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大腦這樣記憶什麼都學得會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大腦這樣記憶什麼都學得會作者
licklabium
(2022mondeo wagon hybrid)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2

這是比爾蓋茲推薦兩次、蟬聯暢銷榜400週以上、「刻意練習」之父艾瑞克森、

行為經濟學家艾瑞利、記憶賽創辦人博贊強推的書。

然而我一直看到第六章之前,實在不懂這本書為什麼獲得這麼多領域的不同人

推薦,甚至一度認為它只是招搖撞騙,華而不實的書,好幾次我都想放棄,幾乎無

法再看下去。

我想起了幾年前在看認知神經學之父葛詹尼加寫的「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一書時的經驗:一開始邊看邊搖頭,覺得葛詹尼加這本書寫的實在有夠糟,要不是

看過他的其他著作,簡直要將他視為騙子了;後來內容峰迴路轉,鋪陳的脈絡忽然

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不禁令人拍案叫絕起來。

因此看「大腦這樣記憶什麼都學得會」一書時,我不斷提醒自己,或許精彩之

處就在後面了。

此書的作者喬許弗爾是一位記者,因為一張葛林斯坦的照片旁,寫著「世界上

最強壯的人」,讓他好奇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智力冠軍、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會是

誰,而意外搜尋到世界記憶大賽冠軍普力墨:他能在五分鐘內牢記96個歷史事件、

32秒內記住一副撲克牌、背出小數點後五萬位的圓周率。這開啟了作者對於記憶力

、記憶術的探索旅程,最後甚至親自親與了全美記憶大賽。

1951年,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雨人」,故事的原型匹克,有著過人的記憶力

,能背出莎士比亞全集,也熟知每首古典名曲樂譜。他曾在看「第十二夜」的戲劇

表演時,有位演員調換了兩個句子,匹克因此大發雷霆,迫使戲劇中斷,從此被禁

止參加現場的戲劇演出。

譚米特是「超級大腦」記錄片的主角,26歲的英國奇才,年幼時患有癲癎,卻

因此讓他可以說出1到100000間的所有質數、毫不費力的進行複雜乘除演算、通曉十

種語言、在一個週末學會西班牙文,甚至發明了一種名為manti的語言。記錄片製作

人把他送去冰島,讓他學習七天的冰島文(據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難的語言),七天

後主持人在鏡頭前直呼不可思議。加州大學的拉瑪錢德朗和劍橋大學的拜倫柯恩分

別對他進行一天的測試,最後得到相同的結論:譚米特是世上少有的奇才。

記憶光譜的另一端,則是世界上最健忘的人。神經學家史奎研究長達十年的EP

,智商103,在1922年11月,生了一場病,一種名為單純皰疹的惡性病毒侵襲他的

腦,使得他大腦內側顳葉的兩塊核桃大小的部分消失,大部分的記憶也隨之消失。

這使他患有兩種失憶症:

(1)順進性失憶症:無法產生新記憶

(2)逆退性失憶症:他無法喚醒舊記憶。

EP甚至無法記得自己有喪失記憶的問題,對來他說,每時每刻都是新發現。

他被困在現在,不記得過去,不會思考未來。他的生活是靜止的,也因此不存在任

何煩惱。(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

HM則是另一個非常著名的病患大腦,九歲時就罹患癲癎,每週都會昏迷數次;

二十七歲時,神經外科醫師史考維爾對他進行了實驗性手術,切除了他腦中的海馬

迴和周圍大半內側顳葉。手術減少了HM癲癎的次數,卻也使他喪失了記憶。他無法

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然而米爾納卻發現,HM能看著鏡子裡反射的星形圖案

,畫出一個五角星,而且愈畫愈好。

匹克、譚米特、EP和研究他的腦科學家,以及書中提及的每一位記憶大師、科

學家如艾瑞克森,或是患者,只要能接觸的,作者都不辭辛勞地親自採訪,甚至接

受他們的訓練與測驗,因此更篤定了作者參加全美記憶大賽、一探記憶真面目的念

頭。

在第一章標題直言「這一生最值得的投資」。作者幽默地說:「如果閱讀是為

了增長知識,那大概是他從事的活動中效率最差的一項。」對我來說,看過的書很

多,但記得的內容卻很少,有時拿起書櫃裡的書,甚至不記得自己到底有沒有讀過。

然而作者也說「智慧源於經驗,而經驗源於記憶」,如果能有更好的記憶力,是否

能更加了解這個世界,也更加了解自己呢?

