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YY小說穿越到古中國總是想弄出活版印刷

看板CFantasy標題[討論] YY小說穿越到古中國總是想弄出活版印刷作者
eiuiu
(eiuiu)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24

理由就是方便印書加速文字普及,提升識字率量產讀書人


昨天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作者是清華大學經濟系退休教授賴建誠


作者說直到明代雕版印刷還是主要的印刷工具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貴

中文光單字上萬或更多,就算只準備常用的字詞也是一堆,還要加上不同的字體
民間印刷廠根本沒辦法負擔這種成本

西方則不一樣
拼音文字的好處就是字母加符號數量也不多
民間印刷廠都可以負擔


現實跟那些YY作者想法完全不一樣
成本太高,誰跟你用活版印刷
雖然說鑄字模弄出來後也許可以大幅降低印書成本
但是光是前期投入就是天文數字了
也只有國家可以負擔

--
https://case.ntu.edu.tw/blog/?p=44642

宋代已有活字,為何《四庫》還用手抄?(上)


中國的活字比歐洲早出現3-4世紀,但歐洲的活字書籍印刷量與豐富度都顯著超越。關鍵之一在於中文活字排版的成本,比歐洲的拼音文字明顯不利。中文印刷因而捨棄高昂的活字,選擇低成本的雕版。但若是族譜、喜喪帖這類格式固定的印刷品,就會選用活字。從供給面看,雕版成本比歐洲活字高,但這並不是書籍總印刷量不及歐洲的主因。歐洲文化與文字的多元性、各種版本《聖經》的普及、新大陸發現後的世界觀擴展,從需求面帶動了印刷業的興盛。

撰文|清華大學經濟系 賴建誠 退休教授


背景對比

研究印刷術的中西文獻非豐富,Angeles (2017)的特點是運用經濟分析,對比中國雕版和歐洲活字的成本結構,論證為何宋代畢昇(約970-1051)的活字,雖然比谷騰堡(約
1398-1468)更早出現,但排版效率和成本效益都不具優勢。中文活字的「商業生存區」較窄,因而傳統雕版到清末仍普遍存在。相對地,哥倫布之後新舊大陸產生了物資與視野的大交換、大量印製各種語文版本《聖經》、科學革命興起、各國大學迅速擴展,活字印刷在這些重要階段的角色都很關鍵。

11世紀畢昇發明活字時,經濟史研究估算宋朝的年均國民所得約1,200-1,500美元,同時期的英格蘭約750美元。哥倫布之後歐洲引發商業革命與物價革命,相對封閉的中國則陷入人口激增、每戶平均耕地遞減、欠缺科學革命與產業革命,形成內捲式發展。15世紀後歐洲文化的重要媒介,就是印刷術帶動的書籍印量。學界估算到西元4世紀時,歐洲總共印製了約270萬冊書籍,16世紀飆升到2.17億冊。若以世紀為單位,這是現象級的提升,對知識革命的推展猶如強大的發動機。

1480年代哥白尼(1473-1543)在波蘭求學時,很不容易讀到埃及天文學家托勒密(
Ptolemy,約西元8-165年)的《天文學大成》(Almagest,13冊),哥白尼過世前已擁有此書的三種版本。這是書籍普及化的顯例,也讓他自己的《天體運行論》(1543)得以廣泛流傳。另一項佐證是:17世紀產業革起動之前,歐洲國家在半世紀間的「人均書籍印量」(總印刷量∕總人口數),和該國半世紀後的經濟成長有高度正相關。

活字印刷在歐洲帶動的知識廣泛需求、對新大陸的開發與科學新知都產生突破性的推動力,又反過來把書籍出版提升到更高層次,這是良性的互動循環。同一時期中文印刷的內容仍以傳統典籍、官方文書、曆書、科舉用書為主,視野上沒有顯著開拓性。宋代活字對社會思潮、知識創新都沒有歐式的突破。

中文活字雖然早已存在,但應用上沒超過或取代雕版。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活字不適合漢字排版,主因是單字數量上萬或更多。若要有全套單字,還要有大小字型與各種字體(如楷書、宋體),那就需要數萬個活字。再加上各種異體字與罕見字,所需要的龐大空間與沉重成本,不是民間印坊所能承受。

字母活字正好相反。請看電腦鍵盤,字母加各式符號加數字鍵,大約60-70個字模就足夠。就算需要10組各式字體,小型印刷坊的空間和成本還能承擔,因而能迅速普及,在業務競爭下很容易就更便宜、印量更大。中文書籍的人均印量較低還有其他因素:總體知識量偏低、書籍價格偏高、國民所得沒有歐式的大幅增長。

雕版印刷要先寫好內文,將原稿反轉攤在木板固定,請工匠雕刻已寫上、繪上、畫上的原稿,再由高級雕工處理精細部分。之後刷墨,在紙張上加壓形成複製品。若有字刻錯就須重刻。木質較軟的雕版不耐用,久印之後損壞就需換新雕版。

