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脆:農曆是德國人湯若望發明的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脆:農曆是德國人湯若望發明的作者
lifeowner
(量子力學量力學)
時間推噓 推:0 噓:0 →:1

分別使用 Claude.ai, ChatGPT, kimi 回答

Claude:

讓我來分析一下這段說法的準確性:
這個敘述有一些正確的部分,但也有一些需要補充和修正的地方:
正確的部分:

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確實在明末清初參與並主持了時憲曆的編修工作
耶穌會傳教士們確實為中國帶來了歐洲的天文曆法知識
時憲曆的確比之前的大統曆在天象預測上更為準確

需要修正的部分:

傳統中國天文學家並非都認為地球是平的或萬物繞地球轉。
古代中國就有渾天說等不同的宇宙模型理論

雖然傳統曆法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誤差,
但說"時常失準"和造成"巨大農損"可能有些誇大

時憲曆是在明末清初通過
中西天文學知識的融合而成,
並非完全採用西方曆法

補充說明:

時憲曆的修訂是一個融合中西方天文知識的過程,
而非單純的西方對東方的替代
除了湯若望外,徐光啟等中國學者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代使用的農曆其實是經過多次修訂的,
雖然基本框架沿用時憲曆,但也有所改進

所以總的來說,這段描述抓住了時憲曆改革的一些要點,
但在細節上需要更準確的表述,
避免過度簡化歷史的複雜性。


ChatGPT:

您的描述有一些需要澄清與修正的地方,
尤其在歷史事實與用詞方面。以下是對該內容的
分析與解答:

1. 農曆與時憲曆的歷史背景
傳統農曆:中國早期的曆法,如夏曆(後世稱為農曆),
是一種陰陽合曆,基於月相(陰曆)與太陽運行(陽曆)的結合。
雖然受到當時天文觀測技術限制,但通過精細的觀測與調整,
依然能相對準確地預測節氣,
如二十四節氣的制定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地球形狀與天文認識: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地球觀雖不同於現代日心說,
但並非普遍認為“地球是平的”。
早期“蓋天說”“渾天說”等理論有一定的觀測與數學基礎,
尤其是張衡等人提出的“渾天儀”,已能模擬天體運行。

2. 耶穌會傳教士的貢獻
曆法改革:湯若望等傳教士引入了西方數學與天文學,
確實提升了中國曆法的精準度。

利瑪竇 (Matteo Ricci):最早引進歐洲科學知識。
湯若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主持編撰時憲曆,採用西方天文計算方法,如日心說與開普勒定律,使得節氣與天象預測更為精準。
南懷仁 (Ferdinand Verbiest):完善天文儀器與曆法觀測。

3. 說法的偏誤與歷史觀
中國的傳統曆法與天文學在當時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二十四節氣等制度對農業有重大貢獻。

耶穌會傳教士的貢獻無庸置疑,但並不能因此否定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

用詞修正:建議避免使用帶有歧視意味的“支那”等詞語。
這種用語在現代語境中不被尊重和接受。

結論
雖然湯若望等人引進的西方天文學和曆法技術對中國曆法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傳統中國曆法的成就亦不容忽視。曆法演進是科學知識交流和不同文明融合的體現,而非簡單的“誰優誰劣”的比較。


Kimi: (回答使用簡體字 原汁不轉繁體了)
以上说法并不正确,存在多处错误,具体如下:

关于农历起源
农历并非源自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主持修订的时宪历。农历是中国汉族传统历法,又称夏历、汉历、阴历等,是一种阴阳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定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其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但一般认为今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源自商代


关于传统农历的准确性
传统农历并非因天文学家错误地以为地球是平的/万物绕地球转而在预测节气和天象方面时常失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长期的观测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和历法编制经验,传统农历在预测节气和天象方面也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古代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关于时宪历的贡献
时宪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第五次亦是最后一次大改革,明朝末年经过四十多年实测,引用西洋法数,编成《崇祯历书》,未及正式颁行而明已亡。清初,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将其加以删改并压缩,进呈清政府,清政府把它改名为《西洋历法新书》,并且根据它的数据编制历书,叫做时宪历。时宪历废除了圭表测影法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份,据以确定节气的平气(恒气),正式采用以太阳在黄道上位置为标准的定气
。时宪历的引入确实对中国的历法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历法的精确度,但不能因此否定传统农历的价值和贡献,也不能说之后的农历都没做大幅校正,实际上在时宪历之后,中国的历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是没有像时宪历那样的大规模改革


关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的贡献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带来了先进的欧洲天文学和数学知识,对中国的天文历法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利玛窦是第一位于1601年抵达的耶稣会士,他将欧洲科学著作引入中国并进行翻译,还负责将现代天文图表带入中国
。汤若望继承了利玛窦的科学传教策略,在明、清朝廷的历法修订、天文学、炮火制造等方面皆有卓越的贡献,他用西法修订的历书被清廷定名为《时宪历》予以颁行
。南怀仁作为汤若望的助手,也对中国的天文学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他们的贡献并不能完全替代中国传统历法的价值,也不能因此贬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成就。



問題一律都是:

農曆

其實是來自於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主持修訂的時憲曆

時憲曆之前的傳統農曆

因為支那天文學家錯誤地以為地球是平的/萬物繞地球轉

因此在預測節氣和天象方面時常失準

無法準確預測節氣

造成支那農民巨大的農損


還好透過耶穌會傳教士如利瑪竇 湯若望 南懷仁

帶來先進的歐洲天文學和數學

由德國人湯若望主持修訂的時憲曆精準無比

預測節氣和天象的準確度吊打過去支那所有曆法

因而之後到今天的支那農曆都沒做大幅校正


以上的說法是否正確?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08.96 (臺灣)
PTT 網址

Kjartan 01/11 11:46你怎知AI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