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分享] 無差別試駕心得

看板car標題[分享] 無差別試駕心得作者
kangta
(砍GTA)
時間推噓33 推:33 噓:0 →:30

大家好,我又來了~

前情提要:
試了一堆車後我買了SUBARU WRX,
後來參考網友的意見,外加給力朋友有換車需求,
所以再去試了幾台車,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休旅車=

1.MITSUBISHI
我去試駕了Outlander和日蝕。

(1)Outlander
這台車的優點應該是後廂空間很深很大吧!
可是它其實是七人座的規格,所以這樣評論空間好像不太準確。
至於這台車開起來怎樣,我只能說充滿了濃濃的復古風味~
之前開了四年多的老VIOS,很習慣舊式油門和煞車的操控感,
開Outlander的當下,我就覺得這是一台休旅版的VIOS啊!

油門非常溫和,溫到有點無力感,如果將油門踩踏分成五段的話,
這台車踩第一段的時候是完全不會有反應的,
但一開始就直接踩到第二段的話,它會爆衝出去!
無力感則是出現在上坡的時候,我試車時從南寮要上68快速道路,
油門到底的升速感跟之前開VIOS上林口坡有87分像,
連前面的老馬自達323都跑輸...同行者186還一直叫我超它,阿就超不過啊!
平面的加速是還可以,不過輪噪和風切都很大聲,引擎室倒是很安靜(隔音有做有差)。
煞車是溫和的那種,說實在的我喜歡也習慣這樣,
至少不像某些車廠的電子煞車過於銳利,坐車的人會很不舒服。
方向盤很輕,操控上是挺輕鬆的。

比較尷尬的是我們試駕的當下,業務還接到Outlander車主的電話說車子發不動,
想起之前去看HONDA CRV的時候也一台Outlander停在HONDA門口引擎室冒煙ing...
百萬上下的車子,嗯...可能需要多一點信心才適合下手...
不過如果是習慣開老車的人要換車,不想經歷太長的陣痛期的話,也許這台挺適合的。

~Outlander試乘車~
https://imgur.com/7G0k1BW

(2)日蝕
版友推文有提到,那就試試看。
這台比Outlander短了一點,是正五人座,後廂空間小了很多,車頂的壓迫感較明顯。
(車頂的部分,同行者160和同行者186都有感,彈跳時同行者160還撞到頭)
這台車的優點大概是全日本原裝,質感有比Outlander好一點,
後車燈設計一長條本來我覺得會很阻礙視線,但其實從駕駛座往後看起來沒有很寬,
而且它下面那片黑色的部分其實是透的(之前路上看到覺得後窗很小視線應該很悲劇)。

基本上這台車開起來的感覺就是...高級一點的Outlander。
我試駕的是四驅版,油門比Outlander好踩一點,踩第一段的那個空感有消失~
煞車一樣是溫和的那種,方向盤也很輕好操控。
比較大的差異應該是日蝕多了一個抬頭顯示的視窗,這東西好壞與否真的很兩極,
優點就是可以直接看時速那些資訊,缺點就是它是一塊透明板而且不能手動下壓,
我理解中的抬頭顯示應該是投射在前擋玻璃的啊...
其他高科技方面,日蝕的倒車顯影滿清晰的,這算優點,值得提一下。

日蝕的版本有分二驅和四驅,四驅車價都破百萬而且一定有天窗,
天窗這種東西很看個人,我自己不買有天窗車的車就是了。

~日蝕展示車~
https://imgur.com/YASi5PS

(3)小結
這兩台車坐後座都滿彈的,可能避震比較軟的關係吧~
過彎的時候會覺得日蝕還行,Outlander就比較晃、離心力較大。
還在開老車的同行者186覺得這兩台都算好開好上手的車,但對車價很有意見,
畢竟差不多的價位區間中,CRV或森林人,甚至高一點的RAV4,都可能更有優勢。

