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華航/長榮今年前五個月營收

看板Aviation標題Re: [閒聊] 華航/長榮今年前五個月營收作者
coolfish1103
(Fishy)
時間推噓 9 推:10 噓:1 →:25

其實財報上面還有很多資料可以看可以分析的,可以都拿出來比較看看,我只是挑了幾個跟前一篇有連貫的數字出來而已。前篇所提到的收益率華航最終是輸給長榮的,但這裡面跟基數也有點關係。華航貨機多能承攬的業務就是勝過長榮,但量大單價不一定會比較優惠,而且長榮除了只用客機機腹攬貨外,還要拆客機座位裝貨,這些成本攤上去或許他要求的運價要比華航更高也是必然。

華航的貨運看似彌補了客運大多數的營收,但是實際上這只是運價提升所導致的:

載貨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2020 64.0% 68.1% 75.8% 73.1% 69.2%
2019 65.8% 59.7% 69.3% 63.5% 65.7%
-1.8% 8.4% 6.5% 9.6% 3.5%

華航其實載貨率並沒有高太多,或許是貨機跟客機調度的方式不同導致有些航段貨不足?我們現在較常看到華航跟長榮用客機營運一些原本的點對點航線,但只載貨。這種攬貨方式應該跟貨機多點不同,是否也是造成載貨率的不同?

同樣來看長榮,載貨率跟單價是高出華航許多,但他的承攬基數比較少也是事實:

載貨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2020 71.5% 75.7% 89.8% 86.6% 86.3%
2019 78.2% 75.8% 79.9% 76.1% 78.9%
-6.7% -0.1% 9.9% 10.5% 7.4%

這裡還有我不懂的地方,如果你客機拆了座位載貨,那載貨率要怎麼算?

--

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四爺應該是把長榮貨機機隊縮小的人,大多機腹載貨。現在的長榮貨機機隊也是他簽下來的,有錯請指證。只能說世事難料還好還有五架貨機,不然全部都靠客機出去飛真的會賺錢?只有現在短期貨運價格上漲才有可能攤平吧?

長榮貨機 B-16781/2/3/5/6 分別才 2.6/2.2/1.9/1.5/1.1 年。

2015/07/21 長榮簽購五架 77F 貨機,當時還有 8 架 74F、6 架 MD-11 貨機。
2016/03/12 新聞四爺打包。
2017/11/09 第一架 77F 交機,當時只剩 5 架 74F。

事後諸葛來看,只能說四爺挖了好多坑給 Baby Water...
新增一堆沒有豪經艙的 787,增加一些 777 客機,貨機規模縮小碰到肺炎...

原文表示 CI 沒有盡全力攬貨,小弟是覺得 CI 本沒有要加入這場戰爭,只是維持原來
的運能。他本身能承攬的貨就比 BR 多,他多攬貨價格反而會往下降,本身的營運成本
也不如 BR,還不如維持供低於求的狀態就好。BR 的財務狀況跟營運成本雖然比 CI 低
,但是他目前的生財器具比較少也是事實,要榨乾這些客機運能也可預期。

推文有提到 BR 攬貨能力輸我如果記得沒錯的話好像是價格不優所以只想要機腹加減載
就好,2013 財報貨運收益率跟 2012 年比還是 -2.53%,當時貨運營收少了 7%。

2013/08/31 長榮關閉布魯塞爾貨運中心

華航的 18 架貨機跟長榮的 5 架貨機 + 客機營運比起來華航的營收看起來是不怎麼樣
,不過大家可能要看一下目前長榮客機營運方式唷!像我隨便查了一下,目前 TPE-LAX
的班機在客運班表上只有 BR12/11 一週四班,可是貨運班表上,他卻是:

7x BR6/5、7x BR12/11、4x BR16/15 + 1x BR610、3x BR620 (18 客 4 貨)。

舊金山也是,客運飛三班、貨運飛 12 班... 所以兩邊操作差應該不是 2.5 倍機隊。
註:飛舊金山的全部都是客機當貨機。

順便補充一下國籍第一季營運概況(無條件捨去):

