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南門書局老闆超嗆:反對圖書秩序制度法!!

看板book標題Re: [討論] 南門書局老闆超嗆:反對圖書秩序制度法!!作者
commonman
(爽仔)
時間推噓10 推:11 噓:1 →:89

看到大家用不同觀點來充份討論覺得很棒,
而我以「自費出版」的作者簡單說一下「自身」想法。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出書並不賺錢,絕大多數是賠錢的。
那為什麼要出書?很多是圓自己的夢,或是有其他(商業)考量。

以作者而言,當然希望「書賣愈多愈好」,若銷量很慘,
自然就大幅降低出書的意願。

就目前的momo、博客來打折戰(低於6折定價)來說,書銷量會不會好?
我個人覺得不會,而且只會更慘。

第一,網路購書的族群,價格是很敏感的,自然會向價格低的商家買書
第二,低於6折的售價,很多是賠本賣的(除非墊高定價),如其他人所述
像momo這類電商可以做,因為他們「賠錢賣高爾夫球書可以賣高爾夫球具」
但其他書店做不到。
第三,基於上述二點,消費者(讀者)會產生「定錨效應」,高於6折的書不買
導致其他的書店(高於6折)的書也賣不出去
第四,電商銷量大,但若一直以低於6折的方式賠售也吃不消,所以缺書不補,
要不就請出版社讓利

出版社除了編輯、排版、印刷之外,另一塊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行銷」,
倘若出版社的利潤一直被壓縮,自然也會降低出版的意願(即便作者願意出書)
結果就是沒有書可以看。

也許有人會說,那就不要看實體書,可以看電子書,或是出影音課程啊?
1)目前電子書在台灣市場佔比低(低於10%)
2)實體書和電子書的內容編排,基本上是一體的
3)書籍和影音課程的族群一樣嗎?「目前」市場一樣嗎?

最後,簡單說我的結論
1)希望讓書店與電商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2)希望讓作者、出版社有利潤,有好書可以出版
3)市場面也很重要,消費者(大家)期待未來用什麼方式閱讀呢?
電子書還是影音?若是,那麼也要適時、適度的轉型了

以上「個人」淺見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50.53 (臺灣)
PTT 網址

luciferii05/01 10:59現在自費出實體書真的很拼,可以借鏡 #1aIklG-x

jodawa05/01 12:34推推

dayend05/01 12:43說起來,沒買過自費出書的書…。

dayend05/01 12:43謝謝分享,但收過不少作者親自送來的,這就與書商、出版

dayend05/01 12:43商無關了:)

skyviviema05/01 13:34

whu32805/01 15:12路過補充自己的觀察@@

whu32805/01 15:121.電子書佔整體書市是4%

whu32805/01 15:122.買電子書並使用電子閱讀器的跟深度閱讀的族群高度重疊

whu32805/01 15:123.影音應該是另外的族群,推測是比較不愛閱讀的人會偏向影

whu32805/01 15:12音課程

skullxism05/01 15:30書店跟電商要怎麼樣才叫公平?

commonman05/01 16:45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希望達到儘可能的公平,舉例

commonman05/01 16:45來說,就算限定新書79折,電商同樣還是可以搭售,但某

commonman05/01 16:46程度來說,對現有大多書店或許是較友善(緩和?)的方式

luciferii05/01 17:00簡單回想一下下歷史,即使都不打折,當年博客來光免運

luciferii05/01 17:01就逼死多少書局。

commonman05/01 17:26抱歉我可能沒有跟上博客來免運逼死大多書局這一段,不

commonman05/01 17:29過,單純就現狀而言,低於六折的折扣,我的理解是賠售

commonman05/01 17:30和免運是不是同一類事情,我個人覺得還是有差別

commonman05/01 17:30再補充一下,我雖然自費出版,不過書的內容、排版、封

commonman05/01 17:32面、印刷都是自行處理的,只有和出版社簽經銷約,簡言

commonman05/01 17:35之,若持續惡化下去,我擔心沒人願意出書,至少我是@@

commonman05/01 17:37當然這僅個人意見,不代表別人不願意

levs05/01 17:48感謝分享

luciferii05/01 18:06如果真是賠售那出版社早撤退了...

luciferii05/01 18:07就是整體而言還是有收入,或少虧,所以出版社才不想放

luciferii05/01 18:08掉通路,出版社畢竟不是個人,純想實現理想的出版社

luciferii05/01 18:08不多,也撐不久。

luciferii05/01 18:11MoMo這次打折但吸收差價的策略應該是有衝高銷量,不然

luciferii05/01 18:12也不會有出版社願意提供幾本公關讓他作活動2元特價活動

luciferii05/01 18:14如果要問MoMo是不是賠售,以他們想法只要整體營收上

luciferii05/01 18:14來,這些都可以當成行銷費用而不是虧損成本。

luciferii05/01 18:17書店和通路彼此之前不是競爭關係,所以也無所謂公平競

luciferii05/01 18:18爭,純書通路商殺雞取卵也會搞到自己,反之亦然。

commonman05/01 19:41我說的賠售是指通路(momo),也就是我在文章說的第二點

commonman05/01 19:42也是您說的momo當成行銷費用,但純書店沒有辦法競爭

commonman05/01 19:44簡單說,通路(momo/書店)賣一本書要給出版社100元好了

commonman05/01 19:45momo賣給讀者的金額卻是50元,其他書店有沒有辦法賣?

