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心得] 從砲到炮[中]

看板Warfare標題Re: [心得] 從砲到炮[中]作者
Nomic
()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 引述《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之銘言:
: ※ 引述《Nomic ((Nomis))》之銘言:
: :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2/01/blog-post.html
: : 本文附圖表較多,還請移駕網誌板查閱,以下不贅述。
: 問個問題,您提到的毒火飛炮等武器,就是一般提到明朝有開花炮彈吧。
: 不過除了您提到的幾個案例,好像就沒有什麼顯著的紀錄?

能寫的我大概都寫了,的確目前就我所知記錄僅此而已
。個人閱歷有限。

整個元代與明初火器相關的文獻與圖像資料都非常有限
,這方面的求證非常困難,很多考古發掘其實也有待進一步
整理(據我所知很多古砲挖出來以後幾乎沒有相關的後續研究
,甚至保存狀態都不是很好)。

舉例來說,15世紀朝鮮所用的火銃很多是一銃同時發射
四箭或八箭的銃筒,但明朝類似的多箭銃筒的資料卻很少,
16世紀以後才有兵書著錄,很難判斷誰先誰後。其實朝鮮實
錄裡面很明白地說多箭銃筒是仿效明朝的,但如果只看明代
史料幾乎看不出來。

: 是因為這種早期的曲射爆破火力終究是不太適應明代戰場需求嗎?

這個問題要回答大概也要上萬字的篇幅,所以…

前文只大概處理了拋石機的戰場區位怎麼被火砲繼承,
但拋石機如何被火砲淘汰,火砲與其他攻守城兵器、火器又
如何競爭同樣的區位或另闢蹊徑、之後的演進等等,通通都
沒寫,前文已經很長了所以先作一了結。舉例來說,在對付
城樓這方面,明中葉以後很常用用火箭,這方面火砲可能就
被替代了,或許也是對重式拋石機被消失的原因之一。

: (雖然您說曾銑想拿來打野戰......戚繼光好像是拿來夜襲敵人)
: 到了萬曆末期以降,明軍幾次碰上守城戰(尤其是碰上恐怖的女真人),
: 似乎沒怎麼看到這種炸彈的運用,明明您提到三大征也有運用過?

就我所知的確沒印象,當然不排除以後發現新資料的可
能,畢竟與明初相比明末的史料記載要豐富得多。

: (至少《明熹宗實錄》天啟二年三月庚戌這條,明軍運往遼東一整年的各類軍火,
: 似乎就沒看到這類曲射炮或炸彈,後續也沒印象有類似紀載)
: ====
: 然後就是想補充一下,歐洲大概是在15世紀末才確認有人用火炮拋射炸彈,
: 儘管14世紀末、15世紀初就有過類似的描述(難以分辨是炸彈還是其他彈種)。[1]
: 到了16世紀中葉以降,原po提及的歐洲火炮回歸輕量化,這對直射炮而言是真,
: 但是臼炮的口徑依然很大,至少直到17世紀末仍有上看400磅炮的存在。[1]
: 畢竟炸彈的威力是看填充的火藥大小,就不是動能問題了。
: 當然實際上因為運輸需要,大部分口徑不會到那麼誇張......
: 說是沒那麼誇張,但是上看一、兩百磅都不算太少見。[1][2]
: 晚明引進西炮的時候,兵書中也有提到臼炮,但是我沒印象看過運用紀錄。
: 清代康熙年間倒是有造過所謂的沖天炮(偏小型的就是)。[3]
: 附帶一提,17世紀中葉的歐洲也有用過小型的手持擲彈筒: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nd_mortar
: (不過發生膛炸機率太高......18世紀中葉被淘汰了XDDD)[4]
: 參考資料
: 1.
: Guns for the Sultan: Military Power and the Weapons Industry in the Ottoman: Empire (Cambridge, 2005)
: 2.
: 'The Furie of the Ordnance': Artillery in the English Civil Wars
: (Boydell Press, 2008)
: 3.
: https://www.academia.edu/7272144
: 4.
: Wars of the Age of Louis XIV, 1650-1715: An Encyclopedia of Global Warfare
: and Civilization (ABC-CLIO, 2008)

以上感謝補充。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Nomic (150.116.197.79 臺灣), 01/10/2022 05:45:03

detonator01/10 23:57原來如此

jimmy568001/11 01:17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