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下篇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下篇作者
vivina
(乘著夢想去流浪 )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這篇文章接續《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十個與個人和組織相關的重要哲學概念(上),要繼續談五個重要的哲學概念

6. 伊曼紐爾.列維納斯:「他人的面孔」


當我們走出自己與世界互動時,不可避免地就必須面對與他人相處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刻畫自己與世界、與他人的關係呢?法國哲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Emmanuel Lé
vinas, 1906-1995) 對生活經驗提出現象學式的描述與詮釋學的解釋。他是最先關注胡塞爾與海德格的法國知識分子。在1928年於弗萊堡大學跟隨胡塞爾研究現象學。隨後對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 也有深入的研究。他揭示出胡塞爾與海德格都未曾描述過的經驗層次。這些經驗層次是關乎與世界、與人類他者的接觸,他將人的生活經驗重新建構出一種由感受與情感所刻畫的多層次內在性質。

如何看待他人,是在現代社會確立自己最重要的哲學態度。列維納斯的 「他者」哲學主張道德始於為他人存在,然後才是為自己存在。根據列維納斯區分,有兩種「他者」,一種是傳統形上學裡,相對於「我」的「他者」,另一種則是列維納斯強調的「絕對的他者」,這種他者是不能化約成「自我」或「同一」的。因為這種「他者」是外在於任何的「自我」,所以它其實超越了「我」的理解。簡單說,列維納斯所說的「他者」,並不是字面上「自己之外的人」的意思,更精確地說,應該是指「不能溝通者、無法理解者」。所以我們也不能將「絕對的他者」視為是「同一」的對立面,因為以對立的角度來看「同一」與「他者」,就有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同屬一個整體。這顯然還是傳統的形上學角度,不是列維納斯要說的。

從「絕對的他者」出發,列維納斯認為「自我」與「他者」的關係是倫理的。我與他人的「相遇」是一種「面對面」(face to face)的相遇。不過,除了可以看得見的「他人之臉」——物理上的五官——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臉」,這必須透過「言談」來看見
。而「言談」同時也意味著「回應」(response)。很特別地,列維納斯把「回應」與同詞根的「責任」(responsibility )看作一回事。你對臉的反應就是一種回應,不僅僅是回應,而且是一種責任,這兩個詞密切相關。這就是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最特別之處:由現象的「臉」引發了與他人的倫理關係。

列維納斯對自由與責任的看法是責任先於自由。這點,與沙特的存在主義裡將自由視為「存在」的出發點——人有自由,才能塑造自由的本質,有根本上的不同。列維納斯認為自
由不是出發點,自由是被賦予的 ——即,是他者對於「我」的授予。因此,自由是與對
他人的責任聯繫在一起的,這種自由是一種對他人負有義務的無自主性的自由,是很沈重艱難的。

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真的很艱澀難懂,難懂的地方在於他翻轉了很多傳統哲學概念,從現象學出發,企圖以倫理學「與他者的關係」來翻轉形上學以「存在」做為第一哲學的根基,從現代走向後現代。

而山口周將列維納斯的「他者」解釋為「不太能互相理解的對象」,這嚴格來說並沒有抓到他者哲學的核心意義,所以他後面說的「只有「不能溝通的人」,才會讓人想學習和領悟」,我想只能說是他自己的超譯版本。

7. 艾彌爾.涂爾幹:「工作形態改革」的盡頭是可怕的未來


在現代社會裡,我們在新聞時常看到名人自殺的消息,因為是名人自殺,所以總是會引起一陣討論,不分國內、國外,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因素會讓他們想自殺。更可怕的是,名人自殺的消息往往還會帶起一陣自殺風潮。

1893年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 (Émile Durkheim, 1858-1917) 在他的《社會分工論》(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提出「脫序」 (Anomie) 這個概念。通常多譯為「無規範」、「失序」,或是「迷亂」。山口周認為這些翻譯不如說都是脫序帶來的結果。如果尊重原始的文句意義,應該譯成 「無凝聚感」。

