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人ETF持有成本為0元的嗎?
※ 引述《mizlove (Happy Holic)》之銘言:
就著這個議題請教一下各位
如果我用100元價位買入配息的股票
年配息實收10元 每次配息金額相同
記錄成 成本100-(10*10) = 0
現在此股市場價80元
可以算成是此股成本為0
現在售出 實賺80
這樣嗎?
我這樣想的想法是
我是投資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努力工作賺錢後 分利潤給我們這些股東
原本投入100元 他賺錢分紅後我總共領了100元股利
這已經回本了
如果有人跟我買這家股票 要買80元
我賣給他 就是實賺80
--
作者 sj210444 (槍手打手槍)AC_In
標題 [洽特] 求推薦矇眼拿開眼罩發現不是主角的本
時間 Sun Nov 20 14:30:43 2016 ───────────────────────────────────────
--
當然不是
10*10是什麼?
重要嗎 你都說實賺80了 還說成本是0幹嘛 重點就是
總資產100變成180
配息迷思 配10元 股價跌10元
之前資產:100元
現在資產:10*10+80=180元
所以資產增加80元~~~
至於你想算你成本多少?重要嗎?
成本只是你自己心理帳戶的問題
大概釐清了 成本是不會歸零的 帳面成本永遠都在 自己的內帳就是用配息去扣心理成本 這大概像是 業者購買機器100元 用他加工賺了150元後 內帳成本0元 要出售中古機 估買價25元 收入為 (加工150+中古機出售25)-機器成本100=75
※ 編輯: tai0916 (49.159.251.177 臺灣), 06/16/2024 08:14:20老實說跟成本一點關係都沒有,180-100=80就這樣
你成本100一點都不重要
我一直覺得配息減成本的算法很詭異
帳目是自己要看的,自己開心就好!
帳目是要給別人看的,就要合乎別的期待。
我用自己的方法計算成本與獲利。
實賺80沒錯
總市值-當初買入的成本就好了 別想那麼複雜
感謝大家,本韮只是拋磚引玉,就有這麼多人給本韮寶
貴的建議,並且不吝指正本韮的盲點,每個人的說法
其實都沒錯,只是心理認知不同罷了!本韮雖然看得
懂,但心理障礙一時間還是跨不過,真的,每個人只
能賺到自己認知的部分,這句話很好!本韮股齡資遣,
還望前輩們多指點
除息到領息日之間有28天左右,證券商應該有除息日,就
應該考慮機會成本
股息買入大約等值的股票,這28天新股票大概可算成本0
時間跟機會成本也要算下去啊
28天內股票大漲,就有提前獲利
參考正二哥之前的PO文~~
沒有0成本這種鬼話
機器不一樣 機器會設定折舊 他是每年分攤成本
折舊=買價/(1+使用年限) 但最後還是有殘值
說起來新股票沒有賣出,成本為0應該也只有28天
前幾年存骨的87分話術遺毒還真深,今年終於有清醒
的。之前在群組反駁0成本,還被嗆翻,笑死XD
0成本這在5-10年前 很常說 根本沒意義
用以前賺的配息N次0成本 但你後面都沒再投資嗎
不用永遠活在過去 要每年檢視自己資產才重要
就是玩玩文字遊戲而已
總資產才是重點 斟酌那個APP計算的方式沒意義
以前人都會吹說配息N次成本幾乎0
就10多年前買一次 後面都不用投資嗎 哪一次投資來說
未來比較重要 不用活在過去或是APP那樣
第一次看到0成本這種奇葩理論
我都看app上面的成本
0成本一直是心理成本啊 報酬率不可能無限大的
配股成本才有實質消減吧 一直把配息也當作成本消減
我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賺了錢不代表成本就減少 這很簡單的道理啊
為什麼總是有人覺得0成本就是下市也不會痛賠錢沒關
係
不能說0成本不對 只是看法的不同
對的,原po的概念就是一般通俗0成本的概念,成本已
經回收,後面的都是純粹多賺
說0成本的人不知道有沒有想過報酬率分母為0要怎麼算
嗎
看含息報酬率就好 不然都是在催眠自己報酬率好棒棒
10元的股票每年配1元且都填息,持有九年後難道你會
說自己成本1元,投資報酬率9倍
就通俗的講法...沒甚麼大問題...
這樣算基本沒考慮機會成本… 國小都有教…
零成本是對的,因為市場上需要這些笨蛋XD
你錢擺銀行原本10%領幾年變兩倍 這時變0利息還覺得
好棒棒喔
沒什麼大問題,就是看著自己用假的數學公式算出無
限大的報酬率吹眠自己是投資之神而已
這麼糾結別人的說法不精準或是很可笑會讓自己賺更
多嗎
經營粉專是會賺錢的 所以要創造話題帶流量
反正別人的心理帳戶怎麼算本來就不甘我們的事吧
這兩年一直靠北高股息ETF左手換右手的人 應該是沒
多少比例作贏高股息
本來就存在很多人帶著偏誤賺大錢 反過來說觀念正確
就保證投資賺錢?
