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歐洲大陸的歷史有流寇嗎?

看板Warfare標題Re: [問題] 歐洲大陸的歷史有流寇嗎?作者
Anjou
(沒死)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2

瓦特·泰勒農民起義(英語稱Peasants' Revolt(「農民反抗」)、Wat Tyler's
Rebellion(「瓦特·泰勒叛亂」)、或Great Rising(「大起義」))是1381年發生的
、英格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眾暴動,也是歐洲中世紀後期民變浪潮的一個組成。雖然這次起義以失敗告終,但被後世視為中世紀英格蘭農奴制開始走向終結的標誌,並使英格蘭上層統治階級更加認識到下層民眾的苦難和對現行封建制度進行改革的迫切性。起義的一些領導者,如約翰·鮑爾、瓦特·泰勒、傑克斯·特勞在大眾文化中廣為人知。

1348年到1350年肆虐的黑死病,削減了大量英格蘭的勞動力。由於勞工短缺,莊園釋放出更多的耕地和牧場給農民,後來倖存的勞動者得以要求更高的勞動報酬和工作時間。而權貴們希望儘快恢復到瘟疫前的狀況。1351年,愛德華三世召開議會,通過了對自由勞動力進行約束、激怒農民的《勞工法令》。

為籌集海外軍事行動的經費,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於1381年第三次徵收人頭稅,且這一次的稅率是前兩次的3倍(第一、第二次分別於1377年和1379年徵收)[1]。[註 1]而此時理查二世年僅14歲,政府由一群被認為腐敗且利用國王的軟弱的權貴主導:包括代理攝政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坎特伯雷大主教西蒙·蘇保利,以及對徵收人頭稅負有主要責任的財政大臣等。1381年5月,在埃塞克斯農村的收稅官遭到當地人的抵制[2][3],而民眾又對負責調查的法官採取暴力行動。於是,民間不滿情緒迅速蔓延,埃塞克斯和肯特的民眾揭竿而起,最終演變成進軍倫敦的大規模武裝起義。

1381年6月,瓦特·泰勒率領肯特叛軍進軍倫敦,途中與埃塞克斯的民眾隊伍合併,隨軍
牧師約翰·鮑爾對起義者們進行鼓舞、說教。6月14日,起義軍跨越倫敦橋進入倫敦市中
心,與斯特勞的隊伍會合。起義軍主要攻擊與岡特的約翰和醫院騎士團相關的建築和財產,岡特的約翰的薩沃伊宮被暴民摧毀。倫敦塔被洗劫一空,起義軍處死了到此避難的西蒙·蘇保利(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和羅伯特·阿萊斯(財政大臣)。

6月15日,起義軍與國王方面在倫敦史密斯菲爾德肉市場進行談判,然而氣氛緊張,雙方很快擦槍走火,國王的隨從人員包圍並當場殺死瓦特·泰勒。為緩和躁動的起義軍,國王當即答應滿足他們的一些訴求。然而,國王的「諾言」沒有兌現,貴族們倉促組成了一支7000人左右的部隊發動攻擊,迅速控制了局面。不久,約翰鮑爾、傑克斯特勞等起義領袖被送上斷頭台,殘餘的騷動在隨後幾個月被平息。

雖然大規模暴動發生在首都倫敦,但暴力衝突席捲了英格蘭,尤其是東英吉利地區。起義爆發於6月14日並席捲了諾福克全郡,諾維奇主教Henry le Despenser對其進行鎮壓。於6月25日和26日發生的北沃爾沙姆戰役中,東英吉利的起義軍領袖傑弗里里茲特被捕並被處決。

實際上,這次起義的參與者階層複雜,不僅有底層的農奴,也有城鎮自由民,甚至獲得了一些各懷目的的貴族支持。[6] 起義者沒有達到他們的既定目標,但已向貴族階層發泄了不滿和證明了他們是有能力動搖社會秩序的。此後,人頭稅再也沒有徵收過,而相近的稅收名目繼續存在到17世紀。在從長遠來看,大起義促使不列顛政治激進傳統的確立。

FROM WIKI


※ 引述《ez910115 (ez910115)》之銘言:
: 中國朝代都會出現席捲全國的流寇
: 黃巾賊啊
: 闖王那種
: 農民起義打一打就快半個中國
: 歐洲歷史好像沒怎麼有這種事吧?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65.200 (臺灣)
PTT 網址

kpier209/17 21:17Remember, Remember the 5th of November.

kpier209/17 21:17說起來今年的 蓋.福克斯之夜又近啦

kpier209/17 21:17各位當權者睡得都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