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知識複利〉從累積知識到知識變現的大全

看板book標題[心得]〈知識複利〉從累積知識到知識變現的大全作者
firen8056
(冰點)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網誌好讀版
https://drcta.com/knowledge_realization/

---
你是否曾經感覺「我的報酬,比不上我的才華」、「我的專業,沒被世人看見」?如果你曾經這樣想過,那這本書就非常適合你。

這本〈知識複利〉於 2022 年出版。作者是職涯實驗室的創辦人何則文,以及檸檬知識創新的負責人高永祺。何則文不只是職涯實驗室的創辦人,本身更有豐富的人資經驗,也是許多校園企業的講師,在商周、換日線等平台也有個人專欄,更出版了許多本與個人品牌、職涯發展相關的著作。而另一位作者高永祺,則是擅長於知識變現系統,曾經幫助過數百位的專家達成知識變現,並且受到歐陽立中、透鏡數位創辦人原詩涵等人推崇。

這本書的內容,從「如何累積知識」,一直到「為何需要知識變現」、「如何創造個人品牌」、「如何自我定位以及設計產品」,可說是一本創造知識複利的大補帖。

如何累積知識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公式是這樣的:每天進步 1%,經過了一年,你就會進步 37 倍。

這句話聽起來很誘人,但要做到很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堅持不易。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知識的遺忘。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通常我們學完新知之後的隔天,大概就有 2/3 的內容已經遺忘。因此,想辦法減少知識的耗損,也是進步的其中一個關鍵。

知識耗損筆記

過去,我們做筆記的習慣,可能其實無助於我們知識的累積。這樣的筆記,被稱為「知識耗損筆記」。知識耗損筆記,有以下幾個特點:

重複紀錄、缺乏連結:可能重複紀錄類似的知識內容或觀念,但沒有整合,造成相關的知識點散落各處,無法產生連結。

要用時找不到:筆記太龐雜,導致要查找時不知從何找起。

找到後看不懂:紀錄太簡化或缺乏架構,脫離當時筆記時的脈絡或提示,導致無法理解筆記的內容

知識複利筆記

為了減少知識的損耗,我們需要一套新的筆記系統,這套系統可以稱做「知識複利筆記」。知識複利筆記,要能夠達到以下兩個重點:「不能有知識遺忘」、以及「相關知識的累積」

以下是在〈知識複利〉一書中提到的知識複利筆記術步驟,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① 原始素材:我們一開始的筆記,通常都是依照「日期」或「場景」來區分的。例如某
天上了某堂課的筆記、某天讀了某些書的筆記等等。

② 主題筆記:要將筆記化為可以累積的知識複利,我們可以嘗試著改成用「主題」來分
類筆記。將我們的原始素材,依照主題來拆分,並且分門別類歸進適合的主題當中。

③ 架構:在每個主題筆記,透過一個架構來分類與整理,一方面查找容易,另一方面,
也有利於未來可以更方便的更新內容。書中推薦的架構是 2W1H,分別是 What,關於事實的知識、Why,關於原理的知識、以及 How,關於應用的知識。

④ 未來應用:當未來獲取新的知識時,就可以將新的知識用同樣的方法,整合進原有的
主題筆記當中。

知識變現與個人品牌

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一個有史以來最容易有個人品牌的時代,也是個人最容易透過各種方式,獲得話語權的時代。我們只要開一個粉專、IG、或者架一個部落格,都可以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也因此,各式各樣的個人品牌,例如知識、餐飲、旅遊等等,不斷的出現。因此,在這本書中也提到了:「為何要建立個人品牌」以及「如何透過知識創造額外的複利」。

關於個人品牌的思考

比起急著在網路上建立個人品牌,不如先在自己的職場建立好名聲

所謂的名聲,在書中有一個不錯的定義,就是「今天有兩個人在談論你,你會怎樣被評價」。網路上的名聲,可以透過選擇性的揭露來營造,但自己現實生活上的名聲,就毫無造假的可能。當網路上的形象,和現實中的形象有落差,被爆料出來時,就容易出現「人設崩壞」。

而名聲,部分來自於性格,部分來自於專業。性格的評價,容易流於主觀,且容易波動;相反的,專業的評價,則是客觀且穩固的。因此,我們要追求以及建立的,是在專業上的好名聲。

不要做網紅,要做專家

網紅和專家的差別,在於網紅致力於引人注目,專家則努力帶來價值。引人注目帶來的流量,不一定都是好的流量,但為他人帶來價值,則必定會帶來效益。而為了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持續的精進自己的專業就是必須的。

