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二戰中國名將,這三位是否為各級最優?

看板Warfare標題Re: [討論] 二戰中國名將,這三位是否為各級最優?作者
darkdog0430
(..)
時間推噓23 推:23 噓:0 →:23

其實也可以加入集團軍級的討論,
不然會有幾個遺珠.
國府軍的指揮系統由師開始,
是師-軍-軍團-集團軍-<方面軍/兵團>-戰區,
<方面軍/兵團>算是臨時的任務編組,軍團則在1938後取消.
所以主要是師-軍-集團軍-戰區.

戰區級別的,
薛岳在戰前就是指揮集團軍等級了,
開戰後在淞滬會戰指揮19集,
活耀時期,則是任第一兵團和第九戰區司令.
主要指揮了蘭封-武漢(第九戰區)-四次長沙等會戰(上高算羅卓英的).
以戰績論,薛岳最佳是毫無疑問的.
以指揮能力來說,
也只有李宗仁,白崇禧可以比肩.
具體來說,
就是以不錯的指揮,敢於一線防守,二線做側翼反擊,
以外線作戰發揮人多優勢.

作戰初期,國府軍人雖多,擺開一線優勢兵力,
反被火力和機動力均優過國府軍的日軍,一擊捅穿後排,如保定戰役(劉峙).
後來的國府軍Meta,就是一線防守,二線反擊.
但這要依戰況做複雜判斷,
要判別日軍的主攻路線,和投入預備隊的時機.
又國府軍火力和機動力均不足,
必須超前部屬反擊兵力的展開.
太晚展開,那第一線防守已經被摩擦到發爐,如常德會戰(孫連仲),
太早展開,又被日軍各個擊破,如棗宜會戰(李宗仁)送了張自忠.
連薛岳本身指揮的第二,第四次長沙會戰,也是運籌帷幄運到翻車.
就算上述都做對了,因為戰鬥力的差距,還不一定打得贏,
如廣濟戰役(武漢會戰,白崇禧[註1]).

[註1]
白崇禧在武漢會戰時,
代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因早年戰傷,牙痛復發),
1938年8-9月,
日軍第6師團(隸屬11軍)沿長江北岸,大別山南麓,一路衝到廣濟縣城.
統帥部決定發動廣濟戰役,要反擊第6師團.
白崇禧下足了老本,
將桂系4個軍投入戰場(7A,31A,48A,84A,按編制有10個師),
加上其它友軍,3-4個軍守住廣濟正面,2-3個軍反擊側翼,
將第6師團包圍在長江北岸,並斷絕其陸路補給.
但10幾個師輪番攻擊,竟拿不下第6師團,雙方戰鬥力差太多了.

集團軍級別的,
在對日戰爭中,王耀武原則上還不算這個級別,
他開戰時只是師長,累功晉升至軍,集團軍,方面軍司令,
但戰績大多是在軍長任內.

這個級別表現優秀的,
應該是湯恩伯,孫連仲,關麟徵,
其中個人認為孫連仲最優.

湯恩伯戰前是第13軍軍長,
開戰後,該部防守平綏線打南口戰役,
後擴為第20軍團(3個軍,已是集團軍等級),
是台兒莊戰役的反擊主力.
接著升任第31集團軍司令,
參與武漢會戰,屬張發奎第二兵團(扛長江南岸正面),
之後調五戰區,是隨棗(1939),棗宜(1940)2次會戰的機動兵力.
後轉任第一戰區副司令,其所部是第一戰區主力,
但1944豫中會戰時,他太早讓開正面,賣掉一海票友軍,
只是保存了第13軍等部的戰力.
接著指揮反攻貴州獨山(豫中,獨山諸役,即日軍一號作戰期間).
最後為第三方面軍司令,1945年7月指揮桂柳反攻.

孫連仲是西北軍名將,
戰前指揮的第26路軍是西北軍嫡系[註2].
開戰後,改編為第1軍團,隸屬第2集團軍(皆西北軍舊部,孫為副司令),
孫部參與保定戰役,後馳援娘子關戰役為主力,
1938年2月扶正為司令,替掉太廢的劉峙.
指揮2集期間,馳援台兒莊戰役的正面防守,
武漢會戰時任第三兵團司令(含2集,第五戰區),
分兵跟桂軍圍攻日軍第6師團,和支援以第71軍為主的富金山戰役.
武漢會戰後,原調第一戰區,
後馳援第五戰區,參與隨棗(1939),棗宜(1940)會戰.
1943年2月為第六戰區代司令(代陳誠),仍兼2集,
指揮鄂西會戰(雖說陳誠有趕回六戰區指揮),以及常德會戰.
可說在集團軍級別中,常被作為救援投手,戰歷豐富.