活字的基本概念是,把單一漢字像印章一樣,用反向字造出字形。材料可以是膠泥、木材、金屬,然後把不同單字排列在固定的行格內,組成文章版面。活字排版有兩個缺點:1)木製活字材質不夠堅固,精密度不易標準化、用久後磨損度不一、著色濃淡輕重不一,美觀度不佳、版面不夠平順,印刷後的視覺效果遠不如整塊木板雕成的「印章型版面」。2)單一活字的可鑄字面積不大,要在堅硬的材質上用印章式的反向字,刻出多筆畫字(蠅、龜、鑰)實非易事。拼音字母字數少、筆畫少,容易開模大量鑄造各式字體。



書籍數量與種類

1040年代畢昇的活字,沒留下可判斷耐用度與精密度的樣本,也沒有當時印出的文字可判斷品質,但可合理推測印刷效果比不上雕版。為何畢昇的創意發明沒能實用化、商業化、產業化?明代約有一百本書用木刻活字印製,在當時興盛的出版業中,活字印書的比例真的很低。主因是科舉興盛,考試需求量大,雕板可以分批印製大量書籍,動作迅速品質穩定,每頁的平均排版成本必然遠低於活字。

但活字在少數文類上反而有優勢:族譜、婚喪帖的版面格式固定頁數少,只需替換人名、地名等單字詞。木製活字重量輕方便行旅,印販攜帶簡便設備,在縣市或省際間流動,承攬這類私人用途的小量印刷。

歐洲的活字走了不同道路。15世紀中葉時雕版和活字還能並存,但拼音活字排版的低成本很快就打敗雕版。1450年代出現第一本活字印書,1480年已約有110個城鎮用活字印書,20年後的1500年就有236城鎮採用活字。之後迅速地遍及,從俄羅斯到葡萄牙皆如此。

漢字雕版在16世紀中期(明代中葉)之前,書籍印刷以官方為主,中葉後工商繁榮,民間印書成為主流。谷騰堡興起50年後,歐陸就有200家活字印刷所;唐代雕版出現大約300年後,南宋的雕版業者才達到200家,活字的重要性更低。歐洲正好相反,活字完全取代雕版:主要是私營小型印坊眾多,印書總類多元,拉丁文之外的各國語文版本快速增長。

同時期的中國以漢字印刷為主流,異國異文印刷的比例很低。宋元明時期書籍的總印製量,尚無可靠數據可和歐洲對比,有較明確數據的階段是明代下半葉(約1522-1644)。明代私營印刷大幅成長,從書籍的種類(多元化)來看,明末約比明初增加10倍,總印量則無可靠數據。印刷數量的成長,可能是人口增長推動的;但書籍的多元化,代表知識存量的擴展與各種學說競逐,這是層面性的提升。

明代的歐洲書籍名稱,已有數據庫可查索:有一套Universal Short Title Catalogue(USTC,短書名目錄),登錄了谷騰堡(1480年代)至1600年間,在歐洲印刷且有實書可查的出版品。1600年之後各國出版的書籍,也都有目錄可查索(http://www.ustc.ac.uk)。學界統計,1522-1644年間歐洲約出版457,500種書籍,平均每年3,750種。已迭失的書籍因無實本可查而未計入,但比例應不高。

中文書籍的數據有各種估算,因差異度大只能當作約略數。有一種說法是整個明代(
1368-1644)出版7,325種書,其中6,618種是在1506-1644年間,也就是說上半葉只有707種。另一種估算是明代上半葉(1368-1505)約有1,095種,但真實數據難以確認。有人引述清代書目,認為明代出版過15,725種書籍。另有一說是31,500種,暫且就以此作為明代印製書籍的種類上限。

歐洲在1522-1644的122年間約出版457,500種書,明代在1368-1644的276年間出版31,500種(可能高估),表示歐洲在比中國少(276 – 122 =)154年間內,還多印了426,000種書。若以倍數來算(457,500/31,500 =14.5),同時期歐洲的書種約是明代的15倍,若以人口總量來考量差距就更明顯:1600年代中國人口約比歐洲多60%,若雙方人口相當,則平均每人的書籍種類歐洲是明代的24倍。

主要原因有好幾項。一是中國以漢字為主,其他語文偏少。歐洲除了通用的拉丁文和古希臘文,各國用各自的語文(英、法、德、西、葡、荷等)出版。若歐洲和中國一樣,以單一語文為主(例如只印拉丁文),24倍的差距就可能減半或更小。最明顯的例子是《聖經》,各國語文譯本和各時代的譯本雖然內容相同,但從書名上看就會登錄成好幾十種。排除內容相同但書名互異的書籍,中西書種的倍數差異也會再降。以荷蘭為例,1527-1644年間出版的書籍,約有14.68%是從外文譯入,這個比例就應扣除。但荷蘭也是個例外,從外文譯成荷文的比例遠高過德、法、西、葡諸國。