營收 稅後 累計

華航 286.09E -37.73E -55.52E
長榮 268.34E -12.20E 74.61E
華信 10.93E - 1.40E - 6.64E
立榮 14.39E 4580W 15.08E
德安 1.35E -2506W - 2.65E
台虎 16.19E -8270W 7.26E
星宇 1.81E - 6.64E -21.64E

資料僅供參考。









※ 引述《AIM120C5 (The Raytheon Company)》之銘言:
: ※ 引述《coolfish1103 (Fishy)》之銘言:
: : 前篇有提到營收的部分就來貼一下:
: :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 : 客運 107.7E 52.3E 26.3E 4.4E 5.0E BR
: : 91.9E 48.9E 22.1E 2.7E 2.8E CI
: : 貨運 19.2E 17.6E 26.9E 42.0E 56.8E BR
: : 31.1E 28.7E 50.5E 73.8E 91.2E CI
: : 其他 8.6E 5.3E 4.0E 5.3E 3.4E BR
: : 4.9E 3.8E 3.8E 2.7E 2.5E CI
: : 貨運收益率跟去年比起來是翻倍了:
: : 2020 7.09 7.05 10.01 17.28 19.37 BR
: : 7.63 8.36 10.13 15.63 17.76 CI
: : 2019 7.69 7.39 7.42 7.49 7.25 BR
: : 8.61 8.42 8.23 8.23 8.02 CI
: 推文不少人推華航很強很猛發大財之類的
: 就帳面營收上看起來CI的確是BR的160%左右
: 但考量兩邊機隊數量
: 個人覺得BR貨運業務比CI強多了
: CI 747-400F 18架 (沙漠的有啟封回來?
: BR 777F 5架
: 客機載貨(PACC)沒有相關數據不知道
: 聽說長榮收轉口貨用77W飛北美很補
: 光看BR只有777F 5架
: 加上PACC就可以有CI六成以上的營收
: BR貨運才真的強
: CI理論上有18架747-400F
: 相較BR三倍以上的貨機運能
: 加上PACC
: 沒有BR三倍營收也要有2.5倍吧
: 就帳面上的數字來推測
: 若BR有10架777F大概就可以把CI壓在地上磨了
: 兩邊貨運業務能力差太多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180.157 (臺灣)
PTT 網址

alphanet06/16 18:04water何許人也,居然被你說是baby water XDD

nyrnu06/16 18:16推討論,簡單說10年前長榮當權派看淡貨運市場,華航則是被銷

nyrnu06/16 18:17售一堆744F貨機.只能說風水輪流轉,世事難料.

Lexus06/16 19:212015.7 MD11早就封存了

我不知道有沒有封存耶,封存就不是長榮的飛機了嗎? 我只是引用了長榮的新聞稿而已:

https://reurl.cc/exoxrM

目前長榮航空營運機隊共有71架,其中有8架747-400F全貨機、6架MD-11貨機,隨著機隊 擴充及汰舊換新,777貨機將逐步成為貨運主力機隊。長榮航空全球貨運營運航點共有64 個,其中包括7個純貨運航點,每週貨運航次共44班,新機規劃將於交機後投入北美及亞 洲航線,提供更完善的全球航空貨運服務。

