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國內聯賽的票房是靠洋將在撐的嗎
雖然行銷固然重要,但球員的實力水平才是最關鍵的
總不會有人花錢去現場看一堆幻神在場上耍寶吧?
要是把洋將都拔光,純看本土打球,又有多少人願意去現場支持?
所以國內聯賽的票房實際是靠洋將在撐的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7.98 (臺灣)
※ PTT 網址
噓
票房有很好嗎
推
話題上嘗新鮮 看啦啦隊 想支持台灣體育 很多原因吧
→
是又怎樣呢?
推
是靠迷哥迷妹學生吧
推
靠迷妹、屁孩、學生吧
→
我只知道夢是靠啦啦隊(誤)
推
看純本土打球 不如自己去球場打算了
推
圈子小,打球都客客氣氣的,基本上沒有打球硬派的球
→
員,只能看洋將表演才有熱血的感覺
推
1樓 還不錯啊, 季後賽 幾場滿場耶
→
阿 整體 怎麼會有T1的出現? 當那些老闆白癡嗎?
推
如果票房靠洋將就好,那這麼多球隊真的也還好
推
其實 真的有在打球的就知道 雖然一直被酸幻但場上球
→
員的球技跟爆發力自己完全做不到所以還是會想要進
→
場去看
推
鬼扯,鄉民打不贏幻神?!要不要挑看看
推
其他我不知道,夢想家應該是啦啦隊
推
票房不知道,五大好球肯定是靠洋將撐場面
噓
反正絕對不是樓上這些鍵盤球迷在撐
推
差不多吧,可悲的破爛台籃
噓
看NBA就好了 台籃差太多 用肉眼就很容易看出差異
→
不要想太多,本來就是
83
[閒聊] 關於洋將聯盟..老實說P+在去年確實也有洋將聯盟的情況 不過P+第四節是單洋將制,至少在規則上有限制住並增加本土球員的重要性 再來看T1的制度 T1聯盟首季每隊可以4名洋將,其中一名是屬於「第三類規範球員」,但是每場比賽只能 登錄其中的3人42
Re: [閒聊] 關於洋將聯盟..ㄧ直覺得每次說國內聯賽比較少洋將才能讓本土成長有發揮空間,國際賽才會進步根本就是在講廢話。 國內聯賽的球員能是中華隊先發5人?能打上先發5人的甚至1號替補在國內聯賽會被洋將壓縮發揮空間嗎? 中華隊的主力不都是那些旅外球員跟規劃球員嗎? 洋將幹分,影響的就只是那些根本進不了中華隊的2,3線球員而已。 -----33
[討論] 由聯賽制度導致長人被低估而後衛被高估?這個問題我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很久了 這次亞洲盃完全展現出來 所以來跟大家討論看看 首先講一個首要條件 在低層級比賽能做的動作13
Re: [FB] 艾迪臉書--談論SBL三階段新賽制這篇文章非常好,但有些觀點我還是要否定一下 : 採3階段賽制另一用意是讓本土有更多磨練的機會,這點我也有不同看法,要讓本土有更 : 多磨練機會是利用夏季聯賽,或是升級現在的甲組聯賽讓它成為SBL的發展聯盟來讓更多 : 年輕本土球員有上場時間與實戰機會,SBL正規賽季是來印證本土球員在季外的努力,是 : 要對球迷買票進場與坐在收視平台前觀看的觀眾負責的。14
[閒聊] 下季台灣是不是就沒洋將能來打球了??之前日本被FIBA停權就是因為國內有兩個最高規格的聯賽 所以最快下一季CT就會被停權了 被停權除了不能參加國際賽之外 有FIBA會籍的洋將也不能來台打工 之後P+跟新聯盟是不是就變成真本土聯賽14
Re: [討論] 洋將聯盟,到底是毒藥還是解藥??原文恕刪。 我覺得既不是毒藥也不是解藥。沒洋將,像吳岱豪說的,讓他練比較多,說實在我們還是得靠歸化球員,在亞洲也不會比較強,有雙洋將,全主力去打也不會爛多少。 亞洲籃球實力不行,這本來就不是啥新聞。各國緊縮的洋將政策也多少是為了顧及本土球員發展。我認為沒必要一直批評T或P+洋不洋將聯盟,說要看我還不如看nba這種言論,nba洋將也是不少,世界第二水平的歐冠甚至不限制洋將,一些較弱的球隊有時候比賽就是2-3個本土輪替。你有每場nba都看現場嗎?多數人也是看電視吧?能近距離又便宜看一些頂級洋將打球也很幸福吧? 台灣現況就是你再怎麼狂練,加上一個強力中鋒歸化球員,極限就中國男籃的實力,可能也到不了。在亞洲,想要贏紐西蘭,至少需要5-10個澳洲NBL普通水平的球員,除非有多個carry的頂級球員:周琦、易建聯、哈達迪等。但亞洲基本上這種等級的一隊就是不到5個,所以真的碰到歐洲、中南美,基本也贏不了。 中國球迷很反對歸化球員,主要是黃種人的自尊心,現實面也是即使有一個nba邊緣歸化球員,中國易建聯、周琦等級球員太少,也是幹不贏歐美,與其這樣多贏個ㄧ兩場,不如老實的輸。台灣就更不用說了。2
Re: [新聞] SPC 聯盟最強才高階1A 球探爆:「一個美國人看重的不是數據 而是環境 所以才要說中職的薪資不提高,不取消洋將名額限制 不把中職的球員,平常季賽時就放在跟鬼神般的國際球員對抗的磨練中 就算自爽聯盟,數據刷得再高2
Re: [FB] 艾迪臉書--談論SBL三階段新賽制就你的理論台灣棒球是[美日韓]的農場,這好像哪裡怪怪的! SBL的問題一直在於當初的定位本來就是半職業的聯賽其實就是業餘聯賽再去延伸 所以一直用業餘的觀點來做職業本來就是四不像 : 而不是死要命面子假裝自己是台灣最高等級的籃球聯賽,事實就不是 : 台灣最好的球員在CBA,未來之星也都會去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