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由聯賽制度導致長人被低估而後衛被高估?
這個問題我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很久了
這次亞洲盃完全展現出來
所以來跟大家討論看看
首先講一個首要條件
在低層級比賽能做的動作
在高層級比賽做不出來是很正常的
以這個前提來說
這次亞洲盃大家詬病的本土後衛們
表現也就很合理了
在本土聯賽打的樣子
本來就不可能複製到國際賽
因為國際賽面對的對手強度一定高於本土聯賽
幻想一個球員進到更高層級的比賽
能打出跟原本一樣的表現
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何況在本土聯賽本來就沒有多宰制的表現了
到國際賽打這樣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倒是這次除了CBA三俠外
很多人都覺得周伯勳表現的不差
這反而是因為本土內線長人
平常打球的時候就無時無刻在跟洋將競爭
所以打國際賽的強度差異
相較後衛來的小
在國際賽就有機會做到跟平常差不多的事
回來講本土聯賽
應該大家都能同意
本土內線受到洋將的影響比後衛大吧
現在幾乎每隊都有大洋將
本土的長人國高中大學練了一輩子的長人技術
結果進職業直接擺一個
你努力練一輩子的都不可能超越的人在前面
導致大部分人在職業賽都只能做苦工
也沒有什麼出手機會
更是常常被觀眾嫌的要死
如果今天聯賽改成全本土制
本土長人說不定就有機會開始主宰戰場
至少影響力一定會比現在大很多
本土長人在場上做比後衛更強的競爭
但是因為大洋將所以比較難有亮眼的表現
在場上的表現也直接影響了球迷數量甚至是薪水
洋將的制度還有大洋將的流行
可說是本土長人缺點的放大鏡
也可以說是本土後衛的遮羞布
不禁思考
以後在審慎本土球員表現時
是否應該對長人有更高的尊重跟寬容
而對後衛應該更嚴格
--
雀食
你的提議很好,讓我們倒車重回581前三季,本土長人
統治禁區,塑造新的本土球星
這樣可能真的球賽會有看點更有情感連結 但是這樣去打國際賽只會被虐的更慘
放心 以後一堆球員寧願打聯賽也不會打中華隊增加受
傷風險
休賽期間當然要休息養傷
倒退20年 不找洋將囉
我哪有講不要找洋將 我只是表達要以不同的角度去看球員的表現
周那身高如何稱得上長人
在本土算是了吧 就算身高沒有符合很多人的標準 至少打法是長人吧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6:27:04以前SBL全本土,被桑德斯200出頭身高30 20宰制的畫
面歷歷在目
你的觀點沒錯,也間接證實了必須要把強的球員放在同
一個聯盟下才能夠有效加強球員的競爭力,希望聯盟惡
鬥趕緊結束…
雙周扛國際賽禁區也很久了 本身就很有經驗了
現在最慘的是打國際賽會降低身價,職業聯賽真的變球
技遮羞布
其實看看現在的AB 用sbl當時有身高限制來刷p+ 應該
跟桑德斯會是同級的。
同意
越是不用持球的打法 上到更高層級越有機會複製
但這樣洗禮過的內線球員到國際賽應該要有功用吧
我是覺得這次周伯勳比其他本土後衛有用不少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6:40:21禁大洋 澎澎國內刷到雙十 ,打國際賽就會強嗎?
一定不會 不過仔細想想 澎澎在聯賽中的表現 跟在國際賽相差不多吧 雖然大家一樣都是 嫌 但是落差跟本土後衛比是比較小的 這就是我講的 平常就跟洋將競爭 國際賽的時候就 能做到一樣的事 雖然可能一樣不盡人意 但是至少不太會有落差
做苦工不代表你可以不練外線 就是沒去練或是練不好
這我同意 至少罰球一定要進步的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6:44:36所以是要啟用更多洋將 讓國內聯賽也有洋後衛嗎
已經有洋後衛了 只是因為球場空間等等因素影響到本土後衛的程度沒有長人那麼大 我覺 得限制一場登錄一個大洋 然後登錄兩個小洋 但是限制使用人次 說不定不錯
長人有外線好也不是 一兩年才出現的說法 現在能投
的有誰? 除了德威有在努力投 其他人連出手都不大敢
龍貓很準啊 曾文鼎跟曾祥均也都有進過一些 澎澎其實也是會出手外線的吧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6:50:46譚很敢投啊,命中率被狠酸,推51B
開放小洋將就好啦,T1的後衛就比P+的靠譜點
以前支持雙聯盟制度可以更快完善,看完國際賽,希
望單聯盟或做好升降級,讓球員對抗性提升
我一直比較喜歡雙洋限高
我覺得,如果有夏季聯賽,而且限制沒有洋將,本土
長人也可以好好發揮
現在的籃球環境已經夠友善了 連柏智都有球能打….
