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美國疫情再升溫!死亡數3個月激增10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美國疫情再升溫!死亡數3個月激增10作者
SRadiant
(Radiant)
時間推噓 6 推:12 噓:6 →:44

反疫苗仔不要那麼急嘛
這個數據早就不是新聞了,何必這麼急著跳出來抹黑數據不可信呢
(該新聞標題是誇大了XD)

資料來源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rates-by-vaccine-status
https://i.imgur.com/ip5C2vP.jpg

圖https://i.imgur.com/ip5C2vP.jpg?e=1666737079&s=UDOn-ds5J__1sq_vPRME5Q, 美國疫情再升溫!死亡數3個月激增10
10倍聽起來很多
但其實一直以來都是8~11倍在跑
且今年開始致死率已經"雙雙"(接種與未接種都是)下降
高峰時(1/15)是2.46 vs 22.32,9倍
目前(其實是2/26)是0.27 vs 2.85,10.5倍
基數大幅降低
所以這個10倍我是覺得沒1月中的9倍嚴重

再來可以按年齡組來看
https://i.imgur.com/HG8rQ08.jpg

圖https://i.imgur.com/HG8rQ08.jpg?e=1666748934&s=D6Mw0l5eQyuI-hZbKF_2TA, 美國疫情再升溫!死亡數3個月激增10
先前就說過了,死的主要都老人
所以65+組很明顯2.26 vs 18.67
(1/15時是24.35 vs 146.29,雖然僅6倍,但數值高啊)
而越年輕差異較小
如50-64歲組0.36 vs 2.18,6倍
(50-64歲未接種相當於65+完整接種呦,差了一個年齡層)
18-49歲組,0.02 vs 0.22,11倍
12-17歲組都是0.00,沒差異

看到這還能說接種與否"沒差"的
大概只剩反疫苗仔了

某人試著以
"某醫師或護理師PO文說,有個個案接種2劑卻被醫院當成0劑仔,所以CDC上億筆數據不可信"
1.有證據嗎?還是只要說說就可以
2.你是想用個案來"證明"CDC數據不可信嗎?
可是啊...
https://i.imgur.com/HlDdqXJ.jpg

圖https://i.imgur.com/HlDdqXJ.jpg?e=1666760001&s=_um-uZwf3MchUYZFWKsk7Q, 美國疫情再升溫!死亡數3個月激增10
這是數據來源
有看到關鍵字verifiably completing嗎?
可驗證已完成接種
(也因為如此,這個數據更新有夠慢,都5月中了還只有到2月)
而非醫院通報幾劑就是幾劑
就像你的接種狀態在健保系統都有
為什麼要靠醫院回報呢?
啊,都忘了你沒接種

所以囉,就算真的有醫院把某個病患的接種狀態搞錯了
會影響CDC統計嗎?
為什麼上億筆數據就不可信了呢?
你的這個叫證明的話
那還真是easy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50.37 (臺灣)
PTT 網址

deann 05/18 08:17其實就說本來就有病 不就解決問題了

合理 信仰不容質疑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8:20:22

potionx 05/18 08:21其實會死的都死了之後 下降滿正常的XD

除非洗過好幾輪(重複感染),才能這樣說 不然其實大部分的人還是第一次遇到COVID19,沒有已被篩選過的問題 疫苗亦然,可由接種後死亡率得知,並無異常訊號 又何來篩選(死剩下的都身體好)之說

LAWfOREVER 05/18 08:21美國沒有高端數據啊(驕傲!)

高端NO.1(撒花)

youngscott 05/18 08:21通通都是有病啦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8:26:40

potionx 05/18 08:27美國確實好幾輪了吧 畢竟兩年多了...

那樣的話抗體調查會非常高 先前好幾輪疫情,但在omicron之前,還是很多人連病毒都沒見到過的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8:29:32

potionx 05/18 08:28不過要說這個不好證明 確實也不好弄數據

potionx 05/18 08:29畢竟很多情況也不能直接篤定說這人必死..

amury 05/18 08:31數據就擺在那邊,不信的人就是不信

siloin 05/18 08:33女兒疫苗打了嗎?你第三劑何時補啊?超過

siloin 05/18 08:34半年了吧?

widec 05/18 08:34等Novavax阿

siloin 05/18 08:37你的數據有排除 die with嗎?美國2021年全

siloin 05/18 08:37部自然死者都要驗新冠,陽性被列入新冠死

siloin 05/18 08:37者,這樣的數據有什麼好值得信的?也就台

siloin 05/18 08:37灣挺苗仔急著信

(呵欠) 就叫你要看數據了 美國是用死因判定,而非通通算喔(笑) ICD-10 code,快去查

ev331 05/18 08:37NOVA是用崑蟲基改的耶 你確定

siloin 05/18 08:41竟然按到推 噓回來

hcwang1126 05/18 08:41這數據可不可以說兒童打疫苗對致死率

hcwang1126 05/18 08:42影響不顯著?