2.PORSCHE
試駕了Macan。凱燕更上一階,目前資金考量實在買不下去,所以先入門一下就好。
我從小就很喜歡保時捷,模型車也收了不少,所以去賞車和試駕我都是很興奮的~

Macan的後座空間算是緊湊狹小,同行者186坐進去會覺得比較擁擠一點,
但是座椅的包覆感還不錯,所以不到不舒服的程度。
駕駛座座椅的質感還好,中控那些螢幕或按鈕什麼的也沒有很高級的感覺,
整體就是一台很標準的入門車,有很多功能和配備都是選配,
要不是方向盤上有那個盾牌,其實不會感覺到這是一台加一加快三百萬的車...
可能是我這種平民的想像力不夠的緣故。

Macan一般模式開起來也滿一般的,油門踩第一段時也是略空,
說實在的我一開始有點失望,直到業務幫我轉到S模式,我跟這台車才算是真正活過來了!
S模式下它的油門變得非常直接,你踩多深它就給你多少動力回饋,駕駛樂趣整個激升~整台車的穩定性很好,駕駛會很有信心,我甚至過彎時還敢再補油門,
而後座也很舒適,我開的時候,同行者186直接在後座睡著還打呼。
這台車的煞車也是比較溫和的那種,方向盤不會太重手(有選配的情況下),
如果想買,反正都買保時捷了不用管油耗,就S模式開到底吧!

之後給力朋友要買凱燕,再來看看操控差在哪裡。

~新莊保時捷~
https://imgur.com/jYewdiX
(偷渡一下我的WRX)


=電動車=

就特斯拉囉~
很多人都說開過電動車就回不去了,所以我想知道到底會多回不去,
也順便來update一下新科技。

介紹專員很認真跟我們說明特斯拉的各種特色、操作方式,
過程中我們也提問了很多問題,像是工差、保養、充電站...之類的,專員也很認真解惑。
不過在特斯拉眼中,他們賣的是technology,車子只是附加的,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科技的進步~花錢買最新科技還送一台車,是很new的viewpoint,大家應該要慢慢改變觀念來accpet才對~世界在改變,我們不能stop在舊思維。
我說,去特斯拉一趟英文會進步喔!因為整個試乘前後的過程中,
專員都是中英文夾雜跟我們聊的,有種大學時代那種從國外回來的教授上課的feel。

試駕特斯拉Model 3,從信義區開到動物園再開回信義區,
有走市區一般道路、快速道路、鄉間小路(這是專員說的),
我開的是所謂的鄉間小路那段,只管方向盤和油門、煞車的話,就是一台很直接的車,
油門反應很直接,煞車偏銳利,方向盤不會太輕也不會太重,
但後座非常彈跳,是乘客會不太舒服的那種程度,不只是過彎或較差的路面,
連快速道路上相對平穩的路段也很晃。
傳說中的回不去,我沒感覺到,因為專員讓我開的是小路,最高時速只達到60,
而同行者186開快速道路時可能有感受到加速的樂趣吧,
但我在微微的貼背感之外,感受到更多的是過於清晰的路感。

這台車所有的控制幾乎都在中控那個大螢幕上,這點是最需要適應的部分。
雖然高科技很棒,但old的東西只要堪用其實我覺得就無所謂,
像是速霸陸的eyesight被專員說是上兩世代的老產物,Apple carplay也被說太low,
so what?我就老派!
我個人可能短期內都沒辦法upgrade到電動車吧,像是autopilot我就很不喜歡,
如果開車都不用靠自己了的話,還有什麼樂趣?
對我來說,開車最開心的部分就是享受操駕的感覺啊!以後我應該會最先被時代淘汰。

特斯拉的優點應該就是科技的新奇!
它的確有很多厲害的設計,大家擔心的充電、續航力其實也漸漸不再是問題,
那個大大的螢幕能給你所有安全感,很適合熱愛新生活的人。
另外,到特斯拉賞車、試駕是最沒壓力的,因為不會有業務問你考慮得如何?
想買就自己上網訂,也不用再殺價或凹一堆贈品,跟一般車的銷售模式很不一樣。

~路況偵測很準確的大螢幕~
https://imgur.com/fTsYYLo

~特斯拉展示車~
https://imgur.com/izLMupw

~我們都以為隔壁停車後會打不開的車門~
https://imgur.com/tZ7CPfI
(專員有放一個影片給我們看那個車門開關的方式,它角度可調,所以很窄也打得開!)

