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好雷] AI終結戰,母親和女兒角色解析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AI終結戰,母親和女兒角色解析作者
ranjake
(學姊)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此篇文章於應景的母親節隔日發出,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以下文章為高雄電影誌誌友投稿,代為轉發,更多在地電影相關訊息可參考粉專:
https://m.facebook.com/KMMmovies/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AI終結戰(I am mother)
亦作:《吾乃母親》

觀眾往往喜歡讓導演直接的把答案丟在你面前,而不是細細的去思考每一句台詞帶給你的意義與思考。
影片開始以一個機器人在乾淨的高科技空間照顧著初生的嬰兒,奠定了影片大部分的基調。
機器人「母親」用著溫柔的聲音(蘿斯楞纁旭t音)哄著孩子,也讓我們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機器人的人性與善良。
===========(暴雷注意)==============

一、 母親
1. 末日的真相
機器人「母親」對「女兒」訴說著人類因為戰爭而毀滅了地球,但「母親」卻沒有說人類是「自相殘殺」還是「面對著共同的敵人」。
而這個問題在後續「女兒」(克蕾拉・路加德 飾)逃出去後,面對了大型的玉米田和大型機器人正在栽種的畫面,大概可以推敲出,其實人類是與A.i.展開戰鬥的。


2. 複製人會夢見複製羊嗎?
當女人(希拉蕊極v旺 飾) 挾持著「女兒」的,並已割傷到「女兒」的脖子時,儘管我們無法從「母親」這具機器人的表情去判斷當下「母親」的情感,但也能從「母親」略顯慌張與照著女人的威脅去把門打開,這樣的情形去判斷, 「母親」 對這個名為「女兒」的人類物種產生了擔心。
另一項佐證「母親」對人類「女兒」產生情感的畫面,為最後「女兒」要將「母親」開槍的那段,母親最後用在「女兒」的苦苦哀求下,答應了讓「女兒」在這個重生的地球上獨自扶養著後代的人類。


3. 人類進步的象徵性
而這個「對機器人母親開槍」的鏡頭在片中也僅僅會是一個「象徵性」的突破與成長,因為「女兒」知道世界上所有的機器設備與資訊載體都是「母親」,即便毀了這個「母親」,這世界上也有千千萬萬個「母親」。
至於是「象徵性」代表著甚麼呢?

I. 粗淺一點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為管教甚嚴的母親,面對終於長大的兒女的一種放手
,因此兒女必須要做出一個「象徵性」(突破性)的動作來讓母親知道自己的成長,例如:離巢。
這也是自然界大部分動物會做的事情。

II. 以政治角度,我們可以再從「母親」的下一句話去得知。
「如果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隨時都會在」母親
地球在戰後成了廢土,這個廢土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剛歷經戰爭或解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確實必須要由一個中央集權的政權去介入,才能使之迅速發展,一如片中末世的地球需要一個單一思想的「母親」A.i.介入才能讓人類的種族得以延續。
而「母親」的這一番話也象徵著即便國家進入了民主與開放(以「女兒」的思想象徵)後,在國家需要中央集權時,這個集權永遠都會介入,就像是片中無法消滅的「母親」。
一個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勢必會包含著集權的過去與民主的未來,這是一個一體兩面的必然,並非一直以集權、獨裁以及限制言論與網路自由來限制人民的思想。


4. 倫理課
片中除了出現「母親」教導「女兒」如何摺紙,並帶著她成長外,也刻意地帶到了「母親」教學的過程,第一個教學鏡頭為「倫理課」,即便「女兒」並沒有認真地聽課,觀眾們仍然會被這個導演認真著墨的畫面給吸引。可能某些觀眾會認為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鏡頭,但在最後「女兒」與「母親」的一番對話中可以略知一二:
「你們種族的消滅是一個必然的現象,而我的任務就是讓完美的人類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並獲得延續。妳(女兒)就是我創造的完美人類」母親
此台詞呼應了電影剛開始的倫理課程,不管這個「母親」是不是人類的敵人,都要依照正常的倫理創造出完美的人類,讓她有別於礦井中的那個「地球原生人類」,讓她在地球上帶領著其他完美的人類繼續存活,就像是上帝創造了亞當與夏娃並讓他們管理伊甸園。
地球原生人類,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一群罪孽深重的、互相殘殺的罪惡,原生的人類以為人類可以延續香火,但我們自己破壞的大環境卻成為了抹殺文明的最後一刀。


5. 種族的延續
片中「母親」為了獎勵「女兒」考了一個不錯的分數,而給予了「女兒」名為「弟弟」的男嬰,我們也會在最後看見「女兒」依照「母親」的方式,細心的照料著這個新生兒。除了看出一個精神上的繼承與吾法擺脫的影子外,也看到了人類的新希望,但我們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想,會發現「女兒」若要延續真正自然的生育,無可避免地必須與她手中的「弟弟」進行繁衍,在許多的文明起源故事中,我們都可以得知近親亂倫是一個種族在極端環境下必須要做的選擇。


6. 摺紙
電影的開始,當「女兒」與「母親」在互相摺紙,而我們也會在摺紙中發現,折起來的都是些動物,這也可以解讀為上帝當時教導亞當與夏娃如何管理動物,並成為伊甸園的主人。



二、 女兒
1. 母愛
片中直到最後一幕前,都沒有任何一位男性角色(除片中紀錄舊時代人類存活紀錄的脫口秀外),而作為延續中族的命脈,不管是「母親」還是「女兒」皆為女性角色,因女性更容易的延續種族與照顧後代。
這樣的實例我們也可以從一個人類家族的團結程度去窺探,一個家族中若老公外遇了,這個家還可以藉由堅韌的女性代表來維持這個家的和諧與興盛;但若作為強勢女性的媽媽有了外遇,那這個家族很大概率的會面對分崩離析的局面,因此人類的最初的社會型態大多皆為「母系社會」。