「脫序」這個概念是起於涂爾幹認為只有社會成員間存在一定的向心力,即「團結」,作為成員集合體的社會才能存在。社會團結可以分為「機械式的」: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有共同的價值、信仰、規範,彼此共享的集體意識十分強烈,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沒有很大的差異。這樣高度同質化的社會意識,猶如強大的機械力將社會成員固定在相對恆定的位置,維持著社會的穩定。在機械社會中,懲罰主要針對破壞或挑戰社會同質性的行為,故大多是殘酷的鎮壓性刑罰。
和「有機式的」:當社會大到某個程度,日趨複雜精密的社會分工,將各集團的人們納入其中。透過分工,不同集團的人亦逐漸相互依賴。競爭的壓力不再是用戰爭去解決,而是透過法律與道德的約束。而集體意識將逐漸現實化、世俗化,個人價值也會得到凸顯。法律因為民法、商法等得到了發展,亦由鎮壓性質轉為賠償性。

涂爾幹認為,機械團結到有機團結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而分工事實上增進了人的團結與幸福。但是,在由機械社會向有機社會的轉型中,傳統集體意識的淡化會影響了部分社會成員的人生定位,從而導致了「脫序」的產生。簡單來說,「即使社會規範、法制寬鬆,個人也未必能得到自由,反而陷入不安定的狀況。因此規範、法制寬鬆,對社會未必是好事。」國家如果陷入迷亂狀態,每個人會失去對組織或家庭的凝聚力。在孤獨感的折磨下漂流在社會中。而這樣的脫序狀態,就會導致脫序自殺的現象出現。所謂的「脫序自殺」就是當團體、社會規範放寬,人們獲得了更多自由,導致無盡地追求自己膨脹的欲望,卻因無法實現而有幻滅虛無感,造成自殺。

涂爾幹在 1897 年出版的另一本書《自殺論》(Le Suicide : Étude de Sociologie) 最後談到:社會應該讓人們自發的回歸職業團體或合作團體、感受集體意識的溫情,從而能防制自殺;「這種團體本身的性質就證明它能起預防自殺的作用。它是由職業相同的人組成的,這個條件最有力於培養它們的社會思想與社會情感。同樣的出身、同樣的文化背景以及同樣的職業使它們的職業活動成為共同生活最豐富多彩的方式。而且在過去這種合作已證實最能形成集體人格,能引起團體成員的嫉妒心,能促進團體的自治,使其擁有權威。所以,職業團體能獨立成為一個道德環境。」(Durkheim, 1990,台北:結構群)

相同的思路,山口周反思日本社會自1990年代泡沫經濟以後,日本的自殺率也一直高居不下,他認為這就是日本年輕族群對脫序狀態無意識的反射。他主要要眨社會繼續脫序的關鍵要從三方面著手:家庭、社群媒體、和橫向社群。重新找回家庭和朋友的價值,藉由社群媒體改變傳統社會的結構,形成一個新的社會紐帶。最後是利用「同業公會」的方式來取代公司這種「縱向社群」,藉由加入某個共同職業的團體,在該團體內打造自己的生存空間。

對照台灣社會的情況,我認為台灣相對於日本,社群壓力是比較小的,我們比日本人敢勇於做自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反思自己的生活,不想把整個人生都困在工作中,企圖為自己在生活與工作中找到一個平衡,這點是非常好的。雖然要怎麼做到,我們都還在摸索,但能意識到問題,踏出第一步去改變就是好的開始。我自己的方式就是多閱讀,從書中或媒體上擷取他人的經驗,尋找自己的解方。

8. 西蒙.波娃: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

身為女性,在性別議題上總是特別的敏感。從小就被教導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要溫柔不可以耍脾氣,行為舉止要有禮、衣著要端莊,要會做家事等等。因為對比我弟弟他們,就不會有這樣的要求。從小認識到了性別不同的社會差異,長大之後,女人又多了妻子和母親的身分,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兼顧家務和小孩教育等等。這幾年很紅的書《82年生的金智英》雖然是描述韓國女性的艱難地位,但在台灣也不少這樣的處境。即便如此,身處現今的社會,我已經比我的母親那輩得到了更多的性別地位。這樣的轉變,確實得歸功於女權主義者的努力。


