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誠心建議搞行銷不如把CBA台灣人挖回來

看板basketballTW標題Re: [閒聊] 誠心建議搞行銷不如把CBA台灣人挖回來作者
shifa
(迷途小書僮)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13

※ 引述《rainfruit ()》之銘言:
: 如果真的有錢 想要給球迷真正精采的比賽
: 把CBA台灣球星 通通直接挖回來吧
: 劉錚 陳盈駿 周儀翔 胡瓏貿 林庭謙 吳永盛
: 如果都在台灣聯賽打球
: 那可看性高太多了

你這個說法就很老派,「只要我東西好,就不怕沒人看」。
球賽內容是重點沒錯,但不是唯一的重點。

: 我相信錢給到位 沒有人不回來的
: CBA又不可能跳到NBA
: 何況大江南北跑 氣候 飲食 思鄉
: 如果台灣提供同樣報酬 誰要去CBA
^^^^^^^^^^^^^^^^^^^^^^^^^^^^^^
這是在同等招募條件下的誘因,但有時候球員會選擇旅外不只是因為錢,
還有往更具有職業要素的環境前進的企圖。

: 說實在 我完全不期待行銷這套
: 球迷 期待就是 球賽 球星
: 不要給我 爆米花 氣球 園遊會
: 我要爆米花氣球 也會去買最好的 不會期待一張籃球票送給我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32vyuI0NOI#t=7m33s

鄭志龍之前在籃球摸骨有提到CBA跟SBL都把心思跟資源放在拿冠軍上,
而忽視如何去經營市場(也就是marketing,行銷)。


「把自己的東西做好,別人自然會看到」的觀念放到現在,
很多時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行銷不是指賣東西跟pormotion而已,更專注的重點是在怎麼把市場做大。

SBL作為不積極行銷的反例,就告訴我們,即便有全台最強最會打球的一群人,
只把目標擺在「把自己的東西做好」結果就是球星出走,觀眾流失。

同樣地,中職近年開始在行銷面建立自己的語言之後,
不要說場場滿場,至少能維持一定量的基本盤。

俗話說「現金為王」,能夠擁有相對穩定的門票收益,
對於球團來說會更具有操作空間。
而且對於廣告招商來說也更具有議價能力。


不是說為了行銷放棄比賽本質,但也不是只要比賽本質就可以不顧行銷。

行銷不只是爆米花 氣球 園遊會,
而是以球賽 球星為前提,
球團運用資源及媒體力量建立文化把市場做深做廣的途徑。

如何建立觀眾對於台灣職業籃球的正面認知以及
運作良好的比賽-廣告模式創造金流提供球員愈來愈好的物質環境。
我想這應該才是行銷要去達成的目標。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29.16 (臺灣)
PTT 網址

chanlee06 12/21 09:02認同!!如果比賽只是比賽,在家看就好

VVizZ 12/21 09:07專業人士都在家看比賽

hyde318 12/21 10:19罰球先罰進再說

happysingle 12/21 10:20樓上不知道有人嘴罰球嘴到要吃屎了喔 你還在罰球

Geison 12/21 12:01推,行銷的好 市場做大 有錢有曝光度,在對岸的球星

Geison 12/21 12:01就有可能回來

Geison 12/21 12:01SBL那個死樣子 大家當然出走

stone801118 12/21 12:37有門票收入才有錢把球星挖回來

papa7363 12/21 14:35吸引有實力的球員,讓嚮往的新人願意去拼去努力

monstertsai 12/21 15:39我覺得就有一個桃猿的例子在那邊給你參考了

monstertsai 12/21 15:40為什麼還有人會懷疑搞行銷沒用

monstertsai 12/21 15:40中職其他隊也都從看熱鬧變成真香......而且我還要

monstertsai 12/21 15:41比你更香。

salkuo 12/21 16:36推 都什麼時代了 不要把職業運動的思維還停留在二三

salkuo 12/21 16:36十年前中職CBA剛成立的時候好嗎? 連中職都知道要搞

salkuo 12/21 16:37噱頭來吸引球迷 桃園主場經營的那麼成功 本質派的別

salkuo 12/21 16:37在鬧了 就算真的實力強的聯盟還是很注重行銷這塊的

salkuo 12/21 16:38有空先去看看日本人怎麼用職業籃球or職業運動再來說

salkuo 12/21 16:38吧...

tigerbul198612/22 16:05小資本有小資本玩法...重點是認同感

tigerbul198612/22 16:06沒認同感空挖回球星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