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冬] 戀愛中的小行星 10 天災科普&其他
喔幹今天赫然發現這個系列我居然沒寫完
趕快趕工po 一下
查一下因為之前po都太久以前,西洽早就洗掉了
所以如果要看前面幾集的文章,都在EarthScience版
第一集 #1UmhlIrR (EarthScience)
第二集 #1UmhlNPj (EarthScience)
第四集 #1UmhlUJt (EarthScience)
第五集 #1UqI3LSO (EarthScience)
第六集 #1VddvMWV (EarthScience)
第七集 #1VddvQTX (EarthScience)
第八集 不見了,等全部發完之後再來重發
以下正文
https://i.imgur.com/rT31SU6.png
https://i.imgur.com/Ao29PIT.png
可以推斷七海指的應該是指2015年艾陶颱風造成的水災
這次水災是當年日本最嚴重的颱風災害
而這部所在的舞台茨城縣和鄰近的栃木縣,正是這次水災當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很多人會以為颱風的強度越強,造成的災害越嚴重,但實際上常常不是如此
我們所謂的「颱風強度」是以颱風中心的風速為準,風速越大強度越強
但對於真正常受颱風侵襲的地區來說,降雨往往才是造成災害的主因
偏偏降雨量又是一個不容易預測的東西,這才是防颱上面最令人頭痛的原因
像前面提到的艾陶颱風從頭到尾只有輕颱的強度,然而卻可以造成嚴重的災害
https://i.imgur.com/7v3somI.png
其實這邊原文用詞上有點問題
一般大眾腦中那種精確度在月以內的「地震預測」
現在的科學知識基本上是沒辦法做到的
這其實也是世界各國地震監測單位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
日本氣象廳:
https://www.jma.go.jp/jma/kishou/know/faq/faq24.html
台灣中央氣象局:
https://scweb.cwb.gov.tw/zh-tw/guidance/faqdetail/86
雖然說一直都有各式各樣的方式嘗試預測地震
例如:動物行為、氣體監測、GPS測量……等,但都缺乏可再現性
因此現在能提供的都是未來「某個時段之內」某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
而這個時間單位都是十年起跳
一般而言是用於工程防震的標準、或保險公司的風險評估
台灣幾個地震預測大師基本上就是亂槍打鳥
反正在台灣這種地震頻繁的地方,每天說會地震,總是會中幾個的
中了大書特書,沒中就裝死
順便沒事罵罵政府剝奪研究自由,請信眾捐錢協助購買儀器……
反正跟邪教神棍差不多
而台灣所謂的「地震預警」(就是手機叫得哭爹喊娘的地震警報)
在日本叫做「 緊急地震速報」,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簡稱EEW
就命名上來說,日文的比較不會造成誤會
其原理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理
1.光速遠快於地震波
2.地震波最快的P波約6.5km/s,比較容易造成災害的S波約4km/s。
實際運作的方式如下:
地震發生時,在P波抵達鄰近震源的測站後
用電腦在數秒內估算出地震的規模、各地可能的震度、以及震源的位置
若某地區預估震度大於一定程度(以台灣標準來說是4級)
地震警報給該區域內的手機
同時將預測結果發布於電視台、網路等平台上
讓各地的人可以在S波和表面波到達以前先做好簡單的防震準備