以現代的哲學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來看,女性主義起源自 18 世紀的啟蒙時代。之所以在西方社會興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因為當時歐洲社會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例如在 17 世紀前,英國的已婚婦女基本談不上有何權利,除非丈夫自願地讓給她權利。19世紀的改革運動中,因為當時人們越來越相信女性在一個以男性中心的社會中受到不平等對待,所以女性主義在19世紀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早期的女性主義者與最初的女性主義運動通常被稱為第一波女性主義(the first-wave),而1960年之後的女性主義被稱為第二波女性主義(the second-wave)。

1949年西蒙波娃 (Simone Beauvoir, 1908-1986) 在她的重要著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一開頭便寫出名句:「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On ne naî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這句話可算是簡明易懂的女權主義。 西蒙波娃區分「生理女性」與「社會女性」,認為沒有天生的女人,「女性化」都是被社會的要求才導致的結果。

「如果說在青春期以前,有時甚至從嬰兒早期,在我們看來她的性徵就已經決定,那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因為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男性亦然。」~ 西蒙波娃 (1949)

《第二性》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這是一本從存在主義出發的哲學論述。接續著沙特的存在主義,暗示了整個人類的責任,西蒙波娃雖然控訴男人對於女人的歧視、卑鄙甚至有時殘忍的所作所為,但同時也指出了女人對於自己弱勢地位的造成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她們被動、屈服、缺乏雄心。簡單說,西蒙波娃認為男女之間的地位不平等,只是社會文化建構的結果,並不是先天上就決定好,因此,女性有改變自己不平等,爭取兩性平等的可能。最後,她推論要成功解放女性唯有依靠男性與女性的共同的堅定意志才能實現。而真正的解放就在於這兩點:對於生育與否的自我決定權以及工作權的平等。

山口周用一個故事來指出日本職場上女性遭到歧視的情況。他說有一次在審查一位休產假的女職員的升遷案件時,一位荷蘭籍的長官起身發言說他很震驚在現今的日本還在進行這種上世紀歧視女性的討論,這種因為休產假就影響到升遷的作法是不該被允許的。但令山口周印象深刻的是在場的日本人,表現出很意外,沒想到他們居然被指責有歧視女性的行為。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有惡意、是刻意在歧視女性,所以表現出來的不是尷尬的罪惡感,而是一頭霧水。山口周說從這次經驗,他體認到性別歧視的問題有多艱難,因為當自認抱持著自由主義價值的人在這種審查升遷的敏感時刻都會被自己思維內的性別歧視所影響,還毫無自覺,更誤以為早已脫離了歧視的思想,那要談兩性平等是何其的困難。

我認為這個觀點真的是一語道破現今女性平權的艱難處境。在一個以男性化為主的社會裡,如西蒙波娃所言,整個社會結構都是由男性主導,如果掌握主導權的男性不願意合作改變社會結構,那單靠女性的力量是很難達成的。要讓男性更有自覺地發現到他的性別歧視思想,就得靠女性們不斷地勇敢站出來發聲,告訴大眾。之後我也會在繼續介紹幾本討論性別歧視的書籍,讓大家能越來越意識到那些不自覺的歧視。

9. 梅爾文.勒納:「無形努力必然會得到回報」的大謊言

你相信這世界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你同意「只要肯力,總有一天可以得到回報」嗎?

