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推薦]《中國西征》邊疆征服對清朝的影響。

看板book標題[推薦]《中國西征》邊疆征服對清朝的影響。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5

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7670378


近幾年,隨著中共在新疆(東突厥斯坦)的「再教育營」逐漸被揭露,世人開始關注維吾爾人及這個區域的狀況,衛城出版社在此時翻譯引進了美國新清史學者濮德培(Peter C.
Perdue)著名的作品《中國西征》,也算躬逢其時。因為這部作品的主題是大清帝國對於新疆(東突厥斯坦)、蒙古與西藏等「邊疆地區」的最終征服,探討其運用了何種手段去達成,以及產生的影響與作用。而這個歷史事件,正是現代的兩個中國政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這些地區領土宣稱的濫觴,因為它們幾乎繼承了大清帝國的所有疆域。如果這場征服不曾發生,就不會有這些結果,而作者在本書的結論中認為,這在漫長的中國史上是一個偶然,是滿州朝廷的特殊性才導致的成就,而非「傳統的大一統」,換言之,濮德培並不認為那些被清朝納入版圖的新征服地區是所謂的「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疆域」。他的這種立場,對民族國家建構的政治神話發起了挑戰,因此一般不會被當局所喜歡,是以,本書其實早在數年前即有中國出版社產生興趣,卻卡在審查而最終無法出版。今天,在不受政治外力限制的台灣,終於讓華文使用者有幸拜讀這本大作,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先說一下就是,個人對於新清史的了解不深,對於他們引起的學術糾紛也只是略有耳聞,不過,我對於那些針對濮德培等學者是「居心叵測」、「企圖分裂中國」的指控斷不能認同。 誠如前所述,在本書中,作者始終強調的一點是「歷史的偶然性」,這是針對於清朝在完成其征服之後,建構出的政治神話---將自己的軍事行動正當化而將敵方打成「叛亂勢力」,建構自己「受命於天,討伐不臣」的合法性征服--而起的一種辨明。這一場自康熙朝就開始的政治神話建構運動,隨著帝國擴張而逐漸完備,蒙古、新疆 (東突厥斯坦)與西藏、台灣就這樣地逐漸「自古屬於中國」。這並非特例,放諸任何世界上曾存在的帝國都會有此類似行為。不過這被後來的民族國家所繼承,成為它們統治該地區的一種合法性依據時,就變得微妙了。但必須聲明的是,濮德培並非是要對此加以批判攻擊,他只是坦率地指出這種「自古XX屬於XX」是一種人為的政治神話建構(但沒有評價),以及嘗試說明,清朝的征服純屬「歷史的偶然」。

那麼,何謂「歷史的偶然」?

簡單來說,儘管我們今天回顧的「歷史」都是「已經完成的經過」,但在這些事實發生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變數是非常的偶然性,它完全有可能造成不一樣的結果,這是透過生活經驗就可以理解的。不過,其缺點在於它無法像科學理論那樣透過實驗反覆檢證,因此在遭到質疑時反駁會顯得有些無力。而這種說法在某些人的歷史觀內就會變得非常刺耳,特別是對於堅持政治神話需要的統治者來說更是如此。