關麟徵則是在開戰後,任新編的第52軍軍長[註3],
參與台兒莊戰役,屬湯恩伯的第20軍團.
徐州會戰則作為殿後軍,掩護撤退.
接著升任第32軍團司令,
是武漢會戰主力軍之一(第九戰區),
後率第15集團軍(32軍團擴編,代司令),
負責第一次長沙會戰的第一線防守,並在日軍撤退時追擊.
因此功扶正為司令,參與冬季攻勢.
最後可能是國府想搞龍雲兼接收美械,
將其所部改編為第9集,駐滇直至終戰.

[註2]
中原大戰後,西北軍各部四處找飯蹭.
最大的一支是宋哲元部,
被張學良收編,為著名的第29軍,
1937對日開戰後,
擴編為第59軍(張自忠),第68軍(劉汝明),第77軍(馮治安).
孫連仲則是給國府改編為第26路軍,
主力是第30軍,再收同為西北軍的第42軍.
還有幾個比較有名的,
如龐炳勳的第40軍,
以及中原大戰前就投蔣的韓復渠所部,
但據劉汝明回憶(著"西北從軍記"),
韓復渠帶部隊投蔣後,
西北軍沿路追回士兵,最後只短少千餘人.
故該部不大算是西北軍嫡系.

[註3]
第52軍體系還出過鄭洞國,劉玉章,
另有著"血戰餘生"的張晴光,
張晴光開戰時應該是迫擊砲連連長,
在其著作有很具體的戰場描述.
舉例來說,
他以在房舍設置機槍為例,描述中日軍隊素質上的差距.
中國軍隊是在牆壁的正中間,設置外內一樣寬的槍眼,
機槍手容易被日軍狙擊手射殺.
日軍是在牆壁的角落,設置外寬內窄的槍眼,難以察覺.

軍級別的,
王耀武(第74軍)最為優秀,這點也沒甚麼疑問,
不過同樣從師級做起,累功至軍,
宋希濂(第71軍,最毒番號),和鄭洞國(到處飄,高點在新1軍)也很優秀.

開戰時,宋希濂指揮著名的德械第36師(雖說有軍番號,但只直轄36師),
同87師,88師是最早投入淞滬會戰.
會戰後補充完新兵,立即參加南京保衛戰[註4],
當時36師命好守下關,城破時有跑掉3千多人,
其它2個師就涼了,尤其第88師(守雨花台,中華門),僅逃出數百人.
宋希濂因功調71軍軍長,轄上述3個師.
並在蘭封會戰時復出,作為反攻的主力.
武漢保衛戰時,負責大別山北麓防務(第五戰區),
正對日軍第2軍2個師團的攻擊(第2軍另2個師團,往西跟信陽的胡宗南部打在一起).
富金山戰役中,在南京逃過半劫的36師,被打到剩900多人(71軍...毒阿!).
後來宋部在陝,豫之間浪(宋調去第34集,71軍仍直屬軍委,第一,第十戰區),
1941年11月,宋和第71軍被調去雲南組第11集團軍.
並躲過遠征軍第一次入緬XD.
但1944年6-11月,遠征軍反攻滇西,
第11集負責打松山-龍陵一線,
因情報有誤,低估日軍兵力,導致71軍在這一線又是苦戰.
而後宋去第三方面軍當副司令,直至終戰.

鄭洞國則原本在第五十二軍當師長,
參與第五十二軍前期的作戰.
武漢保衛戰後,調入裝甲兵團擴擴編的新11軍(即後來的第5軍,1939年2月更名).
第5軍時期任榮1師師長,參與桂南崑崙關戰役.
戰後榮1師又擴編為新11軍,後改為第8軍,鄭當軍長,
守第六戰區門口,站了快2年,
期間參與棗宜會戰,和第二次長沙會戰(反攻宜昌,沒成功).
1943年2月,駐印軍整編為新1軍,鄭即為第1任軍長,
10月新1軍開始進攻緬北,鄭一直帶到1944年8月,反攻密支那結束.
同時新1軍擴編為新1軍(孫立人)和新6軍(廖耀湘),
鄭升官當駐印軍副總指揮,直到1945年1月,中印公路全線打通.

