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香水 Parfum (雷) ZDF/Netflix 德國犯罪劇
逛 ZDFmediathek 發現 Netflix上也有的 2018 德劇《香水》Parfum,這才知道那些掛著 "Netflix Original" 的外購國際發行權影集是哪裡來的 XD 此劇屬於德國公廣二台的新頻道 ZDFneo 原創影集,此台創立宗旨就是要針對「德國老人台 ZDF」提出 25-49歲的年輕有勁新選擇,那它針對徐四金小說《香水》的新編影集有什麼新觀點?首先當然時代改變到我們當代了、原著古裝背景的魔幻味道也要以當代場景寫實檢驗了、在原著只是說故事媒介的「兇殺」在此提高為影劇類型成了警匪鬥智的「犯罪劇」、令人多少有點擔心是否變成個變態殺手故事而失原著況味?
那況味當然有其不同,不過我個人覺得還不如說是此劇自畫新重點,畢竟它已完全不是「徐四金《香水》改編」而是取材經典靈感說自己新故事,甚至故事內的角色也是「閱讀《香水》小說」找人生出口、故事內的警方也是「欣賞《香水》電影」揣摩查案... 其實比較接近 Netflix《亞森羅蘋》那個樣子致敬經典新創故事啦。話說 2006 年湯姆提克威拍的高視覺風格電影《香水》也是德國商業製片公司 Constantin Films 手筆,這次它再來拍 2018 版影集不但致敬原著還致敬自家舊片,在請來的一大堆重量卡司中誰是令人疼惜又害怕的「當代葛奴乙」呢?
https://pics.filmaffinity.com/El_perfume_Miniserie_de_TV-187007909-large.jpg
Netflix 的海報主視覺就很「警匪劇」,但 ZDF的海報主視覺卻是個杏眼含春令人心動的紅髮美女,誰曉得這位美女唯一戲份就是屍體還沒了紅髮 XD 話說「紅髮」Redhead 在西方社會本就有神秘熱情混雜狂野危險的刻板印象,但刻板印象烙印人們心底亦根深蒂固,回想徐四金小說中第一個給葛奴乙遇上而不可自拔的就是一位 18 世紀 Redhead!而今在新影集中亦有 21 世紀香水大師以自然科學與心理學提出新觀點... 只是如我這種鐵齒觀眾在閱讀原著還能當個魔幻寫實寓言而津津有味之餘,看新劇裡當代人們仍不由自主乖乖接受宰制成為「氣味」的傀儡,能順口接受嗎?
本劇「當代香水大師」由在德影雖未拿過大獎但戲路百變攝人的 August Diehl 飾演,拍攝雖沒「魔幻寫實」的視覺效果,但看他不疾不徐的「職人演出」就是現實世界栩栩如生的魔性超有說服力!只是當一個香水職人雙目發光直視警方侃侃而談時,我們真能理所當然認定他是「當代葛奴乙」?相較《香水》原著孤身一人宛如死神幾乎不留下同道見證的葛奴乙、這 2018 新劇倒有五位嫌犯都有可能殺了人,五人友情橫跨二十年雖針鋒相對卻同氣連枝、演員還個個是德劇大牌難分主次令人很難猜!而相較原著從葛奴乙視角出發見證每一殺,本劇則從警察女主視角霧裡看花。
https://www.lunik.de/wp-content/uploads/2019/05/zdfneo-parfum.jpg
