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圖書館可以借電子書誰還要買電子書?

看板book標題Re: [問題] 圖書館可以借電子書誰還要買電子書?作者
bobbytung
(Ebookismyfate)
時間推噓16 推:16 噓:0 →:8

※ 引述《ctw01 (此C.T.非彼C.T.)》之銘言:
: 其實現在各大圖書館電子書資源都不少,
: 圖書館會搶書店生意理所當然,
: 但買書好歹可以真的擁有一本書隨時可以拿出來也不用怕被別人借走時自己借不到,
: 借電子書隨時都可以借不用怕別人搶,基本上和擁有一本電子書也差不多了,
: 試問如果以後圖書館電子書資源更多,是不是電子書市場會越來越慘?

就認真回答一下目前圖書館電子書的授權制度。

首先是「單冊授權採購」。

這制度時間較長,差不多2008-10年那時政府推動數位內容就有這模式,
或者說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出版社的電子書主要收益來源。

市場上的主要業者就是凌網HyRead。

主要是出版社授權給服務提供業者銷售,再由圖書館按照採購預算購買
授權。價格我記得是每冊授權金為定價乘上一定倍率。

這種模式購買的館藏授權就和印刷書一樣,圖書館同時「只能借出與授權
數量相同」的電子書。所以就會出現圖書館裡讀者排隊借閱的狀況。

除了一些作者在契約上不讓出版社銷售給圖書館外,大多數的書都會以
此方式提供給圖書館購買。

像這種狀況,由於各館預算有限,光是購買新書應該就捉襟見肘了。
(也因為如此,過去也有一些大學聯合的電子書採購計畫,幾所大學整合
預算來一起買電子書授權)

另外是「計次制」。

因為預算有限,讀者需求強烈,圖書館需要增加電子書館藏數量與借閱
次數等原因。遠流在2013年推出「台灣雲端書庫」來加入圖書館電子書
系統服務,提供「計次制」。

就是參加計次制的書,可以同時無限量借出,但是每借出一次,圖書館
就要支付給業者固定費用(目前為每冊12元,作者9元,系統業者3元)。

透過這機制,圖書館就可以提高各種KPI。

但是這機制先天上排除掉很多書,例如還在市場上流通的書,以這麼低
的價格大量借閱,大概也就不用賣了。以及翻譯書,如果沒有在合約上
上寫明這種機制,也不可能進入計次制。

去年文化部推出加碼計次制方案。只要圖書館願意符合文化部提倡的採
購規定,就由文化部提供加倍的計次點數給圖書館。

——

機制大概如此。

就你所問「圖書館電子書資源更多,是不是電子書市場會越來越慘?」

前者單冊授權的資本門經費永遠都不足,就算圖書館持續都有採購,
資源也不會到「更多」的程度。反而館方如果想要討好讀者,刻意購買
長銷書與當季的暢銷書來試圖消化排隊人數,反而會影響到書的銷售。

後者其實是「書的次級市場」。

在過去印刷書的年代,就是二手書以及「租書店」;數位化就是Kindle
Unlimited以及Kobo Plus這樣的「訂閱制/月費制」服務。

內容就是:有時效性的雜誌、已經賣很多的暢銷書、作者過世五十年
的公版書、銷售期已過,放到這種服務多少賺一點的書、言情小說、
情色內容等等。

在過去十年裡,美國提倡電子書「訂閱制/月費制」的大小公司很多,
但書就是很特別的內容產品,怎麼樣都不會發展成Spotify與Netflix那
樣的生意模式。

Amazon很早就推出Kindle Unlimited服務,而且像Netflix一樣,自己
成立了好幾家出版社來提供原創內容,但是讀者就是要一本一本買書
,看不大出想要轉向月費制的樣子。

後來Amazon把Kindle Unlimited與個人出版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KDP)服務結合,個人作者出版作品透過Kindle Unlimited被閱讀的話
加碼分潤,這模式延續迄今。

所以「書的訂閱制(讀到飽等等)」就是很多人挑戰卻不成功的模式。
台灣博客來也有嘗試,但我個人不看好就是了。這種商業公司甚至
業界龍頭都沒有辦法做起來的模式,我不認為政府來做會做得比較好。