作者到曼哈頓觀看2005年在聯合愛迪生公司舉辦的全美記憶大賽,看了許多神

乎奇技的記憶表演:5分鐘內記住一千個隨機數字、15分鐘內背三百個單字、5分鐘

記住一副撲克牌等…。這也引導作者開始思考教育的本質:學校教我們知識,卻從

未教我們如何記憶知識。

他問英國的年輕記憶高手庫克說:「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是記憶天才的?」

「我不是什麼天才。」庫克笑著說:「我原本的記憶能力也就是普通水準,參賽的這

些人都和我一樣。」

庫克、普力墨是學會「用更能幫助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也就是本書介紹的記

憶宮殿法,來展現出超強記憶術。世界記憶大賽的創辦人博贊說:「頭腦就像肌肉

一樣需要鍛鍊。」

然而隨著科技愈發達,人腦記憶卻愈衰弱。博贊說大家以為記憶力日漸衰退是

正常的,所以順其自然就好。但博贊卻直指這觀念在邏輯上是錯誤的,就算正常,

也不表示該任由它發生。

作者向博贊提出各種問題,博贊回答他:「與其問一大堆問題,不如自己試試

看。」不過作者並沒有立即被說服。

第二章「鍛鍊你的聯覺能力」,作者介紹了蘇聯神經心理學家盧力亞所研究的

年輕記者S。S有著背誦出會議上聽到的每一句話的能力。盧力亞在持續研究S三十年

後,出版了一本關於S的書「記憶大師的心靈:一本探討浩瀚記憶的小書。」盧力亞

的精彩紀錄中,S完全不符合常人的遺忘曲線圖。在變態心理學的年刊中,S被當成

獨一無二的個案。

不過庫克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從S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體現我們也擁有如此的非

凡才能。

庫克邀請作者到一所公立高中,展現經過他教記憶技巧的一群16歲高中生,如何

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

「你看過的所有東西,大腦都有記錄,只是需要方法喚醒。」庫克說。心理學

家芙特斯在1980年代發表的文章、荷蘭心理學家瓦格納也都如此認為。

在我自己看過的相關書中,對於過去的記憶是否都留在我們腦中,只是等待被

發掘,似乎有所爭議,因此對此我甚是懷疑。不過靠著有效的關聯線索,可以更有

效喚起記憶,倒是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作者認為,這種關聯線索的強化,由某種感官刺激自動引發另一種感官經驗的

