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疫情共存最壞狀況!柯文哲:年底400萬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疫情共存最壞狀況!柯文哲:年底400萬作者
derekhsu
(浪人47之華麗的天下無雙)
時間推噓 6 推:7 噓:1 →:20

※ 引述《WuSam (藤原豆海)》之銘言:
: 疫情共存最壞狀況!柯文哲:年底400萬人確診 16萬重症「4萬人死亡」
: ETtoday新聞雲 記者袁茵/台北報導
: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24日直言,全台最高峰應該是每天5萬例,且預計
: 會維持100天。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25日詢問,台灣走向共存的最壞情況會到如何?柯
: 文哲則說,確診量最高400萬人,大約會有16萬人重症住到加護病房,並且死4萬人左右。: 柯文哲25日赴市議會專案報告,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表示,中央現在傾向與疫情共存政
: 策,以柯文哲的2年防疫經驗來看,台灣與疫情共存要付出的代價為何?2022年底會達多少
: 人確診?
: 柯文哲認為,到年底會有400萬人以上確診,重症住到醫院加護病房的約有4%,也就是16萬
: 人左右;因為新加坡最厲害的新加坡死亡率約0.1%,美國約1%,所以預估台灣會死約4萬
: 人,「其實還是很嚴重。」
: 羅智強追問,中央是否已經準備面對400萬人確診、16萬人重症、4萬人死亡的最壞情況?柯
: 文哲直言,「我是還沒看到啦!」其實可以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的經驗,包括觀察日本、南韓
: 、香港、上海、新加坡與越南,大概2月就要知道「不可能清零,得要共存了。」不過政府
: 應該早就知道卻沒有講出來,而自己是忍耐不住才會說出口。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425/2237280.htm
:
繼上次踢爆陳時中錯誤類比放推的紐西蘭的確診人口率當作共存標準以其柯文哲隨口
說高峰5萬例維持100天之後,作為一個合格的數據觀察家,必須要對於這些政治人物
說出來的東西,透過實際的資料去審視,而不是單純相信權威,經過這兩年多來的各
種事件,我想權威還是不是可信,大家都有一把尺。


這次柯文哲的命題是在今年,也就12/31日台灣將會有400萬人確診,16萬重症以及4萬人死亡。

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藉由其他國家的狀況來判斷這件事情是否會發生,如果在其他國家會發生,那麼台灣當然有可能會發生,如果在其他國家都不會發生,那麼就要檢視看看如果會發生在台灣,是因為什麼樣的情況。

首先是400萬人確診,換算成人口率,就是16.74%。

紐西蘭目前確診人口率已經達到17.8%,而且目前紐西蘭檢驗量已經躺平

https://i.imgur.com/GyTb6uu.jpg

圖https://i.imgur.com/GyTb6uu.jpg?e=1666771546&s=GvG0b2iIljYZEqldfadQAg, 疫情共存最壞狀況!柯文哲:年底400萬

但目前紐西蘭目前依然每天有超過1.5/1000人口確診,而且最低不超過千分之一又出現
反彈上升的樣子,基本上可以預期以紐西蘭的狀況會長期維持每天在躺平不驗不追蹤不
隔離狀況下一樣會有1/1000的人確診。

如果我們跟紐西蘭一樣在爆發2個月之後進入平衡態,以躺平檢驗量低估狀態下每天也有23000例確診,從6/1號起算還有180天,光平衡態不考慮週期性爆發至少會有414萬人確診,還沒算上接下來5月的大爆發。

基本上400萬人不但可信,而且柯市長可能還低估了Omicron,看Omicron沒有,加上5月開上萬例的爆發,以及未來週期性的循環爆發,今年確診到600-700萬都不算高估。

與我們人口相近,在聖誕節大爆發的澳洲,因為認真檢驗,現在已經有40%人口確診。

換句話說,如果躺平輕鬆驗,都會有600萬人以上確診,如果像澳洲一樣認真驗,那今年結束時可能剩600萬人還沒確診的機率應該比只有400萬人確診的機率要大得多。

澳洲跟紐西蘭比較值得參考是因為他們當初爆發時國內不像歐美一樣爆過很多輪。

再來我們看死亡率,一樣,澳洲是最值得參考的國家之一,因為他們是認真檢驗的國家。只有認真檢驗、資料透明的國家才值得參考,香港、日本、中國,都不足取。

澳洲在10號開始Omicron的比率就達到90%,我們就以那天來計算Omicron可能造成的死亡人口率。

1/10澳洲累積死亡人口率百萬分之93.65, 到4/23號死亡人口率達到百萬分之270.78,
此趨勢在圖形上看來很接近線性,不過有稍微趨緩的趨勢。

https://i.imgur.com/yyCT7AX.jpg

圖https://i.imgur.com/yyCT7AX.jpg?e=1666748715&s=yI53mUT5AHQsV29Ics-O1A, 疫情共存最壞狀況!柯文哲:年底400萬