p是雙洋將已經沒這問題了
就算是雙洋 長人受到洋將的影響還是大太多了
P反正給三洋將額度了,限制要1個矮的也不錯啊,還是
疫情趨緩,會改回只能登錄2洋嗎
所以夏季聯賽是所有主力都要參加嗎? 這樣賽季太長
本土長人自己要加油好嗎.....周伯勳pop出去到三分線
,人家明顯放給他投,他還是不投ZZZZZ,本土長人想
要多上場時間,就要多練基本的技巧,不是限制洋將,
找他一點點的價值,然後盲目地鬼遮眼忽略一大堆的缺
點
確實 現在長人受到不公平的審視但是自己也是要進步
所以t開放亞外後衛可以訓練本土後衛啊
開放亞外我一直都是支持的
龍貓就不用特別舉了吧 準的沒幾個阿
全本土
我只是表達全本土的話長人地位會上升 不是希望把聯賽改成純本土
這樣很簡單,強制球隊都要請一個195以下的後衛,然
後第四節有額外人次加給,這樣本土聯賽後衛也可以得
到鍛鍊,也減少球隊太多球員水分太高的問題
我也覺得洋將制度可以再嘗試或調整 找到一個平衡可以兼顧強度跟球賽精彩度 這樣才能 實力跟商業發展並進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7:24:09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7:26:33養成才是問題啦,教練思維就是要你當人柱就好,今
天問題很明顯是不敢出手不看框,這比投不進還可怕
。
想到曾祥均全世界都叫他出手
雖然出手慾望不高 但是真的投出去後也是進了好幾個 也不錯啦
※ 編輯: deathfire (49.216.177.139 臺灣), 07/17/2022 17:41:53是德威吧,全場叫他出手還傳掉
愷諺打的跟在國王差不多吧 本來就沒防守啊
阿吉要是進攻沒打出來 就有跟沒有一樣
到底在講什麼 前後矛盾 邏輯混亂 要不要整理一下再
發文
這這樣講應該繼續用洋將 本土長人才能繼續練到啊
你職業隊找洋將扛5號就自然壓縮本土內線。因為壓制
不了本土內線的洋將沒有續聘的價值。過去581奈維爾
就很明顯在這觀念下吃虧。5號拉出來打也是近期大家
才比較能接受。奈維爾在裕隆那時看他拉出來,禁區
給周柏臣打,也算是打出自己一套。但是到最後變成
焦土戰一樣要洋將扛禁區。
曾祥均冠軍賽不出手是因為設定的攻擊目標是DHO攻擊
布拉,跟Pop out的空擋不出手,兩者不太一樣。
就台灣自己長人在廢阿,要外線這東西,早在五年前
肯定就已經討論到爛了,沒一個人想要練
不是肯投就叫有外線
認同這篇
確實 本土後衛在職籃生存空間較禁區長人高沒錯
問題不是洋將限縮發展,是本土四、五號位嚴重缺乏
投籃能力。已經是ubdersize又沒投籃限制了一堆戰術
定位,國際賽打不動低位,Roll in的finish又受限於
身高臂展,Pop out沒威脅,連高位策應都需要投籃才
有空間,那就只能頂苦工了。
因為台灣人太矮
全本土只會更慘
你如果是曾文鼎的話以前也可以在攻擊端做出貢獻啊
罰球先練好吧…
譚傑龍孫思堯國際賽表現不差,驗證你的觀點正確,
本土後衛都是出國才被看破手腳
天啊看破手腳欸哇賽 真是慧眼鍵盤
表現不差還是期待不高?
