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中捷運藍線通車後……
可惜綜合規劃沒有提到分段通車的運量分析,只有全段通車的資料。不知道太平延伸線進度如何?若持續綑綁紫線,加上紅線順位提前的因素,不知道會不會遙遙無期?全線完整體24站通車目標年有日均28.3萬,打六折16.9萬大家覺得合理嗎?
https://i.imgur.com/14pOoSS.jpeg

雖然離路面復舊工程至少有10年,但從報告書來看,車道配置似乎沒打算調整,蠻可惜的是放棄打除快慢分隔島、拓寬人行道、將公車專用道置中。
https://i.imgur.com/bIwLpdY.jpeg


大家覺得台中有機會拓寬台灣大道人行道的可能嗎?從基本設計來看,藍線直接使用人行道作為出入口的地方較少,不然就是使用路口(原圓環)或公園、園道作為用地,我覺得這樣蠻可惜有出入口數量的侷限。
公車專用道的存廢應該會是激烈討論的部分,蠻好奇目前台灣大道的公車是300系為主嗎?未來捷運通車後300系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既然聊到這裡,那市民免費公車政策在捷運通車後會廢除或調整嗎?我自己覺得這攸關捷運運量,若平行公車沒有廢除且免費措施依舊,我想這個會影響旅客使用捷運,那未來會怎麼調整是比較可行的呢?
--
我有個比較大膽的想法,快車道取消禁行機車。慢車道
的內側車道改成公車專用道,外側車道改成人行道
原快慢分隔島在路口做出右轉附加車道,實施右轉專用
時相,跟行人及公車直行時相分離
好奇如果藍線通車後 把部分走台灣大道的公車改道去增加
交叉路有設站的垂直幹道的班次 橫向運輸則以捷運為主
這樣對於台中捷運和公車的互相拉抬會不會有幫助呢?
像什麼遊園南 安和 河南 忠明南 五權 三民這幾條路 然
後用轉乘優惠降低大眾運輸要轉車的推力這樣
到時候機車騎快車道會不會引發汽車駕駛的不滿
5樓我也這麼覺得,不要像綠1跟綠線平行
回10樓 會不滿的叫他把駕照剪掉 他不適合開車
台南的新港社大道,快車道的最外車道就有開放機車喔
到時候一堆逼車四輪嘻嘻
現在很多四輪即便你騎在混合車道還是會逼你車
台中作為全台最四輪的地方一定逼
跟紫線已經拆開了