扣除以上各種因素,明代平均每人的書籍多元性,和歐洲相差20倍左右應是合理。由此可再推論,漢字的單一性和歐洲語文的多元,並非差距20倍的主因。書寫方式的差異才是重點:漢字的排版成本高,拼字排版較有競爭力。較低的排版成本,有助於小規模經營印刷業,迅速引發雨後春筍效果。



成本結構

現在換個角度,對比中文活字和字母活字的成本差異。多筆畫且字型各異的漢字,採用活字確實較具劣勢。秦漢到明清必然增加許多新字:有些是外來的新物品如動植物、食物、衣著;有些是新併入的領土,各地有獨特的單詞;各民族也有獨特字詞,這是時代性的自然增長。

1980年代中期鉛印書報還是主流,排版廠至少要具備萬個以上漢字,甲骨、竹簡等罕見字就要模鑄新鉛字。還要有標點、西洋字母、數學、科學等符號。這些基本的設備要有好幾套才夠:宋體、明體、楷書等。歐洲的印坊也需要各式字體(哥德體、手寫體)、數字、符號、公式。關鍵差異在於漢字數量龐大、拼音字母與符號數量有限。

拼音文字最常用的字母約50個,每個字母需要大數量備用,尤其是母音a、e、i、o、u。這種活字的特色是字數少、重複性高,中文活字正好相反,一頁內重複出現的漢字較有限。中文排版是上萬個單字的組合,拼音文字有60-70個字母就夠了。中文排版者要從上萬個單字的架上,依部首或各自的方式,起身到不同架位置取字,來回走動耗時耗力。字母排版者只要坐在轉盤邊,伸手拿取60種不同字母。

印好書後還要把單字放回原架:漢字慢,字母快。熟練的拼音排版工,每天排出的頁數是漢字活版的好幾倍。更關鍵的成本差異在於鑄新字的速度:新刻木製漢活字,若用手工至少要10分鐘:字字筆畫數不同,要刻出新活字是一項成本。拼音文字相反,各式字母約上百個,這就能造模大量鑄造標準字型的金屬活字,這種技術稱為punch-matrix process(凹凸模鑄字法)。


合起來說,字母活字鑄新字低廉,每頁的排版工資較低,書籍的製作成本就有優勢。低廉的書價會刺激各種需求,印刷業得以迅速普及,出版的類別會更多元化。手工排版是印書的重要成本項目,若以每月的基本生活來對比,在歐洲購買一本書的經濟壓力必然低中國。表1對照各項製作成本的差異。


https://case.ntu.edu.tw/blog/wp-content/uploads/2024/09/%E8%A1%A81-1024x960.jpg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4.18 (臺灣)
PTT 網址

ariadne 10/03 10:33其實雕版就不簡單了 不是隨便拿塊木板都可以雕 雕之

ariadne 10/03 10:34前要先經過幾年處理乾濕度問題 不然也是會變形

bearq258 10/03 10:40https://youtu.be/G0So4M7Tbis

bearq258 10/03 10:41石板印刷 ,成本更低

linzero 10/03 10:49可以在用途上限制、用字選擇,像上述的某些印刷品

linzero 10/03 10:49然後要量大後才能進一步攤平字還是很多的成本

linzero 10/03 10:50模式上可能先刻好常用字,等接單後用到沒刻的再補刻

linzero 10/03 10:51幾個來用以及備著以後再用

linzero 10/03 10:56甚至可以改寫,把沒用的字改用已有的字來敘述

linzero 10/03 10:57中文順序不影響閱讀,用字也是 XD

scores 10/03 11:16四庫才準備出幾套 只要印幾套的書 排字版也不划算

scores 10/03 11:16我剛剛查一下 才七套... 一本書只準備出七套

scores 10/03 11:17我也是選用抄的

lbowlbow 10/03 11:24石板保存難度低但是要刻就更花時間了

haohwang 10/03 12:24其實後來 打字機→計算機(電腦)更難搞

haohwang 10/03 12:24https://bit.ly/4eNyeR1

Ycowmo 10/03 12:36中國古代認真想搞絕對弄得出來,國家級的要推動,無

Ycowmo 10/03 12:37論是印刷量或是基礎科研經費都不是問題。但中國古代

Ycowmo 10/03 12:37的知識壟斷也不是普通的嚴重。知識=當官=權/錢,等

Ycowmo 10/03 12:38號不打破就很難真的大規模普及。

joshua1978 10/03 13:30活字醜,沒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做出來的活字就是大小不

joshua1978 10/03 13:30一,字型不固定,印出來的書就是很劣質,手抄都比古代

joshua1978 10/03 13:30活字好看,文人的尿性逼不得已才會去選活字

joshua1978 10/03 13:36古代的書其實是可以當傳家寶存在的,就古代的活字印

joshua1978 10/03 13:36出來的低劣書籍,誰當傳家寶

gary76 10/03 13:42另一點,雕版的製作難度和時間沒我們想像中要那麼長

gary76 10/03 13:42那麼難,否則也不會有盧象斗這樣的無良換皮商家出現

gary76 10/03 13:42,一部三國演義可以印8,9個換皮版本來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