在本書內容中,濮德培試圖給讀者的一個概念是,大清是唯一一個完成徹底解決華夏農業民族跟北方遊牧民族千年來對抗的中原王朝,而它的成功不是必然而是帶著歷史的偶然性。十七世紀,滿州/清朝、莫斯科公國/俄羅斯帝國跟蒙古諸部是中央歐亞的三大角逐勢力,它們在發展的起跑線幾乎是一致的,而前兩者則深深受到後者的影響。俄羅斯從過去蒙古帝國的統治中學得了大草原的外交遊戲規則,這有助於他們東擴,並取得廣大西伯利亞資源換取資金;同時,利用東正教控制斯拉夫農民獲取糧食,解決農業跟游獵兩種社會的衝突之後方能成就帝國。清朝的歷程大致上相同,滿州八旗吸收了蒙古千戶制的特點,完成收編並致力於中央集權;對外吸收大量漢人來耕作,發展經濟以養活日漸擴大的國家。不過這兩個發展的勢力都曾面臨過發展瓶頸,莫斯科公國遭遇內亂,直到羅曼諾夫王朝興起,接連幾代英主方才穩定。而清朝則是幸運的碰上明朝內亂滅亡,入關接收十八省漢地資源成就霸業。至於蒙古諸部,他們相對不幸的,再也無法出現像成吉思汗家族那樣長期統治來穩固諸部,當清朝跟俄羅斯逐漸發展出中央集權的帝國時,依然處於紛擾的內部鬥爭之中,於是逐漸被這兩大強權所侵蝕。以往,草原勢力如果被中原王朝壓迫,他們可以利用北方西伯利亞或者中亞的縱深來避難,然後換一批新血過來繼續糾纏。但這個循環隨著俄羅斯人的東擴而被打破,空間已被壓縮,游牧民無路可逃。

而且,蒙古諸部原本還可以利用清朝跟俄羅斯的矛盾中求個漁翁得利,孰料兩邊卻和談了。著名的尼布楚條約雖然在後來的政治現實中被按照各種「需求」加以詮釋了不同的解釋,但作者指出,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公平的對等條約,因為它確實的讓參予方各取所需。對俄羅斯來說,比起領土野心,更在意的是中國龐大的貿易市場;對清朝來說,邊境的安全以及不支持蒙古人是頭號大事。而雙方雖然尚沒有主權國家的對等概念,但透過耶穌會士的中介之下,仍然達成了協議,至此之後,俄國不再干涉清朝對蒙古的動武,於是他們就成為了這次條約中唯一的犧牲者。

當然,清朝與蒙古之間的戰爭也不是一帆風順,康熙多次遠征塞外的最終凱旋,其中不乏運氣成分,這在官方文書自然不會提及。反之,他們不遺餘力地把這說成是「昭昭天命」,是上天的眷顧與對不服王化的「教訓」。滿洲朝廷之所以有如此自信,源自於在皇太極時代接收了元朝皇帝玉璽之後,便以繼承這個前世界帝國為職志,企圖完成明朝永樂帝未竟的野心。

因此,從清朝堅持一定要收回噶爾丹屍體並公開再處刑的態度上,我們不難理解,這是攸關其統治合法性的頭等大事。滿洲人此時已吸收了儒家的統治學說,認為行禮如儀是一個統治者的義務,他們透過這種「遊戲規則」確認自己受命於天的合法性,而處分一位「叛亂者」當然是重中之重。作者指出,儘管事實上噶爾丹做為一位對等的蒙古部落的領袖,其行為完全符合身分,為了自己與其部族利益行事,根本不該用「叛亂罪」來定義。而清朝這種作為明顯的就是隨著自己的勝利,將之「內化」。這種行為無疑的就是一種政治神話的建構,把過去的事實抹煞,強行倒果為因,換言之,清朝把征服蒙古視為一種「自古以來」的天然權利,而噶爾丹則是違反這種「天命」的反亂者,作為其征服行動合法性的理由,這是帝國統治手段屢見不鮮的一種,也是清朝對於之後所有新納入的邊疆,合法統治的基礎。

這種帝國統治的政治神話,在二十世紀初建構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時,被選擇性的接納與吸收。民族主義份子雖然明確的區分了滿/漢的差別,但他們卻把清朝的擴張視為一種「中國文化力量的自然現象」,滿州人只是完成了理所當然會發生的任務,「統一」(請注意這個詞彙的意義)了「固有領土」。而當新的中華民族國家建立之後,繼承與統治這些疆域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濮德培「不受歡迎」的原因,正好來自於,他在本書中明確的戳破了這種建構。他認為清朝的擴張並不是過往王朝的延續,只是一種歷史上的偶然。滿洲人有著與明朝截然不同的統治菁英性格,動員資源的力量以及歐亞的外交政策,他們又恰好碰上歐亞大陸上的其他帝國擴張造成的世界局勢,方才成就這波征服。清朝官方把這些成就重新書寫並與過去的歷史連結以構成政治神話來彰顯自己的正當性,而這又被後來企圖繼承這些遺產的中國民族國家所理所當然的利用。作者說出這個「事實」被當權者視為一種「居心不良」其實也不難想見,因為這很明顯的威脅到了它們統治的正當性來源,特別是該政權如果合法性不是來自於人民的授權。

