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問]日本愛搞「很貴的特規」背後的原因?
※ 引述《TetsuNoTori (台南空三小鳥)》之銘言:
: *在下已經關注本版一段時間,
: 但是一直不敢發文(怕自己太爛被噓)
: 在下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極其粗淺
: 如果我有弄錯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教
: 在本版好像可以常常看到一些
: 對於日本「喜歡搞很貴的特規」的印象
: 請問這個印象是日製武器普遍情形
: 還是少數價格貴的特別誇張的
: 導致其他日本製的武器也風評被害?
: 如果是1.的話,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官僚性格?產業結構?生產能力限制?
: 美國干預?還是他們有特別的戰略規劃?
: 以上是我的(沒啥根據的)猜測,
: 但我也沒能力自己找資料佐證
: 所以才來本版發問,還請各位指教<(_ _)>
這個問題要分成陸海空三方面來看,因為自衛隊三個軍種的狀況不一樣。
先講海軍,海自的船殼雖然都是國產設計,但早期戰系、武裝、電機都是國外技術授權,
日本又可以直接買到NATO產品(如ESSM)就省很多國產同級裝備的研發經費。
海自沒有海軍中最燒錢的兩個大坑:核能與航艦,後者現在才開始從出雲級慢慢起步,
有作弊般的F-35B在,日本短期間內也不會考慮建造具有彈射器的傳統起降航艦。
即使是最貴的潛艦,靠著一二線破20艘以上的內需,以及高速汰換(16年)維持產線,
把潛艦單價壓低到能接受的程度,整體來看,海自相對沒有什麼特規國產的負面影響。
空自的主力戰機一直以外購設計授權製造為主,純國產的支援戰鬥機實際上是攻擊機,
在空自陣容中佔的比例較少,F-2的問題我以前有發過文章,就不贅述。
戰鬥機本來單價就高,冷戰時期因為隨時有蘇聯進攻的壓力,
日本願意投入較多資源去維持戰鬥機隊的戰鬥力,但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
國防預算下跌,日本所有戰機的升級改造乃至新購戰機計畫都被延後或擱置。
畢竟那段時間就真的沒有太多戰備壓力,中國的新一代戰機直到21世紀才正式形成威脅。
而空自的反應速度顯然太慢,回過神來機體優勢與數量優勢都幾乎消失。
特別是最近中國軍機頻頻越界挑釁,空自的資源消耗速度跟戰爭也只差了一點。
要同時維持現有機隊運作與研發購入新裝備,預算就會受到排擠。
直接買進F-35A與F-35B已經是現階段最快的解決方案了,即使費用看起來很貴,
但空自可沒有時間與金錢再去玩另一個F-2錢坑,買現貨才能應付眼前所需。
陸自裝備花費看似比海空都少,但卻是受到「特規高價」傷害最深的一方。
除了國產貨本來就貴外,陸自最大問題是:沒有實戰機會。
海自跟空自雖未開戰,但平常巡邏、演習、攔截越界船機其實都跟實戰無異。
有實際出任務就有消耗,為了補充消耗就會刺激後勤線運轉,
同時實際任務操作經驗會讓軍方更有動機與動力去改良裝備性能,或購入新的裝備。
陸自在冷戰時期為了對應蘇聯登陸北海道的沉重壓力,裝備無論質、量都處於高峰。
在蘇聯解體後同樣受到預算緊縮與戰備壓力的影響,武器研發汰換都緩下腳步甚至停步。
這時陸自新推出的幾種戰鬥車輛都是價格超高,又沒有反映出與價格相符的性能,
甚至比國外同級產品還差,於是舊車繼續用,新車買個幾台意思意思支持國產研發。
日本在74式後連推兩個新戰車:90式與10式,居然都無法取代74式的地位。
反正平常只會在自家國土散步,車子能動能開砲就好,陸上車輛科技水準較低,
只要國內廠商還會做零件就能維持運作,就變成了新車買不夠、舊車退不掉的惡性循環。
21世紀海空自都「得益」於中國而從冷戰後溫暖被窩裡爬起來,
陸自剛好相反,戰線從北方轉換至南方導致長年建軍方向要大改。
水陸機動團靠著買國外產品勉強湊出雛型(重啟停產的產線而多花錢就不提了),
但雛型與理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那段路最終型態也還沒個底。
陸自必須另開一條全新的建軍方向,跟原有的裝備架構都不通用,
而現有的裝備又不能廢,同時還有舊汰新的老問題在。
攻擊直升機更是坑中之坑,集所有問題(缺乏實戰、平時用不到、單價超高)於一身。
相較之下,我國能量產雲豹取代M113/CM21,這種換代效率就比陸自強太多了。
而且現在是兩方都能維持運作,只缺人開而已。
這也側面印證我國陸軍派在軍中的發言權,絕對比陸自在日本高得多。
--
--
畢竟台灣被登陸風險高多了 誰登陸的了日本?
陸自16戰鬥機動車可直上105戰車砲,雲豹M2車款
北極熊阿
還要等M68A2低壓膛砲買來才研發戰砲車,用雲豹來說
比日本強,有點...