可以(非指顯著差異的顯著,而是低到差異不大) 因為本來就很低 也因此其實兒童疫苗比較不踴躍 多數國家也是,老年人接種率最高 越年輕越低

siloin 05/18 08:43有excess deaths數據嗎?有癌症、心血管、

siloin 05/18 08:43腦部病變發生率數據嗎?順便提供一下吧

還來啊?被打臉不夠嗎? 數據我都看過囉 你不是說得頭頭是道?試著分析看看如何? 還是你只會看個案?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8:56:32

wnin 05/18 08:56謝謝你提供的數據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8:58:22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03:03

siloin 05/18 09:01沒啊 你打到哪裡了?老說打臉打臉的真中二

siloin 05/18 09:01,2劑三個月後抗體就沒了,還不快去補第三

siloin 05/18 09:01劑?自己打自己臉很好玩?XD

又再扯別的了啊 你的個案咧?不辯護一下嗎? CDC的數據咧?死因判定咧? 反疫苗仔整天只會勸年輕人打第三劑啊 可憐哪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04:23

我針對數據討論 而你整天針對我(個人)有沒有打第三劑,但你提的數據卻沒一個可信(正確)的 高下立判,懂嗎? 反疫苗仔大部分都像你一樣,說理(數據)說不贏 都只會說你的第三劑咧XD 這好像叫做對人不對事齁?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08:53

siloin 05/18 09:08個案我可以慢慢PO給你,我圖多得是,你隔

siloin 05/18 09:08著一個太平洋看著美國官方數據就以為是事

siloin 05/18 09:08實是有多天真?

所以美國的死因判定,你查到了沒有? 日韓英都有喔,你沒看到嗎?(笑)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09:53

siloin 05/18 09:09你若真是針對數據的話,早就爬去打第三劑

siloin 05/18 09:10了,還會在這裡整天挺疫苗?

因為腦殘沒藥醫啊(笑),我想看的人都知道是指誰 年輕人沒必要一直接種喔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11:03

整篇文章都被你弄臭了呢 我先處理一下公事 等你分享數據,我再去打臉 加油! 美國的死因判定記得查喔 不要再說通通算COVID19了,很丟臉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12:36

siloin 05/18 09:11當然不適用於你啦

siloin 05/18 09:12你是這麼講究數據的人啊 不去打才神奇吧?

kenned 05/18 09:12可以請問大大 有看過長新冠的數據嗎 找不

長新冠多是"事後調查"的方式 比較沒有嚴謹的對照,所以很難以"準確" 各國的定義、分析方式不同,最好不要各國混在一起看 在同一個國家前後,或是平行對照比較好 你生了一場重病,身體受損後本就會慢慢恢復,而不會7天後沒病毒就全好了 這就是後遺症的根本原因 若是有些損傷很嚴重或是不容易恢復,時間就會拖得久 以這個邏輯來思考 omicron的嚴重程度、病徵與先前的變異株不同 所以後遺症也可能不同 像是"嗅味覺喪失"這個後遺症在omicron就非常少見 以先前的後遺症評估omicron"不一定"準確 英國官方有篇文獻 The effectiveness of vaccination against long COVID 可以參考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19:54

kenned 05/18 09:13對於家長要不要給小朋友打反而比較在乎長

koster 05/18 09:15沒打疫苗的數據看北韓就知道啦 人家是真

koster 05/18 09:15裸奔 照反疫苗說法應該是超低死亡跟確診

koster 05/18 09:15

kenned 05/18 09:16看到香港數據就覺得疫苗有打有差

kenned 05/18 09:17但omic的死亡跟打疫苗面對delta差不多

kenned 05/18 09:18難怪很多人戲稱天然疫苗

siloin 05/18 09:18別亂給反疫苗蓋帽子,誰會說超低死亡率?

siloin 05/18 09:19樓主都說了老年人因素,你沒在看?

你沒發現沒人理你嗎?除了我XD

kenned 05/18 09:19所以我反而覺得長新冠數據科學界要多點

像是日本,定義後遺症為症狀持續3個月 日本的疫情1月開始,2月到高峰 所以4、5月才剛開始要分析後遺症

※ 編輯: SRadiant (223.137.50.37 臺灣), 05/18/2022 09:22:00

siloin 05/18 09:26Like I care?XDD

kenned 05/18 09:28謝謝大大提供 事實上我本來也對疫苗有大

kenned 05/18 09:29有大疑慮 畢竟真的太新了 ,但香港VS韓國

kenned 05/18 09:29真的很明顯了

kenned 05/18 09:30太多YT不給小孩打也沒事 所以周邊很多人

kenned 05/18 09:30都對小孩打不打疫苗很有疑慮 話說得了增加

kenned 05/18 09:31糖尿病機率也是很震撼就是了

kenned 05/18 09:32謝謝大大提供數據來源 讓大家去自己判斷

siloin 05/18 09:53樓主都不給女兒打了,樓上能得出什麼結論

siloin 05/18 09:53我很好奇?

kenned 05/18 09:58我也沒下決定給小孩打 要Z>B

Abare 05/18 10:50笑死 有效然後死了百萬 不覺得矛盾嗎

pyrochlore 05/18 11:13所以你是說青少年兒童不需要打,對吧

donotsettle 05/18 11:58台灣疫苗年齡覆蓋跟世界反著幹 真扯

donotsettle 05/18 11:59大概只能嘴贏連登港青搞自殺式共存

donotsettle 05/18 12:04救濟能保險?台灣保險能分壽醫療意外

donotsettle 05/18 12:04疫苗救濟醫生開不出來好像怪怪的

duxxlux 05/18 12:06沒有慢性病因素,單以年齡分組是容易得

duxxlux 05/18 12:06到這個結果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