例如:開門開窗、關閉電源……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早開始運用這個系統的,就是鐵路
因為只要軌道有些微的變形或晃動,就有可能造成行進中的列車出軌
所以最早運用這個系統的就是新幹線
讓列車在震波到達前減速或暫停
避免列車在高速行駛的狀況下因為晃動而出軌
但無論系統再快,運算到發布終究還是需要十幾秒
也就是說在距離震源較近的地方,預警的速度還是趕不上地震波到達的時間
這個範圍被稱為稱為「盲區」
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縮短運算以及訊息傳遞的時間
來縮小盲區的範圍
順帶一題,這個構想最早見於文本是在1868年由J.D. Cooper提出的
厲害的是,這傢伙是一個藥學博士
他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弄一個電路網,只要一個地方有地震就把訊號傳出去
接收到的地方就響鈴警告
但當時並沒有足以實行的自動化電報技術
至於更進一步以量化的方式計算地震的大小
則要等到1935年芮氏規模發明才算是可以搞清楚地震的大小
就這點來看,這個藥學博士根本是個穿越者
https://i.imgur.com/gVG0e1M.png
有關礦物能量三小的不要來問我們地質系
以我們這些麻瓜粗淺的知識,北投石就是一種很有能量的礦物
其中含有微量的鐳元素,使這種礦物能夠持續釋放能量(γ射線)
台大的物理博物館有個蓋格計數器
北投石的能量可是明顯高過廣島原爆炸掉的房屋殘骸
買個北投石手環戴在身上,可以有效的提高你得到癌症的機會
喔對了,最近有在流行所謂的「礦訊」
號稱可以聽出礦物的身世,甚至可以給人未來的指引
如果你真的信這個,這裡有個資訊要跟大家分享
前幾個禮拜和一家賣礦物原礦的商家聊過
他們那邊常常會有「老師」去那邊批發礦物,一買就是一大袋上萬元
然後轉手賣給他們的學生就可以翻個5倍以上
https://i.imgur.com/qgk032g.png
日承
是陽光受到大氣中的冰晶折射的產生現象
會產生一圈圍繞太陽的彩虹
相比於一般的彩虹,其形成條件要嚴苛許多
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要有稀薄但分布廣泛的冰晶(一般而言是卷層雲)
2.這個卷雲層的高度要夠高
3.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條件
在觀察者眼中,太陽與卷雲層的視夾角要是58°左右
第三個條件導致了每天只有一小段時間有機會出現這種現象
因此這種現象極為罕見
且在緯度太高的地方,因為太陽的仰角極限的關係,是無法看到這種現象的
當滿足條件之後這些冰晶會折射太陽光
形成一圈圍繞太陽的彩虹
且與一般的日暈比起來,日承和太陽間的距離會比較遠
(日暈一般而言與太陽夾角是22°,日承則是55°。
有時會因為雲的分布,只有部分區域的冰晶密度足以形成日承
這種不完全環繞太陽的日承,被稱為「火彩虹」
望遠鏡的放大率
https://i.imgur.com/ZuRZwSF.png
嚴格來說這邊的用詞有點怪
「鏡筒」本身是沒有焦距的,是「主鏡」的焦距
但一般來說一個望遠鏡的鏡筒是根據的主鏡去設計的
所以這樣的說法也不是不能接受
放大率的計算公式其實很單純:主鏡焦距(F)/目鏡焦距(f)
而因為望遠鏡視野是固定的
因此放大倍率越大,實際上可觀測範圍會越小
所以一般望遠鏡都會配置3、4種可更換的目鏡,來調整放大倍率
但對於天文望遠鏡來說,放大率其實是一個相對不重要的數值
「解析度」和「集光力」才是望遠鏡性能的關鍵參數
而這兩個數值基本上都是直接跟望遠鏡的口徑(主鏡的直徑)掛鉤的
基本上望遠鏡的主鏡越大,集光力會越強,解析度也會越好
如果解析度不夠,就算放大倍率很高
也只會看到很大坨但是很糊的影像
就像你把低像素的圖片放大,也只會看到很多像素格而已
解析度的計算就比較複雜
除了望遠鏡的口徑之外,還跟電磁波的頻率有關