[註4]
淞滬會戰期間,36師整補4次,只剩5千多人(轉述於網路,宋希濂回憶錄).
88師也很慘,據國史館編的"蔣總統密錄"中提到,
孫元良部(即88師)經4次整補,仍只有4千多人.
到南京保衛戰前,上述2師補充到6-8千人.


師級別的,
孫立人是很優秀,雖然他身高185,清大籃球隊長,留美,矮肥軍宅的公敵(咦?),
但軍事方面,要說最好就不明顯了.
他著名的仁安羌大捷,自己也沒沾光,
直言是劉放吾(113團團長)率部打的,孫只是叫他去而已.
孟拱,密支那戰役,也是跟廖耀湘部一起打.
他作為main角指揮,
是1944年10月到1945年1月底,打通中印公路的最後一段.
以及1945年2-5月,追擊日軍到緬中.

跟他資歷類似,在戰前團級以上,師級未滿,
有優良戰績而昇到主力軍長等級的,
還有,
廖耀湘(教導總隊(旅參謀)->新22師...->新6軍軍長),
方先覺(第3師(團長,補充團)->預10師...->第10軍軍長),
胡璉(第11師(團長)->第11師...->第18軍軍長),
邱清泉(教導總隊(參謀長)->第200師&新22師...->第5軍軍長,勘誤,後期有打過仗[註5]).上述4位比較有名,就不累述了.

[註5]
據邱清泉胞弟,邱子靜(筆名)所著"民族戰士邱清泉",
有具體描述滇西反攻時,
邱(時任軍長)隨200師,前往龍陵前線督戰.


※ 引述《Hartmann (銀之朔風)》之銘言:
: ※ 引述《s386644187 (痕君)》之銘言:
: : 北伐對手太菜,連劉峙都能洗戰績
: : 內戰滲透開圖,許多將領發揮不好
: : 抗戰應該是比較能檢驗能力的戰場
: : 個人認為的三大名將
: : 兵團—戰區級:薛岳,負責關鍵的第九戰區,指揮多場大型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取得大捷
: : ,是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 戰區級的指揮官群中,至少以戰果而論,大概真沒有人可以跟他爭。
: : 軍—兵團級:王耀武,打造出抗日鐵軍74軍,參加了華中華南的大部份會戰,湘西會戰指揮
: : 第四方面軍重創日軍
: 王耀武確實強,但兵團級是不是他打最好倒也未必,至少湯恩伯、張自忠應該也都
: 能爭一爭,但王應該可以算排前列沒問題。
: : 師—軍級:孫立人,入緬作戰以少勝多解救盟軍,因拒絕撤退進入印度,後率領新一軍反攻
: : 緬甸,國際上最負盛名
: : 各位覺得合理嗎?
: 這一級可以競爭的有力人選就太多了,孫立人固然強,但未必就能贏過王耀武(指揮: 74軍時)、方先覺、廖耀湘、胡璉、張靈甫等人,至於戰果孫有美援加持,不能全算: 指揮功勞。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02.196.65 (臺灣)
PTT 網址

Hartmann05/26 18:28

s38664418705/26 18:32

Uber05/26 19:38推 非常詳細

tomhawkreal05/26 19:57推 內容豐富 參考價值很高

viroid05/26 21:07推!非常詳盡

Repulse05/26 21:34

Seiran05/26 23:12

ja2307200805/26 23:15

iamoldtwo05/27 01:15胡璉☺

jason22233305/27 12:58不過軍到底簡稱是A還是C呢?

jason22233305/27 12:59杜聿明算厲害嗎?

leptoneta05/27 12:59Corps才對 Army是以前誤用

Corps是正解(3X Corps, 4X Army, 5X Army Group), 但國府以前照字面翻,翻錯了. 國府做自己版本, 軍 Army, 軍團 Corps, 集團軍 Group Army. 所以國府軍內戰/抗戰時期,相關史料,軍的代稱都是A. 杜聿明的戰例相對少,很難說厲不厲害. 他對日作戰時期, 前期帶裝甲兵團打淞滬(約略是裝甲團,時任團長), 升官後,帶第五軍打崑崙關,和第一次入緬戰役. 第一次入緬還沒決戰,就被迫測退,光爬山就爬死一大半. 之後也沒讓他有機會上訴.

jason22233305/27 13:04所以有能力指揮軍區等級的是薛岳李白。

jason22233305/27 13:04中央軍好像沒有。

jason22233305/27 13:04另外蔣會放心吧大量軍隊交給不同派系管嗎?還是他會

jason22233305/27 13:04怎麼節制?嵌制?

helldog05/27 14:58最利害的,不是法肯豪森嗎?

