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板友覺得哪個租屋標的較好呢?
因為工作要搬去信義區,打算就近租房,以現在的薪資而言,可以負擔得起租金,請問下面標的板友覺得哪個比較好?
https://i.imgur.com/1PANKSs.png
1.16000房型一隅
https://i.imgur.com/MHCJvZM.jpg
2.15500房型一隅(可申請租屋補貼)
https://i.imgur.com/kK9s2Yi.jpg
3.15000房型一隅
https://i.imgur.com/A4TdshE.jpg
--
選1號
抓耙仔就選中間那個
差不多爛
慘不忍睹
1
不要
房間看起來只有4坪
我也覺得沒有6坪 唬爛的
4坪+1
今天好多租屋喔
2的網路是要從頭拉,還是有線但沒通?如果自費可以馬上
有網路的話,選2拿租屋補貼比較讚的感覺!不然就選1~
覺得選3 超過300公尺很懶的走、六張犁附加飲食算cp值
高而且不遠、但你花那麼多錢住這樣感覺沒有很划算....
我是住北醫附近的大大(自己騎車)
住到哭出來
1 3差500 看設備你比較喜歡哪一邊 或是博杯
如果網路可解決的話,選可以租屋補貼的吧,但我會選
離公司進的or安靜的
2.因為共用網路常常很慢不如用自己的而且後山埤吃的也多(
六張犁吃的更多交通也方便)
我以為是全部,原來是一隅啊
我選1
1不知道廁所在哪但乍看起來室內風水是三個裡面比較好
的,另兩個完全不會考慮
1 只是這種感覺東西沒地方放
三間都好小...2.3還沒桌子
硬要選的話我選1 捷運棕線真的太廢了
好貴喔QQ
陽台洗澡 是不是常態?
喜歡1的格局
有夠貴
1
1
1
3的廁所在陽台?
3 廁所有對外窗,燈光較亮
這幾間看起來應該都滿多人會想租的吧 都能搶到嗎
3 1 2
1或3,1的廁所不知道有沒有對外窗?3的廁所有對外窗
戶,這點很棒
不管有沒有乾濕分離,都超討厭廁所只有抽風扇,沒有
對外窗的
租補差3600 確定會過一定2
有補助選2,3的浴室隔在陽台不妥
我租屋經驗9年,單看照片第一直覺選1
都好小間喔
怎麼最近一直這種探別人價錢底線ㄉ文章!!!業者後!!
3
單看房間格局是1最好,絕對不要3,廁所門對床,而且
看起來就是陽台改建的
1
格局好 不會太靠近廁所 有外陽台
選1
建議把租金拉到25000以上,不然不是人住的地方
都不要空間看起來都很小,不過感覺原po就是喜歡這種調
調,不是會想自己整理改造的人
不然一樣價格,會有其他大一點坪數但裝潢平實一點的房
間
爆
[討論] 住男友買的房子租金付多少比較好先說一下背景 我跟男友都是離開家鄉 在同個外縣市工作 目前一起租房子 男朋友工作滿穩定的 所以最近在工作的這個縣市買房子了(他的名字) 沒意外的話我也會一起住 大家覺得每個月要付男朋友多少錢比較好呢? 目前租房子是 水電瓦斯平分 租金男朋友出2/3 我出1/3+所有日常生活用品的開銷 租金會沒有平分是當時因為一些原因 導致房子沒有辦法花太多時間找 所以租金很貴還是先租了 不過以我目前的薪水房租平分的話真的差不多快月光 所以男朋友他也體諒我願意多出一些爆
[問卦] 為什麼租屋族不申請租金補貼?這個月開始 租屋族可以申請300億的租屋補貼專案 但問了一下公司的租屋族 發現他們都不敢去申請這個租金補貼專案 沒租過房,不懂租屋族的想法63
[問卦] 在淡水租房通勤信義區上班大家覺得好嗎淡水房租還滿便宜的 5千元6千元就能租到還不錯的套房 雖然離台北市遠了點 但是租金低廉實在是很大的誘因 如果上班地點在信義區50
[問卦] 300億拿去蓋社會住宅好 還是租金補貼?政府最近灑了300億來做租屋補貼 300億如果拿去蓋社會住宅 應該也能蓋個幾個幾千戶 拿去做租金補貼 如果被房東順勢漲價 也不是不可能的事31
[請益] 租屋成本超低會想買房嗎?先感謝我的房東變成公益出租人 讓小弟我能順利的申請政府300億的租屋補貼專案 沒意外10月會開始補貼 回到正題 目前租屋處離捷運站超近,附近開價一坪至少50萬以上26
[閒聊] 租屋補貼是高招啊表面上是補助年輕人租屋負擔 本質是強迫房東納稅 並且減少炒房 尤其是申請補助不需要房東同意 就像房客隔年報稅租金扣除額 不需要房東同意ㄧ樣16
[問卦] 租屋族一個月的房租多少錢?現在很多人買不起房又離家工作所以要租屋 各位租屋族們 你們房租一個月多少錢? 哪一種房型? 租的地點在哪裡?7
[月子] 彌月房信義店房型抉擇在查過月子中心後, 目前第一順位是彌月房信義店的9坪或10坪房型, 但剛好沒空房可現場參觀, 想請問版上的各位媽咪們, 有沒有入住過這兩種房型可以分享的5
[問卦] 租屋補助是真假今天收到一個消息 租屋的年輕朋友注意!行政院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 租金補貼戶數從目前12萬戶,大規模提升補貼戶數至50萬戶 初入社會單身青年、新婚夫妻、育兒與社會經濟弱勢家戶的補貼金額給予1.2倍至1.8倍加碼 總經費從目前每年57億元增加至300億元,由中央完全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