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輕重量訓練改成大重量訓練?
請問一下 原先我是一組健身器材重量約做8~12下
後來看到有些健身youtuber說練大重量的優點
我本來是練胸時做4組分別是A、B、C、D的機器 都是8~12下 各5組
現在改成一開始的A和B機器做大重量5~6下 各5組
C和D機器維持一樣的輕重量 8~12下 各5組
請問一般人的大重量訓練是這樣練嗎?
還是應該整天的訓練都改成大重量5~6下呢?組數一樣5組嗎?
謝謝
--
爽就好Zzz
開心就好,也可以安排週期化訓練
只要訓練量有穩定提升就可以
你在這邊問只會被酸而已 唉
算啊 但會花比較多時間
總訓練量有提升就好 品質也非常重要需兼顧
可以看看蓋伊的YT~~~^^
可以一週肌肥大8-12隔週在大重量5rm
都要練
記得根據館長說法 他覺得4下以上其實就算肌肥大(不確定)
他早期的影片說過兼具肌肥大跟最大肌力的課表是66644221
金字塔上去再下來,全都練到,剛剛好
我自己是會AC大重量做5-6下,BD把重量調低一點做10-12下
,但都以3-4組為原則。我記得好像peeta有相關的文章可以
參考
對……我有看到peeta葛格的文章有說, 如果訓練量一樣的話,其實肌肥大的效果會差不多,以下轉貼peeta 文章內容: 【常常聽到說一組做8-12下的練法是最好的肌肥大次數,但研究已經證實,只要訓練量相 同,4-20下一組,肌肥大(增肌)效果都是一樣的。 比如說 : 100公斤做6組4下 = 6 x 4 x 100 = 2400 60公斤做2組20下 = 2x 20 x 60 = 2400 80公斤做3組10下 = 3 x 10 x 80 = 2400 通常大部分人會認為做10下才會長很多肌肉,做四下只能提升力量、做20下只能提升肌耐 力。 但就像以上說的,訓練量都是2400,肌肥大效果是一樣的。不同點在於做4-6下一組的高 負重,可以提昇很多力量。越高次數,越低負重較能抓到感受度。 通常建議是多關節運動大肌群(深蹲硬舉臥推肩推)用少次數、高組數、大重量,來提升 力量。中次數中重量訓練主要可以提升我們訓練量,所以也是必要的。而高次數的可以留 給較小肌群,或機械式的來作感受度訓練、小肌群訓練之類的。】 但是我在健身房用「背肌訓練機 Pull downv這台本來24kg已經可以下拉到12下*5組 總 訓練量是1440kg 若是大重量想達到一樣的訓練量,只做5下*7組的話也要 1440/35=41kg的槓片 都已經是該台機器倒數第四格重的槓片了@@ 我懷疑我可以拉得動,還要做到7組…… 大重量組數安排有一定要做到跟之前輕重量時一樣的訓練量嗎?
建議大重量做多關節的動作
當然不用,改菜單之後用新菜單的訓練量比就可以了
頻繁更換菜單的問題就是不同動作的訓練量很難互相比較
週期分化比較好4~8週力量,4~8週肌肥大
你的推文回覆也講到問題點了,大重量相對要疊訓練量
你吃不吃得完是問題, 另外是神經負荷 你只著表面這樣練
很容易就過度訓練的
除非已經老練了,不然這種混大重量又想衝訓練量的方法
只會顧此失彼...先好好跑完一個力量課表吧
我是建議可採取遞減式訓練,第一組用你能承受最大重量下
去做,之後慢慢遞減
一開始就直上大重量會不會容易受傷?
第一組當然是指熱身完的第一組呀
我覺得大重量放在多關節項目比較合適吧
是想問幾次 自己不會看書膩?
58
Re: [問題] 訓練容量與時間分配我覺得你好像有點誤會"訓練量(Volume)"跟"訓練容量(Capacity)" 這兩個指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你先了解訓練容量(Capacity)是什麼 訓練容量(Capacity)指的是 "The total amount of work you can perform,44
[情報] 阻力訓練訓練量相同下不同強度的影響如何設計出一個有效率的課表對於不論是提升肌力、運動表現還是肌肥大亦或是瘦身都是 至關重要的一件事。 設計課表時有許多不同的變因是我們要納入考量的,例如:訓練動作的選擇、動作的順序 、訓練頻率、組間休息時間以及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訓練強度"和"訓練量"。 在阻力訓練中"訓練強度(intensity)"通常主要是指阻力訓練動作的重量相較於1RM24
[問題] 新手一週三練請教各位巨巨前輩好, 小弟最近開始加入健身房開始訓練,以機械式器材為主, 目前因為時間因素只有二、四、六有時間練。 看著機器上的提示每組8~12下為佳, 所以鎖定以12下接近力竭扣一個重量為訓練重量,17
Re: [討論] 請問將一天的訓練量分散為幾天的效益?朗 : 也有研究指出組間休息較長,對肌肉成長有幫忙,我只是把時間從3分鐘極端拉長到24h r : 感覺(2.)這種方式似乎也不錯,就目標是肌肥大來說,每天的負擔減小了, : 而且比起(1.)來說其實可以做的重一點點,這樣總訓練量會稍大於(1.)16
[心得] 六種進階的訓練課表編排方式傳統的阻力訓練課表基本編排方式為動作-組數-強度-次數,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各種不 同的課表安排方式也被發明出來去因應各種不同的訓練狀況,接下來會逐一介紹各種不同 的訓練課表編排方法:11
[閒聊]來實驗高反復次數相同訓練量對肌肥大的影響吧標題我是想下:大家一起來實驗中、高反復次數達成相同訓練量對肌肥大效果吧 訓練量與肌肥大息息相關(我對訓練量的理解來自ACE私人教練手冊第五版第十章頁337以 下,以及版上神人翻譯的文章,如有錯誤歡迎指正),計算方法有:組數×反復次數,或 負重×組數×反復次數。但是目前似乎較多人用後者,以下也用後者舉例。 疫情目前看起來短時間內健身房再開機會不大,但是在家弄轟菌總是有侷限,尤其啞鈴槓8
[心得] 肌肥大: 訓練有效強度及組次數最近剛好入手了一本Dr. Mike Israetel出版的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hypertrophy tr aining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裡面提到的內容: 首先關於肌肥大,我們可以使用mathematical volume也就是:組數*次數*重量*距離。 但 距離會因為運動和身體比例的不同而改變,所以在比較訓練菜單的時候沒有幫助,而”組數 *次數*重量”則可以直接被省略成組數,因為次數和重量會互相影響,所以只用組數來計算6
[問題] 訓練量求助大家好,就單刀直入的發問了: 以科學增肌為出發點,現在主流理論為不管一組幾下,只要訓練量相同,那肌肥大效果就 一樣。想請問大家在增加漸進式超負荷時,優先選擇增加組數、次數還是重量呢?小弟目 前在這個邏輯中有點陷入盲區。 為了更清楚闡述問題,先建立一個模型:3
Re: [問題] 引體求幫看+卡關建議無輔助的自重引體您只能拉3下 61公斤這個重量對您來說是3rm 直接用這個重量來練對您來說非常吃力而且總訓練量也不高 61 kg x 12 次 = 732 kg 而您在61公斤的自重引體疊金字塔拉完12下後應該已經疲勞了1
Re: [翻譯] 進階阻力訓練技術肌 : 肥大具有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的是總訓練量 : 2. 低負荷訓練的參與者所執行的總訓練量大約是高負荷者總訓練量的三倍,當使用低 負 : 荷以最大化肌肉肥大結果時,作到力竭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