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中華文明到現在真的沒有斷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中華文明到現在真的沒有斷嗎作者
icrose
(嗯,咳咳)
時間推噓 推:1 噓:1 →:10

※ 引述《klm (唐吉柯德的宿命)》之銘言:
: 標題: Re: [問卦] 中華文明到現在真的沒有斷嗎
:
: 嚴格來說我們現在所為的國語/普通話 其實已經混合了北京方言 滿語 明朝官話
:
: 一大堆的發音在裡面,你說跟唐宋的口語差異有多大...那叫做根本沒法溝通的大
:
: 如果穿越回去 我們會講閩南話 還有一絲存活的可能..哈哈.
:

你是不是沒讀過四大白話文名著啊。兄弟
學過的知識只要被政治的宣導歪曲過,就不會自己對素材思考了是不是


這是中文網絡裏流傳最多的各種誤解的雜合體

滿語是有入聲的,普通話(國語)是沒有入聲的,你居然說滿語影響了漢語

滿語現在全世界會説的大概不過幾千人了,滿語和韓日語言更相近,和漢語融合度很差

有個鮮活的例子可以駁斥你的閩南語更近似宋朝口音

在河北石家莊的正定縣,是個開封話的方言孤島,他們的口音高度近似於開封口音,而和周圍格格不入
就是因爲,正定在有宋一代調集了很多開封人形成大量軍隊,拱衛在正定,口音孤島因此成型

這個例子,恰恰證明,在宋時期,這兩個地方的口音和現在比,就差不太多,所以各自獨立演化,近千年
兩地口音都還很近似

杭州有種食品,叫片兒川,是南宋開封人遷移到此一起移植來的,這更證明,在北宋末期,兒化音在開封
已然成型

在明朝早期,朝鮮人根據北京方言和朝鮮的讀音,寫了本書,用擬聲的方式記錄下了當時北京口音,
從用詞到用字,也和現在基本變化不大,

閩南語就是母語從百越語裏來,父系的詞恰恰是多取材於教育專用的書面語,與漢族口語差別較大的文讀音書面詞匯轉變而來

文白異讀現象,不是現在才有 ,從雅言這個詞出現就有了,稍微學點戲劇都知道。

閩南語爺爺外公不分,都叫阿公,這能是極其重視父系血脈的漢族文化?
醒醒吧。

北方話的口語詞裏,很多詞反而更多保留漢唐就有的古字古詞,閩南語能寫的保留的只是漢族書面語
不能寫的,就是百越詞匯。

有個毛的優越感啊。哈哈

--
英國醫學網站:台灣丁丁長度,世界86國(地區)排第85,和東南亞一個水平,比東北亞短2cm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2.214.107 (中國)
PTT 網址
※ 編輯: icrose (123.52.214.107 中國), 11/24/2022 12:02:59

hayate232 11/24 12:08其實他說的也沒錯,讀音根本不可能一樣

hayate232 11/24 12:08從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到注音拼音

hayate232 11/24 12:08中國羅馬拼音 那個口音 有些根本

hayate232 11/24 12:08聽不懂..

hayate232 11/24 12:09光是 蔣經國 在公三小 台灣人都聽不懂

hayate232 11/24 12:09了..

OrcDaGG 11/24 12:16統治者用著怪腔怪調講和語 講了一兩百年

OrcDaGG 11/24 12:16你說會不會影響

OrcDaGG 11/24 12:17漢朝統治者用南方的怪腔怪調講周代官話

OrcDaGG 11/24 12:17就講到走音了

wajolihi 11/24 14:16ip正確

lonysancho 11/24 23:58就沒個真的懂的人來打他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