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雲豹迫砲車投產暫取消 軍備局證實改攻裝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新聞] 雲豹迫砲車投產暫取消 軍備局證實改攻裝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23

回一下推文

: → kuma660224: 雲豹其實根本換不完M113/CM21 08/16 19:22: → kuma660224: 當初聯兵營新聞有説,編制營數變少 08/16 19:24: → kuma660224: 人力挪去其他單位 08/16 19:24: → ja23072008: 聯兵營改制後陸軍現有的機步連,憑六百多輛雲豹連一半 08/16 19:40: → ja23072008: 都滿足不了。 08/16 19:40: → ja23072008: 更正,目前臺澎地區機步連含裝憲至少60個以上。假如一 08/16 19:45: → ja23072008: 連14輛,明顯不足。 08/16 19:45
現在問題是陸軍還有一堆M113/CM21未到壽限,
而這些履帶車你也不能提早除役,不然就等監察院找你聊天。

2011年的新聞
--------------------------------------------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2011.08.01 04:48 am

審計部指出,陸軍耗資卅餘億元生產新的CM21系列裝甲車,
由於規劃失當,致生產量大於需求量,有廿八輛裝甲車一下生產線就封存,
八輛新迫擊砲車閒置六年找不到部隊使用,浪費公帑,
已在七月四日報告監察院立案調查。

審計部報告也披露,去年第三季為止,軍方封存了128輛戰車與441輛裝甲車,
顯見裁軍導致裝備過剩。

審計部九十九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廿四輛CM23A1迫砲車與四輛CM26A1裝甲指揮車,
這些新車也找不到部隊可操作,一下生產線就封存。
--------------------------------------------


所以問題不是雲豹過少,而是之前裁軍導致CM21太多...
車齡大多不超過20年,又不能提早除役...

為何會搞成這樣?因為原本CM31 6X6輪甲車是要取代V-150的,
結果看到美國想要玩8X8史崔克,鬼島也想跟著玩。
但是8X8這種龐然大物不適合取代V-150,
只好取代M113/CM21,結果CM21壽限還不到...
V-150反而找不到替代品...

: 推 NKN: 陸軍自己不懂 迫砲車才是陸軍步兵最重要的火力骨幹 08/16 21:37: → NKN: 二戰戰後期日軍反登陸能扛上幾個月 迫砲火力不可或缺 08/16 21:38: → NKN: 直射火炮射程短 位置容易暴露通常很快就被解決掉 08/16 21:38: 推 rommel1: 自行研製裝30砲的四輪裝甲偵搜戰鬥車取代悍馬? 這? 08/16 21:40: → rommel1: 要搞4X4輪甲車? 08/16 21:41
也不能說不懂,而是鬼島陸軍不想為了攜帶81迫砲去搞台8X8輪甲車,
而且還是用氣液壓懸吊...
現在雲豹一台就要3千萬台幣了,使用氣液壓懸吊的二代豹要花多少錢?
然後只攜帶81迫砲...


很有趣的是8/3青年日報發了兩篇悍馬車型81迫砲車的新聞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245216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245215

這台悍馬車型81迫砲車在2016年和2017年國防展短暫亮相後就消失了...
突然又在這時間點出現(悍馬也換新迷彩)
我猜...我猜啦...應該是為了軍備局未來4X4甲車做宣傳,
也就是要把這門81迫砲裝在4X4甲車上...


: 推 rommel1: 以前兵圖好像提過,陸軍想要有砲塔能自動裝填的迫砲車 XD 08/16 22:26: → rommel1: 規格更高的迫砲車~~~~ 08/16 22:26: 推 mbtvsbmp: 會不會是陸軍對芬蘭的AMOS比較有興趣,美軍目前評測中。 08/16 22:56: 推 crossmyheart: 不對啊 在做雲豹的時候應該就評估過要做4輪還6輪了 08/16 23:06: → crossmyheart: 吧 08/16 23:06: → kuma660224: 雲豹的前身 是6輪 不是4輪 08/16 23:11: → kuma660224: 自動裝填後裝迫砲嘛...講實話 窮陸軍買不起 08/16 23:12: → kuma660224: 雲豹傳統迫砲車是不夠尊爵高大上沒錯 08/16 23:13: → kuma660224: 但卻是窮陸軍最可能負擔的起的方案 08/16 23:14
也不是買不起,而是雲豹迫砲車CP值太低,
就好像艾布蘭戰車的主炮是.50機槍一樣...

雲豹甲車單輛成本就要3000萬台幣,氣液壓懸吊的二代豹只會更貴,
4000萬以上是一定的,破5000萬我也不意外,
而且後續的維修保養也是惡夢...

