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不知道要不要出國
看到大家都是分想在美國的經驗,
我來分享一些我在德國的感想。
本人是唸理論化學博,今年要畢業,
先說結論我完全不後悔來德國讀博
原因如下:
1 申請時間彈性,且多元。大至上你只要寄信給教授尋問是否有缺,有的話通常教授們都願意給機會。再加上還有max planck研究機構這個管道。很多大學教授也都有在機構裡掛職,也就是同一個教授的funding有多種管道,申請的機會更多。
2. 不需當助教,這是和美國的情況做比較。也代表可以專心在研究上
3. 交通方便。大城市內以輕軌為主要通勤方式,在加上各種公車,因為是學生還可以購買學期票,非常划算。
4. 購物方便,沒有便利商店,但全聯等級的超市分佈密集,食材購買完全不是問題,藥妝店也是如此。
5. 學費便宜。以我為例,每學期只需付約6000台幣,另外博士是有薪水的,屬於每月可以存到錢的狀態
最後出國唸書共有的就是可以以完全獨立的形式在當地生活。主要也是在台灣唸書時我是住家裡。
希望我的經驗有幫助到你,也歡迎有打算在德國唸書的人來寄信問我問題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6.
--
我怎麼聽說德國博士生要去跑外送跟計程車補貼家用
你的博士是100%嗎?
不過我看原文問的是碩士 跟你博士也差太多
基本上讀美國碩士的不缺錢 而且也不用做研究
好奇樓上“讀美國碩士的不缺錢”,這論點是怎麼來的?
還有不用做研究???
讀要論文的美國碩士比日本壓縮機還稀有
99%美國的碩士都是讀不用寫論文的吧
現在H1B那麼難抽 會去讀美國碩士的 幾乎只剩富哥富姊了
我猜他的意思是家裡不缺錢吧?
會說'讀美國碩士的不缺錢'大概是指家境普遍不糟八 畢竟美
國讀碩士大多數都自費 不像讀博的不用繳學費還有薪水領
我還真沒看過在德國讀博還要在外面打工的。
應該是要酸人是富二代啦
能去美國念碩士的本來家裡經濟不錯的就是佔大多數
原來我是那1%要寫論文的… 但做研究對找工作有幫助
幸運上岸了
酸富二代?我怎麼看起來是酸窮酸博班生以為那點薪水別人
會稀罕?
德國博班不少缺是只有50%薪水的哦 你是領100%的博班吧
至少我自己跟我認識很多人都是借學貸、存錢跟想辦法
申請外部獎學金.研究的部分,我認為還是要看program
還是有不少要求要寫論文的吧!特別是對未來想念博班的
論文幾乎是必選的選項
我自己的program就是沒得選的,必須要寫研究論文
很多人看到留學就想酸有錢,跟酸酸沒啥好爭辯的
林北看過一海票印度學生 只借了一兩萬美金 只夠付第一年的
學費 就來到美國了,落地的第一天就在求TA RA
h1b 難抽又怎樣 三年opt至少已經夠把學費都賺回來 又有三年
美商工作經驗 之後可以再去加拿大 英國想辦法
確實說現在會去讀美國碩士是富哥富姐的心態真的很不好
來美國後應該要open-minded一點
選擇出國離開台灣讀博念碩都有自己的想法及選擇
直接單指人家家庭的話真的很不洽當
看唸什麼科系 醫學是超級負二代..學費都夠買房了
有人都說念碩班是吸奶水的錢了,可悲啊。
我其實認識很多碩士朋友是在台灣工作努力存完全才出來
念碩士的,他們在台灣其實算是高薪只是發現職業薪水天
花板才砸下所有積蓄出來念
樓上 現在H1B難抽 這樣已經不划算了
12
首Po目前國立地名大學電機系升大四 在準備G/T 同時在軟體公司當QA實習 未來希望到美讀CS碩 平常修課就有修蠻多相關課程 出國的規劃是因為身邊的親友大學畢業都會出國16
目前在美第8年,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如果你的問題還停留在"要不要出國",我的建議一律是"不要" 出國(假設是美國)是一筆巨大的投資,這裡指的不是錢,而是時間 在你沒有身分的狀態之下,來美國基本就是待10年 4-5年在學/工簽/辦綠卡 + 5-6年綠卡移民監2
本身31歲來美,在美國已經待了6-7年了。其實家裡三代都在這,我是最晚過來的 在我認為 在美國最重要的三件東西 1.錢2.身分3.個人能力(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和習慣這種軟性問題我先忽略) 在疫情前,三則有其一就可以。因為有錢可以買身分,和培養能力。或有身分培養能力不7
很久沒有回來這個版 深夜無聊閒晃各版思考人生 我覺得出國念書之後工作幫助很大 至少對我人生而言是個巨大的幫助 反正你就先去念書 如果適應不錯 就待著 適應不好 就回來 人生不差那個錢10萬美金+時間2年左右