之前標案內已經有基本設計報告資料下載,綜規報告就可以
蛋雕了。
政府的眼界跟格局不夠,就算給你幾十年難得市容大
改造的機會,也都當作沒看到
機車騎台灣大道快車道下輩子吧 別想了
專用道最好是留著 但一定要移位置 現在的那個位置真
的是在讓快慢車道切換徒增風險而已 最好是施工完一次
移到內線順便把快慢分隔島跟站體給拆了
@eugene0315 就看台中市府有沒有魄力全線改造了,中捷藍
線特別的是一條路走到底,剛好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對台灣大
道做調整。
分隔島真的很難開
以現在台灣大道的路幅而言 除去舊城區較窄的路段 其
他路段單邊設計1公車專用道+2快車道+2混合車道+1慢車
道+人行道絕對夠用 而且說真的蓋完捷運 公車專用道的
站體也是用的差不多了可以退場 一併整治快慢車道跟專
用道的分配至少能讓台灣大道順暢一點
中港路現階段人行道夠寬了吧 再寬只會被當停車格
不知道當初高雄是怎麼推動的?是到道路復原階段才決定的
嗎?
@star951357 要的不是人行道寬而已,而是壓縮私有運具空
間將旅次轉移至捷運
建議捷運藍線通車後中港路的市公車只留300號跟夜間公
車
人行道景觀規劃後續會在都市設計審議階段做檢討
黃線好像就是會一起改嗎
反正跟我這任也沒關 沒啥都市計畫格局...
最該廢的是300和310吧
中港路可以把行道樹丟去加寬後的人行道,車道可以再收窄。
簡易設計是最中間公車專用道+分隔島/公車亭,外側放3車道
剩下的都蓋起來成人行道,這樣的通行效率不會比現有設計差
如果照基本設計說的日運量可以來到28萬,那藍綠橘三
線都通車時總日運量確實有機會接近50萬
目標通常都會寫的很誇張 大概三成差不多
@gm79227922 我看版上說6成,結果我也覺得合理
個人兩線開通預估運量就落在高雄兩線時期+10-20%差不
多 大概18.5萬-20.1萬人/日 如果台中市的交通政策沒
什麼大方向的變化 短期內兩線的運輸規模不會差高雄多
遠
@zhier 高捷黃線的已經有開過會了,我記得在某個公開招
標資料裡面有這份報告書。
@eugene0315 我覺得藍綠線略高於紅橘線1-2萬是正常的
@kncc31 至少快完工前2-3年就要協調了,路型調整、拓寬
人行道是巨大工程。
之前聽過有人說公車專用道中間的空位是預留藍線施工的
空間 所以如果藍線通車了 公車專用道改成跟台北那樣理
論上是沒問題的?還是說台中這樣設計有什麼台北的專用
道沒辦法兼顧的優點呢?
↑台北信義路的配置是捷運動工好幾年後才拍板定案
中港路的機慢車道真的是很擠
16萬以上應該合理
@pololo61201 當然這個16萬是通車20年的結果了,初期肯
定沒這麼多
台灣大道2-4段人行道寬度沒啥問題,比較有問題的是五段以後
違規佔用甚至改建情形嚴重
台灣大道高架化直通梧棲比較好
台中很缺東西向的快速道
台中還是開始往軌道領域發展吧?公路路網已經很發達了
海線雙軌高架+藍線高架已經要把原本的陸橋拆了,不可能
再高架
真的該趁鐵路工程把快慢分隔島拆除
公車專用道也是需要調整一下
看看大平台 看看中車外面那慘況…
不期不待比較不會內傷….
沒意外應該會跟台北中華路一樣
49
Re: [新聞] 收錢就不搭!中捷運量「雪崩」下跌營運後我是台中市民,簡單來說並不意外... 從目前台中捷運困境來說,這跟台中市區交通息息相關 一、只有一條路線,尚未形成路網 只有一條捷運綠線,而且此線還是定位為「高鐵對外聯絡軌道交通」 而不是那種直達市區、重要景點的市民移動、通勤的都市軌道交通35
Re: [討論] 高捷中捷未來各階段運量預測個人認為應該要一二階段一起通車,否則對於舒緩交通的效益不大,而且會造成中捷在藍 線第二階段通車以前面臨大量虧損。B1~B14通車:藍8w、綠6w。總運量:14w : 3)B14-B20通車: : 藍20w、綠8w : 免費公車應該會在藍線前面通車後廢除吧?或至少台灣大道沿線的路線會調整或收費。19
[分享] 搭捷運x公車玩遍大台中:乘車攻略台中捷運明天要開放載客了, 整理了一些觀光景點的交通方式,結合捷運x公車x台鐵。 並挑選轉車次數較少、班次相較較多的公車路線, 希望對遊客或平常較少搭公車的台中人有些幫助。 網誌版17
Re: [討論] 政院公開台中藍線綜規-採雙營運模式藍線綜規報告內有提到公車路線重疊的問題,其中建議重疊率超過70%的路線裁撤或是僅 保留尾端的非重疊路段當作接駁7
Re: [問題] 捷運藍色延伸線用途是??作為捷運前導公車, 紅幹線的運量一直穩居全市所有公車路線(約120條)運量前五, 比大多數市區公車路線都多; H62也是全市運量前20名的路線,疫情前的運量都是穩定上升 看你這篇,平常應該沒在注意運量吧,憂心很正常。2
Re: [問卦] 難道只有我覺得台灣大道設計低能嗎?因為BRT本來就是捷運系統的過渡 2008年通車的高雄捷運 開通之後運量慘澹,跟原本預期相距甚遠 導致交通部長毛治國叫停全台的捷運興建計畫 並要求興建捷運之前- 阿肥啦 台中捷運的通車史其實很可憐啊 光馬囧執政還被擋就神奇了~~ 當年某毛交通部長可是ㄧ直不給過的......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