故事開始:在兩間比鄰的 NRW中產大宅中,其中一間的單親媽媽這天在自家泳池被殺,不但紅髮被剪光陰部與腋下還都被割除!以鐵面女警主角 Nadja眼光來看這就典型的「癡情殺人魔」手法,沒辦法誰叫她這代已非人人讀《香水》甚至連 2006 電影都未必看過 XD 隨著 E01對這被殺女子的基本調查,大體知道她風情萬種歌藝撩人是無數男性性幻想對象、甚至她不唱大舞台專唱小酒館每次演出都欽點不同的男人、如今她告別式還有滿山遍野的「一夜之緣」豬哥來參加!不過與她通家之好的鄰居悍然關起大門只給五位老同學辦私密小家祭,四男一女人人與她有愛恨情仇。
不過外表煞氣其實天兵的女警主角 Nadja,竟查了三集拖到 E03才發現《香水》這小說的存在、也才赫然認知到它和此案息息相關!然後竟然也沒時間讀小說就先來跟五位嫌犯談小說、事後還是沒時間讀就打開電影上班串流慢慢看 XD 我個人覺得 E03末段這場「五人偵訊」快速剪接就是本劇關鍵的劇眼了:(1) 它先替看過與沒看過《香水》原著的觀眾簡要複習基本角色故事、(2) 它把原著眾多主題在本劇的選擇再現畫出了重點、(3) 在查案劇情上透過五人畫的五種重點暗示其不同動機與人生人格、(4) 在情感主題上則更可能五人相通甚至更廣大地鋪墊了一個悲傷世界觀:
https://i.ytimg.com/vi/mufXV7KCrs4/maxresdefault.jpg
女警主角 Nadja:「徐四金《香水》這本書在講什麼?」
小時是化學學霸的香水大師Moritz:「在講嗅覺上的愉悅。」
小時是男生禁臠的大宅夫人 Elena:「主角葛奴乙會殺害女人,把她們製成香水。香水會給予他力量,因為他對人充滿畏懼。」
小時有老二情結的大宅主人 Roman:「這是一個愛的故事,葛奴乙希望得到愛,但他是個無法被愛的人,他是個怪物。」
小時是跟班長大仍是笑柄的Daniel:「葛奴乙,他自己沒有氣味、沒有體味,而且他是個無名小卒,什麼也不是。然後突然間,他想靠香水一舉成名。」
小時就是孩子王的妓院老闆Butche:「這本書在講一個糟糕的母親,一個漁婦,剛生下孩子,就把他丟到垃圾桶裡。呵呵我讀到一半就停了。」
這段偵訊最後還以香水大師 Moritz 總結:「女人永遠渴望受到理解與關注。」後幾集還補一句「我們誰人不是瘋狂渴望著愛呢?」隨著 E02-E05對這五位角色現在的爬疏與過去的考古,觀眾都會慢慢意識到他們共同的悲傷出身與扭曲成長、甚至進一步在五人間還有情感上「挖東補西」轉嫁剝削的食物鏈!而這一切的缺愛求愛與轉嫁剝削和「香水」又有何關係?就看五人扭曲友情當中最蒼涼絕望槁木死灰的 Elena帶領大家讀起《香水》來:我們一生缺愛,只能浮光掠影攫取愛的碎片,追尋一生卻從沒什麼東西真實留下,那是否「氣味」才是唯一能夠緊握手心的永恆?
https://images.vocus.cc/e316fbd6-ce19-4227-a767-62ba0b8e2b8c.jpg
於是一系列越來越像葛奴乙的「氣味謀殺」越查越大、不但上溯二十年前舊案更繼續發生新案:(1) 二十年前一隻失蹤的狗狗,失蹤了就被新狗取代也沒人多問,居然也經過香水處理皂化成為木乃伊?(2) 二十年前一個失蹤的孩子Merten,過去大家以為他亂跑不以為意,甚至媽媽失去他雖悲傷很快也領養了個替代品,難道也落得被取代的狗狗下場?(3) 就季初紅髮撩人歌手 Katarina 被殺案,(4) 其中一嫌招待另一嫌犯的紅牌妓女 Perle也被殺,(5) 其中一位嫌犯常去看的心理醫生其陽光四射人見人愛的輪椅妹妹 Julia也被殺... 但兇手手法有其差異難道不止一人?