※ 編輯: coolfish1103 (59.120.180.157 臺灣), 06/16/2020 20:39:19

kaichinshih06/16 21:10感謝酷魚大分析。這時候除了載貨率,RFTK也很有趣,

kaichinshih06/16 21:10這裡附上個相關資訊:

kaichinshih06/16 21:10https://i.imgur.com/LqivI6I.png

圖 華航/長榮今年前五個月營收

prussian06/16 21:28五年前的新聞稿 zzz... 長榮的747和MD11早註銷光了

prussian06/16 21:29飛機都快比華航多了

只是敘述報導時長榮旗下還有多少飛機才能比較以前跟現在的機隊數量差異。

abyssa106/16 23:39推分析 真的事事難料 長榮也只能拿客機載貨跟純貨機拼

lidocaine06/18 08:06

toojooken06/18 12:11航空貨運與客運相較有更強烈的方向性,這也造成全貨機

toojooken06/18 12:11的loadfactor遠不如客機,按照IATA的資料,過去20年航

toojooken06/18 12:11空貨運的loadfactor大概就在45~55%這個區間擺盪。

以方向來說會用到航空的貨主要還是 亞洲 >> 北美 居多,所以不平均也是很正常。 硬塞的確沒有必要,重量多油要多載還可能飛不夠遠,價格也會下跌。

erazer06/18 13:36專業分析.. 有的人看不懂就亂噓

toojooken06/18 14:07對照華航貨運以全貨機為主,客機機腹載貨為輔的結構,

toojooken06/18 14:07貨運的loadfactor能衝破七成已經很厲害,剩下那三成如

toojooken06/18 14:07果硬要塞反而會打壞行情。譬如東亞往美西的貨量恆大於

toojooken06/18 14:07美西往東亞,回程不要塞到滿,即能保持行情,還能不停A

toojooken06/18 14:07NC一路噴回來,爭取時間再飛一趟短程,這種操作思維跟

toojooken06/18 14:07客運是不同的。

toojooken06/18 14:14回過頭來看,長榮對於客艙載貨遠比華航積極,就是要平

toojooken06/18 14:14衡全貨機數量遠少於華航的劣勢,並且用比較密集的班次

toojooken06/18 14:14與較低的包機門檻來爭取貨源。長榮除了用客機班號來載

toojooken06/18 14:14貨,有些貨機班號甚至會抓客機來飛。

只能說未來難預測,長榮才客運及總營收超過華航,結果馬上被疫情打一巴掌。 接下來的客運生態根本不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情況,貨運價格也不會永遠維持高檔讓 他可以持續用客機這樣載貨賺錢。且客機還是一直在進,長榮到底是要硬著頭皮飛更 多客運航點,還是要認賠殺出呢?

astushi06/18 18:37實在很好奇若小k沒離開長榮,面對眼前的狀況他會怎麼做

nyrnu06/18 23:59算是天佑小k嗎?無需對在老東家所下的決策負責/煩惱

星宇的他自己總要負責了,沒人可以甩鍋。 等第二季的報表結束我看星宇的虧損就快要追上華航了。

toojooken06/19 11:19如果今天的長榮是海空分治,大阿哥四阿哥互不干涉,決

toojooken06/19 11:19策也不至於差別太大,畢竟幕僚群沒有變很多。如果要走

貨機減少客機太多的狀況就已經產生其實能做的很有限。 聽說就是看不起貨機的營收才裁成現在這樣的,結果現在抱著跟什麼一樣。

toojooken06/19 11:19攻勢,現在就要準備東南亞二線航點與東北亞三線航點來

toojooken06/19 11:19補大陸二三線航點的大撤退,並且把第一代的77W挑一些出

toojooken06/19 11:19來改貨機。

toojooken06/19 11:23如果走守勢,321/330都要縮編,較老的77W斟酌減少或是

其實你的兩個結論都是要把 77W 改貨機,問題真的是 77W 嗎 XD

toojooken06/19 11:23改貨機,不過個人覺得華航的738機隊目前的處境更尷尬,

toojooken06/19 11:23改貨接快遞件的出路不知會不會好些(大誤)

Rinehot06/19 11:32738不是321進來就要退嗎

我也不太懂華航的 738 會怎樣,是價格會賣不好嗎?還是 321 的貨艙空間不足?

※ 編輯: coolfish1103 (59.120.180.157 臺灣), 06/20/2020 02: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