對同樣口徑的望遠鏡而言,波長越短,解析度越高
集光力則會影響到這個望遠鏡能夠看到多暗的天體
由於放大率的增加會讓看到的天體變暗
當望遠鏡集光力不夠時,放大倍率大其實也沒有用
基本上集光力正比於主鏡的面積
講白話一點就是,面積越大的鏡子,就可以收集越多光線
綜合來看,越大的望遠鏡解析度和集光力都越好
然而單一大口徑的造價非常非常貴
且對於目前的觀測需求而言,超大型望遠鏡的集光力往往是溢出的
相對而言,天文學家更追求解析度
至於在技術和經費限制下要如何平衡這兩個點
這個下一集會講到,這裡就先放著
-----------------------科普正文結束,以下是地科人的碎碎念--------------------
這集有一段是幾個人在討論地科到底有沒有用
https://i.imgur.com/yg6bAgV.png
這種討論對我們這些念地科的人而言非常有感
地科在理組裡面的地位基本和文組差不多
大部分人不清楚我們在幹嘛
最近幾年因為新聞對於天然災害的報導越來越多
相對有比較多人大概知道地科(主要是地質和大氣)的用處
但實際上對於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有很大的誤解
以我自己的觀點,人類面對天然災害的直覺思考大概是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90分無能為力」
實際上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防災能力其實是有明顯的進步的
去查查過去一個世紀的震災紀錄數據就可以看出防災能力的進步
過去這些進步其實工程學的貢獻更大
但隨著人類對環境變遷越來越重視
大型工程當中,自然科學重要性占比也比以前高
對自然環境越是了解,工程越能夠知道那些地方是重點
因此地質和大氣科學在許多工程上都是有貢獻的
只是相對於最後把東西蓋出來的工程師,環境工程的貢獻比較不容易被看見
實際上工程與地科、環境科學是相輔相成的
環境科學主要的工作是把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釐清
至於能不能解決、要如何解決,就是工程那邊在考慮的事
提出問題的人總是比較不受歡迎XD
另外,一個學科有用與否其實是根據時代環境決定的
在人類長久的農業歷史中,現在看來離一般人最遠天文學可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技術
--
ACG美女心目中地位排行
俺の嫁八神 はやて(魔法少女なのは) 1.ヴラディレーナ・ミリーゼ(86-eitghtysix-)2.雪ノ下 雪乃(俺ガイル)3.天野 遠子(文學少女) 4.牧瀬 紅莉栖(Steins;Gate)
5.雪ノ下 陽乃 (俺ガイル) 6.坂上 智代(CLANNAD)7.桂 ヒナギク(ハヤテのごとく!)8.シャナ(灼眼のシャナ) 9.遠坂 凜(Fate/stay night) 10.氷川 紗夜 (BanG Dream!)
11.リーリァ・アスプレイ(終末な(略)) 12.黒雪姫(アクセル・ワールド)
--
知識文,給推
推長知識
推知識
長知識推
推知識
推推
推!! 居然還看得到後續!!
推
好文推 那麼 北投石哪邊買的到呢 (X
推 北投石笑死
北投石現在已經禁止開採了 所以頂多找找市面上有沒有以前採出來的 如果要看現生的話,印象中地熱谷附近好像有 旁邊遊客中心也有展
前幾篇都有印象,推推
好
大氣系畢業生推,同為地科院覺得這部很棒
自己高中也有參加地科奧林匹亞,但初試就掰了XD
戀愛小行星除了賣百合,科普的部分也很淺白易懂
推
推推
推
優文推
推推 選訓營接觸強到不可思議的人後覺得不是這塊的料XD
不然地科真的是蠻有意思的 完全就是生活周遭的東西
身為一個陪考仔 當年進選訓營真的是去看怪物的
推
推
推
推
爆
