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佛系跨考資工無一所正取心得分享(代PO)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佛系跨考資工無一所正取心得分享(代PO)作者
sandy50315
(hi)
時間推噓12 推:12 噓:0 →:5

[本文為代PO]

文章架構:
一.前言
二.背景&戰績
三.補習相關
四.準備的時間序
五.跨考生的散亂心得
六.找教授與拜訪實驗室入門、心態和建議
七.結語與我自己的看法



-----------------------------------


[一. 前言]
先說,我不是一個很認真的考生,沒有從頭到尾都拚得跟什麼一樣,起伏很大,分享此篇只望自己的經歷可以給有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每個人讀書方法跟資質還有運氣都不同,我自認的不認真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很肝,可能對另一些人來說只是小皮毛,所以用字遣詞的部分大家也參考就好。
只希望若有跟我一樣背景的人可以對自己更有信心一點,也當作是一點回饋跟幫自己的這一年半做個整理。
希望大家可以在此文章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部分。


-----------------------------------


[二. 背景]
台北某私立資科系應屆,大學班排57.44%,系排56.70%。
學校修過與研究所考科相關的課程只有資料結構與演算法,但資結的部分學校教的範圍只占研究所考試範圍35%,演算法的部分15%。
其他四科(線代、離散、OS、計結)完全沒碰過沒學過零基礎。
大一狂翹課兩科必修被當,大二認真玩社團課業稍微顧到,大二下暑假不顧家人反對跑去日料店打工後發現現實殘酷,於是在結束地獄般的打工生活後決定考資工研究所。
沒有戰友,但有加入討論的賴群,常常問一些白目問題讓大神們賜予我方向。

戰績:
\ 數學 軟體 硬體 結果
中興 44 44 備2XX
中山 44 43 60 備9X
中央 35 14.75 66 落榜
中正 62 21 41 備1X
清大 --------缺考--------
台科 42 76 備2X
成大 查不到 落榜
台北 70 59 備2X
台師 76 64 77 備2X
元智 --------缺考--------

(考試會很累,記得在考前就要調整好作息)
(中字輩真的把握課堂所教的,基本上穩)
(考試我全部都用鉛筆寫。我之前也有爬文過可不可以用鉛筆寫這種問題XD)


----------------------------------


[三. 補習相關]
無師自通太難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家庭經濟也許可,於是選擇資工領域最有名的大碩補習班。
老師都很推。學費就大家自己電話/櫃台詢問斟酌。


1.各科選擇:

線性代數與離散數學:黃子嘉
跨考首推子嘉老師,沒有基礎的真的不用害怕一開始聽不懂,後面才會開始聽不懂別擔心。
請一定要做練習題,不要跟我一樣每題都不會寫也看不懂就挫折,然後都拖到後面一起面對,結果很崩。

資料結構與作業系統:洪逸
資結的部分一開始至少你要會Log(高中數學),後面循序漸進不用擔心。
OS的話看你想像力跟理解能力到哪。我自己表現的很差,聽是聽了但沒有什麼想法跟概念,得自己去補一些常識才比較能夠理解老師在講什麼。

計算機組織:張凡
當初在報名補習班的時候櫃台給我試聽的就是這一科,從頭到尾我都聽不懂,所以正課開始的時候我超挫,但其實老師講的很詳細,深奧的東西講的也很好理解。
而且老師會每堂課一直複習前面教過的東西,但最好自己回去還是要做做題目(我以為自己都懂了但最後發現很多小觀念我都沒掌握好),後面pipeline跟memory那邊有點難。
上課要認真點QQ

演算法:林立宇
我只上了兩堂課就因為時間來不及加上自認此科不太能速成所以放棄。無從告知老師的教學模式。


2.大碩TKB V.S 面授:

一開始因為家人希望我選擇面授(覺得不會可以問老師),所以我全部報名的時候都選面授,然後考慮學校上課的時間所以第一個開課的是大三上10月的計結。
但我其實不是能夠久坐的類型,面對從早九到晚十的課程(我那時候每過幾分鐘就在看手機時間覺得夭壽怎麼過這麼慢),一開始有衝勁的時候是能夠坐得住的。
但後期開始有點沒有熱情後就會混水摸魚(這時候老師正在教對我來說最難懂的pipeline),我這part沒認真聽後,後面也整個無法理解,所以連正課都沒有聽完我就自己宣布課程結束。
決定再付1000元聽一次(上面授課的話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都可以+1000元選擇重聽)。
然後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決定所有的課程都改成數位課。
因為太晚發覺自己不適合上面授,本來都在等大三下才開的面授課就這樣浪費了。
所以希望各位能夠提前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上課方式,不要跟我一樣選錯路,浪費了近半年的時間。
(TKB為每3小時20分鐘一堂課,可以快轉或暫停,可以自己決定想要休息的時間但秒數還是會減少XD)


