驗...

icekiba11/01 13:30那盲測Dac或是擴大機阿? 能通過嗎?

jakkx11/01 13:34上面的(貴)應該改成(好)。貴不貴的我沒概念

jakkx11/01 13:34組合好不好上下限很大。

icekiba11/01 13:50怎麼定義好不好? 雙盲測驗?

jakkx11/01 13:52不會。請會的人來

ian11019911/01 14:06我個人認為找出各式「主關聽感」相對應的科學量測指標

ian11019911/01 14:06是正確的方向。注重於量測的實驗者應與有豐富經驗的音

ian11019911/01 14:06響玩家合作。這其中的合作需建立在互信與溝通之上,而

ian11019911/01 14:06不是把論文的Conclusion part都拿去指責是對方不想信

ian11019911/01 14:06科學。另外,有關「如何把聲音弄得好聽」,其實這就是

ian11019911/01 14:06音樂後製與混音領域主要在研究的問題,所以也應該要參

ian11019911/01 14:06考他們的經驗。

jakkx11/01 14:11難。有能的都被廠商挖走或自己開了。這不像一些成就是圖表

jakkx11/01 14:12一列資歷一開就你是人材過來吧這麼簡單。比較接近被承認的

jakkx11/01 14:13藝術家。而藝術歷史你知道的…。這也不像畫書法能流傳千古

jakkx11/01 14:14沒看現在一些器材就被指著鼻子罵你數據不夠好

icekiba11/01 14:43科學是根本阿?! 不然我還以為耳機長在樹上,經銷商一段

icekiba11/01 14:43時間就要去收割呢~

icekiba11/01 14:44耳機用玄學做出來der

icekiba11/01 14:44隨便就能蹦出來還能量產~

jakkx11/01 14:46不談量產的話我記得對面有陣子很流行客製耳機現在不知怎麼

jakkx11/01 14:46樣了

icekiba11/01 14:49客製耳機我記得是像草莓一樣長在地上的,也是要定期採收

icekiba11/01 14:49der

icekiba11/01 14:50什麼科學方式製造~沒這回事

icekiba11/01 14:52客製一直都有在做吧? 像是助聽器(X

jakkx11/01 14:59看了一下是我弄錯了。沒玩過果然不能隨便講講

icekiba11/01 15:01以前有陣子流行客製阿

icekiba11/01 15:02後來就有一些台廠忙不過來就不做了?! 阿災

pcjustin11/01 17:48樓上指A & B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