=性能車(?)=

我去試駕了福特的Focus ST Line賽道版。
之前版友推文有問我為什麼沒試Focus,一來沒緣分,二來大家一直講修得痛快,
身為一個無知的平民能不怕嗎?

(身為WRX車主,以下有些地方會跟WRX做比較,供大家參考吧~)

這台車,算是好開!

它在一般模式時就已經非常有個性了,油門很扎實,
你踩多少它就給你多少動力,是非常實在的感覺,加速感沒話說。
車子的重心設定也很剛好,但可能因為是賽道版所以避震比較硬,乘客會不太舒服。
WRX的避震也是偏硬的,開前兩千公里時其實會有點懷疑人生,久了就好一些了。

開這台車時駕駛會很有信心,尤其煞車很給力,原廠標配的卡鉗看了有點安心。
不像WRX原廠煞車真的不太夠力,自從我開WRX之後,高速時的跟車距都拉更開了。

B&O的音響,木耳如我也聽得出它很厲害。
WRX的原廠車機和音響相較之下就不怎樣了。

ST Line的車內空間比較緊湊一點,畢竟是五門掀背的車款,後座比較窄一點,
尤其後座座椅的支撐性方面,同行者186認為大腿支撐不夠,坐起來不太舒服。
另外是後座乘客在車子彈跳的時候會覺得車頂變得更壓迫了。

接下來是ST Line比較微妙的地方,它的車道偏移,只有在時速65以上才會作動...
不過跟車系統可以跟到前車完全靜止。中控台的按鈕很多,需要適應。
360環景是四支鏡頭同時當行車紀錄器,但不是Focus所有版本的標配
(印象中業務介紹是說中階那版漲價後才有配,本來79.8萬變81.8萬的樣子)。

~賽道版配18吋胎~
https://imgur.com/VQn3IKp

你問我如果沒買WRX的話,會不會買ST Line賽道版?我可能會猶豫一下下。
猶豫的點是八九十萬的國產車,可能就又會想去跟TOYOTA Auris比較了,
另外是車內空間,如果我一個人開也許沒問題,但如果還有同行者186,
甚至偶爾載其他朋友去賞車交車,那這台車就相對不適合。

回歸駕駛操控方面,開ST Line賽道版會很有信心,
你踩下油門時會知道它將怎麼回饋給你,所以很好掌握力道,
煞車也很線性不會太利,原廠煞車暫時不用再改。
而WRX不一樣,它的油門並不完全在駕駛的掌握之中,
如果其他車子都分成五段來踩,那WRX大概要分成十段,
每一次踩油門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在目前輸出的動力之外,還有所保留,
所以駕駛要不斷的嘗試,然後它會給你不同的驚喜/驚嚇~

如果要一台性能與操控兼具而且好上手不用一直動腦的車,那ST Line賽道版可以考慮,如果要一台性能與操控兼具而且需要跟它鬥智跟磨合的車,那WRX這台小野獸就很適合。

我考慮完了,目前還是覺得WRX比較好玩!雖然車價貴很多,待改的項目也多,
但每天都有新發現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畢竟我每天高速公路通勤破百公里,而且我很享受這來回兩小時的駕駛時光,
如果開車變得太無腦(尤其自排車就是踩油門和煞車而已,左腳很閒),
我可能很快就不想這樣通勤了。


