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搖滾經濟學》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
《搖滾經濟學》讀後心得: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
解開超級巨星與暢銷商品的祕訣,看懂音樂背後的複雜世界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rockonomics/
你喜歡聽音樂嗎?你知道為什麼突然間人們都在瘋同一首歌?為什麼音樂越來越容易取得,演唱會的票價卻越來越貴?為什麼許多巨星都在拚門票秒殺,天后泰勒絲卻刻意拉長售票時間?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音樂,居然能用經濟學理論來加以拆解,讓我們一窺這個複雜且有趣的音樂世界。
這本書在說什麼?
《搖滾經濟學》的作者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政府的首席經濟顧問亞倫・克魯格(Alan B.
Krueger),正當美國面臨經濟蕭條之際,他受邀做了一場名為「搖滾經濟學」的演講,說明美國經濟和音樂產業的相似之處,以及經濟政策可以向音樂借鏡的地方。這場演講的演講稿被歐巴馬指定給身邊的政府高層「你們每個人都應該看」。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演講的主題,延伸了更多相關資訊。作者訪問數百名當紅音樂明星、各大串流平台的高層、唱片和經紀公司負責人,並且從《星調》資料庫中解析數十萬場演唱會的數據。他展示了當今經濟發展的趨勢跟音樂產業十分類似,科技和經濟交互型塑著我們所聽的音樂,人們的收聽和消費方式也反過來衝擊著這個產業。
通常我們聽到「經濟學」會覺得有點遙遠和生硬,但是作者用我們最熟悉的「音樂」來當主軸。書中的眾多明星和歌曲會勾起你的回憶,透過音樂創作者和從業者的眼睛,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縮影。如果你熱愛音樂,這本書不容錯過。如果你想認識經濟學和音樂的關係,這本書有趣的切入角度會讓你耳目一新。
泰勒絲是經濟學天才?
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不斷驚嘆,如果把「搖滾經濟學」當成是一門大學科系,那麼泰勒絲(Taylor Swift)肯定是滿手書卷獎的經濟學天才。書中提到許多音樂人正面臨著許多困擾,例如唱片銷量逐年下滑、串流平台搶奪利潤、演唱會門票又受到黃牛操弄。泰勒絲卻走出一條自己的康莊大道。
首先,她深諳「差別訂價」的操作模式,除了帶給不同價格敏感度的粉絲不同的體驗之外,還能大幅增加自身的營收。她的專輯在發表的首週刻意只賣唱片,而不在串流平台上播放,藉此讓願意支付的粉絲搶先收聽。接下來兩週只向串流平台的付費聽眾播放,提高從平台取得的版稅,最後才播放給所有免費聽眾。
其次,隨著現場演唱會票價逐年飆升,經營黃牛票的公司不斷把手伸入這個獲利豐厚的市場。泰勒絲推出了「忠誠點數」制度,粉絲如果購買她的商品、或貢獻時間證明自己的忠誠度,就可以提高獲得門票的機會。她服務了願意支付更高價格的粉絲,也有效降低了黃牛的干擾。
最後,對抗黃牛票她還有奇招,泰勒絲沒有一次開放所有門票,而是「分時段逐漸釋出」巡演門票。粉絲在首賣日很久之後都還是能夠買到門票。這個方式類似飛機座位的動態售價原理,她提供粉絲買得到票的喜悅,也從黃牛手中搶回了哄抬的利潤,相較傳統的30%門票流入黃牛市場,她如此操作之後的演唱會「舉世盛名」只有3%的門票被黃牛買走。
廣播電台與YouTube的敲詐
