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分享] 完整愛情的過程是把情人轉變成家人的過程

看板Boy-Girl標題[分享] 完整愛情的過程是把情人轉變成家人的過程作者
psylee01
(穗波心理師)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這是我對愛情觀察的另一結論,和昨日的「愛情生命史」殊途同歸:

當我看完日劇「四重奏」之後,我發現其中一條段子很有趣。那就是女角之一的真紀(松隆子飾)對結婚的憧憬是希望老公變成家人,
而老公覺得結婚後,希望老婆永遠保有情人的感覺,比如說是維持談戀愛時的氣質出眾、神秘感。但結婚後數年,真紀的老公幹生發現他的老婆原來和一般人一樣,他感覺不能像熱戀一樣保有情人,和真紀所想的完全相反,這位先生說:「我愛她但我不喜歡她」,這句話看似矛盾,但我的解讀是這句話前面的「她」多是自己內心女神形象的投射,後面的「她」是日常生活的「她」,業已落入凡間,和一般人無異,因此少了女神般的神秘,換言之,伴侶變成像家人的凡人,而幹生不能忍受這種已遠離愛情,已遠離情人的配偶生活,突然不告而別離家出走了。對研究愛情的我來묊﹛A卻是恰恰相反,而是認為愛情在結婚後的面貌改變了,愛情沒有遠離,只是長的不同,如同許多孩子,小時乖巧可愛都是爸媽的小心肝,長大到青少年期突然變成家中的大暴龍,就翻天覆地,忤逆乖張,但孩子還是同一人,只是他們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以,兩人婚後生活,愛情還是在那邊,只是你認不認得出來,所以我主張完整的愛情是有白天和黑夜,不是只有婚前之愛的甜蜜蜜才叫愛情。愛情的黑夜,就是全世界的人都同意且祝福你們在一起以後的時間。有的人認為好像不像之前轟轟烈烈,不知道是否是習慣成自然了,習慣有「伴侶」了,有的人因此懐疑兩人之間ꐊㄕA激情而分手。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愛情演化的軌跡,你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愛情所指涉的「那個人」會從眼前的對象,逐漸沈默到你的生活背景之中,變得不再經意,如同你曾經一度專注的「圖形」(figure)逐漸滑落到「背景」(ground),除非你變得有意識的關注對方,否則會變得不太在意。這種滑落到「背景」(ground)的過程,並不是你對伴侶失去了興趣,而是對方變成你生命中的一部份。如同家人,一個孩子很愛他的母親,但是他出外和朋友玩樂時,不會時時刻刻刻想著她的媽媽,直到失去媽媽時,那些潛隱在生活中歷史面向的連結糾葛,才會再浮現出來被我們看到,那時
才發現我們和家人的連結是那麼深入。

愛情也類似,你去想像你的伴侶突然間死亡了,看會不會有心情振盪,通常有就表示之間還是有深深的情感連結,如果沒有的話,那問題大了些,可能你們婚後不再彼此交流注視,愛情逐漸枯萎了!

在實証取向的愛情研究曾發現,愛情有三個元素,分別是代表性驅力的身體吸引的熱情(passion),彼此相知相惜、幾乎無話不談的親密(inimacy)及迎向兩人關係未來的「決定/承諾」(decision/commitment),此一理論又被稱為「愛情三角論」,意即完美的愛情有這三個重要的角,最好是正三角形。若從愛情三角論看婚後愛情的黑夜,很可能最先失去的一角是兩方對彼此之間的熱情,若兩人仍存有親密及 諾,就存有朋友式的愛戀關係,很多年老伴侶也多是如此,愛情轉變了它的面貌。

於是完整愛情的過程,經過它的白天與黑夜,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把情人轉變成家人深深地暗自糾葛相連。

(相似內容發表在自由時報的自由藝文網家庭puls.婚姻研究院)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4 Pro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04.233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