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紅中:台灣的人才庫有這個成績很強了

看板Baseball標題Re: [討論] 紅中:台灣的人才庫有這個成績很強了作者
ralphkawaii
(運動身體好!!)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6

除了場地、育成過程等等

不好意思想分享自己從其他觀察,來說明棒球的人才庫、或是整體運動結構

的不足,來自於社會整體對於體育活動的潛在認知與北美地區不同(其他區域不熟不敢講)

第一個是"北美地區將體育活動當成榮耀、驕傲、甚至是優越"

由於自己親戚在北美地區生活,他們對小孩從事體育活動,是非常的支持,甚至

有的家長會覺得"從小不運動、競賽,是很奇怪、不對的事情",因此在國外常常可以

看到類似"家長請不要在小孩的體育比賽這麼激動或在乎"這種宣導

這代表對那邊許多家長而言,孩子在運動上表現不好,有的激動程度不下於

一些家長對於孩子在台灣考試考很爛的反應(當然這代表這也會造成某些國外小孩壓力)。

也或許這種文化源自於西方對於體育

文化或表現隱約象徵著"強大"、"光榮"、"優越",有時候也可以看到國外在宣導

"學生的課業還是要顧",因為在國外多數地方的大學以下的教育真的很鬆散、緩慢,

也沒有認為非要達到甚麼程度才可以,小孩回家常常都沒事幹(也沒什麼作業或壓力)

因此比較有資源的家長,會很希望小孩丟去運動隊伍幫小孩找點事情做,也給自己

找點交際場合,例如小孩棒球賽大家會帶瓜子、零食去球場聊天交誼。


第二個是台灣文化比較像是把運動員當成"戲子"而非專業人士

在加拿大,我曾聽過一個伯伯說,他在附近鄉鎮跑業務時,很受惠於自己年輕時

曾經打過職業球隊的小聯盟,那對附近鄉鎮等於是"xx之光",所以跑業務時常常可以拿

這個來當談資,拉近距離。更不要說要是有職業隊的選手,真的是備受敬重。

但是台灣文化比較像是把運動員當成"表演者"、"戲子",是用來"娛樂自己人生"

而非"崇敬的對象",這個從很多網路對於運動員的公、私生活的討論主題

、風氣或嘲弄方式可以看得出來,其實跟對待演藝人員沒什麼差別(並非指演藝人員就

該這樣對待)。

我覺得這些差異沒有好壞之分,差別藏在社會意識形態裡面的潛在面,這會造成就算

人家有職棒我們也有,人家有職籃我們也有,但是那個潛在層面會影響長遠長出來的

結果,以及各個層面在組織與形成的態度,以上是自己一點隨意發想跟大家報告~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0.13.25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ralphkawaii (163.20.13.253 臺灣), 03/14/2023 11:18:17

scats03/14 11:24很實際的觀察,風氣真的就是如此

CCWck03/14 11:25認同,看看中職神主牌恰哥去代言商品拍那甚麼廣告

hans719203/14 11:25獎學金跟體保生的差異

圖 紅中:台灣的人才庫有這個成績很強了

bingripplw03/14 11:28運動員國外也是表演者阿 看看nba

CCWck03/14 11:29當時看到這廣告就十分不舒服

sppray03/14 11:29推這篇

work102403/14 11:44結果台灣科技創新也屌輸國外

nccu091103/14 11:45變成戲子是因為獨步全球的六次典藏

補充一下,像北美地區的基層運動場合,可以看到一些媽媽、阿姨 真的看起運動來,也是很激動,或者在旁邊碎碎念,也許比例上比男性少一點 但是他們因為蠻多在年輕時也是有在從事體育活動(那邊很多地區太無聊真的 體育是很重要的學生活動),所以看起球講起球也是頭頭是道,只是說他們常常 是很多運動是在學生時代都有"玩過",不是"專精",所以那整體的運動文化會比 以前的台灣盛很多,比較像是"我們本來就是這樣過活的",不是推廣或宣傳出來的

※ 編輯: ralphkawaii (163.20.13.253 臺灣), 03/14/2023 12:03:28

ncncaska03/14 12:14歐美的文化基因是開拓 華人的文化基因是科舉

revilo03/14 12:19推分析 有道理

pttha03/14 12:27台灣環境就爛,早上六點半起床上課到第八節,社團活動兩個

pttha03/14 12:27禮拜一次,一次兩節課,還有考試性質的數團,父母有錢再送

pttha03/14 12:27補習班,打球會變壞不要打

內心覺得不是好壞、優劣之分,只是潛在的意識形態不同,那個歷史的背景可能也不同 加上北美那種"尚武"精神真的跟台灣傳統文化不太一樣(但必須知道喔,外國也是有小孩 因這種文化而成長過程很傷腦筋的) 但或許台灣發展到某一個程度,說不定逐漸家長會意識到:其實讀書能不能成真的 靠天分跟特質,那如果沒到那麼想鑽研功課,那還不如找點運動或才藝做做比較有回憶 到那個時候或許台灣的體育風氣又不同了

※ 編輯: ralphkawaii (163.20.13.253 臺灣), 03/14/2023 12: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