總共103天,新增死亡人達到百萬分之177.13,換算成台灣人是4232人,要死到4萬人,
用澳洲的條件來最快都要900天左右。這跟到今年結束只剩250天有巨大的差距。

如果用韓國,韓國是非常糟的狀況,死亡增加很快。

一樣,我們用Omicron超過9成的狀況,是2/7日開始計算。
2/7韓國累積死亡人口百萬分之134.92,4/23是百萬分之431.40,
https://i.imgur.com/VCn2qxk.jpg 目前看來也是線性增加,但有稍稍趨緩的樣子。

圖https://i.imgur.com/VCn2qxk.jpg?e=1666774091&s=8O3RtZEu1zUUOOl7PoFnZg, 疫情共存最壞狀況!柯文哲:年底400萬

在76天內,韓國增加百萬分之296.48因疫死亡人口,換算成台灣人口是7084人,如果用
這個數字拉到250天,死亡也是23,302人左右。

也就是說,即便我們跟韓國一樣慘,我們今年年底最多也是死亡柯市長所說一半的數字,如果我們到年底要死亡4萬人,我們的表現必須非常非常爛,世界防疫倒數第一爛的
那種,還不一定會死到四萬人(韓國目前週死亡人口率排名世界第7多)

簡單來說吧,以現在的數據推估,柯市長明顯低估了Omicron的確診數,高估了Omicron
能帶來的死亡數。


至於有沒有可能?我想機率不是沒有,但這樣等同於我們全球頂尖控制疫情擴散的能力,卻造成全球最慘的死亡,就邏輯上,是矛盾的。

(不過,台灣在去年爆發中有著全球最好的疫情控制能力跟最糟糕的死亡率,倒也不完
全沒有根據)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2.31.78 (臺灣)
PTT 網址

qa1122z 04/25 14:52五樓你屎惹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4:54:08

Ec73Iwai 04/25 14:53台灣死亡率不好看是認定方式不同

Mikuni 04/25 14:54推數據整理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4:54:29

Ec73Iwai 04/25 14:54用新加坡的認定方式要多好看就多好看

台灣的認定方式是偏向澳洲、韓國那種,所以我不會拿新加坡死亡數來類比,但即便比 最爛的,4萬例也太離譜,更何況,怎麼可能確診那麼少,死亡那麼多?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4:55:52

Ec73Iwai 04/25 14:57沒錯啊 四萬根本就亂喊的

Ec73Iwai 04/25 14:59這個人每天喊一套總會中一次的招數也不

Ec73Iwai 04/25 14:59是第一天才知道

payne 04/25 15:00推認真計算

Ec73Iwai 04/25 15:00而且你問他說有啥根據 沒根據至少也要

Ec73Iwai 04/25 15:01撈數據推論 都沒有 他只要聲量而已

MicroB 04/25 15:31美國死亡率好像是1%左右? 4萬/400萬就大概

MicroB 04/25 15:32是預估可能的死亡上限吧?

只有完全沒專業的人才會把從所有希臘字母病毒都得過得美國死亡率拿來算。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5:33:52

MicroB 04/25 15:33當然這不夠精細 分成omicron delta等比例

MicroB 04/25 15:33又不同 但接著又要比台灣去年死亡率等篩檢

MicroB 04/25 15:34量等

不需要,柯文哲明顯差距太大亂喊,死亡率1%還有這種傳染能力的病毒沒人會解封的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5:34:29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5:35:11

MicroB 04/25 15:35就只是估個上限吧 比方說最後台灣感染率跟

他確診用最樂觀的方式估,死亡用超悲觀的方式辜,本身就非常莫名其妙。

※ 編輯: derekhsu (175.182.31.78 臺灣), 04/25/2022 15:35:56

MicroB 04/25 15:35跟美國一樣 但死亡率低一點 因為大部分是

MicroB 04/25 15:36O美國有一定比例是A跟D 那可能就不到4萬

MicroB 04/25 15:37又或台灣最後感染率死亡率都跟美國一樣 即

MicroB 04/25 15:38使台灣O比例較高 但像去年一樣同病毒死亡

MicroB 04/25 15:38率表現不佳 或是老人比例較高等 雖然O比例

MicroB 04/25 15:39高但並未有效降低死率等情形 總之只是粗估

MicroB 04/25 15:40一個可能的上限 不算很離譜吧?

MicroB 04/25 15:41而且照D大說法 感染人數可能超過400萬?那

MicroB 04/25 15:414萬就低於1%了

shrines 04/25 17:34100天跟2個月矛盾,只是雞同鴨講

legolas 04/25 18:32優文必推

s70869 04/25 20:32優質文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