的確某集香水大師就瀟灑自嘲「我們每人都可能是兇手」,大家也心照不宣打個哈哈 XD 綜觀眾人的悲淒人生的確都很有「葛奴乙情結」:(1) 此劇眾人不是失怙就是父母不疼不管、有女孩受暴爸爸不管甚至有媽媽對男孩施暴;(2) 於是小時缺愛的長大努力尋愛仍不可得、小時受暴的則長大施暴發洩給別人;(3) 缺愛尋愛宛如弱肉強食有贏家輸家、輸的轉頭找更弱的尋求替代慰藉;(4) 受暴發洩亦如弱肉強食有個食物鏈、在上受人宰制就向下宰制別人以填補自信;(5) 愛空缺又無力經營真愛,於是寄情工藝美術或撐持完美家庭或打造事業帝國,都落入了「缺愛而戀物」。
https://sjme.de/v/das-parfum-trailer_de.jpg
結果真要說《香水》是個關於「愛」的故事嗎?還不如說是個「缺愛」的悲慘故事,你我一般觀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好友相挺兩情相悅的日常,在此劇世界幾乎不存在!不但五位嫌犯主角家庭處處扭曲更複製轉嫁、甚至很快地這負面心理也蔓延到更多角色:Daniel看心理醫生看久了,心理醫生 Lydia紙上談兵竟也勾起禁忌蠢動;Roman 以填補心態硬撐家庭久了,外表光鮮內裡暴力的壓抑快速積累;Elena 委曲求全當媽當久了,無辜女兒也正慢慢學習這臣服與抵抗的無愛世界觀長大;Butche以轉嫁心態經營妓院宰制妓女久了,竟有妓女的無辜女兒從小學會了逢迎?
不過五人當中情感創傷最不明顯、情感扭曲最為隱晦、而思考行動也最冷靜深沉的Moritz,他的向外影響則針對女警主角了:Nadja 要追查「瘋狂追愛可以不計一切」的兇手,只聽 Moritz 笑笑回應「你我世人哪個不是呢?」的確看看 Nadja自己一路追查五人的查案推理劇情外、還有一條乍看不知所謂的「外遇」線當檢察官的小三還懷上了人家女兒,只是眼看渣男檢察官只顧自保維繫光鮮家庭其實對誰都沒愛、再回想自己單親母親疏於照養釀成災禍的過去,又處處令她面對未來沒有愛的自信而只想逃避... 那是否,五位嫌犯都有的「缺愛而戀物」也將在她心底萌生?
https://i.imgur.com/rJ1bHOv.jpg
說回此劇最令人好奇的初始提問「誰是當代葛奴乙」,也許葛奴乙已成了可以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事業、亦成了一個可以分享傳承擴散出去的靈感、而戲份低調很久都沒大鳴大放的女警主角 Nadja終於把握機緣接下這一棒!也許這看似理性的世界真有個毫無理性純憑感官的「香水密碼」?而掌握密碼者將掌握人心可得天下?原著《香水》最終引起的全社會瘋狂,在這齣 2018 影集看來距離還很遠,但一個似曾相識的「當代葛奴乙」隱然在一路負面傳承下開花結果:正如葛奴乙是獨一無二「沒氣味」、Nadja 則是獨一無二「沒嗅覺」,難道將成這氣味世界的天選之人嗎?
這天選之人,從原著「沒氣味」轉成本劇「沒嗅覺」對氣味免疫,也許就將原著故事的重點悄悄轉移了:原著葛奴乙在18世紀的存活社會裡,自小語言與感情並沒什麼發展,反而在「氣味世界」裡找到了各種感覺與存在甚至建立世界觀,他「殺人留味」是對自己懵懵懂懂無以名狀的「愛」之掌握,尤其因自己「沒氣味」更努力留下他人氣味作為外來的存在感憑藉;此劇 Nadja在21世紀的高知識社會裡,對「感情」這事有許多理論與建制、在人心裡也建立許多期待、但實踐起來卻處處異化,於是在此她與其說感性眷戀地「留香」、不如說理性出擊「以香奪愛」了。
https://i.imgur.com/49Nq35t.jpg
結果還真的,取材小說靈感在當代社會調製的、這集結三位紅髮女子的「愛之香」Amour 果然無人能敵!看看劇末香水大師的寶盒裡還有好多七情六慾主題香水、如有下季是否將有更多兇案餵養他繼續調製呢?如果原著《香水》是個空虛男子傾慕女子而寄情氣味的故事、那 2018 這齣《香水》則是失愛女子渴望男子而操弄氣味的故事了、居然三場陰謀背後主使都是女子!難道這就是他們讀過小說末尾「香水掌握眾生」得來的自我培力靈感嗎?只是她們似乎也忽略了小說終章葛奴乙握有香水操弄感官卻仍「無愛」的結局... 是呀有了香水男人都就範,但那是「愛」嗎?