以上純粹個人感想,謝謝觀看。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88.77 (臺灣)
PTT 網址

aot4114704/03 01:22恭喜牽車 似乎不少車主牽了的一件事情先把煞車換了

改車不歸路啊...

yytseng04/03 01:28新莊保時捷車少,試不到滿配底盤的macan s,跟標配是完

yytseng04/03 01:28全不同的車感,建議到內湖新廠,潘納美911都給你試

我去新莊的時候內湖還沒開幕

elg428604/03 01:37新版focus有環境囉

應該就是四支鏡頭的那個配備吧?

nh223804/03 01:49stline 賽道版的油門跟煞車真的還蠻不錯的

開起來真的會很有信心

a15250804/03 01:58我記得這個ID是牽了WRX的正妹車主

牽了WRX(o),正妹(x)

hanchueh04/03 02:00喜歡操控卻沒機會開到Model 3操控性能的路段蠻可惜的

專員可能覺得我看起來只會開去買菜吧...

yoyo85070704/03 02:09WRX買CVT的可惜了 會不會過一段時間也覺得無腦QQ

每天下班塞車開手排應該很痛苦啊... 至少目前快9000公里了都還覺得很好玩~

gtoselina04/03 03:22買WRX然後擔心focus修個痛快?

修得痛快是買車前都看到鄉民一直在說啊!

lspss9316104/03 03:38看到樓主上次的試駕文先推了 看車版Model 3都被捧超高

lspss9316104/03 03:38 後座難坐好像是真的 隔音好像也普通

我個人買車不買科技,我就老派。

deity52104/03 04:3465啟動那個是抓線 壓到線方向盤會震動 大部分車子都是5x

deity52104/03 04:34-6x會啟動吧

我只是覺得65和跟車到靜止這件事有反差~ 另外今天我試了我的WRX,3x的時候車道偏移就會嗶嗶嗶, 更低時速等有機會再試試。

morrishh04/03 07:07你是一個天生就適合WRX的車主吧…

WRX不算好上手的車,但習慣後會回不去。STI更是。

birdman436804/03 07:4418銅人跟修得痛快不是差不多嗎…

birdman436804/03 07:46是說ST這價位跟動力表現不去試試嗎

我試ST Line的時候新的ST還沒打廣告所以我不知道,有機會再試吧

joybarbarian04/03 07:57WRX先去升級6活塞吧

吃土中

joe5140804/03 08:29WRX應該要上看ST才是同級對手了

試ST Line的時候不知道有新的ST,我這人不太做功課的

Seattle99504/03 08:42WRX CVT 0-100 實測不是ㄎㄎ??

是啊,直線不怎樣,跑山也不會贏,可是爽啊

iorittn04/03 08:59特斯拉那段好笑

我很努力try

kids199104/03 09:15拉拉的高速隔音確實不好

說實話就是很吵,還有車頂玻璃我也不愛

edwardhsu04/03 09:16原po不是說喜歡溫和的煞車感 怎麼都推坑升級煞車?

升級跟溫和不一定衝突

tricker1304/03 09:26溫和的煞車是指線性好掌握,升級煞車應該是覺得踩的夠

tricker1304/03 09:26深了車速卻沒有如預期的慢下來吧

您真內行

roiop71004/03 09:27推小怪獸

開快9000公里了還是很野

ZincSaga04/03 10:05stline空間屌打Auris stline你都嫌空間了怎會考慮Auris?

ZincSaga04/03 10:22且WRX的同級對手是正ST啊

我是指,八九十萬的車價就又要去試Auris才準了, 空間是那段話的下一行提到的。 正ST當時展示間沒有,所以我不認識。

dog2204/03 10:33focus沒有360環景

業務說有裝四支鏡頭拍攝,兼行車紀錄器用

hongsoso04/03 10:50好文,不過有兩個大問號。1.st line歸類性能車?2.嫌空

hongsoso04/03 10:50間卻考慮Auris?