作者「不受當局歡迎」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他指出清朝對待維吾爾人的蘿蔔與鞭子政策:服從就吸收納編,反抗就加以殺戮,還引用了塔西陀針對羅馬帝國主義的強烈批評:「他們製造了荒漠,卻稱之為和平。」這對當代統治政權的一些作為,無疑是非常敏感。儘管濮德培這本書已經寫就十餘年了。

其實,如果把焦點放在上述的那些爭論上無疑是嚴重跑題,濮德培的這本「中國西征」更主要的是想討論清朝的對外征服與邊疆政策,反過來對於其帝國統治的成敗的影響。作者認為滿州朝廷加強了行政官僚與更大限度利用「市場」去動員境內外資源來支持其征服,同時也造成了一種離心力量埋下帝國未來衰敗的根源;以及其把對中央歐亞的外交經驗挪來應付從海上來的英、法等西方列強的錯置等,都是有趣的觀點。不過個人對此研究不深,就不敢妄加論斷了。只是濮德培說,清朝在乾隆時完成征服後「失去了強大外敵而逐漸鬆懈」,並引用了王國斌的假設:「台灣鄭氏政權如果長期存在能否給予清朝外部壓力並保持長期活力」是個頗值討論的觀點;不過從康熙的海禁政策來看,說不定只會更讓滿州帝國更加對海上封閉。


濮德培的這本《中國西征》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歷史觀,特別是對於台灣人來說是有其特別的意義,儘管這可能不是作者本意。本書動用了三位譯者的參與,儘管雖然還是有些英式中文的「翻譯腔」痕跡,但基本上還是能說得上是稱職的完成了任務。對於新清史,如果還不了解的讀者,推薦可以看看羅威廉的《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至於對本書的一些回應,汪榮祖在遠流主編了一本專書,不妨試試。


PS:周錫瑞(Joseph Esherick)有一篇:《大清如何變成中國》,推薦。


--
我的志願是擔任台灣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請各位鄉民多多支持。
敝人政見:
1.促成兩岸元首互訪。
2.中台平等互信的外交聯盟,共同市場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
3.強化兩岸正妹帥哥交流團的往來………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18.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historia/M.1617068520.A.13F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fatisuya (36.229.118.29 臺灣), 03/30/2021 09:42:07 ※ 編輯: fatisuya (36.229.118.29 臺灣), 03/30/2021 09:42:21 ※ 編輯: fatisuya (36.229.118.29 臺灣), 03/30/2021 09:45:14

sexypilot1203/30 12:56推推

bibigaga03/30 13:37推!

sunstrider03/30 15:09等一下 明朝皇帝打蒙古也是為了大元國玉璽 皇太極已經

sunstrider03/30 15:09拿到了

sunstrider03/30 15:11話說 百年多來把China翻成中國 混淆兩者含意

hwider03/30 17:46推推,每次看到原po讀這些書都覺得好厲害,感謝分享

jonathan83603/30 22:17

bibigaga03/30 23:21這本那麼厚你也念太快了吧!

pshuang03/31 10:26蒙古諸部與清國的關係更像是同盟。

fatisuya03/31 13:54我承認沒有一句一句細讀

GeogeBye03/31 22:22這本有5cm厚 感覺跟金翅雀有得比

Ornette03/31 23:32這本其實正文頁數也才500多,但紙質不好才顯厚

Tadakatsu04/01 11:05

GeogeBye04/02 21:46wacow 這本附錄+註釋 從589-715頁

kantantantan04/29 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