3.筆記:

我有買數學黃子嘉老師的筆記,其他的筆記都是自己上課抄的。
不過我自己的心得是如果可以重來的話我會把資結跟OS的筆記網路上有的資源印一印,不然就是買一下,老師上課的筆記太重要也太多。
真的是抄到手軟,而且對於我這種沒辦法一心二用的人抄筆記時無法同時聽老師講話就很吃虧,同樣的地方要聽兩次(一次抄筆記一次聽課)。


4.題庫班:

在報名前就有問過群組裡面的學長,他問了我的目標跟我的進度後,跟我說如果目標是四大不可,而且已經有複習過一次話知道自己哪裡比較弱的再去上。
不然跟著題庫般的進度複習的話一定會爆炸。因為我自己的目標是有中字輩就好,加上題庫班聽說都會上到考前。
我自認我如果有上題庫班一定會壓縮到我自己複習的時間,所以決定買學長姐們的二手題庫自己刷刷就好了。


-----------------------------------


[四. 準備過程]
前情提要:本系大四上有專題必修,可用實習抵,考慮到大四上要拚研究所根本沒心思顧慮專題,所以選擇在暑假進行校外實習,讓自己大四上的課堂數可以減到最低。
(大四上共10學分內有3學分為實習)

時間序(2018.10 - 2020.01):
2018.10-開始計結面授課(期間要認真很認真,要混很混。手遊還沒戒掉,每天都上線2小時up。回家也不會複習或做題目,一整個覺得之後再弄就好)

2019.03-開始上數位課程(資結&周易線代)

2019.04-自行宣布計結的課程結束,決定在暑假的時候再次聽第二次。

2019.05-結束了周易線代的課程(僅上了8堂而已就因為聽不懂所以逃避了起來)

2019.07
-暫時將資結放一邊(大概上到近2/3的進度,因為要實習了時間被壓縮到決定要趕快把其他科目也補上來,數學此時轉成聽黃子嘉老師的課)
-開始實習(每周一至三早上9:00-18:00,晚上18:40聽TKB聽到22:00)
-星期四跟星期五上計結面授
-星期六、日每天兩節TKB

2019.09-開學後每天有時間就TKB跑、並把離散聽完

2019.10-結束資結課程、線代聽第二次到第四章還是聽不懂所以又重聽了一次

2019.11-作業系統聽完、月中開始碰題庫

2019.12-月底完成線性代數課程

2020.01-15號之前還在刷題庫、15號後狂刷考古(一天大概可以2份)

(手遊我期間沒戒掉過,只能說考生還是要適當的放鬆,就適度就好!我還會在寫完考古題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看動漫)


-----------------------------------


[五. 跨考生的散亂心得]

1.跨考零基礎,怎麼都看不懂?
我身邊沒有任何朋友要考資工,也非本科系,一開始的狀態連PTT/Dcard上面大家用的考科的簡寫都看不懂:AL/CA/DS...就像個白癡一樣,還會去Google搜尋CA是什麼的那種程度。
看一次看不懂就看兩次,兩次不懂就看三次,學會google,學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好好運用線上大神分享的資源!
遇到讓人看不下去的題目也要哭著看下去(英文題目真的讓人很頭疼),有一天你就會發現,以前覺得好難的題目突然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了。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愈是逼迫自己去看那些看不懂的,在龐大的練習下就會不知不覺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前提是你能撐過那個很痛苦的過渡期。


2.資工所競爭好激烈,不是本科系是不是沒辦法活下去?
其實不用有那種想說其他本科生都是在學校上過課然後補習班又上一次,因此覺得自己落後的想法,很多時候要學會正向思考,如果落後的話就更努力把它追過去就好了!
很多本科生也是混了好幾學期才突然準備考試的,起跑點一定有些微的差異,但勤能補拙,重點是有沒有用心。
雖然說是這樣說,但沒有實際體會過的人還是很難豁達啦><


3.誠實面對自己的實力,不要自視甚高或抱有僥倖的心態。
我自己一開始的目標當然也是四大,然而10月的時候,隨著考期將近,發現自己的進度根本就岌岌可危,四大已是癡人說夢,於是將目標改為中字輩。12月左右時自信心衰弱,變成有學校就阿彌陀佛。
所以交大跟中正考試撞期時秒選中正、台大跟台科撞期時秒選了台科,台師跟台北我也都報起來,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可以多報幾間就幾間(見仁見智),畢竟我考運不是很好,多報一點比較保險。
不要因為害怕面對自己不足的事實,就把一切推給命運,隨便報考,最後吃虧的可能是自己。
(考完中興的當天認為自己鐵定落榜,所以一時衝動就報名了元智)