這樣的世界觀在社會心理學裡被稱為「公正世界理論」或「公正世界假設」(Just-WorldTheory/Hypothesis),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梅爾文.勒納自196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他指出這是一種認知偏誤。

「公正世界理論」假設一個人的行為注定會給那個人帶來在道德上適當的後果;因此,可以假設這世界是公平的,終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信念通常暗示著宇宙存在著正義、命運、 天意等,也用來合理化人們的苦難是他們「應得」的結果。也會被進一步延伸成「努力的基本教義」。像是大家熟知的「一萬小時定律」: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專家,至少要經過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只要能這麼做,你就一定能成功。

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犯了「肯定後件的謬誤」 (Fallacy of affirming the
consequent) 就是從P→Q推出Q→P的形式謬誤。例如:如果莫札特有努力訓練 (P),那麼
他會成為了一流的音樂家 (Q)。這只能推出如果莫札特不是一流的音樂家 (-Q),則他沒有努力訓練 (-P)。不能推出如果要成為一流的音樂家 (Q) ,就是要努力訓練 (P)。因為事實證明,有很多很努力訓練的人,但並不是人人都成為了一流的專家。這不是說努力不重要,只是能否成為一流的專家,除了努力之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必須被考量。所以不要一昧地只知道努力,很可能最後是徒勞無功。

「公正世界理論」還會導致兩個後果,第一個就是「譴責受害人」。因為相信這理論的人會認為「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經過相當的努力才得以成功」;相反地,看到遭遇不幸的人,就會認為「遭遇那種失敗,原因恐怕是出在他自己身上」,那是一種「責怪受害者」、「責怪弱者」的偏見 。 第二個是有可能會產生「仇視社會或組織」的想法。因為如同前面提到的,現實世界並不公正,所以,默默暗自努力,既得不到提拔,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那麼他們的想法會變成,世界必須是公正的,是這個組織不公正,總之是這個組織在道義上有謬誤,不久就會開始仇視這個組織了。這也正是恐怖主義誕生的心理過程。
山口周在書裡舉了個1999年在日本發生過的一個悲劇。有位58歲的課長被公司強迫優退,他悲憤地衝進總經理是切腹自殺,留下了一封抗議信。信裡提到他自從入社30多年,為了公司廢寢忘食,連照顧家人的時間都沒有,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這個故事正是警惕我們其實世界並不公正,不要偏執地相信只要有努力就會有公正的回報,白白浪費了人生。
10. 斐迪南.德.索緒爾:語言的豐富度直接通往思考的豐富度

使用語言是人類獨特的能力,藉由語言,我們能夠彼此溝通和傳播知識。語言的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關鍵性的地位。這就使的哲學家們對語言充滿了好奇。我們每天不論是和別人溝通,還是自己獨處,閱讀和思考等都在用在大量地使用語言,除了自己的母語之外,還要學習第二、甚至第三外國語,但我們真的了解語言的本質是什麼嗎?

早期的哲學家對語言的研究只專注在邏輯和修辭學,像是如何修飾自己的文章、語言,清楚傳達自己的意思等。像亞里斯多德更將修辭視為辯證法的相對物,他認為辯證方法是找尋真理的要素,而修辭方法是用來交流真理。近代分析哲學的興起,哲學家們更注重文字與概念的連結,對語言的用法、來源及本質做理性的研究。對於語言哲學家來說,意義的本質、語言用法、語言認知及語言與現實的關係是他們所關心的議題。

瑞士的語言學家斐迪南.德.索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被認為是現代語言學和符號學之父,他認為語言是基於符號和意義的一門科學。他區分出「能指」(英語:signifier,法語:signifiant) 與「所指」(英語:signified, 法語:signifié)、語言 (language; 法語:langue) 和言語(英語:speech/ parole; 法語:la
parole) 等重要概念,對後來的符號學和結構主義影響深遠。


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中提出「能指」與「所指」間的關係。圖中圓圈代表的是一個「符號」(sign),而記號是由上方的「能指」和下方的「所指」所構成。兩者的關係是一體兩面。

「語言符號連結的不是事物的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後者不是物質的聲音,純粹物理的東西,而是這聲音的心理印跡,我們的感覺給我們證明的聲音表象。」

「能指」的意思是符號的音響形象 (sound-image) ,也就是該符號的特定發音,在人的心理所形成的心理印跡。而「所指」是音響形象所代表的意義,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概念。例如「書」這個字,當你看到這個字時,你會發出「書」的讀音,這個讀音在你心理產生的印象就是「能指」,同時你也會想到「書」的概念,這個就是「所指」。而「書」這個字就是語言符號的呈現。