2. 選擇
在「女兒」逃離了原本生長的基地,跟著「女人」來到了他所謂的人類根據地,觀眾也跟著「女兒」視角發現,所謂的人類根據地只是一個孤單人類的床褥。獨自在海岸邊的「女兒」也面臨了兩個選擇:
I. 跟著「女人」在野外生活,過著不知道危險何時降臨的艱苦生活。
II. 回去「母親」的身邊,照著母親的意思擴大完美人類的種族。
最後「女兒」留下了一隻紙摺的動物,並回到了「母親」身邊,接過新生的男嬰後,創造了的三個選項:
III. 擺脫「母親」並強調自己不需要母親的協助,最後用「母親」的教育與自己的方式延續種族。
當然,我們知道其實不管哪個選項都擺脫不了「母親」的監控,「女兒」這不管做了甚麼選項,她終其一生都會在母親的陰影下。
若我們再從聖經的角度去看整個故事,可理解為上帝終於原諒了人類偷食善惡果這樣的行為,並允許人類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紀元,但上帝永遠都在看著我們,直到我們需要她的協助。


3. 女性亞當
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祭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
---創世紀2:21-22
片中的第一個男性作為一個黑人小男孩出場(OS:不知道這個黑人小孩是不是為了政治正確而刻意安排的),除了讓「女兒」的角色成長外,更是為整個影片的結尾寫下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句號,人類的希望最終交還到了人類手上。
編劇在這邊並沒有用男性保護家裡或任何的男性霸權去加入故事中,而是用一個「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核心去將這個創世紀的新篇章添加一個平衡的色彩。



三、 女人
1. 伊甸園的蛇
在「女兒」救下了前來求救的「女人」後,「女人」便不斷的藉由證據與語言說服「女兒」跟著他一起離開母親,最終也成功的利用「母親」對於「女兒」的保護心態威脅「母親」打開出口讓他們離開。一如聖經創世紀第三章中蛇利用語言誘惑夏娃吃下善惡果,「女兒」也在離開基地並得知礦井的真相後,直面了人類的罪惡,也獲得了分辨善惡的經驗與能力。


2. 失敗的完美人類
「女人」的誘騙動機為希望有人能夠陪他度過寂寞,雖然在最後的最後觀眾會發現不僅於此動機,但故事在這裡也讓「女兒」面對了衝擊性的原罪:「自私」。

在此之前,實驗室的培養槽中,可以看見「女性」培養槽總共少了三個胚胎,其中一個我們可以在「女兒」尋找骨灰時可以看見「女孩」的骸骨,那除了「女兒」的那一個女性胚胎去哪裡了? 其實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剩下的那個胚胎就是「女人」,在最後「母親」藉由另一個軀體前來拜訪「女人」時說出:
「妳真的以為你能逃出礦井是妳自己努力的嗎?」


母親
藉由此可以大概推斷,「女人」在「母親」的教育下逐漸顯露出對「母親」的懷疑,可能因為居住在礦井的「原生人類」攻擊基地時,「女人」一樣面對了與「女兒」一樣的選項,只是這次的選項是「母親」與「礦井」,「女人」最終選擇了「礦井」,並開始了她苦難的一生。
可能是出於「解放人類」、也可能是出於「忌妒」,最終她想要像「礦井」那些人所做的事情一樣,去解放出在基地長大的「女兒」,試圖讓她跟著自己生活,並成為另一個「母親」。最後我們也能藉由她不斷的繪製「礦井」中的其他人像中推斷出,其實她對於「礦井」還是存在著思念與感恩,因此「忌妒」這個選項不成立。



四、 結語
恭喜,《吾乃母親》的解析快結束了~
1. 女人碎片
I. 我們天真無邪,對於母親所教導的一切唯命是從,我們要成為母親的驕傲,長大也要
成為像母親那樣偉大的母親。

II. 我們桀傲不遜,對母親所說的,我們感到懷疑,不惜反對與離家出走,只為了證明母
親的錯誤。

III. 我們是母親,我們干預孩子的生活,幫他做出選擇,只是為了讓他的未來更加順遂。
以上幾個階段就像是女性在一生當中所會面對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就像是碎片般拼湊了女性(男性)一生的歷程。本片也很巧妙的用科幻的外皮包裹著女性成長歷程的這三個階段,而「女兒」在片中的年紀恰好也是最容易受到同儕影響與蠱惑的年紀。即便我們相信自己不會跟自己的家長一樣,但自己成為家長後,又有多少人能擺脫父母的模板呢?


2. 極端的對立
「女人」在最後的最後也被「母親」直接點破了一點:
「難道妳覺得妳可以成為他的母親?」母親
「女人」即便再不想承認,他也是默默地用激烈的手段帶著「女兒」離開,其實本質而言,「女人」與「母親」所處的位置並沒有不一樣,只是一個滿口謊言的誘騙;一個精心安排的測驗。最終「母親」也利用他安排的這一切讓「女兒」知道她需要的是甚麼,母親也在片中說出一句:
「我有做過甚麼錯誤的指令過嗎?」母親
在這句話後,「女兒」也是默認了「母親」所有的安排與判斷都是正確的,這點呼應最後對「女人」說出的那一席巧合之說,也可以看出「母親」確實的安排了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女兒知道誰才是她該相信的,那個地方才是她該待的。


願在這個角色裡的母親都能享受其中。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63.133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