雖然投資聖經都會說不能用盈虧來看操作正確與否 但
那是交易 投資只要是有持續累積 沒什麼好在這邊糾
結的啦 格局太小
那第10次之後不是變成負成本 無聊
配息要再投入才會降成本吧
講0成本真的超級ㄏ
安慰自己的 人的資產是看現值
到底為什麼要糾結這麼無聊的事啊
真的要算,100塊買進,成本就100,發了200股利,就
成本100獲利200%,賣掉後,就獲利300%了結,甚麼成
本變來變去的 = =
200%了結
0成本也不能說錯啦,就心理上的成本歸零了,剩下的
就是認為多賺
不要再自己發明奇怪的說法了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可憐
零 成 本 就 是 回 本 !
阿當然啦不同意也沒關係 你可以發明2+2=5也沒問題喔
發票對中1000萬歐印0050這樣我的成本是?
1.茶葉蛋12元 2.1000萬(+12?) 3.零成本
36
首Po在問這個蠢問題之前,應該先說明一下本韮的投資歷程.... 本韮今年40出頭歲,每月薪資約實領70K左右 雖然五子登科但股齡尚淺.... 本韮在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才剛開戶,當時個性謹慎,多看少買,乏善可陳 2021年膽子大了!自以為翅膀也硬了!什麼航海王、鋼鐵王、沖浪板樣樣來3
我朋友老陳 買etf存13年了 還沒0成本 提供你參考 --36
零成本真的是很神奇的觀念 我有幾隻持股目前損益超過100%是不是賣掉一半就算零成本? 多啦王在他粉專舉的例子更淺顯易懂 假設我一檔恥骨今天漲2%,那我只要賣掉98%就是零成本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可笑27
引用推文 (為求好讀所以截個圖來用) 你們兩個講的東西不衝突啊== 你的出發點是把持有成本跟最終總資產分開看
30
Re: [請益] 直接買美債還是買ETF好?推文寫不清楚,還是來回一篇好了。 ※ 引述《orion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之銘言: : 標題: [請益] 直接買美債還是買ETF好? : 時間: Thu Aug 17 20:17:57 2023 :20
[請益] 大家會除權前或後再買入股票呢小弟手上持有一檔最近會配股跟配息的股票 因為當初套在山頂,後來也沒有攤平 最近剛好配股加配息後股價會大降 想趁配股配息後攤個幾張 但是如果是現在的攤平參加配股好像也不錯20
Re: [問題] 我還是不太懂累積型基金到底再幹嘛先說結論 你開心就好,想買啥就買啥,投資最重要的是順心 你如果很喜歡配息的感覺,買就對了,別人怎樣想不重要 不過還是要說明一下差別 假設今天有一檔基金,分成兩個子基金,一個是配息型 一個是累積型10
Re: [請益] 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這樣說吧 台灣人喜歡看配息買股票/ETF 而ETF 公告配息的時候 是已經確定了 有多少錢可以配,所以公告平均可以配多少 然後當股民發現配息率很漂亮,就瘋狂買入,而ETF的總股數 就會開始上上升 (當ETF的買入>賣出 產生溢價時 就會有人生成新股投入市場)7
[請益] 不建議配息前買入債券ETF?想請教大家一個小問題 我們都知道股票型ETF不建議在配息前買入 因為配多少元,本金就減多少元,配息還要課稅30% 那想請教債券型ETF,像是BND,BNDW,VGIT、AGGG是不是也"不"建議配息前買入呢? 尤其BNDW的配息只有一部份會退稅,6
[請益] 定期定額應該買配息型比較好吧?想跟大家討論一下英股 不曉得下面的想法是否正確? 謝謝 在台灣複委託,假設複委託費率0.15%,低消20 我覺得買累積型的股票6
[問卦] 沒人發現ETF配息可以加上時間維度嗎?ETF以收益平準金配息 讓人有老鼠會的感覺 用新加入的錢配息給老會員 金管會已經出手了 但管來管去3
Re: [問題] 請問收益平準金跟本金一樣嗎?不討論這檔基金的投資標的好壞 大家應該都知道 不論是 基金還是ETF 配多少息 都會 在淨值中扣除 每個人配息都很公平,沒有損失,但因為配息制度本身是 先決定總共配多少錢 在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如果再配息前 有人大量申購,就會稀釋掉 每單位可配息的金額 這部分 在剛發行的債券ETF 尤為明顯,有些人看到高配息的ETF 就瘋狂買入....1
Re: [請益] 請問配股配息假設一家公司淨資產價值是兩億,又發行兩千萬股, 該公司每股淨值就是10元,也就是一股實際的價值是10元。 而該公司今年營運績效超好,淨利有四千萬, 這時候公司的淨值就是兩億四千萬,而股東手中的股票,每股價值就變成12元。 接著,董事會佛心來著,決定今年的盈餘全部都回饋股東,一股的股利兩元,2
Re: [請益] 把房子賣了為啥是買00929?我覺得 你搞錯一個問題了 當賣出A股後 就已經產了了20元的資本利得,外加之前配息的2元 這代表這檔ETF 的40元中有 20元的資本利得 和2元的 可分配收益 這中間22員都是可以拿出來配息的(應該是吧 我收過) 但是這不代表這些收益就一直以現金形式保存在基金當中
6
[情報] 1314 中石化 說明媒體報導本公司之子公3
Re: [標的] 國泰數位支付服務009095
[情報] 113/12/26 八大公股銀行買賣超排行9
[請益] 今天的國泰證券股票庫存有異常?2
[情報] 1226 上市櫃外資投信買超金額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