真有愛過的人都知那絕不是愛:妳靠氣味擬仿孺慕招來了寵愛、但妳氣味散了愛也淡了,妳靠氣味增添性魅力吸引了異性、但異性的身體衝動妳未必有本事承受,妳靠氣味重現了曾經擁有的舊日激情、但高潮退去妳仍是被冷漠犧牲的棄子。本劇色調溫暖復古但空氣冷冽、景觀生意盎然但配樂蒼涼、步調徐緩悠長但暗潮洶湧、人人渴望情愛但處世冷酷... 難道這都肇因於「寄宿學校」弱肉強食的缺愛傳承?抑或「職場小民」蠟燭兩頭燒的親職失能?結果在這世界裡那些青春奔放熱情洋溢的「愛動物」就成了獵物。在這愛失能的世界裡誰人尚有希望誰人又將走火入魔呢?
https://i.imgur.com/61Tzk8z.jpg
看來有希望的都是男人!第一是從小扭曲長大霸凌同儕宰制女性的妓院老闆Butche、第二是從小轉嫁霸凌又佔有女性維繫光鮮門面的 Roman,兩人不懂愛的罪疚一生倒是從兩位女兒兩盒披薩點通了孤心;第三位則是女警身旁默默守候卻無欲無求的男警 Köhler,當所有男人聞到紅髮女郎的紅色胸罩盡皆拜倒時、唯他偏愛女警主角 Nadja的黑色胸罩呢 XD 難道看似純憑感官刺激生理的「氣味」亦有主觀感情的空間?看德語新聞曾說此劇已訂下季、但至今已快四年仍不見個影,只期待 S02讓幾位男性榜樣教教女性主角「愛」的真諦了。推薦放下原著包袱放鬆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o1Znvhip8
--
這文字太強
女警側面超像年輕時的薇諾娜瑞德
爆
Re: [問卦]算命真能像了凡四訓裡說的那麼仔細正確?有鑑於過去的斗數推廣文章,都有抽選推文ID參與論命活動: 比如今年一月的文章,早已抽選出部分版友參與公益論命,我也寄了站內信個別通知。本 篇也會延續此傳統,邀請版友免費論命,或是參與我在斗數課程上的實習路人論命活動, 對此活動有興趣者,請務必參考與留意本文章最後面的細則。爆
[問卦] 酷龍的故事也太感人了吧今天和大S結婚的是具俊曄 他的好搭檔姜元來 在2000年的時候車禍截肢 當下具俊曄就推掉工作立刻趕往醫院 醫生告訴他 姜元來可能會終生癱瘓爆
Re: [問卦] 大雄家是租的?先簡單說,藤子設定大雄家是租的沒什麼問題。 其實之前寫過大雄家家計的文章也寫過 (上文是後來整理的,如果部落格流量太大爆掉可以直接看下面的當時八卦板回文版本)爆
[閒聊] 一開始就掛掉卻是開啟故事的腳色如標題,突然想到 有哪些作品是由一個初始就掛掉, 但卻是開啟整個作品的腳色, 且在故事中也仍佔有滿重的份量的, 或甚至是還常常出現在回憶中的XD,爆
[閒聊] 在簽名會上把香水分給粉絲的偶像 (不是在簽名會上把香水分給粉絲的偶像 (不是搞笑的內容) 影片 (無字) 粉絲: 今天噴香水了嗎?57
[閒聊] 香水對女生來說是必須的嗎?單純想知道大家的看法 我雖然有買香水,但很常忘記噴 使用的速度也很慢,還比較常拿來噴房間哈 不過我身邊有女生朋友每天都會噴香水 還會放一罐香水在公司補噴的那種55
[閒聊] 香又低調好聞的香水是那款?如題啦! 每次搭車人擠人的時候,又或者和正妹擦身而過的時候,又或者有正妹不經意撥弄頭髮的 時候,常常聞到淡淡的微香。 宅宅如我,以為這是正妹與生俱來的技能,相較於臭酸廢宅的體臭。直到某天,才知道原 來是香水啊!33