不必在意短期流量,只要持續深耕專業,就會被看見

有許多人自己明明對於某個領域有興趣,但因為短期間沒有獲得高流量,就因此放棄。然而,專業的價值,在於是否能夠為他人解決問題,而不是流量高低。因此,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夠幫助他人,就有持續下去的價值。(當然,如何增加流量,讓自己的價值能夠傳遞到有需求的受眾也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把流量高低當成評價專業的唯一標準)

不必透過他人眼光來衡量自身價值

在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當中,時常會遇到來自周遭的建議或者是批評。這些批評不是壞事,若是有建設性的批評,則可以請教並改進。若是惡意的批評,則不須在意,畢竟我們不用靠他人的認同來建立自己的信心與價值。個人品牌的價值,來自於解決問題的能力。

產品設計

而在設計個人品牌的產品時,由於我們要為他人帶來價值,因此就要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他們會需要的是什麼。在〈知識複利〉一書當中,用 UAV 這個簡稱,來作為分析的記憶法。

U,指的是 Understand audience 理解受眾

這個過程,有點像是在行銷過程設定 TA(Target audience)。由於不同的群體,背景不同、社會經驗不同,可能會關注的重點就會不同。因此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我們的受眾是什麼年齡層、工作領域、興趣、社會階層等等。

A,指的是 Analyze pain-points 分析痛點

了解了我們的對象後,接著要做的,就是了解他們會遇到什麼問題。以醫學領域來說,見習醫學生遇到的問題,可能是「如何快速且有效地融入臨床工作」,剛畢業的住院醫師遇到的問題,可能是「要選什麼科,如何有效工作以及累積更多知識」,而對於資深住院醫師,或者是年輕主治醫師 ,可能就是「如何寫論文、如何尋找下一步的落點、如何累積病人數量」。分析完受眾的痛點之後,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專業與經驗能夠如何協助他們。

V,指的是 Value proposition 價值塑造

分析完受眾以及痛點之後,接下來就是思考,我們的專業與經驗能夠如何協助他們。在這個階段,也可以思考,提供相關服務的人那麼多,我個人與其他人相比,有什麼特色,該如何做出差異化。藉由這樣的思考,來凸顯自己的優勢。

個人品牌與話語權的責任

當我們擁有話語權,或者是有個人品牌,那麼漸漸的就會有信任我們的人,或者是追隨者。這些追隨者,會因為信任你的人品、專業、價值觀等等,將你分享的內容,無論是知識、產品、意見或是價值觀,都納入他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並作為未來決策的參考。

因此,當你為了各種利益,或者是自己的疏忽,傳遞了錯誤或偏頗的內容,那麼這些內容也會被你的追隨者納入他的價值觀中。如此一來,你其實是在傷害這些信任你的人。

如何避免傷害信任自己的人

持續精進

有些領域的知識更新得非常快速,例如醫療。當我們沒有持續吸收新知,仍舊用過去古老的記憶來教育以及治療病人時,病人可能無法得到最新最好的照護,也沒辦法得到最新的觀念,進而影響他的健康。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最好的方式就是持續精進。畢竟每個人都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才能夠幫助別人。

持續利他

有的時候,個人品牌以及話語權也會帶來一些誘惑。例如可能會有某些商品、或者是人物等等,希望藉由你的推薦以及支持,來獲得更多人的關注以及喜愛。最常見的,就是「業配」。

並不是說業配不行,但是如果只是想要從業配當中獲取利益,但沒有考慮到產品的品質,以及是否適合各種族群,不僅追隨者們會因為對你的信任而受害,另一方面,大家也會逐漸對你失去信心。

了解自己知識的邊界

資訊爆炸且容易取得的現在,大家都可以透過 google 或是其他的辦法來獲取資訊。然而,獲取資訊,並不代表自己就真的可以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有許多的專業,不僅僅要學習文字上的知識,還要透過許多實務上的經驗,才能真正理解該領域的核心。

然而,時常見到的一個狀況,就是許多人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專家後,就順理成章地以為自己也會是其他領域的專家,並急著大肆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的行為,在這個已經太多真假難辨資訊的世界,只是增加更多雜訊而已。

後記
創立個人品牌,是一條漫漫長路。但只要相信自己的價值,就值得持續走下去。

在這個創造個人品牌的門檻越來越低的時代,希望大家都能夠順利地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利用這個價值幫助他人,累積自己的聲譽,我想這就是最好的創造個人品牌的方式了。

--
其他閱讀心得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internreadings/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64.144.174 (臺灣)
PTT 網址

Qorqios09/10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