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貧苦或富樂 哪個才是孕育好作品的溫

看板C_Chat標題Re: [討論] 貧苦或富樂 哪個才是孕育好作品的溫作者
zz536666
(約塔)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只要明白創作,乃至世間一切行為都是意志的延伸,那麼如何孕育好作品的答案便不言而喻。

意志的匱乏與充沛可以說是創作的唯一因素。

我曾思索過知識、經驗、刺激等因素會影響創作,但後來發現這些因素充其量只是讓意志更加豐盈的因素,而非意志本身。

有些天縱英才即使不受外在刺激,僅靠腦中的思想與知識便能創作,只是人生的歷練會讓他的作品更為紮實。
阿道夫赫胥黎出身顯赫家族,更幸運地因為眼疾而免去戰爭的徵召。即便他沒在化工廠工作過,依舊能寫出美麗新世界,但工作經驗給予他胚胎工廠的靈感,生動地強化了反烏托邦的瘋狂,人類的意志被化約成工廠中的階級與制約。

另一種作家的意志在逆境打磨,越發充盈,把磨練和經驗融入創作之中。喬治歐威爾出生貧窮,就讀惡劣的寄宿學校,考入好學校卻備受歧視,到緬甸任職警察時見識到殘暴的刑求與問訊。參加西班牙內戰,遭遇槍傷、被共產黨追殺搜查,最後創作出充滿困頓與極權壓迫的1984。

這兩人的歷練與出身、風格和對未來的想像可說是完全相反,但這兩人創作出了齊名的作品,以各自的角度詮釋匱乏的可怕。

只是順遂的作家人生往往缺乏傳唱的戲劇性。相信一般讀者不會想看到作家寫說我有錢到不必工作,才有空想些有的沒的,雖然叔本華用很迂回的方式講了這件事。

心靈空虛的人無論無論貧窮富裕,皆會被那股匱乏感消磨殆盡,無心生產,只會消費、大吵大鬧,何談創作?

有人問說創作是快樂還是痛苦,依此脈絡也能得到解答。

創作必然是快樂的,即便你是述說痛苦的經驗,傾訴的當下也是種舒緩。
創作的痛苦依舊來自匱乏,無論是時間、靈感、認同或是物質上的匱乏才是痛苦的根源。

--
https://i.imgur.com/HyMEQh0.png

圖 貧苦或富樂 哪個才是孕育好作品的溫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66.23 (臺灣)
PTT 網址

wl234016710/28 12:30我是那隻鳥

miyazakisun210/28 12:37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