[贈送] 推我一支香換香水書籍各位香民好! 在香水版潛水了一陣子,想說應該要貢獻一點什麼,正好手中有一些關於香水的電子書,如果有需要的話依照文末規則推我一支香即可索取(有推就有)。 書單: -多半都是英文書籍,少部分中文書籍,幾本雜誌和JCE的有聲書。 -Luca Turin 2008和2018的香評書。6
[心得] 狂潮 Wir sind die Welle (雷) Netflix 德國少年劇Netflix 上的 2019 德國劇《狂潮》Wir sind die Welle直譯「我們就是這浪潮」,看劇名我們這代觀眾都會回想 2008 德國片《惡魔教室》,那時在台灣上映也造成一片轟動比 2020s的德國電影迴響大得多!當然那個故事之所以吸睛還在於它的「新納粹」警訊:在 2006 德國世界盃再次喚醒多年不敢談的民族榮耀後、很快到 2008 就有人聞到了這民族意識復辟的陰影與危機,於是 2008 年就推出了少年電影《惡魔教室》談一場中學班級的「極權主義」實驗、取材的則是 1981 小說靈感來源則是 1967 美國高中課堂「第三浪潮」實驗... 到 2019 新拍影劇仍然切題嗎? 也許不但是切題、甚至還是過時了:在 2008 年時「新納粹」還只是未來警訊、只在部分經濟不好的東德城市偶有新納粹遊行,但從 2008 歐債風暴德國紓困經濟愈緊貧富愈殊、以及 2012 起阿拉伯之春與敘利亞內戰致 2015 大開難民之門後,整個德國經濟上怕被搶飯碗認同上怕被伊斯蘭化、使得極右意識愈發高漲還崛起了 AfD「另類選擇黨」!本劇還真的在主角群生活背景中虛構了個 NfD「德國民族黨」影射意味超濃厚,E01 開場也有一場造勢大會全場都是金髮碧眼日耳曼白人,可說不論現實的還是劇中的德國都已全面面對極右意識的成長擴散! 那這年代還需要談 2008 談過的「新納粹」嗎?說穿了極右復辟已是完成式,極右的擴張以及左右的衝突激化才是現在進行式,於是此劇大膽跳出從 1967 實驗到 1981 小說乃至 2008 電影都不變的「納粹復辟」之集體主義警語,反而要為這個新時代找到新的年少憤懣與危機:現在德國種族越來越多元、但極右排外的日常歧視與衝突日盛,現在是網路時代資訊越來越通暢國際觀也越來越豐富、但少年看到的世界與社會不公也越來越多而愈發焦慮,現在是社群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可發自己聲、但追求同儕認同的焦慮也愈發嚴重... 針對這些德國與歐美的新時代現象,本劇不像 2008 電影警示少年恐走向極右、反而訴求更多當代少年觀眾嚐嚐左派滋味!至於是正面負面抑或更複雜的描繪就等著慢慢瞧:2008版學生們感嘆德國走向虛無死氣沈沈中、2019版學生們感嘆德國社會諸般不公卻無力改變,2008版天降一個離經叛道的老師丟出個激進實驗、2019版轉來一個離經叛道的新同學引領各種批判控訴搞些小破壞,2008版以右派「集體主義」理念重振學生團結與自信、2019版則以左派「無政府主義」姿態針對壓迫社會失能政府與無良廠商大打游擊!只是 2008 版的悲劇失控 2019 版也將重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