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終末的峇里[上]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終末的峇里[上]作者
Nomic
()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6.html

--

終末的峇里[上]



1596年,荷蘭的遠征艦隊首次造訪東印度群島,即現在的印尼。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成立,1603年在爪哇島西端的萬丹(Banten)建立了公司第一個商棧,接著在
1611年建立了巴達維亞(Batavia),打算將其建設為東印度的貨運樞紐。為了壟斷香料群島的香料貿易,17世紀以前荷蘭人兵鋒所向,對準的主要是商業上的競爭對手;1641年打爆了馬六甲的葡萄牙人,1669年攻陷了望加錫(Makasar)蘇丹國,1683年又收拾掉了萬丹,而西班牙人在1663年放棄了最後一塊摩鹿加(Maluku)群島上的根據地,讓荷蘭人解開獨霸香料群島的成就。被打敗的輸家們位置分散,遍佈東印度諸島,荷蘭人打爆他們是基於貿易考量,對於諸島上的地方王侯,只要與香料無關,實際上興趣不大。到了18世紀,香料開始不那麼賺錢,荷蘭人轉而栽種茶、咖啡等現金作物,逐步擴大巴達維亞在爪哇島上的腹地,才將全爪哇納入掌控;既然集中精力於一隅,對於東印度群島的其他部份,荷蘭人的興趣反而更少了。


峇里島就是被荷蘭人「遺忘」的典型之一。雖然就挨著爪哇島東邊(峇里海峽最窄處僅有2.5公里寬),而且早在1597年就有荷蘭艦隊造訪,峇里島與荷蘭人之間始終沒有太多交集。在荷蘭人與爪哇島上首屈一指的強權馬塔蘭(Matarm)蘇丹國對峙時 ,儘管荷蘭人拉攏還抱緊印度教信仰的峇里島結盟出征的倡議有過幾次,始終各吹各的調,說不上有真正的合作。除了盟友不打之外,不賺錢的地方也不值得打,對荷蘭人來說沒有香料的峇里島上的俏貨只有奴隸,被說成是「最值錢的現金作物」,而峇里王公不必荷蘭人征服便源源不斷輸出奴隸,省心下來的荷蘭人自然不必多此一舉。據估計,在1650至1830年的180年間,峇里島出口的奴隸多達15萬人,而16世紀末島上的人口也不過就30萬左右;奴隸貿易由峇里的統治者主導,由華人、武吉斯(Bugis)人或者歐洲人仲介,而荷蘭東印度公司正是主要的出口市場。17世紀中葉的巴達維亞據信有三萬人口,其中約有半數是奴隸,而峇里島出身的奴隸就介於八千至一萬人之間。算上被解放的奴隸,巴達維亞城裡人最多的族群恐怕非峇里島人莫屬。這些奴隸有男有女,女奴尤其受華人青睞,她們不像穆斯林有烹調食用豬肉的禁忌。至於男奴則素來以叛逆著稱,剛開始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士兵、水手的來源之一,但就因為難以駕馭,在1688年全面禁止輸入。於是東印度群島之外,峇里奴隸也被轉賣到開普敦、或者印度洋上的毛里西斯(Mauritius)、留尼旺(Reunion)島上的甘蔗農場裡。


峇里島的奴隸來源是多方面的。傳統上罪犯、重刑犯的妻與子、非婚生的子女都可以被奴役,而且司法制度偏向於製造奴隸──同樣的罪名對高種姓的罪犯處罰就比低種姓輕;種
姓出身低的人往往無法以財產贖罪,只好拿免於奴役的自由作抵押。由於印度教的影響,峇里島上也將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階種姓。除了犯罪,各種欠錢不還也可以拿人身自由來抵債;債務奴隸在東南亞十分常見,峇里島不但莫之能外,還變本加厲,島上的王公們往往強迫臣民參加大規模的鬥雞比賽,押錯寶輸得一身輕的人只好賣身還錢。由於奴隸是世襲的,奴隸的子女也是奴隸的來源之一。不過最能反映島上形勢的奴隸還屬戰爭中的俘虜;17世紀以來政治分裂、八國並雄的局面使得統治者之間戰爭不斷,而獲取奴隸則成為戰爭的主要動機之一。19世紀初統治峇里東側卡倫加賽姆(Karangasem)的王公就自承打仗是因為缺錢,沒錢時就挑軟弱的鄰居開打,把抓來的俘虜一家子都賣掉,才有錢消費鴉片煙 。除了鴉片之外販奴所得還用來交換武器與奢侈品。


由於史料缺乏,當初一度強大的峇里島如何逐漸裂解成八個王國,過程並不十分清晰。在17世紀末以前,峇里島上存在著相當強大的格爾格爾(Gelgel)王國,在荷蘭人前來探索東印度群島的時代峇里島還能西向往爪哇島擴張、東向與望加錫爭奪松巴哇(Sumbawa)島。1678年峇里決定性地擊敗了望加錫,從此將東面的龍目島納入版圖,將島上信奉伊斯蘭教的薩薩克(Sasak)人置於印度教王公的統治之下。但當時主導征戰的已經不是格爾格爾,而是其下的幾個地方政權,好比說最後征服龍目島的其實是卡倫加賽姆王國。經過三百年的統治,格爾格爾王國在1656年被推翻,其後裔則在1696年建立了克隆孔(Klungkung)王國,並且保持名義上的共主地位直到19世紀 。一個面積僅有5,633平方公里的小島能夠與周遭強權交手而不落下風,已屬難得,更令人想不到的或許是島上還是分裂的。



