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提問] 為何蘇械的步兵ATGM射程較遠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提問] 為何蘇械的步兵ATGM射程較遠作者
OneSeam
(一縫線)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45

※ 引述《leom1a210343 (小黃)》之銘言:
: 飛最遠的是烏克蘭的Skif
: 白天攻擊距離達到驚人的5.5km
: 難怪俄軍戰甲車離前線最少5km
: 連俄國9M113也能射4km
: 但是托式和標槍有效射程卻只能3km
: 是因為蘇械ATGM飛比較慢
: 還是說彈頭比較輕 所以才能飛比較遠呢
: 且蘇械ATGM飛行會有迷之螺旋
: 是因為這樣的飛行軌跡 所以飛比較遠嗎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除了關於有效射程的定義問題以外,蘇聯對於反坦克導彈技術投入非常多也是事實。


儘管在初期落後一步,蘇軍在確信反坦克導彈將成為戰場趨勢後
以非常驚人的腳步和規模趕上、甚至部分超越西方國家的步伐


從9M14"嬰兒"導彈開始,蘇軍就努力的在上到武裝直升機和專業反坦克導彈車
下到連級步兵普及反坦克導彈
巨大的需求、差別化的設計思想和蘇聯在積體電路革命之前的強大系統整合能力
這些都造成了同一時期蘇聯的反坦克導彈可以在部分指標上獲得優勢的結果。


回到射程的話題上
我們用量級大致類似的9M113和TOW來對比


9M113作為同期蘇系反坦克導彈的代表之一,採用了雙推力火箭發動機
發動機啟動後的2.5秒是加速模式,接下來的13秒則是小推力續航模式
而TOW則是在發射後初期加速到極速之後,就直接進入無動力滑翔狀態
也因此,TOW擁有高亞音速的最高極速,
而9M113的極速僅有260 m/s,低上非常多

但是長達15.5秒的發動機作用時間,就意味著當9M113的發動機關機時
導彈已經飛到了3000米遠。
在同樣的距離,無動力滑翔了十幾秒的TOW,
飛行速度則是已經衰減到大概140 m/s左右
包含無動力滑翔段,9M113導彈飛行四公里的平均速度大概在208 m/s


結果就是,儘管在中短距離TOW的飛行速度非常高
但是一到了射程末端的2、3000米這種程度,雙推力發動機就會展現它的優勢
和TOW的速度黃金交叉
更高的存速,帶來的就是更好的舵面效益和機動性
飛行到目標的時間更短,追瞄更容易
導彈也可以以更小的攻角飛行,更接近法線著彈
這就代表更高的實際射程,屬於設計思想和實踐的差異造成的結果。


順帶提到關於"迷之螺旋"的問題
實際上那是蘇系反坦克導彈飛行穩定和修正航路的副產物

蘇聯反坦克導彈普遍採用旋轉穩定,飛行中修長的彈體會持續滾轉
9M113是,技術明顯來源於9K112炮射導彈的Stugna-P也是
為了修正飛行路線,與陀螺儀直接相連的電路
會隨著彈體滾轉角度的不同,接上不同的接點,
自動對相應的舵面傳送來自導線或是彈體電路的修正訊號。

可是在舵面轉動的同時,彈體也在持續轉動,改變舵面造成的力矩向量
這就導致在飛行初期,導彈需要進行較多修正以回到瞄準線上時
產生非常明顯的螺旋軌跡,即"迷之螺旋"
TOW之類的導彈由於不採用旋轉穩定,自然就沒有這種飛行特徵。



隨著積體電路和半導體技術逐漸在新一代導彈中吃重,
蘇聯/俄羅斯的技術優勢就明顯的被地獄火、標槍這類新一代導彈拉開了
但是既有的技術路線造成的局部性能優勢當然不會因此而消失。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8.50 (臺灣)
PTT 網址