4.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我想這可能是真的。身為一個跨考生孤立無援,但若你真的渴望,你會願意去問、去擴展,在這個過程中或許你就能找到你的貴人。
當然也不要吝嗇於分享,有時候你認為很小的事情對於別人來說或許是很重大的事,當然對方也會在之後回報予你。
這邊感謝我的鄰居、我認識的考別科系的戰友、一開始幫助我入門的姐姐、台大的大神、跟之後找教授時給予我很多意見的學姐和學長,跟一直支持我的父母與朋友。


5.養成讀書習慣
一天不讀書一天不爽,一直不讀書一直不爽。
請讓自己盡快昇華到這個階段!


-----------------------------------


[六. 找教授與拜訪實驗室入門、心態和建議]

1.找教授入門步驟:

a.email告知並約好時間
b.指定時間前往拜訪,面談完後請跟教授確認彼此心意
c.等待被宰割
d.Happy ending / Dead flag

-舉例-
a.XXX老師您好:
我是XXX大學四年級的學生XXX,今年碩士班考試以備取第XX名的成績達到就讀XX資工所的基本門檻 (往年此成績皆能備上)
由於對老師您的研究方向之一 XXXX 這一塊很有興趣,希望能夠更深入認識老師的研究內容,並了解老師要求學生應具備的條件,以便趁早做好學習計畫。
綜合上述內容,想與老師約個時間談談,希望老師能夠抽空指導。

我可以的時間是每周的
星期一XX~XX 星期二、三、五整天、星期四XX~XX
(若老師想節省時間我非常樂意與其他同學在同一時段與老師面談)

感謝老師抽空閱信,期待您的回覆,謝謝老師。

學生 XXX 敬上

b.請準時!並且做好資料!建議自己把想要問的問題寫在筆記本裡面並預留謄寫答案的空間,不要拿出手機來看著問,我個人覺得觀感不佳,而且手寫也很方便!
至於要做什麼資料呢? 我自己會去看最近老師實驗室畢業的學長姐寫的碩士論文,看題目跟摘要,選幾個我比較看得懂的題目寫在我的筆記本上,並把老師的研究專業跟一些基本資料查好寫好。
一天直接約2-3位老師才不會每個領域不同一直搞混,事實的在面談中透露出你有做這些功課是蠻加分的(我去中X找教授的時候因為有把一些實驗室網站的小細節跟論文題目抄在筆記本上還被教授誇獎但也被問細節XD)
所以要做功課就要做足然後好好發揮!

問題集參考:
請問碩一的時候主要是修課跟看paper嗎??還是也需要幫忙接計畫呢?
請問碩二的規劃?
請問論文的題目大致上是自己找還是老師會給個方向呢?
請問meeting的方式是如何?(一個禮拜幾次、一次幾個人...等)
請問老師在畢業的門檻上有什麼要求嗎?
請問老師有推薦哪本書或是期刊可以讓我在開學前先充實自己的能力的嗎?
請問教授目前已經收了幾名學生、還有幾個名額?
請問如果有加入實驗室的話,什麼時候要去LAB(暑假或開學..?)

***最重要的問題情境**

我:請問如果我有意願加入的話是直接回信給教授嗎?
教授:YES!
我:那麼老師什麼時候會做出決定呢?最晚什麼時候要回信呢?(前者現場忘記問不好意思問的話之後回信給老師表明意願的時候也請一定要問!!!不然你會空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再去問教授結果...)


c.單純等待,但請多找一些教授,因為你可能不是教授的優先名單QQ

d.耶,被教授發了再多找找其他實驗室的卡!


2.拜訪實驗室步驟:

e.直接敲門(怕撲空可以先寄信給實驗室成員或是實驗室email,但我寄了三間只有一間有回)
f.說明自己的身分還有在這邊的理由
g.相談甚歡/平平淡淡
h.謝謝!