「聯覺能力」,就是S大腦如此特殊的原因。不過S的事業並不順遂,他記得太多。波

赫士認為:「造就一個人思維的核心不在記憶,而是遺忘。」

神經學家馬奎爾研究了在迷宮般的倫敦街頭開計程車的司機,得到結論:司機

在倫敦的大街小巷穿梭的經歷,改變了他們的大腦整體結構。

大腦是可以重塑的。

然而要如何訓練,才能擁有如S般的超強記憶呢?庫克再次邀請作者接受他的訓

練。

第三章「高手比普通人強在哪裡?」作者舉了日本雛雞性別鑑定師的養成過程,

介紹了寫「傑出的記憶大師」和「刻意練習」的作者艾瑞克森的研究結果。作者決

定與艾瑞克森見面,聽聽他的看法。此部分介紹了神奇數字7加減2、記憶組塊

(chunk)和刻意練習的方法。

記憶組塊與切割訊息或任務密不可分。切割的過程就是把看似無意義的資訊,

用早已儲存在我們長期記憶裡的資訊,重新加以轉換。循此脈絡可以推知,我們已

有的知識,決定了我們能夠掌握多少知識。關於此部分,我真心推薦「大腦喜歡這

樣學」、「刻意練習」和「心流」等書,對此內容有非常深入的描述。

作者認為,是記憶造就了專業,不論是經驗老到的特警隊員、雛雞性別鑑定師

、西洋棋高手,都是靠著有系統的練習,使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普通人有所不

同。那是感知與記憶的技能。

第四章探討了記憶的本質與意義,此章介紹了世界最健忘的人EP,作者親自與

他接觸,並與他的研究者訪談。從EP的身上,作者體誤到「創造新鮮的記憶,能延

長你感知到的生命。」法國的生物學家西佛透過長達兩個月的洞穴生活,實際體現

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將他變成了另一個EP。」在馬修沃克的成名著作「我們為什

麼要睡覺」一書中,介紹了西佛的實驗,此書也是相當棒的一本書。

單調的生活會摧毀時間,新奇的經驗會擴展時間。定期改變一下生活常態,盡

可能用新鮮的經驗來更新記憶庫是很重要的,那能延長我們所感知到的生命。

「如果留住記憶是為了活得像人,那麼增廣見聞以記住更多,就能活得更像人。

」庫克說。

此章另外介紹了因癲癎而接受手術的HM,卻因此失去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

憶的能力,但研究人員也因此發現,儘管有失憶症,HM的記憶仍然在運轉。

失去記憶的人仍然能繼續學習。

人腦的記憶系統究竟有多少種,仍然沒有定論,但普遍分成

(1)陳述性記憶:即知道自己記得的事。陳述性記憶又可分成語意記憶和情節記憶

(2)非陳述性記憶:即不自覺記住的事。

動作技能學習主要靠小腦,認知學習主要靠新皮質、習慣的形成則是靠腦部

的基底核。

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和思考方式,也是形成性格的核心,是由非陳述性記憶所形

成的。

大多數的失憶症患者忘記的都是最近的記憶,久遠的記憶反而記得清清楚楚。

這表示我們的記憶並非靜止不動,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改變模樣。較舊的記憶

往往像由第三人拿著相機捕捉的畫面,而較近的記憶多半採第一人稱觀點。此部分

我推薦「記憶VS創憶」一書,有更加深入的介紹。

儘管HM失去了陳述性記憶,但透過一再練習,他仍然能將鏡中反射的星形圖案

愈畫愈好。

一再練習,就能學到新能力。

第五章正式介紹古老的記憶術:宮殿記憶法。這部分是讓我最感到排斥的章節。

作者寫道:記憶術最重要的祕訣,就在於把大腦不擅長記住的資訊類型(如文字和數

字),轉化成大腦擅長記憶的資訊類型(如圖像與空間)。

然而對理工科背景的我,求學過程中,圖像與空間是用來「理解」資訊,但卻

是以「符號公式」來記憶。甚至內容熟練後,許多概念都不是轉成具體圖像來理解

,反而是以符號公式來推演。

作者在此部分介紹的宮殿記憶術的起源與演變,並簡述了宮殿記憶術三部驟。

而最關鍵的核心,是創造力。你愈能把記憶內容想像成豐富的生動畫面,就愈能牢

記。博贊強調:世界記憶大賽比的不是記憶,而是創造力。想像畫面愈勁爆有趣愈

好,會動的畫面比靜止的圖像更好。

至此,作者開始接受庫克的指導,練習記憶術。

第六章「如何聰明學習,輕鬆活用」。庫克不斷跟作者強調,早期記憶書藉的

書寫作者認為,鍛鍊記憶力不只是為了吸收更多新知,也是為了強化一個人的品格

,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記憶的內容會塑造一個人的專業與人格。真正的學習,需

要理解與記憶,如同詩人盧肯說的:「一本書刻在心上,勝過坐擁千卷。」

以現在的主流思維來衡量上述庫克的思維,我想會有許多反駁的言論。不過以

我自學的經驗,卻相當貼切:學習的內容要與自己產生關聯,才能真正擁有知識。

那需要反覆不停地實踐。

也因此出現了一個悖論:想要輕鬆記憶,需先經過訓練。然而如同「獻給赫倫

尼的修辭學」作者所說的,記憶文本內容之所以很有價值,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

因為很難。也如同電影「美國失敗者」中所說:「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很少是

不用付出代價的。」

至此,作者開始立下學習記憶術的目標。他開始學習古代吟遊詩人,如何能背

出荷馬的「奧德賽」和「伊利亞德」:透過押韻的文字、動態的畫面,再利用歌曲

將語言結構化,並以感覺來聯想。不過這兩首詩我都沒看過,不能肯定吟遊詩人是

否以此方式來背誦。

第七章,作者討論了科技能讓我們大量減少以往需要記住的資訊,隨手按鍵就

能獲得正確答案的現代,究竟記憶還能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柏拉圖在「費朵斯」中,提到蘇格拉底說的故事:發明文字的埃及古神圖特去

見埃及王塔姆斯,要求把他的奇妙發明,也就是文字,傳授給人民,讓人們強化記

憶,增進他們的智慧。然而埃及王塔姆斯卻不認同圖特的觀點,他認為這會在人們

的靈魂播下遺忘;透過文字給學生的並非真正的智慧,只是智慧的表象。

蘇格拉底反對透過文字把知識傳播出去的想法。諷刺的是,正是他的弟子柏拉

圖和色諾芬把他對文字的輕蔑態度,用文字記錄下來,我們才會了解他的思想。

然而蘇格拉底那年代,文字的書寫和卷軸的編製,與現代的文字書寫方式、書

的編製十分的不同。唯有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才能真正了牽蘇格拉底的思維。

若再從另一個角度闡述,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著名公式E=mc^2,然而將E=mc^2

