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何自動步槍這麼晚才成為制式裝備?
推 lljjfrdr1: 時空背景不太一樣,以前的主流子彈是全威力步槍彈..... 02/19 21:07→ lljjfrdr1: 在全威力彈主導的環境下,實用的自動步槍很難設計.... 02/19 21:08推 lljjfrdr1: 中間威力步槍彈 跟 小口徑步槍彈的價值 02/19 21:17→ lljjfrdr1: 也是在二戰後慢慢研究出來的...... 02/19 21:17推 firewalker: 需要的不是自動步槍,而是洗腦機器,讓那些軍頭放棄全 02/19 22:05→ firewalker: 尺寸彈藥的不切實際美夢 02/19 22:05→ sdiaa: 軍頭連彈匣錢都要省起來了... 02/19 22:23推 leptoneta: 因為在中間威力彈藥發明前 主流是衝鋒槍啊…… 02/19 23:39
推 BUMAS: 全面換槍這種事情連美國都要想一下,特別是換成突擊步槍加 02/19 23:53→ BUMAS: 上換子彈,幾乎整個彈藥後勤都要重練,德國不是沒感覺到9 02/19 23:53→ BUMAS: 8k被海放,但是即便把XX捏爆也無力整體換槍 02/19 23:53------------------------------------------------------------------------------
槍彈口徑變小應該是趨勢,最大因素自然是攜彈量。
馬克沁機槍早期版(1890年左右)一開始的口徑也是同當時的步槍一樣
,是11mm (0.45吋),後來才改成7.7mm (0.303吋)(步槍先改,機槍後改)。
雖然口徑變小了,但槍口初速變大,整體動能反而提高了。
但是士兵卻抱怨了起來XD
馬克沁機槍手表示,用0.45吋版的時候,被打到的敵人不是斷手就是斷腳
,打到身體更不用說,可以說一發子彈就可以讓敵人失能,甚至死亡,
爽度很高!! .......... 不是啦,是有很好的殺傷力與威嚇力。
但是換成0.303版後,子彈很快穿出人體,反而常常要好幾發子彈才能
讓敵人失能,所以才有達姆彈或者是空心彈尖子彈(容易在身體內滾轉)的出現。
然而小口徑子彈彈道較平,也提高準確度就是了。
--
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
,死不旋踵。
--
首先 馬克沁系列沒有用過.45-70 加特林和美國一系列的
槓桿式步槍才有 最早的馬克沁有使用馬丁尼亨利的.577
需要注意.577/450 Martini–Henry的彈頭口徑0.45 in(精確是0.455 in, 11.6mm) 而不是0.577 in
其二是圓頭步槍彈的彈道表現不佳 遠距離動能衰退很明顯
沒記錯 圓頭彈的殺傷效果也不佳 所以沒多久各國就改採
尖頭彈 這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段期間很明顯
同樣是7.92 漢陽造和G88早期打圓頭彈 後期就改用尖頭彈
至於小口徑化嗎 過去是這樣沒錯啦 最近又開始要往加大
的方向走了 十幾年前就在講了6.8和6.5沒意外應該會汰換
5.56了 畢竟目前的板子已經可以擋到.30-06的M2AP了
因為它是衍生自.577snider,一般講.45步槍彈指的是美國
的long colt
你有點過度延伸了,我沒有說最早馬克沁用.45"步槍彈",我只是說口徑而已 而且1890年初只有英國有正式採用馬克沁,他們怎麼會用美國步槍彈
※ 編輯: hgt (123.193.72.15 臺灣), 02/20/2021 17:36:57將領一個人偷溜逃回去 不會有懲處嗎
我推錯文了 我要推的是上面那篇
當時能改口徑其中重要原因是無煙火藥問世 不需要這麼大
口徑才能達到軍方想要的射程
我以為機槍彈越大顆越好耶
15
1.槍械製造技術問題 WW2前夕除了美國之外還沒有國家達成全面工業規格化, 槍械零件可完全互換。槍械零件幾乎都是每挺槍各自專用,要更換零件時還要 前線槍匠去挫去削來微調整。 這造成自動槍械連射時卡彈頻率很高。因為零件14