1.我去補打了問號 2.Auris是用來對比車價而已

vespar04/03 10:52推心得 特牌那段變中英夾雜很好笑XDD 另外 以WRX的車價

vespar04/03 10:52其實可以對應到Focus ST...期待試駕心得!

那要看福特要不要給我機會了

kirax20a04/03 11:54我也在想Focus哪裡說要多環景了… 國外原廠好像一開始就

kirax20a04/03 11:54沒設計不是?

為什麼業務跟我說有...

giunrz04/03 12:02推分享

感謝

ZincSaga04/03 12:11問了業務說沒有環景啊~

我們問到的業務是不要要去打一架?搞得我好亂啊!

smaller04/03 12:23macan要有力道要s以上 2.0算好開

smaller04/03 12:23但是引擎畢竟就是狗夫gti 至於內裝

smaller04/03 12:24肯花錢選配表勾一勾也是可以豪華的xd

勾一勾就可以買兩台gti了

Mroy04/03 14:28ST才勉強算是性能車吧,ST Line只能說是強調操控的買菜車

我去加問號了

kirax20a04/03 15:07ST-Line本來就只是原廠幫你把外觀改成跟正ST有八成像 讓

kirax20a04/03 15:07買家可以多花一點預算就能買到原廠大包(與較運動化的懸

kirax20a04/03 15:07吊設定等等) 扭力樑之亂還是後話了

很適合不想動腦(沒錢)去想怎麼改車的人啊,比方說我。

sorkayi04/03 17:21不許你說我大wrx壞話

嫌貨才是買貨人欸~

lancelot12304/03 17:38Auto Pilot又不是你一上車就強制啟動...你也可以從買

lancelot12304/03 17:38來後開到報廢都不去用它,拿不能隨心所欲駕車當反對

lancelot12304/03 17:38理由還蠻...有趣的,而且塞車時是要多有駕駛樂趣啦,

lancelot12304/03 17:39這套就好用在塞車

我以為autopilot泛指所有的電腦控制... 總之我想表達的是我喜歡自己控制車子,不喜歡電腦介入太多。 對不起我不是從國外回來,English 真的no good。

joe5140804/03 19:28STL就買大包跟性能調教的家用車啊,原廠幫你改好一半以

joe5140804/03 19:28上的意思

原來它算家用車喔...有個優點就是它百萬內但後座有出風口!

kazazero04/03 20:25如果model3可以再試多一點就好了,很好奇之後的心得

我也很想試駕高速的部分

hanchueh04/03 20:38老實說對原po這對這麼高的情侶 Model 3應該不夠舒適

hanchueh04/03 20:38真的要推薦的話應該要等Model Y或是直上X

hanchueh04/03 20:39我自己租過 Model 3載173的妹子覺得蠻小的

重點是173的妹子(畫線)

ststLiang04/03 21:18樓主都說了,她是“老派”,人家就是不喜歡model 3

ststLiang04/03 21:19倒是我有點懷疑,wrx的煞車真有那麼不夠嗎?

ststLiang04/03 21:20之前坐同事的wrx,車上三個人,那個煞車能力我還覺得

ststLiang04/03 21:20很驚艷啊

S大,重點是踩煞車時的時速啊~

※ 編輯: kangta (36.227.185.137 臺灣), 04/04/2020 00:33:32

ststLiang04/04 01:10也許…妳可以先試試換煞車片…我現在用的是endless, 蠻

ststLiang04/04 01:10不錯的

ststLiang04/04 01:11我猜你起碼150以上…才會覺得不夠力

目前也是打算先換煞車片

kevin62104/04 12:38煞車不夠力(X) 煞車不夠帥(O)

要帥要先有錢,據說電子煞車換起來特別麻煩。有的卡鉗要連輪框一起換,更是不歸路.. .

※ 編輯: kangta (101.10.7.175 臺灣), 04/04/2020 17:32:25

kyoko2204/05 21:39檸檬哥的煞車踩起來跟你有一樣的感覺…也很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