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情報] 桃捷A14站CU05標土建水環公開閱覽

看板MRT標題[情報] 桃捷A14站CU05標土建水環公開閱覽作者
ELYC1x
(112railotaku)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19

機關名稱:
交通部鐵道局

標案案號:
111BX028

標案全名:
CU05施工標A14站之土建、水環、電梯/電扶梯及BMS(建築物

預算金額:
1,946,025,799元(19億餘元)

公開閱覽期間:
111/08/18~111/08/22

廠商/民眾意見送達期限:
111/08/25

公開閱覽路徑:
政府電子採購網 https://web.pcc.gov.tw/pis/ =>
找標案頁籤 => 招標類型選擇「公開閱覽」 => 公告日期勾選當週 =>
於第1頁即可找到本標頁面。
有興趣者,建請把握機會下載資料。

標案內容概述:

1. 結構工程
鋼筋混凝土:針對既有車站結構體進行必要之改建,包含打通、補強、樓版拆除 及新增、二次混凝土、月台垂牆(月台門上方包覆用)等。
鋼結構:電梯電扶梯、吊環結構接頭及鋼樓梯等。車站北端行李處理設備不包含 在範圍內。

2. 建築工程:
以地板、天花、隔間牆、門窗、傢俱及室內裝修為主,含穿堂層一橢圓形PAO。

3. 機械及電機工程:
含水電配管配線、環控(通風、空調)建置系統、電梯4部、電扶梯9部、建管系統。 核心(系統)機電,如月台門(PSD)、號誌調整及自動收費不包含於本標。
核心機電由關聯之ME06A標負責,為中壢延伸線A22站完成後的下一任務。

工期:開工日起730天,即2年整,預計於114年配合桃機第三航廈期程啟用。
開工日起365天需交付部分空間予系統機電標進行設備安裝。

A14站為長約340公尺、高約20公尺的箱型明挖覆蓋結構體,於機場捷運計畫施工時就 已經興建完成,第三航廈主體係「包覆、跨座」於其上,與車站頂版鋼結構預留接頭 進行連結,側邊與車站連續壁之間保有10公分伸縮縫區隔。
是故,本工程雖為「土建」,但結構工程只是對既有構造進行小幅度增修,如配合設 置於航廈兩側的通風井及管道進行側牆開口打通、配合航廈底部設置的隧道通風機房 進行開口及補強柱建置、配合行李處理設備將填補無用之原始開口,再另行開口等。

A14站總共2層,配置說明如下:

U2穿堂層(Concourse):
高度6.75公尺,公共區設有波浪樣特色天花,與以前的新聞照片雷同。

採單邊出入口設計,類似輔大、迴龍站,閘門設於北端,非付費區東西兩端各開兩口 與航廈地下2層連通,即為車站2處對外出入口。

橢圓形PAO設在正中央,PAO兩側依序各有普通閘門*4、公務閘門*1及緊急閘門*2。
PAO對面為自動售票機10部,其後非公共區屬於行李處理設備範圍,及附屬洗手間、 辦公室等。

付費區內無分隔,設電梯、電扶梯、樓梯通往三座月台。
付費區向南望末端為廁所、站務及清潔空間、駐警室及三座安全梯。

U3月台層(Platform):
高度7.15公尺,公共區一樣有波浪樣特色天花,近電扶梯側牆有裝設LED藝術牆版。

三座月台均已完工,含兩邊側式月台各1、中央島式月台1座,公共區長80公尺。
側式月台寬約6m,設3部電扶梯(2+1)、1座樓梯、1部電梯通往穿堂層。
島式月台寬約12m,除電梯有2部外其餘同上。北端約50公尺為行李輸送帶區域。
三座月台南端皆有逃生梯,聯通第三航廈逃生走道。

軌道層軌道亦已完工啟用,目前直達車停島式月台折返(有司機員廁所可使用)、排班 緣故普通車行經時直行已有直達車佔據,故皆繞外側閃避通過。
A14啟用後亦同,普通車停兩邊側式月台、直達車停島式月台,利用北邊橫渡線折返。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188 (臺灣)
PTT 網址

ron1997199708/19 22:19土建應該還好 真怕之後機電標會一直流標

系統機電的ME06A標(中壢延伸線機電)已經開工,A14這項有被包含在內。 未來A23站的部分也有寫在增購條款內,未來可直接依約擴充。 額外的機電如:自動收費、行李處理、班機資訊系統應該還好?