57
[請益] 師大碩 vs 台大逕博[代po] 大家好,小妹我是目前師大化學碩一學生,由於三校聯盟,因此教授提供逕讀台大博士的 機會 因為家境不太好,應該不會出國念博後 然後本身對做研究還算喜歡,但也擔心在台大念博士能力不足25
[心得] Cornell ECE PhD 就讀心得[序] 之所以發這篇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板上主要都是錄取心得文,並且PhD相關的也比較 少,希望能增加點樣本數;二)讀博的這幾年來有不少人詢問自己是否適合讀或轉博,希 望這篇文章也能提供一個參考。 另外想先聲明以下皆是個人經驗,不同學校不同教授不同program都有可能存在巨大的差18
Re: [新聞] 不尊重專業只重學業 台灣成為低薪國度我也來分享一些過去的經驗 在德國摸魚的時候,曾經申請到某研究機構的助理工作,協助實驗室的一些作業和替教授 整理文獻,薪水不高,但可以使用研究機構的系統資源。 一年後,教授通知這學期沒經費支付助理薪水,要下個學期才有,請我停止作業。 我跟教授說,沒關係,這學期不支薪替你做事,只要同意我繼續使用所內設施即可。8
Re: [請益] 要不要念博士教授因為希望有博班當然這樣講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讀博士 如果你不是真的想做研究, 那你的博士生涯可能會過得極度痛苦 而且畢業的機率也不高 我不知道你之前做研究的經驗多不多7
[心得] Germany KIT IHE PhD 等申請心得這篇是去年2019的申請過程以及錄取結果,不是最新的東西,但有鑑於板上較少關於歐洲 &德國博士的申請心得 我覺得趁還有記憶的時候做個紀錄,內容也會包括半年多來的一些所見所聞~ [Application] Germany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IHE (高頻電子所)6
Re: [選校] 2021Fall化工碩士求建議雖然我覺得板上好像對歐洲讀博沒什麼興趣, 不過希望能有更多台灣人(?) 能對歐洲讀博有更多了解,甚至把這邊當一個選擇。 所以我想藉這篇來分享一下對於德國能源領域 (主要是電池)的研究的現況。 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分享! 做電池研究有幾個不同的方向,5
[情報] 德國MPI-CEC博班職缺-有機金屬催化大家好,我們實驗室Synergistic Organometallic Catalysis是在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底下獨立的研究團隊,主要做有機金屬催化 系統的開發。到五月底前還會再招一至兩名博班(三年),上工日期跟老闆瞧好就行,我的 經驗是投完到錄取兩個禮拜內完成。申請方法如以下連結2
[問題] 同一計畫 兩個博後?最近在找工作,連絡到一位教授,表明想在其科技部計畫底下做博後。 只是雖然該教授對我的研究很有興趣, 但同時也有另一名博士畢業生,想在其底下申請博後。 想問說: 同一個科技部計畫(人文領域)可以或常見有兩個博後嗎?2
Re: [閒聊] 你們這群科學家倫理觀是不是怪怪的啊因為動漫畫中的科學家都是被過渡誇張的, 就連《神探伽利略》的教授在影視中也被改得很誇張 可能跟日本人對「博士」有過多幻想有關 我以前一個教授讀東大博班時,在新幹線上被老人問他來日本幹嘛時 他說他在東大讀博(後來是交大的教授),老人馬上想跪他- 0731「留學德國-馬克斯普朗斯研究所國際學程」線上視訊會議講座,歡迎參加! 德國科學與工業領域,品質優良立於世界牛耳地位,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 Max Planck Institute)乃德國最大、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機構,以生物學和醫學、物理化學技 術為主要研究範疇,經常性且緊密地與所在地大學合作,學生在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進行 研究,最後拿到與其合作大學的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