assanges 10/09 12:08推 技術文

mudmud 10/09 12:20

hdjj 10/09 12:25推技術文,不過標槍在烏國戰場上的實戰經驗更多

hdjj 10/09 12:27未來發展,應該會著重以這些實戰經驗做改善

Zuiho 10/09 12:33我倒覺得只是用途差異 蘇聯發展這些武器的時候是進

Zuiho 10/09 12:33攻方 士兵帶者這些東西出擊尋找北約裝甲部隊找到之

Zuiho 10/09 12:33後集中火力轟掉他

Zuiho 10/09 12:33北約發展這些武器的時候是防守方以埋伏反擊為主

Zuiho 10/09 12:33所以對射程要求不同

leom1a21034310/09 12:33大推 原來美蘇對於ATGM設計思路差異那麼大

hdjj 10/09 12:35反裝甲武器應該是定位在防守吧,拿著它去追裝甲部隊

hdjj 10/09 12:35怎麼想都很微妙

kuma660224 10/09 12:35sustain模式持續燃燒也較易被發現 理論上

kuma660224 10/09 12:36它噴焰熱訊號一直持續的近距終端

Zuiho 10/09 12:38對蘇聯來說冷戰時期這些武器配給裝甲步兵單位組成前

Zuiho 10/09 12:38線機動作戰群出擊 他們的任務之一就是在戰鬥中尋找

Zuiho 10/09 12:38北約裝甲部隊並殲滅之

kira925 10/09 12:39當年埃及就用車載著反甲步兵到處跑

kira925 10/09 12:40而且 從來沒有這些飛彈只能步兵帶 TOW車載就是案例

kuma660224 10/09 12:41防守用不是不能追對方 因為防線可移動

Zuiho 10/09 12:42應該說 以西方定義來說步兵裝甲載具大概可以分成APC

Zuiho 10/09 12:42跟IFV

Zuiho 10/09 12:42IFV是被要求緊跟戰車部隊進入戰場的 而蘇聯這些BMP

Zuiho 10/09 12:42怎麼看都是IFV

kuma660224 10/09 12:42攻勢防守 就比如攻勢奇襲蛙跳到要點 轉守

edison 10/09 12:42反裝甲飛彈最早是蘇聯弄出來的耶....

JOHN117 10/09 13:06皮卡戰爭也用了各種單兵飛彈

sdiaa 10/09 13:19拖式也是一直扭... 土耳其裝甲車被射偏那發有特寫~

kuma660224 10/09 13:26蘇聯也有BTR70運兵車

kuma660224 10/09 13:27當初不須載重武裝的 似乎就沒選履帶

kuma660224 10/09 13:28烏克蘭BTR4就是其大改的後代

kuma660224 10/09 13:29而BMP一開始就重視火力 是IFV為主

kuma660224 10/09 13:30BMP/BTR應該算是蘇系IFV/APC

kuma660224 10/09 13:30不過他們人命不值錢 若沒車就坐車頂就好

kuma660224 10/09 13:30所以BMP能見度更高

johnnylin12 10/09 13:42推詳細解說

thigefe 10/09 13:55打到現在還沒發現俄系武器都是帳面數字好看?

ayaneru 10/09 14:06看人用 俄系武器到烏克蘭手上就變超強

kuma660224 10/09 14:10開圖有差啊 你有聽過烏軍被伏擊嗎?

kuma660224 10/09 14:10幾乎都是俄軍因為情報欠缺在中伏擊

kuma660224 10/09 14:11俄軍又喜歡中伏就再叫一批平推過去再中一次

kuma660224 10/09 14:12烏軍情報是世界頂級水準(的外掛)

leom1a21034310/09 14:25俄軍這次戰略戰法戰術都很有問題

jetzake 10/09 14:42所謂「蘇聯武器給烏克蘭用就超強」這是另外一個議題

jetzake 10/09 14:42比較像是現在的俄羅斯無力維護太過大量的裝備

jetzake 10/09 14:43甚至因為封鎖政策 蘇聯解體後開發的武器都難以維持

kuma660224 10/09 14:46武器是體系問題 烏方外掛太多了

kuma660224 10/09 14:47就像RTS彼此選同樣種族兵種

kuma660224 10/09 14:47有人開外掛全地圖開圖 就佔盡作弊優勢

kuma660224 10/09 14:48烏克蘭現在就是作弊外掛仔 不講武德

kuma660224 10/09 14:49加上全部村民狗仔化 一路爆料

kuma660224 10/09 14:49不能只看武器裝備

kuma660224 10/09 14:50俄方到現在只有開伊朗小外掛補血一下

kuma660224 10/09 14:50烏克蘭背後是40國擠資源插花

leom1a21034310/09 16:55真的是體系問題 沙國雖然美械 打葉門也很慘

kuma660224 10/09 18:32沙國雖然美械 但沒被美帝情報開圖關照

kuma660224 10/09 19:01也沒有五分錢 因為畢竟是介入他國戰爭

kuma660224 10/09 19:02所以只看武器不准 盟友buff外掛沒開

kkttaipeityy10/10 15:41推技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