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預備教育的未來
圖文好讀完整版:bit.ly/3my2sCk
https://i.imgur.com/jAhjwaC.jpg
最近AI又成了一個關鍵字,從元宇宙到AI,各種我們沒想過的科技發展光速前進。我們這時代變動的速度和幅度是前所未有的。用上一代教養我們的方式去教養下一代,很可能在孩子畢業離校的時候,我們為他們預備好去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難道没有一種教育,既能回歸教育的本質,又能回應時代巨變的挑戰嗎?
答案也許很簡單,聚焦在通用的全方位技能上。
這本書就是在談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跟我們熟知的過去的教育體制完全不同。這本書是2022年,比爾蓋茲夏季推薦必讀書單 ,作者是一所學校的創辦人, 這個學校不分科目上課、 沒有寫不完的考試和作業、 學生可以自己決定要學什麼。
本書的原文副標題「孩子需要什麼東西,才能過一個豐盛圓滿的生命(What Kids Need for a Fulfilled Life)才是本書中心主旨。教育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協助孩子理解我們所生存的世界,透過本身的自由與行動去發展和實現自己的潛能,並將新的可能性帶進這個世界,能夠對社群有所貢獻,並且在經濟上能夠獨立。
Who and Why
作者相信,讓孩子獲准進人目標大學就讀的最好方法,是幫助也們發展使命感,並且從看待獨特個體的角度,去真正了解自己到底是誰。
不管是從前,或是現在,所有的靈魂大哉問都是『想要成為什麼』。在作者觀點裡,釐清自己是誰絕對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對什麼感到熱情?作者提出一個很棒的見解,與其直接問孩子『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倒不如找出他們「潛在興趣」的問題。問孩子類似這樣的間題:「你喜歡做什麼?」「你最喜歡這件事的哪個部分?」幫助孩子理解自己喜歡創造、說話 、表演或解決問題,「持續的興趣』能使他們在更了解自己的路上走得長遠。
作者這個想法對我來說很有用,這個也同時呼應到之前我很愛的書籍之一『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所談的,我們多數人對於不同的事物保持著不同的熱情,唯一能找出人生想做什麼事的辦法,就是打造某些可能的生活原型,試試看,哪一些生活能夠引起共鳴。我們能從那些我們能感到共鳴的事務裡,抽絲剝繭找到屬於自己關鍵字。
在了解自己之後,就是設定內在動機與目標。他們才會從內心發出動力,在自我認識的前提之下,讓自己未來的目標明確和實際,並且在獲得充分資訊的前提下,從各種實際選項中做出的選擇。即使孩子可以進入第一志願的學校、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可以思考、探索其他選項,幫助他們知道末來有更彈性的途徑。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思考,選擇目前更接近自己本性的選項,可能會比選擇僵化、死板的路徑來得更明智
何時(When)
作者提到另外有趣的事,就是成績反饋。
對從前的學生來說,學生覺得我給他們的分數,就是在描述他們。但是現在這群學生明白,分數只是描述那段時刻他們某技能的表現。如果不喜歡這分數,他們有能力去改變。他的學生,在學習之下,了解,分數並不是學生的標籤,而是只是在描述一段過程。這過程中,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做的好的地方與需要加強的地方。
「她給我一個B。」但是現在這群學生卻能想見大方向:「我的主張拿到六,但我提證的部分是五。」
因為這裡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反思」。為什麼我會拿到這個分數,我是不是有哪裡沒有學懂或是搞懂?反思的重點在於,通知自己下一個目標的設定,因此帶來改善和進步。
哪裡(Where)
這世代的生活更接近凌亂、複雜,你必須隨時明白什麼是需要的,自己可以提供什麼,然後把這事情做好。在某個層面上,這似乎非常明顯:學校應該幫孩子做足預備,好讓他們擁抱未來想要的生活。在另一個層面上,這看起來又不大可能:如果大家都想要不同的東西呢?這樣不就一團亂了嗎?如果每個學生各有不同的志向,又要如何學習自己所需的東西呢?
答案是:聚焦在通用的全方位技能上。
對我們來說,把每一天的每一秒,用在幫助孩子培養和發展這此技能,就是對他們最好的事。例如他們重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團體合作的技能、自我學習引導等。對教育者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事。確保這些孩子,將來在面對我們連想都沒想過的困境時,是否可以透過學到的技能,解決問題。
什麼(What)
作者提到的一個對我來說是新的概念:「自我導引學習法」,意思就是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領導者。對於我來說,我的學生時代的學習,是一種從上而下,外而內的過程。我需要得到哪一科的分數,我就去學 ; 我需要考哪一科的科目,我就去上課。這一切都是『外面』讓我去學某一些東西,而非『自己想要』學某些課程而去學習。直到現在,沒有分數證照的壓力,才真正因為『想要了解某些事』而去學習。但,為什麼不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呢?