[討論] 盧碧颱風升不升格看版友在討論串討論的激烈,想說來整理下論點,供大家參考 大氣版新人首PO,如有學術上錯誤還請指正 以中央氣象局定義: 輕度颱風 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7.2公尺 換算為 (每小時公里62KM/HR 每時浬34KTS 相當風級8級風)18
[閒聊] 這樣會不會很怪地震來的時候不是很怕 反而超興奮的= = 之前發生颱風還是水災也都很興奮 災害的時候就異常興奮 不是我看好像很多人誤會X
[轉錄] 黃智賢世界FB 大陸京津冀水災黃智賢世界FB 大陸京津冀水災 1 杜蘇芮颱風造成大陸京津冀水災。 我看了新聞跟網路,揪心擔憂。8
Re: [討論] 盧碧颱風升不升格[關鍵: 也許可以用風雨或天氣的"程度"來防災,而非用颱風警報綁住!] 以上的這個想法,不知道板上的大大有甚麼看法呢? --- 氣象局的陸上颱風警報定義: (法規名稱: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6
[問卦] 如果莫拉克颱風再來一次會怎樣2009年 莫拉克颱風 造成了嚴重災害 水災 土石3
[問卦] 台灣的地理環境本就是天然災害頻發區吧台灣位處地震帶上,過去到現在發生的大地震不計其數, 除了地震外,台灣還位於颱風路徑上,易有颱風直撲,強颱也不少見, 且夏季又是西南氣流的活躍區,颱風,梅雨鋒若又有西南氣流配合, 致災性豪雨與水災就躲不掉,單就台灣的地理環境(西太平洋中低緯度區) 又是板塊交界區,這種地方本來就易頻發天然災害了吧X
[黑特] 內地淹大水是不是臺灣害的?在某粉紅論壇看到一種講法 最近兩個颱風都避開臺灣 直接往內地前進 在內地造成嚴重水災 如果這兩個颱風都被臺灣護國神山擋下來1
[問卦] 最宜居的地點在哪裡是這樣啦 最近颱風剛過,還好沒有嚴重的損傷, 忽然想到,好像大部分的國家都有多種天然災害 地震 颱風 淹水 土石流 嚴冬 酷熱 乾旱 龍捲風 過度乾燥 過度潮濕 其實都不是好的居住 環境1
Re: [問卦] 地科真的沒前途嗎?主要是地科的研究對象是地球 地球過於龐大 人類至今對地球的掌握性仍相當差 沒辦法進行精確的預測 哪個科學家能預測什麼時候發生地震?
爆
Re: [閒聊] 中華隊 真的好強…爆
[閒聊] 中華隊 真的好強…89
[討論] 非聲優專業來配音的例子87
[閒聊] 知道Go Go Power Rangers的年紀多大了?☺75
[自介] dragon80372
[閒聊] 我買23隻一樣的鋼普拉是要自組的啦68
[閒聊] HoloCure是個好遊戲嗎65
[問題] 為啥棒球大聯盟作者會被嘴不懂棒球?67
[問題] PC遊戲控制器(手把) 現在還推薦Xbox嗎?63
[閒聊]〈APT.〉真的很難聽嗎57
[閒聊] 會不會覺得高性能掌機是一條死路?56
[乳摸] 知名人士:戰慄時空3改名為戰慄時空X55
[訃報] 堀絢子 死去47
[BGD] 12/21Ave Mujica臺灣首映會46
[情報] 這本輕小說真厲害 歷年男女角前3/2025作品43
[閒聊] 感覺遮斷落穴的緊急手術42
[閒聊] 逆水寒:網易領導全都沒了!發福利沒人管41
[鳴潮] 汐汐為什麼會淪落到今天這地步?35
[閒聊] 螺鈿的XXX美術館工商32
[閒聊] 三角戰略一周目心得37
[閒聊] 當年二擊決殺對藍染沒用有多震撼?20
[閒聊] 遊戲基地是怎麼被巴哈打下去的?37
[閒聊] 無雙起源-張角過場,你怎麼帥成這樣28
[討論] 麗子是處女嗎?27
[閒聊] 300抽暴死能安慰我嗎爆
[閒聊] 亂馬 小茜的好感度這麼差喔28
[情報] 推理要在晚餐後 動畫化28
[Vtub] 日V震驚台灣還沒有WBC參賽權24
[閒聊] 雀魂的程式猿根本是神吧??26
[閒聊] 青春之箱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