不過,清晰明確的分合統獨並不是峇里島民的世界觀;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文明,在時間線上是從早期的輝煌不斷衰退至今,在空間上則是從中心到邊陲、由內向外逐漸退化衰降。在峇里島上的傳說中,文明是由滿者伯夷(Majapahit)帶來的,而滿者伯夷的先祖則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神明。這些神明當初是以Batara的稱號傳承,但當世系傳承到猶帶有神性的人類時,稱號衰降為較低階的Dangqiang。爪哇島上的Dangqiang後裔來到了峇里島,建立了島上最早的文明、格爾格爾王國,但他的種姓從婆羅門降階為剎帝利,頭銜也從
Dangqiang換成更低階的Dalem。據說Dalem傳承了七世,每一世都昇霞屍解、超昇仙界、解脫成諸神不留屍體,唯有最後一世死於內戰,格爾格爾被毀,他本人則凡人一般普普通通地死去。這之後,其後續世系建立了克隆孔,但再度貶號,只能自稱Dewa Agung了。這樣的衰解不限於文明的創建者,也包含其他所有王公與普通人;他們目前的階級、種姓都是衰降後的結果,只是過程有遲有速,所以結果不同。但這種分化與衰降並不是分裂、割離;在峇里人看來,從大大小小的統治者再到個人,其實都是印度教神祇所帶有神性光輝的一部分,彷彿主神的大小分身,只是越遠離中心的輝煌就越顯得黯淡,不如本尊精緻完美罷了。在這種秩序想像之下,峇里人並沒有現代西方從支配、被支配的角度考察社會關係、區分統治者、被統治者的政治概念,也不能理解把疆界畫分清楚有甚麼必要。既然一為全、全為一,能夠爭競的是與輝煌文明間的距離,而不是魯莽滅裂、佔地為王。在王權概念與峇里相近的西里伯斯(Celebus),據說荷蘭人曾有意調解兩個王國間的「領土」紛爭,希望大家劃分仔細免傷和氣;既然某國的領土是眼力所及沼澤的最邊緣、某國的領土是眼力所及海洋的最遠處,那麼在沼澤、海洋間的爭議土地上劃下道兒分個界,豈不勝過打來打去?然而蒼老年邁的國王卻回答說:

  「先生,我們打仗可有更充分的理由,可不是為了這些不起眼的小山。」


因此這種衰退觀只是歷史事實的陳述,他不但不是命定的,而且理論上是可以逆轉的。在國家而言,追求文明、仿效滿者伯夷過往的榮景、舉辦盛大奢華的節日儀式,是接近核心的方法之一,所以人類學家格爾茨才把峇里島稱為「劇場國家」。不單是政權如此,個人也是如此;政治領袖、羅闍(raja)主要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擔任,首陀羅則主要是追隨著、屬民(kawula)。但由於前三個階級的人數眾多,全部擔任要職是不可能的,彼此間競爭激烈;而首陀羅雖然出身低,在屬民與領袖之間擔任中階階層的官吏(pebekel)卻司空見慣。峇里島上的種姓制度不像印度本土那樣出身決定一切,還要看本事。而這種扈從庇護關係是跨地域的──同一個村子的居民往往隸屬不同pebekel,效忠不同的羅闍;而
且效忠關係不妨礙kawula在其他社會組織履行義務。一個老百姓可能是某個羅闍的kawula,同時又因為租賃另一個羅闍的田地而為他佃耕,還必須向所在地的梯田管理合作社納水租,而這個水利自治組織不歸任何統治者管轄 。所以說雖然連同理論上的共主克隆孔在內主要的峇里王國隨著山海之限有八個,那其實是八個王權輻射的主要中心,不能以領土國家的概念來理解。


而展示文明的富麗堂皇以邁向王權核心的秩序想像也制約了統一王權的實際權力;這意味著羅闍們的心思越放在理想中的輝煌,越妨礙實務方面的行政管理,消耗的資源卻越多。換言之,地位越高,儀式性越強,實際權力卻減弱,因而造成地方權重割據坐大的局面。峇里島的地形也鼓勵「分裂」;島上最高峰3,142公尺,梯田直種到2,000英尺(610公尺)的等高線,而從西海岸抵達梯田高度極限不過15-20公里,從東海岸起步走更只有10-15公里。天然地勢阻礙橫貫島內的交通,山地餘脈則直插入海將全島如輪輻般一條條劃開,造訪他處走海路比陸路便捷得多。這當然不利於「統一」。不但一條條從海岸往山坡上延伸的領地彼此間難以溝通,為了侵入鄰近傾斜入海的條狀地帶而只控制較富裕的海岸也很危險;內陸山區的火山灰質土壤不但更肥沃,而且掌握了梯田的水源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臺灣)
PTT 網址

pppphhi503/27 01:00

nickro199003/27 06:27

goodrain03/30 18:59

mjonask04/04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