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開車的會看不起騎車的嗎?
※ 引述《c24253994 (♡愛死你)》之銘言:
: 剛剛騎車去見網友吃飯
: 因為我們約的位置不好停車
: 索性直接騎車過去
: 而她是坐車去
: 聊天過程當中
: 她說她以為我會開車去
: 並表示
: 不太可能跟沒車的在一起
: 我聽完很shock!!!
: 並且隱瞞我有車的事實….
: 我想知道她到底為啥這樣想
: 不過她其實也不會態度不好
: 我們就繼續聊
: 原來
: 她家人除了她
: 哥哥爸爸媽媽全都有車
: 並且一直灌輸她
: 機車仔跟他們階級不同
: 哪天橫死街頭都不意外
階級不同有點奇怪啊
如果你機車汽車都有的
這什麼階級?
你去巷口買個便當
最好有人會開車去
不過橫死街頭這種事情比較有可能
畢竟這年頭騎機車被撞死的機會很高
但如果保險買好買滿
其實也沒啥問題
: 我心想天啊
: 這女孩沒駕照不說
: 機車仔很多薪水也不低
: 我以前工作地方的經理
: 薪水超過13萬
: 但為了省錢養家
: 選擇租屋騎車
: 還可以多睡30分鐘
: 大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嗎?
: 機車仔身分低微之類的?
不太知道ㄟ
本56在天龍國生活的時候
認識一大堆高級天龍人
雖然稱不上大富大貴
但是大安區公寓兩三套
中正區一排房子收租
大安森林公園走路五分鐘這種的
有些人連機車都沒有
每天就坐公車坐捷運
就身家來看
就算你年薪百萬三十年都未必追得上
就職業地位來看
人家自己可能就教授律師醫生之流的
小孩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都是走路上下學
應該也不算太低等
雖然感覺原po這篇有點引戰的味道啦
但是基本上本56是覺得
如果真的有女生這麼想
這個女生的家人可能認識的人不太多
不過家人怎麼想跟女生怎麼想
這也是兩件事情啦
都已經成年了(如果不是有人幫忙叫一下警察)
什麼都要怪家人
這個也太魯了...
這麼喜歡開車
自己買車自己開就好啦
幹嘛一定要靠男生有車...
--
有錢人生活在台北 家人一人一台汽
車都不奇怪 也沒差那些錢…給你參
考….
你那些沒買車的真天龍人 要不是沒
有車位 就是嫌買車每年要花的錢太多
…
不然就是很少用到車…
我原po啦,我真的沒有要引戰=_=,只
是都什麼時代,車子根本已經不是身
份地位的象徵了,還有這種觀念,整
個震驚!原來有人覺得汽車機車不只
是交通工具,才來問看看大家想法
我二台車,一年都開不到一萬公里
我出門大都騎機車,想到塞車就懶
有時也3貼4貼,走巷子快多了
我認識經濟中上的,都有車
幹嘛看不起
有車沒車根本不重要
不是喜歡開車 是喜歡私人司機接送
需要自己開車是下等窮人的行為
爆
[問卦] 接小孩就可以違停喔=.=補習街 每次晚上9點多 一定會塞爛 因為厚顏無恥的家長要接小孩 一台一台的休旅車擋路爆
[閒聊] 住雙北地區需要買汽車嗎?小弟今年初結婚 但結婚前已經先買好房子了 因為雙方都是在台北市工作 而且都是捷運或公車很方便到達的地點 而房子離捷運站或公車站牌也都很近18
[討論] 騎機車載女生錯了嗎?看江宏傑被酸的其中一點是騎機車載福原愛買衛生紙 這被酸的根本莫名其妙吧 男生騎機車載女生又怎麼了 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停車場13
[問卦] 要雙北女生離開雙北生活是不是很難我朋友啦 他女友住新北 在台北唸書工作 每次都是我朋友上台北找女友 因為女友覺得外縣市交通不便 問女友願不願意一起搬到新竹生活 男生收入高 也願意cover比較多生活費X
Re: [討論] 騎機車載女生錯了嗎?你就不了解日本人了 日本人的交通大多是走路跟坐捷運 計程車或是開車跟騎腳踏車,而且你看看台灣交通多爛 你不了解別人的生活習性要求別人理所當然應該配合自己又覺得自己騎機車為什麼罪該萬死 你的方便只是你自己覺得 別人不這樣覺得12
Re: [新聞] 就愛騎車!9成民眾換車續買機車 學者:台灣又不下雪. 也不是甚麼大陸國家. 自然機車非常好用阿. 阿如果你像倫敦全年均溫16度. 那自然大眾運輸工具有優勢.6
Re: [新聞] 違停開車門害人被輾死 女駕駛賠220萬緩自己上班通勤的路線 最近這種死亡車禍激增 我的結論很簡單 現在這種大小車 鬼切進機車道違停 已經被默認成合法了5
[問卦] 政府是不是該有力管理權利車的問題?前幾天新聞有個警察被開BMW的女生撞死,留下一對雙胞胎子女,事後查出那個女生 開的車是用20萬買台的權利車,比市價低很多,重點是那台車沒有任何保險, 那女生收入也不穩定,該員警家屬想要獲得應有理賠恐怕也不容易 更早以前也看過一則節目探討權利車的問題,某個人家騎機車被一個女生開賓士撞殘, 需要長期休養復健,那個女生當時才18歲,拿到駕照也沒有太久,5
Re: [討論] 蓋天橋就能解決行人地獄了吧我是願意走天橋啦 但是大多數台灣人應該是不願意 你看看那麼多人去巷口買個便當或飲料都要騎機車開車 根本很少人有走路習慣 而且都隨心所欲臨停擋到路人 希望政府提高汽機車購買價格跟稅率 讓更多人願意走路去巷口買便當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