書中有個段落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廣播電台和YouTub付出的版稅「奇低無比」。這邊的比較是跟 Spotify、Apple Music、Amazon Music 串流平台比較,串流平台的營收裡面有六成用來支付授權版稅。然而廣播電台的版稅占營收的比例卻不到一成。
廣播電台的問題主要發生在美國,著作權法保障廣播電台不需要支付音樂演出版權的費用,他們只需支付詞曲著作權的費用。也就是說,當你在美國的廣播電台聽到一首音樂的時候,他們只會支付給「詞曲創作者」,然而唱歌或演奏的「表演者」一毛也拿不到。
YouTube 也是很奇特的存在,跟所有的音樂收聽管道放在一起,它的音樂收聽量占整體的30%,但是 YouTube 需要支付的版稅僅占整體的6%。主要是因為「數位千年著作權法」(DMCA)的保護,只要符合特定條件,由用戶上傳的音樂,YouTube 都不必支付版稅。其他的串流公司就沒有這個待遇,因為他們的音樂資料庫並不是由用戶上傳的。
例如我們平常開車上班通勤,可以很隨興地切到廣播電台收聽音樂,然後在切換到串流平台收聽排行榜,再切換到 YouTube 挑幾首鄉村歌來聽。這些體驗之間無縫接軌,在我們開心收聽這麼多音樂管道的同時,根本不會注意到其中的區別。
未來是體驗當道的年代
作者在書的後半段感嘆道,音樂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划算的產品,可以改善不愉快的體驗,讓愉快的活動更令人開心,還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但是自1999年來,人們聽音樂的時間不斷增加,在音樂上的消費卻減少了80%。
書中談到自從音樂分享平台 Napster 推波助瀾的盜版音樂下載風氣以來,唱片業的銷售逐年下降,但是音樂數量、質量的產出,都仍然在逐年上升。數位科技帶來「易複製」和「易傳遞」的特性,讓傳播音樂的邊際成本降報幾乎為零。但另一方面,普及的音樂確有助於更多人接觸到,打開音樂人的知名度和獲利機會。
新興的串流平台雖然囊括了近六成的版稅,但是音樂產業舉辦現場演唱會的價格,卻以三倍超過整體物價的程度在漲價。現在的音樂產業,賣唱片已經不再是主要營收來源,除了賣周邊產品之外,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巡迴演唱會。粉絲越來越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去現場感受獨一無二的體驗。
這跟經濟學觀察到的現象類似,人類透過消費去提升幸福感的最重要來源是經歷、家庭、友情、健康和個人價值。許多理財書籍都指出,我們應該把錢花在愉快的體驗,而不是有形的商品。音樂產業的演變,正是「體驗經濟」的精隨所在,我們已經可以發現自己身處於趨勢的洪流當中。
後記:透過音樂洞察世界
《搖滾經濟學》這本書如同一部充滿經濟縮影的音樂紀錄片,許多我熟悉的歌星都在裡面現身說法,作者對經紀人和唱片公司高層的訪談,更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音樂成本和行銷方式。直到我讀到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音樂跟經濟有這麼緊密的關係。
我自己沒有追星族的經驗,也鮮少購買明星的周邊商品,我貢獻在音樂產業的消費,好像僅僅是 Spotify 每個月的會員費。雖然我貢獻的消費很少,但是卻離不開音樂,可以說一天沒有聽到音樂就會渾身不對勁。只是平常聽起來像水一樣容易取得的音樂,背後原來有這麼多的故事。
對於平時就喜歡聽歐美音樂的我來說(我特別喜歡鄉村音樂),這是一本把艱深的經濟學,透過音樂的包裝,變成一本老嫗能懂的精采讀物。作者讓經濟學讀起來不只是學術理論,而更像是一個洞察世界運作的方法。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正再看這本,推
感謝您的心得分享!
