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閒聊] A23站細部設計與擴建探討

看板MRT標題[閒聊] A23站細部設計與擴建探討作者
ELYC1x
(慢活烏龜)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12

先上圖:
https://i.imgur.com/xlBodH0.jpg

圖 A23站細部設計與擴建探討

來源:112.03.18參訪活動鐵道局簡報

A23站歷經過配合桃園鐵路地下化的設計變更,詳細如 #1Z2sSI2G(MRT)

前站側第1工區明挖隧道R100彎道、後站側第5工區車站主體皆已進入開挖施工階段,軌道

定線也早已確定,前站穿越臺鐵站房西半邊下方、後站沿健行路道路中心線佈設月台,而

車站主體也已在進行月台層側牆、設備層版施作,並無修改變更的可能性,所以別再認為

機場捷運可以「喬」到健行路東側7-11前的空地處讓綠線進來並行了。

https://i.imgur.com/fOzr4fp.png

圖 A23站細部設計與擴建探討

A23工區平面圖如上所示:

紫色為機場捷運CM01標連續壁(有先代辦一些與臺鐵共用的部分)、淡紫色為機場線軌道與

月台、天藍色為結構中間牆(支撐臺鐵站體)、藍色為臺鐵站房月台及軌道、綠色為綠線延

伸段預定軌跡、藍灰色為行李車20m預留月台區、橘色為民宅及私有土地。


由上圖可看出,機場線已經做死無轉圜餘地的現狀下,假設綠線要另設一座島式月台並行

進A23,將有以下課題:

1. 綠線走機場線更下層,以疊式配置,雖可確保潛盾通過新街溪底的安全距離,且能站

內上下電扶梯互轉,但機場線底版已完成,不可能具隧挖(魔改)的經濟效益。

2. 綠線走機場線西側(圖下方),並行配置,由於該區為民宅(橘色),需全數徵收拆遷,可

行性低,難以順利推動。

3. 綠線走機場線東側(圖上方),並行配置,雖該區域有長65m、寬25m,但已作為A23站設

備層機房及穿堂層出入口C、廁所、通風井X使用,現已進行結構體施工,隧挖(魔改)不

敷成本,街廓環境狹窄、施工困難。再者,該區南側欲將線形拉回健行路下方時,需穿

越「金總KTV」及中壢區停四立體停車場下方,具一定補償、地改成本及穿越風險。

4. 承2、3,機場線、綠線並列配置,除需塞得下月台,更需有電梯電扶梯樓梯上到穿堂層

的空間,經確認圖說,東側方案就算硬做綠線月台,其上方為機房空間、出入口C、通

風管道,就算不動穿堂、動線改從設備層選月台,也難以再塞旅客動線。


https://i.imgur.com/d3i4poa.png

圖 A23站細部設計與擴建探討

按版友提供的質詢影片內容理解,市府現今綜規的方向欲將A23站月台延伸,使初期綠線列

車恢復能夠進入中壢火車站,八德、龍岡旅客搭臺鐵就不需在GE05站轉乘。以下自長月台

概念發展,配合上圖探討、推論可能的設計手法。


A23站月台層空間配置為:

臺鐵重疊區(第3工區)-14m機房-20m行李車預留月台-80m旅客月台-28.8m機房-端牆,

其中南側28.8m機房含司機員廁所、逃生梯,端牆預留可敲除式牆版供綠線銜接。


若機場線仍需保留直達車進中壢,則綠線月台需配合列車長度延伸40m+緩衝距離5~10m;若

不考慮直達車,則可利用該20m分做緩衝距離+部分綠線空間,減少擴建長度。


方案一:向南延伸(站體較現在擴增至少40m,A23南端牆距新街溪左岸59m無問題)

1A:向南配合預定線線形曲線延長,雖可避免徵收或穿越民宅,但綠線停靠區最南側

有一小段曲率R250<底限R1000,不符規範。

1B:向南直線延長,月台站體明挖區僅約20~30m範圍可避開民宅,10m左右站體延長部

及下行線(上面那條)隧道將穿越民宅下方,另需考慮緩和曲線長度,謹慎定線;

上行線則無問題。

方案二:向北延伸(站體較現在擴增0~20m)

