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馬斯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今年試
機器人電池
用換電就可以
機器人可以自己走去換
這不是問題
人也要休息
機器人換個電池
比人類吃飯快的多
你的疑問
馬斯克都有想過惹
1.訓練成本問題
AI進步一日千里
未來會有中央大數據
機器人需要做什麼工作
會直接從中央
大數據中心下載專用模型
機器人實作
會自我學習修正最佳化
資料上傳中央資料庫
未來機器人工作
只會比人類學更快
更快上手
2.社會接受度問題
未來工作
幾乎全由AI和機器代勞
政府會發展基本收入制度
發錢給大家花
人類只要做
自己有興趣的事即可
也就是興趣當工作
不想工作也沒問題
有人喜歡工作賺錢
不喜歡政府發錢
不用工作嗎
= =
※ 引述《hugh509 ((0_ 0))》之銘言:
: 目前家庭功用應該不大,在生產倒是有想像空間
: 如果它能夠在動作和判斷取代作業員
: 就算一隻110~150萬台幣也滿有競爭力的
: 供電問題,可以在作業台旁邊留插座
: 它就位要操作時,"自己"插上電線旁路供電
: https://i.imgur.com/veT6d0I.png
: 一隻能夠247連操三年甚至兩年都夠本
: 至於那些什麼建置成本
: 現代金融體系這麼完善
: 要把成本弄得像付人類薪資一樣不是問題
: 我對它的質疑是
: 1.訓練成本和操作真的能達到和人類一樣嗎?
: 2.社會能夠接受取代人類的高度自動化?
--
可以訂製色色嗎?
你這篇文其實只有三個字,我信他
他講的很合理鴨 為何不信
可以就算一台500萬我也買
機器人不用換電池,加插頭就好
我前年有跟朋友預言五年後第一代機器人問世
從大學時期我看的商業產品沒怎麼錯過,只有不準時
因噎廢食
有沒有想過這個機器人可能比亞洲人工作成本還高
我預計明年人類能移居到太陽系外 我沒有說錯過 只
有不準時
人形機器人最大產值目前能預期的是看護工 其它的自
動化機械就能取代
自動化機器缺點 是專有專用 很難大量生產 人形機器人用途廣泛 大量生產 成本降的快 技術發展也會快 類似手機發展那樣
※ 編輯: gk1329 (112.78.66.178 臺灣), 03/22/2025 12:46:26他講的很可信???所以自動駕駛要上路了沒,五年啦
不要隨便把自己變成信徒,很可笑
反正眼睛一閉,一切如常,是吧
怎麼好像做出人形,就能執行人類所有工作似的
沒關係,五年之後還有五年,我懂你
簡單制式化工作都可以取代
那不就是自動化
馬斯克=馬克思
每個人發一樣的錢=沒錢
美國都要破產了,還想搞什麼基本收入
不一樣,人形機器人要操作自動化系統
發基本收入?沒發的話錢你貼給我?
不知道無線充電技術有沒有辦法應用在機器人上,這
樣也不需要換的動作,只需要回到固定地點的待機就
好了
重點不是馬斯克預期準不準
重點是我去年8月開始買tsla
所以自動駕駛就是會上路
5年前我又還沒買tsla
那當然不會上路
是以我為準
不是以馬斯克為準
這就是完全壟斷
我開始買 你們就是要注意了xdd
如果5年前就會上路 那我5年前就會買xdd
但為什麼我5年前沒買 最近才買xdd
因為5年前我知道不會上路
現在我知道會上路
是以我這種贏錢高手為主
不是馬斯克為主
機器人的問題 我還沒期待這麼多xddf
機器人如果是固定地點,加插頭就好
其實機器人只有在外面需要充電,工廠內不需考慮
機器人我覺的還需要好幾年 但大概只是時間問題
馬的藍圖本來就一直都是人類科技的必經未來
就只是我們這輩子看不看的到而已
最終能駕馭AI,則人類不用工作,起碼也是50年以後的
事了吧,還要能利用外星球資源才行 地球資源不夠用
9樓好靠北 快死笑
有人買個股票買到發瘋了
人人都不用工作 會有很多社會問題 不4想像美好
一樣要有人洗碗 路上一樣要有人掃地剪草 早餐店一
樣要有人煎蛋 再100年都一樣需要這些底層工
等機器人可以送餐+收餐+整理餐桌+帶位+點餐這些基
本的 再來考慮吧,基本收餐效率絕對慘輸
亞洲人更便宜更好用
基本津貼 文組才有人唸
可以壓榨的便宜勞工終究會被政治,少子化因素給終結
你高科技產業找的外籍勞工,會是國外的流浪漢嗎?!一
定是他本國或其他強國都想要的,你要怎麼搶?!