-舉例-
e.叩叩叩(沒回應) 叩叩叩(沒回應) 叩叩叩(沒回應)
放棄。(10分鐘後再敲一次)
OR
叩叩叩(請進)
成功潛入。

f.你好!我是今年碩士班考試的新生,我想要問一些問題,不知道學長姐現在方不方便?(請坐 OR 現在沒有碩士生在喔,你一個小時後再來應該有)

問題集參考:
請問實驗室的作息如何?(是否有規定幾點到學校、幾點離開)
請問是兩年畢業嗎?
Lab的meeting方式是如何進行?
平常是由老師親自帶還是由碩博班學長姐帶還是自立自強?
請問老師有什麼地雷嗎?
目前實驗室有接什麼計劃或產學嗎?
實驗室會定期有什麼聚餐或是活動嗎??
碩一的時候,一週的行程如何?(幾次meeting、修課數量、會分配研究進度嗎?還是以選讀paper為主)
老師會提供多少的助理費呢?
同學間的互動頻繁嗎?還是都是一對一接受教授的指導?
畢業的學長姐都從事什麼樣的產業、工作性質呢?
還有其他推薦的教授嗎?

g.不用期待學長姐會很興奮的歡迎你,我看了好多篇都說很熱絡,但我自己遇到的都還好。

h.記得感謝學長姐們花時間回答問題!


3.心態部分迷思:到底要不要卡位? (以下為我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我一開始也是沒辦法接受自己卡位,好多人勸我每間都要回信卡一下,我都說我不好意思,不想要讓老師失望也不想要礙到其他同學。
但後期卻發現我找到了我理想中的實驗室,所有資料都附上也表現得讓老師很滿意,但最後還是落在一個很不穩定的位子,也是得等前面放棄才有機會(但很難)。
所以難道你要痴痴的等到開學,讓自己沒有回頭路嗎? 之前也有不錯的實驗室,但錯過那個卡位的時機後你也不過就是個候補不是嗎?
找教授對我來說是一件比考試壓力還要大的事,你不知道何時你才能在這汪洋中找到一座島歇息,而且領域也一直沒有敲定,真的會讓人心裡很慌很悶。
現實中沒有你不辜負別人,別人就不辜負你的事,套在老師上也一樣。自己的未來在自己手裡,請先顧好自己再去思考其他事。(就像先自救才能救人)

結論:
能夠盡快並且在最後跟卡了位的教授致上最高歉意就好了,我們不是聖人,只是個想要安穩過日子的菸酒生。不要道德喪失卡了一堆死都不放棄。
(呼籲:再找到最想要的實驗室之前,卡一間你次想要的就好,其他你卡著也沒有用,乾脆讓備取名次流動起來,搞不好這些備取的人卡了其他你想要的也說不定)
然後如果心裡真的過不去的話,就讓自己變得超級棒到老師搶著要就好了!(就不用卡了
QQ)


4.建議:

在放榜前請就先列出你想要找的教授3-5位(愈多愈好),一放榜後全部寄信,先搶先贏。不要因為別人嘴巴裡說XXX老師怎樣怎樣怎樣(負面),你就因此放棄這個老師,只要領域你不排斥,就給他找下去!!!
我自己就因為太在意別人的話所以吃了很多虧,希望大家不要先入為主,自己去體驗後再決定也不遲。
(我當初就是聽完別人講後覺得不能找,但最後發現也沒老師找,就碰碰運氣去找了這個老師,結果發現很好,但是我太慢了...)


-----------------------------------


[七. 結語與我自己的看法]
每年考資工的人數一直在上升,原本以為虎年報考人數可能會下降,但並沒有。
考試題型開始出現了變化,有些5-8年來不變的考試題型,在今年已經大幅地做出了改變,希望明年的考生可以去看看109年的考古題與之前的考古題的不同之處(中興、成大硬體、中山數...)
我想會考資工研會一年比一年險峻和困難。

而且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環,不要吝嗇做好事。
在時間來不及的情況,請以考古題優先,這真的會拯救你。
這漫長的備考生活中,不要忘了休息,但也別休息太久XD

最後祝天下所有考生都能夠努力與成果成正比唷!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7.219 (臺灣)
PTT 網址

john05241 04/19 21:56找教授資訊蠻詳細的推推

john05241 04/19 21:57但感覺找教授教學比正文還多

beginomega 04/19 22:51給正在準備考試的跨考生很大的鼓勵,

beginomega 04/19 22:51謝謝。也恭喜上榜!!!

LaAc 04/19 22:57推六

gcobs226484 04/19 23:11推分享 好奇最後去哪間啊?

WilMyers 04/19 23:35考上了,人生就翻過來了,你的下半輩子

WilMyers 04/19 23:36就完全海放輪班星人

DLHZ 04/20 00:34推六

ian31722 04/20 02:31推找教授心得

jack1218 04/20 08:24推最後去哪裡啊

magneto5566 04/20 10:22ip是112. 其實如果正在寫作業趕dead

magneto5566 04/20 10:22line的話,應該也很難用多開心的表情

magneto5566 04/20 10:23來迎接拜訪的人

tommy13 04/20 12:04推 最後去哪間

shownlin 04/21 13:59其實演算法才是最能速成的吧...

jessica00951 04/24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