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Peter Comeau談十大音響迷思

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討論] Peter Comeau談十大音響迷思作者
quii11
(寒靜)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0

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
線材跟VR類似,在音響系統中都是衰減的角色,
我之前用比較舊款的器材,有可能VR調降一格音量若衰減90%,
不代表所有頻段的聲音都衰減了90%,
有可能高頻衰減了91%、中頻衰減了89%、低頻衰減了90%。

線材對聲音的衰減影響我在想可能也是類似這樣。
你用了A線材高頻衰減了90%、中頻衰減了90%、低頻衰減了90%。
你用了B線材高頻衰減了92%、中頻衰減了80%、低頻衰減了95%。
你用了C線材高頻衰減了89%、中頻衰減了91%、低頻衰減了90%。

這樣調起來可能會感覺C線材比較搭你VR衰減90%時聲音(可能比較均衡)。

但你的VR如果降二格音量衰減80%,
有可能高頻衰減了80%、中頻衰減了80%、低頻衰減了80%。

此時你可能會覺得A線材比較均衡。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在調音時的想法,
不一定正確,也可能比喻上誇張了點,
請再大家指正。

※ 引述《feoteng2003 (Night for day)》之銘言:
: 先歌國際IAG集團首席設計總監Peter Comeau
: https://soundcloud.com/johnhdarko/10-hi-fi-myths-busted-w-peter-comeau#c=104
8
: 討論十大音響迷思,稍微可以代表美聲派的一些觀點
: 1. 迷思:Hires是因為有高於20k的資料,所以才比標準音質更好
: Ans: 不完全是,現代DAC在解碼時仍會過Filter,此時高音質的headroom較高,對降低

: 質的抗性更好
: 但Filter合理調整的話,會讓轉譯更具音樂性
: 另外過的數位處理越少,Hires的優勢就並不如想像中明顯
: 2. 迷思:超高音因為可以播放高於20k的資料,所以才比標準音質更好
: Ans: 當初都是索尼搞的鬼,硬要搞什麼新時代高音質喇叭,所以他只好把可以唱到30K

: 單體,搞3次hamonic到達100k,一切都是行銷啦
: 3. 迷思:數位就是0和1,不受器材影響
: Ans: 不太對,理論上硬碟或串流到播放器還好,但數位訊號處理就是有時鐘問題,光

: 有光電轉換問題,還有DAC是數位類比一半一半,所以轉換時還是會有出問題的地方,
: 的數位播放器還是會好很多
: 4. 迷思:黑膠就是比較好聽
: Ans: CD和數位進展已經很進步了,黑膠還要經過RIAA處理,所以也許比較好聽,但一

: 是比較不還原的
: 但另一點是黑膠時代通常有比較合理的成音處理,沒受到響度戰爭影響,所以這是黑膠

: 較好聽的另一種可能
: 5. 迷思:DAC和擴大機聽起來都一樣
: Ans: 沒有吧,可調整的太多了
: 6. 迷思:真空管是因為加入各種扭曲才會好聽,變壓器很不好
: Ans: (太專業聽不太懂) 基本上,晶體機放太小聲會有很多奇次扭曲,而真空管則是偶

: 扭曲,變壓器要看你怎麼用
: 7. 迷思:線材聽起來都一樣
: Ans: 線材就是個詐騙,基本上正常的線材應該影響不大,有感覺有影響的,搞不好是

: 出了某個頻段
: 8. 迷思:三音路的喇叭比二音路好
: Ans: 不一定喔,各有優缺點,多一個分頻點多一個鬼,但二音路又無法涵蓋全部頻段: 9. 迷思:DSP萬能
: Ans: 才沒有,其他部分搞定了才適合做DSP,不然只是亂搞
: 10.迷思:看數據就可以知道聲音
: Ans: 並沒有,常有數據很類似,但聽起來差很多
: 家用用監聽還是太直接,客廳用的音響還是要針對這樣的空間作調整,以達音場、音色

: 悅耳度
: 訪問很長沒字幕,又是難懂英腔,有錯煩請指正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0.207 (臺灣)
PTT 網址

yys31004/09 16:49講頻響就尷尬了 至少量測上的頻響沒啥差異

icekiba04/09 17:05您怎麼會覺得是在追求均衡?

應該是說,頻段、均衡只是舉例, 每個人追求不同,均衡標準也不一樣。 我只是舉例表述有這個變化。 當然變數很多,別說空間跟器材, 光是每個人心理、生理上的構造都不同, 你聽到器材測出來20k,跟我聽到的感覺就可能不一樣, 甚至我聽不到也是很有可能。

gregchen04/09 18:21對於機器的的運作來說,線材肯定是有差異的,訊號線就是

gregchen04/09 18:21討論signal integrity,電源線就是討論power integrity

gregchen04/09 18:21;至於最後呈現出來的聲音是什麼變化這倒又是另一回事

哈哈,是呀,他自己搞器材,可能覺得自己的東西最中性, 但如果說線材都是詐騙感覺是有帶點情緒了。

bt09200104/09 18:25所以搞電子分音,數位直出主動式電路,相對傳統系統,會

bt09200104/09 18:25比較接近原始訊號,喜不喜歡那就是個人選擇。

搞電子分音實在太麻煩了, 如果是主動喇叭的話,就是要自己十分喜歡那對喇叭了, 不然可以調整空間又太少。

gregchen04/09 18:25音響線材就是不計成本的把SI/PI議題搞定到最完美的程度

gregchen04/09 18:25,這也剛好跟聲音變化有正向的相關性

a361945304/10 11:56線材我個人覺得不用太好,但是絕對不能用太差,所以用

a361945304/10 11:56錄音室的那些線材就夠了

a361945304/10 11:57我系統最貴的也就vovox textura(?

a361945304/10 11:57反正我是不會投資一條三萬五萬的線

vovox讚阿,我家就用了三條vovox電源線。 但線材的價格跟長度是有關係的, 如果你是說1.5m 3萬5的線,那確實是挺貴的了。

※ 編輯: quii11 (42.77.225.211 臺灣), 04/10/2024 12:50:49

a361945304/10 13:071.5m沒錯,太長太短都不好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