※ 編輯: ELYC1x (140.112.7.188 臺灣), 08/19/2022 23:05:40

garyihu08/19 23:58現在缺工+物料成本上漲,土建可能比機電還難標出去

garyihu08/19 23:58機電就如原po補充的,現階段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

suitup08/20 02:16A14還是想不透為什麼是一島兩側設計 兩島順便做緩急接續

suitup08/20 02:16不好嗎?

跨越機場三個航廈的旅次才有緩急接續的需求,但既然是機場聯外捷運,當時需求分析應 該都是以機場起迄為大宗。故無論從中壢還是臺北要到機場,都沒有在三航廈換車的必要 ,因此把該站當作一個"Hub"的概念,而非中途轉乘站。

※ 編輯: ELYC1x (111.82.131.238 臺灣), 08/20/2022 10:27:51

el190108/20 12:22當初機場捷運的綜規報告可以拿來研究,好像有提到未來桃

el190108/20 12:22園藍線成行,也就是現在的桃綠,那機捷的營運區間就可以以

el190108/20 12:22機場當分界,A1-A14,A14-A24and more 。以未來桃綠成環

el190108/20 12:22的規劃來看,機捷營運A1-A14,A14以後用桃綠系統,這樣的

el190108/20 12:22月台軌道配置是否可行?

A14南端折返僅能使用島式月台上行線,橫渡線僅一支的關係。 桃綠、機捷成環還要非常久,若成真,兩者共軌段應該也只有A17~A24之間而已。

suitup08/20 12:51但這樣就變成環北到機場前的車站也都沒有追越的條件 現在

suitup08/20 12:51是可以交替發車避開時間差 但以後呢?

hicker08/20 13:36話說 A18高鐵桃園站的第三月台何時開工??

suitup08/20 13:47不是第三月台吧 是把下行月台改成島式?

suitup08/20 13:48然後領航站的島式也是設計得很天才 待避線根本沒辦法上下

suitup08/20 13:48車 到底誰設計的阿==

hicker08/20 13:52領航站的話 待避線(X) 進出機廠線(O) 這樣看才對

目前貌似是規劃要讓直達車也進中壢A23站,如果為真,原則上A18的擴建必要性就降低, 所以暫無下文。有錯還請指正。 而領航和坑口意思一樣,兩邊的側線都是進出機廠的避車線(可看作類似十四張西邊的側 式避車線),並非追越功能,兩處記得目前都會停放備用編組各一待命。

※ 編輯: ELYC1x (111.82.131.238 臺灣), 08/20/2022 14:59:16

suitup08/20 17:25其實線路設計是沒問題 你要當進出機廠線還是待避線都可以

suitup08/20 17:25 但請問那個月台門是怎麼回事?

suitup08/20 17:25有一半的月台門對到電梯 樓梯設施 這樣意義到底在哪

suitup08/20 17:27如果待避線沒有要提供上下車 那裝設月台門又是要幹嘛

Lukechao08/20 17:35看線型,島式應該是做為直達車的折返,側式做為往返中壢

Lukechao08/20 17:35的區間車月台

ciswww08/20 21:05既然在設計時期直普不同價,對面轉乘有補票困擾吧

kawasaxiou08/20 23:22對裝修工程而言 這標價感覺有呼應到現況

※ 編輯: ELYC1x (42.73.132.45 臺灣), 08/23/2022 19: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