你講的自動步槍在用他們的國家的定位都是班用輕機槍 一戰還沒有通用機槍概念, 你有兩種機槍, 7-10公斤級,氣冷, 用彈夾裝填的輕機槍 然後你有大多都20公斤以上(看你要把什麼配件算進去, 不過全套大概都50公斤+)的重機槍 總之, 雖然有自動步槍,但他設計來的功能不是用來裝備每個步槍兵或取代現有步槍 然後步槍兵的戰術也還沒演進到注重火力壓制的概念46
首Po之前看二戰的時候,使用的步槍大多都還是栓動式步槍。 如著名的德國kar98k 缺點就是要手動退殼,造成射速慢,開火完要重新瞄準目標, 無法有效持續的火力壓制。
27
Re: [新聞] [就可] 歐布萊恩:台灣應教全民使用A推 Schottky : 03/25 15:10 → Schottky : 左一是 7.62x51 NATO,左二是春田 .30-06 子彈 03/25 15:11 → Schottky : 看起來除了長度以外沒有太大差別? 03/25 15:11 簡單回覆一下☺ 當時美軍想要一種可以全自動發射,且彈容量提高的步槍14
Re: [分享] 軍警衝鋒槍運用簡史PDW(Personal Defence Weapon)的概念是在1986年美國戰備協會舉辦的年會上提出, 之後美國本寧堡步兵學校在刊物上正式列舉PDW的需求: PDW的裝備對象是車輛駕駛兵、砲兵、電腦或其他裝備的操作兵、司令部/高參單位人員, 裝甲兵、工兵、無線電兵、飛行員、後勤人員或維保人員等,舉凡不拿步槍戰鬥的人員, 都適用於PDW的裝備範圍。9
Re: [討論] 軍用步槍縮短的歷史潮流這也是戰術改變, 二戰的戰鬥形態從一戰的壕溝戰改變成城鎮戰, 變得步槍沒衝鋒槍的火力密度之外,步槍的全威力彈也大於城鎮戰所需的殺傷力甚多。 另外就是使用全威力彈的自動射擊武器比較笨重,精度也較低... 1941年的時候德國就有研製出7.92x33這種中威力彈9
[分享] 軍警衝鋒槍運用簡史前面有人講了細節 我整理一下大概的歷史 先講軍用衝鋒槍歷史 比較複雜也比較長 衝鋒槍最早是做為WW1壕溝戰中需要接近戰火力發明的 用低後座力的手槍彈來打全自動比較容易設計跟製造 缺點是在野戰中有效射程大概最遠只有100m左右8
Re: [分享] AK-103長時間射擊衝鋒槍的概念催生於一戰時代的壕溝戰,在短兵相接的壕溝裡, 長長一根的全威力單發步槍行動不方便、持續火力也太低,美國的解法是散彈槍, 歐洲的解法則是用小威力手槍子彈的連發武器,也就是衝鋒槍。 因此衝鋒槍一直是被當作近距離面對面戰鬥專用的武器,也就是「長距離的刺刀」。 二戰時代,衝鋒槍(短距離)、單發步槍(中距離)、機槍(長距離)的搭配概念基本成形,6
Re: [討論] 衝鋒槍進入軍隊對彈藥的發展有影響嗎??二戰結束後手槍彈藥並沒有被一統,美國自用的.45子彈在美援拓展下也很流行。 蘇聯因為發展出使用中間威力彈的AK-47取代衝鋒槍的地位, 加上托卡列夫手槍本身缺點(威力低、缺乏安全裝置),就連同手槍跟手槍彈一起換掉。 9mm帕拉貝倫彈的優點是在體積與威力上取得平衡,在5.56子彈出現前, 它幾乎是西方單兵全自動武器裡所能用的最大威力子彈,.45子彈太重、後座力過強。2
Re: [分享] 軍警衝鋒槍運用簡史如題啦 簡單分享一下 ※ 引述《NKN (99%是眼鏡與吐槽)》之銘言: : 所謂將衝鋒槍轉定為"個人防衛武器" PDW這個歐洲槍械大廠FN跟HK提出的 我們知道 所謂的PDW個人防衛武器 是北約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個計畫1
Re: [分享] AK-103長時間射擊這只是俄文版的MELTDOWN影片,直接查槍名+MELTDOWN,可以看到很多美國版的。 有趣的是,這個俄文版的AK74撐不到700發子彈,槍管就熱到彎掉了。 : 突擊步槍是衝鋒槍的衍生,衝鋒槍又是手槍的衍生。 德國跟蘇聯作出突擊步槍的目的不一樣,這不能一言以蔽之。 : 二戰時,不只是砲兵和軍士官,1
Re: [討論] 軍用步槍縮短的歷史潮流: : 即便你要認為蘇聯是獨自發展, : 但還是有可討論的空間 : : 這邊有篇相關的文章去探討蘇聯第一次繳獲這把武器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