公式背起來,絕不等於理解了狹義相對論的內容。背起文字,與真正的理解,不能

劃上等號。隨著資訊氾濫的現在,「博學」似乎不再是「懂得多」,而是搜尋資訊

的能力。然而找到資料,和理解資料是不同的兩件事。想要理解並記住內容,就要

反覆閱讀與思考,但這在現代教育體制中飽受批評。

即使我和作者都認為,自己不是很差的讀者,卻也往往不停閱讀,然後不斷的

遺忘。不禁要問,那何必屬此一舉呢?盧希鵬曾說:「記得的都變知識,不記得的都

變氣質。」似乎稍微安慰了我。不過這也是我要求自己,看完一本有收獲的書,盡

可能用心寫下心得,讓自己起碼能記得書的大概內容,與自己想法的原因。

第八章開始談論作者如何準備全美記憶大賽的方法與心路歷程。他介紹了基本

法(Major system)、PAO法。然而如同前面所說的悖論:你得先記很多東西,才能記

住你要記的內容。作者與「刻意練習」的作者艾瑞克森見面,藉由他的協助,採用

刻意練習的方法開始練習,心態也從單純的好奇,轉為必勝的決心。

當作者從認知階段,進入連結階段,最後到自動反應階段,記憶力似乎就無法

再突破。高爾頓爵士在1869年出版「遺傳的天賦」,認為人從事體力和心智活動,到

了一定階段時,就會遇到一道高牆,無論受多少教育或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跨越。

天賦似乎就是我們的能力極限。

然而艾瑞克森與其他研究專家行為的心理學家卻一再發現,高牆不是人天生的

能力限制,而是我們自認為可接受的表現水準。

投入的練習時間不是重點,鎖定困難的部分加強練習才是關鍵。因此,本質上

,刻意練習是辛苦的:想要提高技能,就要看到自己的失敗之處,然後勤練失誤之

處,從失敗中學習。當缺少了刻意練習,高手也會退步,這正是乳房X光醫事人員所

面對的困境:缺少即時回饋。

不停超越自我,需要的不只是策略,更是心理!

第九章,作者討論「學習如何學習」,更開始討論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究竟古

老的記憶術是否像孔雀的尾巴,漂亮,卻一無用處,如同史學家羅希所說的,不過

是知識的化石;哲學家培根也認為,記憶術根本沒有用處。

不過教美國史的馬修老師卻告訴學生:「多學習名人的想法,也會讓人覺得你

有想法。」

他要求學生的作文至少要引用兩段名言,並且教導學生學習記憶技巧。馬修認

為,這是學生計算機和教學生乘法的差別。過去四年來,接受馬修記憶術訓練的學

生,全都通過紐約高中畢業會考,其中有85%拿到了90分以上的高分。

然而,這完全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或許比背書更嚴重的大概只有體罰了。

如同瑞士哲學家羅素痛恨背誦,他寫道:「閱讀是童年時期最大的痛苦。」

萊斯博士考察了三十六個城市的公立學校,稱紐約某所學校是「我看過最不人化的

機構,每個孩子都被當作背書機器和演講機器,就好像每個人都具有這兩種天賦。

沒有個性、沒有感覺,沒有靈魂。」杜威說:「我希望孩子說的不是『我知道』,

而是『我做過』。」也因此開始了教育改革。

然而作者認為,學習和記憶不是兩回事,沒有系統性的記憶,就無法有效率的

學習。記憶的內容固然重要,記憶需要訓練這件事也同樣重要。

教育家赫許認為,學生在走入社會前,應該具備一位好公民必要的基本文化素

養,需要重新重視事實教育,給予學生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需要的是能夠記住

所學的最佳工具。

記憶是為了活學活用,而非死背硬記。

如同前面所說,記憶大賽比的其實是創意。而創造是知識庫存的成果。記憶與

創意互相依存、互動而更加茁壯。

此章介紹了博贊發明的心智圖(我看到此,才知道心智圖是他註冊的商標)。博


贊強調,記憶主要是個想像的過程,記憶女神是繆思女神之母。記憶力與創造力是

一體兩面。如果沒有可供煉的舊思想,哪來的新思想呢?