commonman05/01 19:47讀者傾向買50元的書,造成其他書店120元的書賣不出去

commonman05/01 19:48而且當50元的書賣光了,讀者會去買120元的嗎?也不會

commonman05/01 19:48就會等momo進書,就是我文章說的「定錨效應」

moswu05/01 20:39所以要怎麼「說服」電商不要下這麼大的折扣?

skyviviema05/01 20:42討論的結果我覺得不用說服了啦 直接立法啦 要是只是立

skyviviema05/01 20:42個新書上市期限內不能低於某折扣出版社就會賣不出去的

skyviviema05/01 20:42話 那出版社自己就會知道調整了 但如果真的能生存下來

skyviviema05/01 20:43喘口氣的話就加快轉型腳步吧 不然下次也沒招了

skyviviema05/01 20:44再怎樣也總比某些人看好戲要台灣出版社一夕全倒沒差好

skullxism05/01 20:55這有需要等立法?照那例子說的沒有50元就不願花120元

skullxism05/01 20:55不就可以應證了

freeunixer05/01 21:28看當初合作契約怎麼寫,直接告下去啦,看輸贏不就知道了

freeunixer05/01 21:29那個沒勞健保的承攬掃地工,博客來不就還沒開告就認輸.

freeunixer05/01 21:30連告都不敢告光在那靠天靠地靠政府...

luciferii05/01 21:46commonman: 這就回到之前的問題了,出版商是有選擇權的

luciferii05/01 21:47他如果希望讓通路公平,不需要立法,他可以從MoMo下架

luciferii05/01 21:48全力支持其他通路,又或者不下架 MoMo,但是給予所有

luciferii05/01 21:48通路商一樣折扣。出版商不是不能作,是不願意作,為什

luciferii05/01 21:49麼不願意?講出來就會跟很多這次連署冠勉堂皇的理由詆

luciferii05/01 21:50觸了。說穿了你看上 MoMo 幫你行銷的能力,又希望他照

luciferii05/01 21:50顧競爭對手,好讓你兩邊賺。真的除非國家強制,不然沒

luciferii05/01 21:51這麼便宜的事。

luciferii05/01 21:52前面已經有人分析過了,現狀離市場壟斷還差得遠了

Qorqios05/01 21:53

luciferii05/01 21:54出來該的出版商現狀是習於傳統自願看人臉色吃飯

commonman05/02 19:25luciferii, 我相信任何事都有選擇權,但我也認為若出版

commonman05/02 19:26商目前有一堆出給大通路賣,底下也有員工要養,敢對抗

commonman05/02 19:27要有相當程度的勇氣。一樣舉例來說,若大通路一個月賣

commonman05/02 19:2820萬(書銷售金),員工一個月薪水15萬,抗爭不是不行

commonman05/02 19:28但很可能直接面對的就是員工薪水15萬怎麼生出來,特別

commonman05/02 19:29是不知道要抗爭多久,有沒有用,會不會達到目標

commonman05/02 19:30還是重申,我只是作者(不是出版商),但我開資訊公司:P

wensday05/02 21:58我還是不懂要人家幫你賣 但又要對抗人家是怎樣 即使你說

wensday05/02 21:58有員工要養 這根本是腦子錯亂 你就不要給他賣不就好了 要

wensday05/02 21:59人家又不是腦子跟你一樣錯亂 說到底人家根本也不需要你

wensday05/02 22:02員工薪水15萬 沒大通路你就沒錢付是誰的問題

commonman05/02 22:59wensday, 我沒有不敬的意思, 只是在想同邏輯可否套在

commonman05/02 23:00雇主與員工身上?若依此邏輯,勞基法是沒有必要的

commonman05/02 23:01員工腦子錯亂嗎?要賺公司錢,但又要對抗公司(要福利)

commonman05/02 23:02員工就不要上班就好了啊,說到底公司也根本不需要你

commonman05/02 23:03再請一個就好了,員工去找另外一個公司,有勞基法幹嘛

commonman05/02 23:04員工離開公司,沒有錢養家到底是誰的問題?

commonman05/02 23:06我還是重申,本公司優於勞基法,三個月後多6天有薪假:P

wensday05/03 08:43你這邏輯才奇怪勒 員工因為房貸或每個月生活費15萬離不開

wensday05/03 08:43剝削自己的公司是誰的問題?

wensday05/03 08:48甚至我用剝削一詞也太過了 momo 可沒拿他們錢

wensday05/03 08:49頂多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公司 這根本也不到勞基法的程度

commonman05/03 09:05以上都是簡例,重點在於勞資若全賴自由經濟市場,依您

commonman05/03 09:07的邏輯,是無需保護勞工的法律存在,是吧?勞工應該與

commonman05/03 09:08應該「直接」與公司抗爭,無需立法保護,有guts的勞工

commonman05/03 09:09就不要在這樣子的公司上班,都不要去來抵制這公司就好

commonman05/03 09:10而員工本身,平常沒有做斜槓或是其他收入,是自身問題

commonman05/03 09:12以上就是依您的邏輯,將大通路/出版社套用在公司/員工

wensday05/03 09:24你今天是兩個資本家吧 更何況出版業是一大群人

wensday05/03 09:25是一大群資本家

wensday05/03 09:25今天要定價老實說我也無所謂 只是15年前的話我可能還會想

wensday05/03 09:29跟出版業站一起 但現在完全不會想幫他們說什麼話

wensday05/03 09:32價格越來越高 品質越來越差 前幾天還看到一本書第一句就

wensday05/03 09:32有錯字

wensday05/03 09:35下幾篇有人提到養成新的習慣 我這幾年的確養成了圖書館借

wensday05/03 09:35讀了喜歡才買

wensday05/03 09:35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