52
目前家庭功用應該不大,在生產倒是有想像空間 如果它能夠在動作和判斷取代作業員 就算一隻110~150萬台幣也滿有競爭力的 供電問題,可以在作業台旁邊留插座 它就位要操作時,"自己"插上電線旁路供電5
有一個疑問 機器人廣泛取代中低端人力之後 本來的藍領、服務業從業人員要去做啥? 哪怕還是需要人力當機器人監工,肯定還是有大批人要等失業 總不可能普發失業救濟金,消費能力下滑在所難免12
這是兩天前波士頓動力公司釋出的影片 人類可以開始問一些假設性的問題 五至十年內 機器人是否能夠執行大部份人類的實際勞動力6
是這樣的 我是研究能源&機器人&星艦這方面專家 其實不管是電動車 太陽能 機器人 還是星艦 馬斯克的真正目的 都是為了一步一步征服火星爆
做人要實際一點,夢不要吹太大 我們就來看近期一個使用類人形機器去做原本手動的例子好了 這是北捷失物招領中心的取物機器人影片 以前櫃台取失物給旅客得先走進倉庫到架上拿失物,14
率? : 工廠是很追求效率的地方。 : 如果預算很夠,為什麼不採購特定用途的自動化設備, : 然後重新設計生產線以追求成本、效率等多方面的最佳化,反而要搞這些半調子? : 如果預算不夠,或是只想找過渡階段的人力,24
每次講到人形機器人時,一定會有人說這就是類似馬車變汽車的典範轉移, 但我發覺這個故事其實恰恰是說明「人形機器人發展有限」的好例子。 「馬車」是「馬+車」的組合。馬很難搞,上工之前要先長大, 長大後不論有沒有工作都要吃喝拉撒與相關後援補給,為此還曾經登上倫敦的報紙。 過去人們其實就不斷試著改善這種運輸工具。64
雖然你這篇的邏輯很好懂了 但瘋狂的信徒是看不懂的 人型是沒有意義的 一個馬車把馬換成機器馬 並不會比完全改變設計 變成一台汽車還好 比如汽車自動駕駛 現在還停在LV2等級 無法取代人類 所以LV2汽車還會有駕駛座 有方向盤 有油門 有煞車 有儀錶板 有排檔桿7
以現在AI發展的路徑上 看起來是把腦子跟機器分開發展 未來工廠的AI是一顆獨立運作的腦子 類似PLTR搞的那套 所有參與生產,公司運營的數據他都有
15
Re: [請益] 憑良心說AI要怎麼賺錢?其實人形機器人是很恐怖的 以前的機器人為了追求效率 會為了某項產品或流程客製化一個機器人 所以它的形狀不一定是人形的 優點是可以專精做某件事10
Re: [新聞] 中國便宜貨2.0衝擊波 引全球強烈抵制中國的核心思想可以一直都不變也是強 以前毛澤東搞大躍進 集中生產鋼鐵之類的 失敗之後 後來的政權又搞補助太陽能4
Re: [新聞] 馬斯克:2040年人形機器人將達100億台人形機器人不是為了浪漫而發展的,而是人類已經建構太多以人為主題的工具了,你要轉換 所有工具所花的成本就遠超把人形機器人搞定,他不會是最有效率的機體,但絕對是最好的 過度,況且未來居家使用,你會希望有一個奇形怪狀的機器人到你家做家事嗎?是機器要配 合人,不是人配合機器 再來更現實的問題,大語言模型的爆發來自於人類有一堆語料可以做預訓練,這才是能讓LL
23
[情報] 美國4月達拉斯聯儲商務活動指數 -35.828
[情報] 114年04月28日信用交易統計46
[請益] 請問現在資產該持有美金?還是台幣?51
[情報] 川普: 美國不應該再補貼加拿大23
Re: [新聞] 55歲銀行員「繼承1億日圓遺產」爽退休!8
[情報] 6028 公勝保經 113年EPS 11.94 股利 8+14
Re: [新聞] 中國「訂單被急凍」要找替死鬼!400家廠4
Re: [新聞] 55歲銀行員「繼承1億日圓遺產」爽退休!X
Re: [新聞] 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開嗆!水五金出口腰斬34
[情報] 0428 違約交割8
[情報] 3715定穎投控114年Q1 EPS54
[情報] 俄國下週停火72小時1
Re: [新聞] 「需求不見了」 川普關稅導致輸往美國海5
Re: [新聞] 為川普關稅辯護 美國財長:創造不確定性8
Re: [新聞] 川普對台關稅出爐?中經院長:應在「15%2
Re: [請益] 請問現在資產該持有美金?還是台幣?7
Re: [新聞] 美前財長寶森:AI競賽背後是能源競爭 核3
[情報] 114/04/28 八大公股銀行買賣超排行X
Re: [新聞] 為川普關稅辯護 美國財長:創造不確定性1
[情報] 0428 上市櫃股票週轉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