紐約大學教授卡露瑟曾寫到:「創作有賴於完備可靠、隨手可得的記憶。」這

讓我想到,已故俠醫林杰樑醫生,正是憑藉著他對各種毒物深刻認識,才得以發明誤

飲巴拉松治療的方法。

作者認為,記憶的訓練有兩個目的:

(1)培養不同主題間跳躍思考能力

(2)培養大腦在舊點子中創造出新連結。

記憶是為了創作。

訊資之所以「左耳進、右耳出」,往往是因為沒有可以依附的對象。如同我對

希臘神話一無所知,即使看到一堆希臘神話的隱喻,仍然搞不清楚繆思女神是誰…

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或許不是不想學習,而是沒有能力學習,因為他們缺少了此

領域的基本知識。

先累積知識,才能吸收知識。真正的理解離不開事實,掌握的知識愈多,就愈

容易學到更多知識。作者和洪蘭都將背景知識比喻成一張捕捉新知的網,記住的知

識愈多,獲取的訊息就愈多,網就可以編織的愈大。

而這弔詭的現象,代表著知識得有一個武斷的起點,如同A寫成A、念做A、a寫

成a,也念做A。如同王道還曾寫道,科學得有一個起點,如同我們無法解釋為何有

慣性,但我們得記住慣性這現象。

第十章「聰明出於勤奮,天才靠經驗累積。」作者深入採訪了記憶傳奇天才譚

米特、電影「雨人」原型的「匹克」,深入剖析了學者症候群,並親自研究關於心

算的理論,也與多位記憶大賽的高手討論,得到了一個結論:譚米特和匹克的能力

,雖然一點也不簡單,但卻是能學會的。

普力墨除了參加記憶力大賽,也參加世界盃心算賽,題目比譚米特的難許多。

他認為譚米特的數學天才沒有什麼神奇,背出100000以內的質數或22000個圓周率後

的小數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甚至許多記憶大賽的高手都能做到。事實上,作者發現

譚米特曾以丹尼爾寇尼的名字,參加2000年的世界記憶大賽,獲得第四名;2001年

改名譚米特再次參賽,成了紀錄名中的主角。

記憶高手賣力練習,卻沒沒無名,甚至被當怪胎。而潭米特因有先天障礙,

反而贏得了廣大的矚目。

作者在與譚米特深入接觸過程,發現譚米特所說的聯覺,或許謊言多於事實,

甚至十分掙扎是否該如實寫出來。

至此,作者認為超強的記憶能力,用對方法訓練,比天賦更重要。

天道酬勤,學道酬苦。

「天才的關鍵習慣」一書作者克雷格萊特,對於天才究竟是天賦異稟,還是後

天努力,有著不同的想法。他認為「沒有答案!沒有答案!沒有答案!」艾瑞克森則認

為是後天養成。不過若仔細比較,克雷格萊特對天才的定義,與艾瑞克森對天才的

定義並不相同,因此得到的答案也截然不同。

最後一章,是作者描述他最終獲得全美世界冠軍的過程,與心境轉變。或許如

同我自己練習重量訓練一般,隨著舉起的重量愈來愈重,獲得最重要的不只是強壯

的身體,更是生命的韌性與自信。也如同我終將耐著性子讀完此書,獲得的不只是

作者想傳達的知識與故事,還有不停與內容思辯的自我認識重新建構,強化了我對

記憶與學習的正向思維。

難怪比爾蓋茲推薦了兩次。我也推薦給您。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74.85 (臺灣)
PTT 網址

JoJo233011/29 22:35看你說的感覺是「記憶曲線」的方式

我只聽過「遺忘曲線」,不知道什麼是「記憶曲線」 不過全書只有兩個段落提到遺忘曲線,而且都佔的篇幅都不到三行 我不確定你覺得是記憶曲線,所謂為何

hoho811/30 05:13好文推!

Misscat1686811/30 06:41吃了「聰明藥」就有這樣的效果不是嗎?但與其説藥

Misscat1686811/30 06:41不如說是毒品,我的推文需要水桶嗎?

據我所知,科學上並沒有經過實証的聰明藥 能幫助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的藥物,只能增強他們的專注力 並沒有辦法達到如書中所描述的記憶大賽那般的程度

happyennovy11/30 07:10推 好認真的心得

cmsisgod11/30 07:25寫的真好

curist11/30 13:24精彩的心得

※ 編輯: licklabium (111.248.157.115 臺灣), 11/30/2022 17:30:31

envyme11/30 23:19謝謝分享,寫的真好

flyaway210012/01 13:06寫的真好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