看起來很有意思 謝謝分享
推這本書
謝謝分享
爆
[情報] 前Xbox高層擔心XGP讓玩家不再購買遊戲Former Xbox Vice President "Scared" That Game Pass Could Bring Down The Industry BY JUSTIN REEVE PUBLISHED 11 HOURS AGO27
Re: [討論] 日劇什麼時候開始在台灣變小眾的?日劇跟韓劇的對比跟日韓的流行音樂對比非常像 日本在音樂 日劇 動畫這些東西是耕耘非常久的,尤其像音樂從明治維新開始就積極的 在學習歐美了,所以日本音樂不管是哪一個方面都有非常豐富的音樂人才,甚至在古典 樂 管弦樂 搖滾 配樂ost 爵士這些方面到達世界最頂尖的水準 而韓國是個底蘊非常不足的地方,他們本身也知道,不只知道,還用非常狠的手段來打37
[情報] Xbox Game Pass 或拖垮遊戲產業,前高層Xbox Game Pass 或拖垮遊戲產業,前高層憂玩家不願意買遊戲 微軟遊戲部門前副總裁 Ed Fries 近日接受訪問表示,憂心訂閱服務「Xbox Game Pass」,認為訂閱制會拖垮整個遊戲產業,讓買遊戲的玩家逐漸減少,最後不願意買遊戲。 任職微軟近 20 年的 Ed Fries 備受業界肯定,曾帶領團隊推出第一代 Xbox。Ed Fries 以同是訂閱制的 Spotify 為例,Spotify 初推出時發展迅速,但音樂產業年收入減少一半,導致買音樂的人愈來愈少,讓音樂產業萎縮。 他表示十分喜歡 Spotify,但每當想起 Game Pass 就會聯想到 Spotify 也讓音樂產業萎縮,希望 Game Pass 避免同樣命運。他認為從消費者角度訂閱制很划算,但對產業有負面影響。15
[微軟] Xbox元老擔憂訂閱制會摧毀遊戲產業微軟積極推動Game Pass,但初代打下Xbox遊戲江山的元老擔憂訂閱制會摧毀遊戲產業 在2017年,微軟藉由自家的 Xbox One 家用遊戲主機,正式跨入了遊戲訂閱制的戰場,推 出名為「Xbox Game Pass」的服務,由於其堅強的遊戲陣容與還算合理的價格,一上線就 得到玩家廣泛好評。其後 Xbox Game Pass 的遊戲庫不斷壯大,至今已有超過200款遊戲7
[問卦] 音樂跟美術課應該刪除吧?離開學校很久了, 我還以為音樂跟美術這種課程,早就改成選修了。 這種吃天分又主觀的的學科,到底憑什麼放在必修阿? 要論重要性的話,改成法律常識跟基礎經濟學之類的不是更實用? 一堆人收到傳票就不知所措,或者把"法律追訴權"這種意義不明的詞放在嘴邊,8
[心得]《好音樂的科學》讀後心得圖文心得: 聽音樂對於許多人來說應該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在這些「好音樂」的背後,你有想過它 們是怎樣產生的嗎?為什麼有些聲音就很悅耳,有些聲音卻讓你巴不得摀住耳朵? 今天想介紹的這本《好音樂的科學》,作者約翰‧包威爾是個物理博士,同時也有音樂作 曲的碩士學位。這樣跨領域的背景,讓他能用物理知識,暢述音樂的背後原理。他的講述2
[心得] 搖滾經濟學【書名】:搖滾經濟學 【作者】:亞倫.克魯格 【譯者】:林步昇 【出版】:天下雜誌 —————————————————————2
[閒聊] spotify / Neil Young / Joe Roganspotify 的音樂串流事業仍在賠錢狀態 得靠 podcast 事業賺取廣告利潤 這也是 Joe Rogan 的抵制事件的真正衝突因素 換句話說即使是音樂串流的龍頭 spotify 仍尚未能夠在音樂串流上面賺到錢1
[有雷] 《我不流行二十年》玩音樂是條愛的不歸路圖文版請於連結: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不做大哥好多年,一個長達二十年的賠錢的故事 電影英文名:Ga-Tau Chang1
[推薦]《搖滾經濟學》- 音樂演奏的體驗經濟圖文並茂好讀版: 博恩,脫口秀演員,最知名的音樂作品是YouTube 點閱率800萬的「Taiwan」和300萬點閱的「我怕練太壯」。 點閱率800萬是什麼概念? 蔡依林的代表作之一《馬德里不思議》是500萬人次觀看,而天團五月天的《成名在望》也不過稍稍比800萬多一些,1000萬點閱。(2021/7/7) 有這麼高的人氣,哪有不開演唱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