——

順便再多提一點為什麼很難做。

Kindle Unlimited過去十年的歷史,除了培養出《羊毛記》、《格雷的
50道陰影》的能見度外(因為他們先由此獲得相當的收益)。大概
就是各種「撈錢的Hack」與對抗。

像是個人出版作品要翻開才能拿到收益,就有人發明點擊程式;所
以後來要求要讀到一定比例才能拿到錢,所以就上頁數很少的書來
賺錢。各種盜版、不知所云的內容、書名SEO,以致最近的AI生成
書等等,手段越來越多。

我想這種服務招攬不到主要出版社提供書,只能從個人出版來取得
內容,但又要投入大量力氣來防弊,要做好應該很困難。

所以我更不期待我國政府能做好。

而這樣的電子書資源就算變得很多,應該也不會影響到出版市場。

當年遠流推動雲端書庫時搭著公共出借權(Public Lending Rights)
的議題: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099

但公共出借權要補助的對象應該是本土的創作者。

像現在計次制的內容,不管來源都給出版社9元。雜誌也是一樣,
作者死50年的公版書也是出版社拿9元,過去出版社買斷著作財
產權的言情小說、創作也是出版社拿9元。

如果文化部拿稅金補貼借閱機制,其實更應該確保錢能真正給到
本土創作者手上。

——

按照你的敘述,圖書館這些電子書資源實際上不大會影響到電子書
銷售。

在現在這印刷書快速絕版或者不增刷、電子書到期不續約的狀況,
倒是會希望圖書館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能夠精準採購一些有長期需
求的書,就算絕版了,還能透過圖書館電子書館藏而讀得到。

不過也得說,目前無論單冊授權還是計次制,都沒有另外付系統使用
與維護費用。服務提供商等於是靠與出版社拆分授權金,以及那每次
借出的3元來維護系統。所以真的只要採購量減少,就有點像是賠本
來提供服務,其實亂不正常

(順便一提,遠流台灣雲端書庫在內容保護上沒有做到很嚴格,借閱
者可以透過網頁介面下載到整本未加密的書檔,我覺得圖書館服務
標準應該更高一點。計次制借書可以整本備份,這影響應該比較
大。保護測試按照著作權法第80-2條第三項的除外條款免責,遠流
不要告我喔,啾咪)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34.246 (臺灣)
PTT 網址

skyhawkptt06/01 02:23推!專業解說文

hyde71103406/01 04:24Hyread希望能加強app收尋功能

barnabas06/01 04:40您的解說很詳盡也很專業,謝謝分享!祝您有美好的周末!

※ 編輯: bobbytung (1.34.234.246 臺灣), 06/01/2024 05:08:51

hwider06/01 07:03感謝分享

hwider06/01 07:04專業!

Qorqios06/01 07:28!

flypenguin06/01 09:30Netflix 也開始遇到訂閱制收入養不起自製影集的問題了

jimihsu06/01 10:28長知識了, 推

hellowin06/01 10:48感謝分享!

GN0095230506/01 12:22漲知識!

ism06/01 13:05推切入角度

FeverPitch06/01 13:48

applewarm06/01 18:32推,原來如此

jansec06/01 21:14計次服務很多看起來很像AI寫的書+AI制的封面 搜尋新書一堆

Sakar06/01 21:40讀到飽做不起來 可能跟有些書蟲喜歡屯書的消費習慣有關

Sakar06/01 21:41就好像有人喜歡屯遊戲不玩 這心態很怪卻不難理解

weimr06/01 22:10分享 推

Dolce06/01 22:28長知識推

in0906/02 09:03讀到飽做不起來和書單的關係比較大吧

flypenguin06/02 12:38零售跟訂閱利潤差太多才是主因啦…

flypenguin06/02 12:38書的消費人數又少,沒辦法像音樂那樣靠人數硬撐

flypenguin06/02 12:41遊戲訂閱現在是靠平台商賠本補貼,

flypenguin06/02 12:42影片訂閱因為競爭者增加,收入也開始扛不起自製成本

planta06/02 15:02原來如此,專業,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