這麼昂貴的車體,不去裝105mm戰車炮而是裝81迫砲?
你以為預算多到沒地方花嗎?
(而且依照兵器戰術圖解主編劉孝文的爆料,二代豹沒辦法承受105戰車砲的後座力,
所以還要修改,改多大不清楚,變成三代豹我也不意外)





: → wowu5: 之前軍媒公佈了悍馬迫炮車的照片,就是把之前展出過的雲豹 08/17 01:04: → wowu5: 迫炮車上的那套81迫炮裝上悍馬 08/17 01:04: → wowu5: 要是實測成熟後那也不必再搞81迫豹了,悍馬能裝何必用雲豹 08/17 01:06
問題不只是『悍馬能裝何必用雲豹』那麼簡單,

而是軍備局的官僚體系和協商制度不佳的大問題~~~
黃竣民在這篇報導就講明狠批了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529888
----------------
我國在國防自主的過程當中,常可見需求單位與研製單位處在不同的平行線上,
許多寶貴的資源與時間就在這些「不同調」的作業中虛擲,
這些實際案例不斷地在重複,造成一些產品變成「一推出便落伍」的窘境!
----------------

而雲豹砲車就是「不同調」案例之一

這門『81公厘車裝迫砲武器系統』原本就只打算裝在悍馬車上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245216
https://i.imgur.com/tRGhn3a.jpg

圖 雲豹迫砲車投產暫取消 軍備局證實改攻裝

所以81迫砲是無法裝在雲豹上(雲豹車內空間不大)

但是又不知道為什麼,2015年軍備局把81車裝迫砲硬上雲豹甲車
很明顯的車內空間糟透了,人員操作非常不順暢
而且迫砲在旋轉時會傷到人員...
https://youtu.be/I3aVik3vZlI

不意外的這種雲豹迫砲型被鬼島陸軍打槍,
但是軍備局解決辦法不是修改81車裝迫砲好塞進雲豹,
而是設計新的8X8輪甲車,這是甚麼邏輯??

如果新的8X8輪甲車(也就是二代豹)還可以承受105戰車砲的後座力那還算值得,
但是就像上面提到,劉文孝提到二代豹是無法承受105戰車砲的後座力的,
如果是真的那就超尷尬的...

現在軍備局又把悍馬迫砲車擺出來做新聞,5年過去又回到原點...
可以說完全展現官僚體系只為了應付了事結果把事情越搞越混亂的一貫模式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68.199 (臺灣)
PTT 網址

defenser08/20 23:26有個大膽的想法,把多餘的CM21賣給索馬里蘭如何?

defenser08/20 23:27105砲貓造不出來沒關係,再拖幾年軍方就會喊要上無殼彈

defenser08/20 23:27機砲加反戰車飛彈,需求變更就能名正言順修改設計

rommel108/20 23:29取消雲豹迫砲車 雲豹2.0的採購量會大幅減少 只給105砲

rommel108/20 23:30貓用,價格鐵定暴漲,砲貓研發案不知道能不能搞下去

我是比較期待美軍OMFV的50mm鍊炮啦...

https://youtu.be/JIoo6xeVtc4

1000公尺可以貫穿200mm的均質鋼板,已經可以輕鬆獵殺戰車以外的裝甲車, 而且戰車的側面裝甲能擋下也沒幾個...

※ 編輯: sfsm (36.232.68.199 臺灣), 08/20/2020 23:36:12

nanozako08/20 23:42後座力那個爆料再看看吧,畢竟一代豹也傳出車體重心太高

nanozako08/20 23:43105砲轉到側向射擊會翻車,後來軍備局測試結過不會翻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38884

2007年測試只打了15發,其中5發還是裝藥減半, 相較之下美軍的史崔克MGS測試期間就要打了600發砲彈... 這麼少的數量根本就測不出什麼...

※ 編輯: sfsm (36.232.68.199 臺灣), 08/20/2020 23:52:24

moeliliacg08/20 23:45其實學美軍把TOW裝在雲豹上面就足夠滿足部份105炮貓的

moeliliacg08/20 23:45需求了 我們是守備方要拆房子的機會相對較低 少量裝甲

moeliliacg08/20 23:45目標真無法用機炮解決的 TOW就能搞定

bobbytsi08/20 23:49我也很期待那個50mm的鏈炮

patrickleeee08/21 00:48有說外殼跟35mm的砲彈一樣大小 所以可以用35mm的數

patrickleeee08/21 00:48量來推算載量嗎? 假設重量枚超過上限的話

ja2307200808/21 01:03兵戰的爆料還是要觀察查證,之前還說過雲豹二代不能

ja2307200808/21 01:03六輪轉向,下一期又改口說可以。

sfsm08/21 07:05兵戰哪期有提到這件事??

sfsm08/21 07:09看來我漏掉某期了...

nanozako08/21 07:17那期不算是爆料,而是兵戰找來退休的一代貓設計人員來訪

nanozako08/21 07:17

nanozako08/21 07:17受訪人就兵戰提供的資料推論二代貓應該沒有六輪轉向能力

nanozako08/21 07:17還有對二代貓的宣傳的各種性能提升提出諸多質疑

nanozako08/21 07:17下一期軍備局直接找兵戰做專題請來二代貓的設計團隊解說

nanozako08/21 07:17一一解釋前一期的問題,兵戰也如實寫了一篇專題報導

nanozako08/21 07:17是二代豹在2017航太展亮相後的系列專題,大概是90幾期吧

scotch08/21 10:58美國現在的50mm機砲是在2014左右大改的產物。為了能夠使用

scotch08/21 10:58更長的彈藥所以是Bushmaster IV和Bushmaster III的混合產

scotch08/21 10:58物,其他地方也可能有些更改。之後出的彈藥8成會比本來的s

scotch08/21 10:58upershot 50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