純_中央軍體系的戰區司令,以待最長時間的來算, 主要戰區,蔣鼎文(一),顧祝同(三),陳誠(六,孫連仲代). 次要戰區,朱紹良(八). 因前期打不好後面不敢用的,劉峙,張治中. 報老鼠尾冤死也不用的,何應欽(帶四戰區一下下,假的XDD). 好像有潛力,但資歷不夠的,湯恩伯,胡宗南. 東掐西算,也沒其他人了. 1930中原大戰沒洗乾淨的區域, 老蔣既無法節制,也管不了,主要是第二,七戰區, 閻錫山(二,晉軍),余漢謀(七,粵軍), 剩下的張發奎(四),李宗仁(五), 在內戰時都被洗得很乾淨, 其嫡系不是遠離就是被買走,不用擔心. 薛岳則被納入中央軍體系很久了.

jason22233305/27 19:41推 專業

jason22233305/27 19:46因為我在寫一篇內戰尾聲的空想文章

jason22233305/27 19:46想說希望儘量能貼切史實。

jason22233305/27 20:01假想1949年孫廖守海南杜胡黃守福建

peterlee9705/28 11:19葛先才 段澐 這兩個也不錯 尤其是段 剿匪也很猛

peterlee9705/28 11:20胡宗南是愛將 戰績實在不好

peterlee9705/28 11:28張靈甫 黃百韜 俞濟時 李家鈺 蔣鼎文 這幾個戰績也可

peterlee9705/28 11:28 只是名氣沒有前面說的好 抗戰其實國府有不少好將領

peterlee9705/28 11:28 可惜的是剿匪被各種開圖跟各將領私心 以及當時民心已

peterlee9705/28 11:28去給淹了

Uber05/28 14:34杜聿明常被老蔣藏著 火燒屁股才找他救援 隱藏的王牌

Uber05/28 14:34能自主判斷的時候 大致都不差 被開圖還能佈疑兵騙林彪

Uber05/28 14:35可惜就是老蔣從沒放手讓他真正主導打過整場

s38664418705/28 15:27杜聿明的優點是聽話,缺點也是

chordate05/28 15:28請問3X 4X 5X

chordate05/28 15:28指的是什麼?

shihpoyen05/28 15:38樓上 應該是這個 https://reurl.cc/e3kVNQ wiki的頁面

是的~按國府編制,1938南嶽會議前,4X是軍團,5X是集團軍, 但因為戰爭規模擴大,中日都在大擴軍, 南嶽會議後,軍團這一級就被取消了.

jason22233305/28 17:49不過杜聿明是不是跟孫立人有心結

jason22233305/28 17:49那廖耀湘和孫的關係好嗎?

如果只討論對日戰爭的部分, 說杜聿明跟孫立人有甚麼心結, 應該是還好, 兩邊會有摩擦的地方,也只有第一次遠征軍, 撤退路徑的選擇. 但跟杜麻吉麻吉的羅卓英(遠征軍司令部), 也是撤去印度. 廖耀湘和孫好不好還真不知道XDD

qlz05/28 18:44其實我覺得打開民國無雙, 劇本三國府, 除了老蔣和劉峙的將領

qlz05/28 18:44都可以看一看

castlewind05/28 18:59黃埔系的問題 也許是大學長們的不良示範 天賦技能都點

castlewind05/28 18:59到政治去了

saltlake05/30 11:26黃埔校長能當到總統,軍事和政治技能各占多少比例?

saltlake05/30 11:27校訓: 不想當總統的軍官不是好軍官 (茶)

※ 編輯: darkdog0430 (210.202.196.65 臺灣), 05/31/2022 11:45:20

overno06/01 07:34拿皇表示給讚

sbdr06/02 15:07孫立人就仁安羌 然後高大上的阿爸軍校畢業 又被阿爸看中

sbdr06/02 15:07拿來當反蔣招牌(??) 多少都有被吹起來吧

peterlee9706/04 02:55孫立人從頭到尾根本沒有要反老蔣吧 繪聲繪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