2A:向北延伸40m,雖可不必延長站體,將部分機房(行李貨梯、釋壓通道、泵浦室)挪

至第三工區臺鐵下方無用空間,然該區有承重牆、上方即為臺鐵月台層,需注意

空間幾何、通風道上層配置及貨梯佔用旅客區域寬度產生逃生瓶頸議題。

2B:同時向南、北各延約20m,北側機房約6m位於臺鐵下方、南側20m延伸部均為機房

非公共區不受曲率限制,綠線隧道可減少甚至避開民宅穿越,且A23擴建部僅20m

左右長,擴增規模較小。


就縱斷面部分稍微討論一下:

為配合桃地計畫,機場線軌面高程(T/R)已較原高架時期降低5.7m穿越臺鐵下方,多出

的淨高使A23由原地下二層多一層設備層為地下三層,A23底版順勢降挖至EL-114.89,為地

面(GL)下約21m。新街溪已經整治為人工斷面,初判河床深度不會超過10m,假設綠線隧道

頂為120.89m(高6m),離河床仍至少有5m之差,不會有衝突。深度不足1D可以水平地改、鏡

面向前灌漿強化地層,或採管冪工法(工作井明挖交通衝擊較大)、新奧(隧挖)工法通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3.104 (臺灣)
PTT 網址

hicker04/08 16:09叩謝圖解

※ 編輯: ELYC1x (140.112.253.104 臺灣), 04/08/2023 16:13:47

ek25204/08 16:12徵收拆遷沒有一定不可行。中壢體育園區開發、龍岡路拓寬、

ek25204/08 16:13中山東路拓寬,就徵收拆遷很多了

拆遷徵收是沒有一定不可行,但可想而知計劃風險會因可能阻力而增加。大致概估,西側 並列案需徵收1000平方公尺左右的私地,且與通風井Y衝突,還需穿越其下方,反較機場線 更深,沒這個必要去選如此困難的方案。

hicker04/08 16:14所以原本打算機捷延伸到體育園區與綠線交會

※ 編輯: ELYC1x (140.112.253.104 臺灣), 04/08/2023 16:20:22

hicker04/08 16:18但換團隊之後的總質詢 就似乎都不一樣了

sydwuz04/08 17:04看來跟初始設計相比,因為新增設備層而使車站長度有縮短:

sydwuz04/08 17:05https://i.imgur.com/VehwWnu.png

圖 A23站細部設計與擴建探討

sydwuz04/08 17:06原本要挖到中北路口的部分現在縮短至南側通風井

sydwuz04/08 17:36(即圖中D9位置)

sydwuz04/08 17:42故往南擴挖尚可增長21.4m,再多就會侵入私地

現有月台100m,21.4m all in為121.4m,兩線間隔離緩衝區仍不足數公尺,看能否透過機 房空間微調擠出來。

YellowWolf04/08 18:09E大太強了 那個圖好精美

hayden21804/08 19:04可是 聽質詢回答 看起來是已經有方法定案了吧

現在還在綜規階段,尚未核定、進入設計,只是提出一個方向,應該不能算是定案。

garyihu04/08 19:26看質詢大概就確定是會延伸月台吧,這是大方向

garyihu04/08 19:26至於如何延伸結構應該還在評估

hayden21804/08 19:31好奇問世界上有哪些車站有類似設計?

vinylptt04/08 20:42增長40m是不含直達車的長度嗎?

增長40m是有考慮保留直達行李車的長度,但實際上可能得再加數m的緩衝距離,看軌道標 、機電(號誌)如何規範了。

omkizo04/08 23:41推一個 這個解法蠻聰明的

syba04/09 00:44推一個

※ 編輯: ELYC1x (140.112.253.104 臺灣), 04/09/2023 01:18:51

YellowWolf04/09 03:18推推

Chungli2804/09 05:421B方案只需延伸綠線列車長度即可,機房移設他處

Metro123Star04/09 07:381A方案月台尾端半徑小其實對於視距或間隙影響不大

Metro123Star04/09 07:38或者是改設計成單月台運作 只用上行線

SKY25desert04/09 08:41E大真的超專業的!身為中壢人真的希望A23可以好好規

SKY25desert04/09 08:41

kmwace04/09 11:07太專業了,先推

Tahuiyuan04/09 13:16推專業,看起來1B比較香

misteri04/09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