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射瞄具(一)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射瞄具(一)作者
OneSeam
(一縫線)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這篇系列文我想先聚焦在九六式上,
關於日本海軍的高射系統這個大議題
我暫時先割愛了

: : 另外,我不知是在世界の艦船還是那邊看到的,有專文評估日軍在二戰防空戰力。提到
: : 日軍在125mm跟25mm間存在一個青黃不接的空窗,而美軍的125/40/20的比較能提供連續
: : 有效的打擊。
: : 也就是說25mm的有效射程沒法涵蓋到40mm那麼遠,更不用說VT信管這個神器了。

其實我認為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
就從Zuiho的最後一段來分析

※ 引述 《Zuiho (寄站內信嗆輸人就拒收信?)》 之銘言:
:  
: Befors的40mm機砲射高約7000公尺
:  
: 可以有效彌補高射砲與20mm等級機砲間的這段空白
:  
: 不過
:  
: 依據石橋孝夫的艦艇防空一書的記載
:  
: 五式40mm機砲的有效射高只有3000公尺
:  
: 原書括號寫
:  
: 因為引信的關係........

這個"因為引信的關係"其實是一個關鍵
本意應該不是引信,
而是引信的自毀時間

防空砲的高爆彈為避免砲彈落下造成意外傷害
一般都會在已經無法打中目標的距離自爆。
對於射擊扇面廣的機砲彈更是如此,
它們會在有效射程之外的一段距離自爆。

波佛斯理論上的有效射高有七千公尺左右
問題是實戰真的打得到嗎?
是的,我指的不只是有效射程,
還有引信的自毀距離

美國海軍的40mm高爆彈,若是能自毀的
自毀距離一般設在4000~5000碼之間
也就是3700~4570米
英國海軍的更短,
一般設在3000~3500碼
即2700~3200米
而這剛好和五式的3000米有效射程相符。
五式的砲是仿英國的,彈藥顯然也是
這是巧合嗎?我不認為

這個數據也說明了英美海軍運用波佛斯防空的有效射程
差不多最多就是2000~3000米
和我前面提過的說法符合。
也就是說,波佛斯的有效射程,
其實可能沒有和九六式拉出大家以為的那種差距,
距離五寸砲也還有很大距離,
射程空窗對英美海軍一樣存在


日本海軍是很清楚波佛斯的原裝性能的
他們能接受五式當時的性能諸元已經說明了一切。
說到底,日本海軍並不是要以五式取代九六式
五式仿製的是英國陸軍版的空冷單裝砲
當時的日本也沒有自行開發波佛斯連裝砲座的技術能力
即使五式仿製成功,
單裝砲怎麼也不可能在防空能力上超越連裝的九六式。
能不能把九六式整合到現行的射擊指揮系統
也是很大的疑問。


有一種說法是,除了40mm的威力之外
日本海軍也期待波佛斯在輪型陣中的發揮。
在組成緊密的輪型陣時,需要幫友艦進行防護射擊
波佛斯比九六式更適合進行這種工作
可以作為防空圈的補充。
這種說法的邏輯來源我還在研究
目前我的推測有兩種
1.由於波佛斯的威力更好,需要命中的彈數少
更適合射擊切線速度大的目標
2.由於波佛斯彈道性能更好,
在輪型陣中相對不容易誤擊友艦


所謂的127/40/20體系的說法
有幾大缺陷
1.美國人一直到1943年才開始大規模量產波佛斯機砲
1944年才全面裝備
在那之前,美國海軍的防砲體系是127/28/20
考慮到1.1吋砲那可憐的可靠性
按照這說法,洞比日本海軍還大
2.在波佛斯機砲入役的同時,
20mm機砲早已顯露威力和射程的缺陷
只是因為20mm裝備太多,
加上雙方海航已經出現差距,才沒有太大影響
直到日本人開始神風特攻,對美國海軍產生壓力
才開始認真的考慮汰換20mm防空砲
3.大多數人忘記了美國海軍還有三吋砲這件事...
日本海軍相對缺乏三寸口徑左右的堪用防空砲
而三寸砲才能最有效的填補五寸砲射程的內側。
當然,在VT引信出現之前
沒有指揮裝置的三吋砲的防空效率還是相對低落的。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213.206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