說期待不高的話就是印證原po說的是對的啊
台灣長期洋將環境就是喜歡禁區或鋒線
後衛長期缺乏洋將對抗 相比禁區
真的碰到高一個層級的對抗 就很難打出來
T1要跟洋將後衛競爭 這點我覺得不錯
你也不完全只能當苦功阿 本土四五號不少都被放投三
分 不如想為什麼我們長人外線大多都不太準
我也覺得前後矛盾
7
其實真正問題是國際賽跟國內的打法不一樣,國內多有大型洋將搭配一前鋒型洋將主導,由他們創造空間自然就有本土後衛的空間。 然而我們從于煥亞這種國內頂尖射手,到國際賽能擺脫投籃都很難做到。或是像譚傑龍 林正 孫思堯頂禁區防守比陳冠全作用大,這些例子會發現,到了國際賽身高真的非常重要。 到國際賽,你會發現這幾年各國逐漸高大化,面對的國家比你高 比你快 比你準 對抗性也比你強,所謂的小快靈,快打旋風,以快制高只是媒體安慰球迷的一場笑話,只有比人家矮是真的。 我建議國家隊選材只要身高夠高大,有防守能力要優先考慮,像是陳冠全這種矮禁區,速度防守輪轉也跟不上根本沒有選的價值。 像胡瓏貿這種身高在位置偏矮但能力超出本土一大截才有考慮的必要。5
標題正確。 不論是阿吉、又瑋,或是其他2-3號的本土鋒線,為什麼上了國際賽都打不開,簡單的說跟 國內的防守強度有很大的關係。 P+某支季後賽隊伍,1-3號先發和板凳防守沒一個能打的。 進攻也是都亂刀流在亂砍一通。
48
[討論] 有沒有覺得比賽越來越難看小弟生為一個愛看籃球愛打籃球的路人,覺得最近的籃壇比賽越來越難看。 小動作一大堆、球都在某些人手上、投球前先一堆無用的運球、卡位不好好卡先夾手先拉 人、動不動就買犯規、假摔假倒亂叫、GM的風頭比球員還高… 以上都是近幾年開始有的風氣,雖然一定會有人護航說,裁判沒吹就是好球,風向就會導 向裁判問題,但我覺得是現在的球員不像之前一樣珍惜舞台,因為要打現在的聯盟太簡單46
Re: [閒聊] 台籃找得到羅健兒等級的洋將嗎原文恕刪 好像看完昨天的比賽 大家一直糾結在羅健兒跟台灣洋將比來比去… 首先2隊的配置根本天差地遠 韓國4.5號還有姜相才、金鍾奎 姜的外線大概可以海放台灣4號位100條街…金鍾奎就更不 用說了207擺在那 又會跳又會守 韓國的後衛又超會用他打擋拆44
Re: [閒聊] PLG最近比賽內容怎麼了其實重點在於台灣人想要看什麼樣的比賽 怎麼定義比賽經不精彩 感覺原po比較在意的是命中率、流暢度等 那t1的比賽內容確實會比較適合 倒不是因為t1沒有在防守35
Re: [心得] 跟明年賽季P league 的一些建議這邊小弟有個關於洋將登錄的想法,想提出來大家可以一起參詳 我也是支持每場可以登陸三個洋將,每節一樣可上場的人次一樣是2221 一來觀眾每場都可以觀賞到三個不同洋將的表現 二來這也能解決比賽中有洋將受傷的問題 不過我自己覺得這樣的話前三節大部分時間教練都會保持場上有兩洋將34
[專欄] 欲撕掉「洋將聯盟」標籤,T1洋將制度是否《T1 League》欲撕掉「洋將聯盟」標籤,T1洋將制度是否需做修正? T1聯盟在成立的首年,因為整體的籌備都比較倉促,因此透過洋將制度來彌補本土球員素 質參差不齊的缺陷,採取了洋將每隊可註冊四人,第三類球員每隊可註冊兩人,上場規定 則是採取「四節十人制」。大量的洋將出現在場上,也讓外界給予T1聯盟「洋將聯盟」的 稱號,究竟T1的洋將制度是否需要做出改變呢?33
[討論] 國際賽成績跟國內聯賽沒有關係吧國際賽說白了就是需要球星 如果要提升最好辦法就是 迫使國內聯賽的人,去國外提升自己 因為台灣的聯賽不論你怎麼變,強度都是有限的 不論是去cba,去日本,甚至去澳洲nbl10
Re: [閒聊] 台灣的球隊多,有助於籃球發展吧有助於籃球產業的發展是一定 不過對於國際賽成績的效益卻是負的 球隊增加了快三倍 等於現在台灣籃球圈有三分之二的球員 在以前的環境根本不夠格打SBL24
[討論] 少子化缺乏人才+疫情國際賽少是根本原因因為台灣少子化的關係,造成台灣學生人數銳減 導致相對打籃球的學生就變少,在數量變少的情況下好的條件的就更少了 另外一個是2020年開始的疫情,導致國際賽受到限制,然後瓊斯盃停辦 國際賽一個接一個取消,難免在訓練誘因跟必須性上減少很多 雖然瓊斯盃一直被說是自爽盃,但一直是很好鍛鍊的舞台,至少能多接觸不同國家風格11
[討論] Re: [討論] 由聯賽制度導致長人被低估而後衛被高估?手機回文所以排版應該很亂 其實原原po說的理論其實沒錯,但是有些論點應該要反過來 當初阿根廷黃金世代的驕傲之一Scola去打歐聯的時候其實說過,洋將限制解放是提升競爭力的,因為國家隊需要的是12個人而不是120個人 洋將增加反而可以更加淘選出國際等級的球員,因為只有面對洋將競爭還能有對等表現的人才足以面對國際賽,就像是T1的龍貓跟小安一樣 所以比起全本土,反而應該增加洋將名額,這樣的狀態下還能有穩定上場時間的球員,打國際賽就不會有高估或是低估的問題了,就算是功能性球員也沒關係,因為主力都會是CBA幫,功能性明確到足以搭配洋將的球員相比國際賽也能跟CBA幫良好搭配,單純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