你誤會了,我不是說雲豹車子性能比日本的好,帳面性能再怎麼強大, 能量產交到軍種手上服役才是重點,10式、90式性能都比CM11強, 但CM11+M60A3的數量比10式、90式多太多了。
16式一開始就是為了背砲特化 要跟雲豹比的是96式
96式也是很多因為法規和特化造成問題 被嫌到臭頭
日本負責生產的財團基本上沒什麼軍事概念不意外,搞
特規意謂著後勤補給只能靠自己,平時可能就有點麻
煩了,如果戰時更問題更大,美國民主兵工廠也一時
間沒辦法支援你
日本坦克車最離譜的是那個機關槍 放在車長跟砲手
中間 不知道要給誰用 很反直覺的設計
陸自感覺問題不僅僅是在載具 槍械就很怪
很多問題開去伊拉克繞一圈就會發現,然後就會神速改進。 陸自的問題在於沒有實戰需求推動進步,雖然大家都知道世界潮流怎麼走, 但平常用不到又不關乎生死與升官,自然就放置不管了,中華民國也一樣。
二戰日本就被特規害慘了,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的
飛機,很多零件都無法共通
二戰那是軍種本位主義的關係,加上高層沒有魄力(或者說沒有能力)整合。
陸自這麼廢,冷戰時咱俄軍該去北海道教他們如何作戰
個人其實不太同意結論,首先跟雲豹相似的是96式,也
有近四百輛產量,雖說日本道路規範限制性能,但也
比雲豹早好幾年就在路上跑了,況且也有少量的89式
裝甲戰鬥車撐場,光論裝備怎麼看陸自狀況也沒比台灣
差。
另外拿巴頓家族跟90式和10式比...恩,90式陸自也有
三百多輛,再加上防護和火力的差距,這種規模目前
全台戰車部隊(一千一百輛左右,包括CM-12和M41)一起
上都不一定能解決了,而且10式也有一百多輛,也不是
個小數目
還是跟上面的一樣,我不是要比較日本與我國同級裝備的性能優劣。 你說的沒錯,日本有新裝備投入服役,但是那些新裝備的原始目標都是全面取代舊裝備, 而非現況的新舊並行,更重要的是未升級改良的舊裝備仍佔大多數。 新裝備生產數不夠導致無法分攤研發成本而單價過高, 單價過高又沒有戰備急需導致自衛隊不願意下大單,這就是日本特規背後的惡性循環。
至於武直方面,台灣的確樂勝,但是綜合陸地上爬的
裝步砲載具,明眼人也看得出來是台灣過度押寶在武
直
我國這叫做賭博式軍購,平常很難說買就買,因此有機會買時就會投入全部身家。 特別是AH-64E頂著比美軍當時自用還先進的光環,即使要當分母冤大頭, 這單還是香到讓人不得不吞下去,日本沒有被斷絕武器來源的危機, 當然有餘力挑三揀四,能躺著絕不坐著。
話說回來陸自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主要是生產商。以
前陸上載具的大型承包商有兩間:小松製作所和三菱重
工,但是現在小松不玩了(畢竟相較於陸自那可憐的訂
單數量,挖土機和怪手訂單多、需求量穩定,比較好
賺),現在陸自能倚靠的只剩三菱重工,如果三菱重工
出了什麼問題,除非向外採購,否則陸自就真的拜拜了
F3沒有放棄吧。其實日本跟法國一樣,就是cp值再低,
也要養軍工業。只是全球想玩軍工的都想找人擴大分
母,就日本只有少數合作成功
這跟官僚還有財閥體系脫不了關係
陸自裝備青黃不接的狀態是有在改善了,尤其是16式
生產進入正軌,74式可以準備走下舞台。現在陸自的
問題是96式的後繼車款,在小松不玩裝甲車後難產中
至於台灣的陸軍建軍問題嘛,主要問題不是賭博式軍
購,而是軍購政績化、軍購內外宣化。不過這篇主要是
講日本,台灣的部分就點到為止
日本陸軍未來應該會朝兩棲跟快速反應為主吧
我們的阿帕七 雷達有對海模式嗎? 我忘了
空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工作馬的架數不夠,共匪天天
用殲7殲8過來鬧,你每次都要用高大上F15上去攔。未
來F35服役後,因為那時F15差不多要退了,F35又是新
機種,出勤費用和損耗只會更慘
J7是不至於啦 太短腿 鬧不到日本
連J10都不太能鬧到釣島東海
鬧日本出海太遠 要起碼雙發重型機
AH64對海模式是要另外花錢升級的DLC
我覺得陸軍的軍購,常會被懷疑不符合不對稱作戰概
念吧,尤其戰甲車更新
刺針與ATGM投資是符合不對稱作戰
光是89式步槍的價格就很救命了得
7
: : 雪上加霜的是國家科研預算大幅落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者自2000年代 : 開始大量投資科研領域,2010年左右已超過美國,2019年的預算約新台幣 : 6.5兆,相當於同時期日本的6.2倍. :15
10月25日號日經Business的主題剛好是如何挽救下沉中的日本國防產業 .以下是大意,詳情請見原文. 日經Business原文網頁— ==============================================================49
首Po*在下已經關注本版一段時間, 但是一直不敢發文(怕自己太爛被噓) 在下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極其粗淺 如果我有弄錯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教 在本版好像可以常常看到一些
15
[情報] 烏軍官方殲敵統計&情報數則 (24/11/5)59
[情報] 胡振東透露台灣的鷹式在烏克蘭表現良好11
[分享] 一日特價有趣書訊及書單8
Re: [新聞] 要烏克蘭割讓一半國土! 普丁接受川普停19
[討論] 步校研究-以步槍射擊低空無人機11
[情報] 干擾雷達偵測飛彈,瑞典取消離岸風電7
Re: [新聞] 虎躍菜鳥兵 湖口營區廁所偷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