那什麼是語言呢?語言就是一種表達概念的符號系統,它是言語活動的社會總體。這裡區分了「語言」和「言語」。「言語」是特殊的語言學術語,用來指稱某個特定的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內,有意識的說話行為。例如單口相聲喜歡說雙關語來製造笑料,其實就是在把玩著語言系統的元素與規則,這就是言語的一種表現。還有網路流行語等的創造和使用,也是言語活動的一種。索緒爾說言語和語言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這兩個對象是緊
密相聯而且互為前提的:要使言語為人所理解,並產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須有語言;但是要使語言能夠建立,也必須有言語。」

這樣的理解語言後,知道這些概念對我們有什麼重要性呢?山口周認為索緒爾的語言學帶給我們兩個重點:

第一,我們只能用自己依據的語言框架來掌握世界。既然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建立在所使用的語言系統架構下,那麼我們的思考其實也受到了該語言的框架所侷限。簡單說,在真正的意義上,我們其實無法自由地思考,永遠都會受到某種結構巨大的影響。這也就是結構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 這解釋了為何索緒爾也被視為是結構主義的先河。

第二,索緒爾啟示我們,語彙的豐富度會直接連結到分析掌握世界的力量。 如索緒爾所說,擁有某個能指,也就掌握了某個所指,那麼擁有較多能指的人,就可以將世界細細分割了解。換句話說,只知道某個概念詞彙的人,並不能將概念這個詞中所蘊涵的「能指」與「所指」區分認識。只有知道「能指」這個語彙,在表現某個概念時,判辨它是「能指」還是「所指」的機制才會運作。因而這會影響到用更細的精度將世界分析、掌握的能力高低。所以,如果想嘗試用更精密、精細的計量,來掌握世界,就必須更努力的去了解語言的極限,組合更多語言(能指),精確的描繪出所指。

這點從學習不同語言上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例如中文裡我們會區分包子、水餃、小籠包、煎餃、粽子、湯圓、燒賣等不同的小吃,但這些小吃介紹給外國朋友的時候,就很麻煩,因為在英文裡通通都用Dumpling 這個字,法文就是 Ravioli 。但其實我們知道英文原意是指小麵糰或是包有水果餡的甜點,這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如果真的要很精確地翻譯,就勢必要創新字。因此現在的趨勢就是用音譯的方式來介紹,像是現在在國外很紅的刈
包 就是 Gua bao。

另外就是學習各個學科的重要概念,像是這本書裡介紹的50個概念,或許在日常生活裡用不到,但是知道了這些概念可以豐富你的心靈,幫助你更正確地解讀這個世界。

讀後心得

這本書裡介紹的50個概念,還有我們比較常聽到的「心流」、「反脆弱」、「看不見的手」、「認知失調」、「異化」、「典範轉移」等等,我認為都是很受用的概念,很值得大家去了解。不過老實說,這些概念有的真的很深,最好的學習辦法其實是去讀這些學者的專書才能有比較精確的了解。像這次我提到了很多法國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理論,其實都滿難讀的,在大學裡恐怕都要花上一學期的時間去討論才能有完整的了解。

這本書只能說是個入門磚,讓大家一窺要培養人文素養的話,至少要有哪些知識。所以在這本的的後面,作者也附上了50本這些概念的來源書單,推薦給大家去找來看看。當然之後我也會在陸續介紹書單裡面的書給大家,整理成讀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延伸閱讀:

《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十個與個人和組織相關的重要哲學概念(上)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9/07/philosophy-for-businessman-1/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讀書心得:如何利用自學系統的四個步驟提高知識戰鬥力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5/18/effecient-self-learning-skills/
《邏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1/detecting-logic-fallacy/


--
「哲思饗宴」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hilosymposium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一場閱讀與思考的饗宴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8.169.127.83 (法國)
PTT 網址
※ 編輯: vivina (88.169.127.83 法國), 09/16/2022 16:45:02

Vassago09/16 17:38

grass3063009/18 09:22推 兩篇都有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