如何(How)
這所學校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在真實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習價。所以設計的學習方式,是每天都把教學重心放在真實世界。而精心設計過的「研究項目」計畫,是達成這目標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這就是我們安排每天學習內容的方向。
研究項目的潛在目標,是幫助孩子為進人這世界做更好的準備。今日的生活愈來愈沒有定義清楚、簡單明瞭的任務,能讓人去廳取勝利或進入到下一階段。
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在談一些教育的問題時,作者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然後想辦法去解決它,提出辦法。一開始也許不是很完善,隨著經驗不斷增加,做法不斷調整,總會給出一些修正後的方法。很多的台灣本土批評目前教育體制的文章總是不斷地提出問題,然後希望某一些人(也許是教育當局、也許是教育現場的師長)去『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文章就到這裡嘎然而止。提出問題很間單,但是,願意花時間去做的人卻很少。這是我在讀很多台灣教育改革等等文章時總會遇到的現象,結論都是:希望有關單位能夠重視???誰是有關單位?
這本書在某一些層面上,解答了我對教育本質的一些疑問,對我來說,這些關鍵字(例如書中提到的PLP,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在我的內心無疑點燃了某一些火苗,不管是我在對自己小孩的選學校或是未來我想要他們成為哪一種人,有了一些大概的輪廓,而非不是似懂非懂的情況。例如之前有家長在群組裡面問了某一個學校是不是採用PBL 學習法,我會有比較多的認知跟了解。
這本書推薦給對未來孩子教育關心的家長或是教育者們,希望你們都可以從這本書裡面得到一些不同的啟發。
更多閱讀筆記:https://mykkhuang.com
IG連結: https://www.instagram.com/kk_huang24/
--
推
47
[心得]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 若說<拼教養>可以讓我們了解自身在台灣的教養風格定位,那比起拼教養,本書用更宏觀 的全球角度去討論教養風格。 本書提到教養方式是依照父母所認識的社會而產生的傾向。例如,研究顯示,所得不均程35
[寶寶] 32本教養書清單有幾本書已經在版上po過詳細心得了,每一篇心得孩子的年齡都不太一樣,可以看出小孩 跟家長成長的軌跡,整理成清單分享給大家。另外也有台華雙語版: 發揮天賦篇 1.父母的語言_丹娜.蘇斯金21
[心得] 《最高的教養》 教養書心得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如何在家庭中培養美國菁英教育小孩在意的數種非認知能力 會在圖書館拿起這本書的理由很奇妙,就只是我很喜歡《最高の離婚》這部戲,看到這本 《最高的教養》,順手拿起來翻翻。原本我對沒有相關背景的爸媽養了幾個孩子就變成教 養專家這類書是沒什麼興趣,但沒想到,意外地得到了許多有幫助的提醒。18
[心得] 教養書心得 成長型數學思維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優惠內容:(若無免填) 心得內容: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學好數學不必靠天賦,史丹佛大學實證研究、讓孩 子潛力大爆發的關鍵方法》14
[心得] 數學之前 人人平等 教養書心得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心得內容: 《數學之前人人平等》 數學與平等有什麼關係?《數學之前人人平等》這個書名可以有兩種解讀。 一是,作者認為學校中的數學課安排應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但實務上無法學會,12
[寶寶] 《會玩才會學》教養書心得我個人是喜歡公幼的,但是無後援,這跟個人教養的觀念有關係,前陣子寫了《會玩才會 學》的心得,供你參考。 本書前半部在說明了孩子在現今的教育方式下,減少自由遊戲時間的負面影響,以及學者 在狩獵採集文化中觀察到的教養風格。中段在討論我們現在看到的學校教育是如何演變而 成的,及對比目前的教育體制跟瑟谷的教育觀念。1
[心得] 《數學之前 人人平等》《數學之前 人人平等》 數學與平等有什麼關係?《數學之前人人平等》這個書名可以有兩種解讀。 一是,作者認為學校中的數學課安排應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但實務上無法學會, 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教學方式的問題,加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非常多的關卡、競爭與排 序,明示暗示地告訴孩子,你是有天份的人,或,你是沒有天份的人。於是,孩子就在這2
[心得] 《會玩才會學》教養書心得疫情一個月以來,跟小孩朝夕相處,我發現之前的生活模式,似乎幫孩子安排太滿、太控 制了。我觀察到我兒三歲多了,但自己找樂子的能力還不足夠,在疫情時間學會喊無聊、 問媽媽接下來他可以幹嘛,他沒有太多安排自己時間的能力。於是我又開始翻書,反省自 己的教育方針。 會知道《會玩才會學》這本書,是因為特公盟的抽書活動,看完文案後很有興趣,但因為2
[心得] 《成長戰爭》閱讀心得:窺探唐鳳母親的育完整圖文:《成長戰爭》閱讀心得:窺探唐鳳母親的育兒故事,尊重孩子,與子同行。 用「聽」的說書: 《#成長戰爭》:1
[心得] 《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這本書是《讓天賦自由》的作者肯 羅賓森的遺作,雖然主題圍 繞在教育,但書中不只是說教育,更是充滿對人類的關心,說明為了全人類,我們需要發 展孩子自己的天賦。 世界正經歷難以忽視的巨大變化,但教育制度卻根植於過去而非放眼未來。 。標準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