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問卦] 進擊的巨人呼應日本和中國的關係?

看板Gossiping標題[問卦] 進擊的巨人呼應日本和中國的關係?作者
winerya
( )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2

由於最近三刷進擊的巨人,網路上大致看了下劇情解析和評論

有點意外似乎沒有人提到瑪雷國之於帕拉迪島,隱喻中國對應日本的看法?

還請大家給予意見補充。

首先,由於創哥是日本人,這部作品可以理所當然地面項日本所有的讀者、觀眾

對比的內容如下:

1. 地理位置上的象徵
帕拉迪島與瑪雷國在《進擊的巨人》中的地理位置與日本和中國的現實地理相當吻合。帕拉迪島是瑪雷國之外的一個被孤立的島嶼,而瑪雷國作為一個擴張的帝國,則位於大陸上。這種地理關係可以被視為作者諫山創造的一種象徵,反映出日本在二戰後的處境,即
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尤其是在美日同盟和和平憲法下,限制了日本發動戰爭的可能性,這與145代王卡爾和弗里茲家族的「贖罪」政策有著相似之處。

在故事中,卡爾·弗里茲選擇放棄戰爭並以「和平」的方式統治帕拉迪島,這反映了日本在二戰後被迫限制軍事擴張的情況。儘管日本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和歷史聯繫(例如古代日本向中國學習技術和文化),但戰後的日本選擇了「和平」的路線,而帕拉迪島也是類似地選擇了孤立主義,不願參與外部世界的紛爭。

2. 艾蓮的角色與戰後日本的自我矛盾
艾蓮在故事中的角色可以被視為作者諫山創作中反映日本當代矛盾的一面。艾蓮作為一個曾經充滿正義感、希望打破巨人壓迫的人,最終變成了發動「地鳴」的主導者。這個角色的轉變象徵了日本在戰後面對的安全困境:一方面,日本想要維持和平與安定,另一方面,在面對來自外界的威脅時,不得不考慮使用極端手段保護自己。

在艾蓮決定發動「地鳴」時,他並不是出於對侵略的渴望,而是為了保護自己所愛之人,這可以看作是日本在面對潛在威脅時的防禦性思維。他的痛苦與自責也體現了作者對戰爭本質的認識,諫山或許想要告訴讀者,戰爭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而是一個充滿痛苦和犧牲的過程。

3. 瑪雷國與清朝的歷史隱喻
瑪雷國內部的權力鬥爭和對帕拉迪島的侵略可以被視為清朝末期的象徵。清朝看似強大,但內部問題叢生,外部勢力伺機挑戰其霸權,最終導致了八國聯軍等外部入侵事件。
這與瑪雷國在故事中面對中東聯軍的情況相似,顯示了強權國家在面對內外挑戰時的
脆弱性。瑪雷國內部的精英如吉克,甚至背叛自己的親人以達到自己的目標,這也與清朝內部的權力鬥爭相呼應。

吉克背叛父母的行為讓人聯想到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家庭分裂,而瑪雷國在追求霸權的過程中,不斷入侵他國,這種行為則象徵了歷史上大國的擴張主義政策。這可能是諫山對當今世界格局的隱含批評,特別是對那些大國追求霸權的警示。

4. 「地鳴」與核武器的類比
「地鳴」作為一種毀滅性的武器,可以被解讀為核武器的象徵。艾蓮手握這種足以摧毀世界的力量,卻選擇以它來威懾其他國家,這與冷戰時期核威懾政策相似。日本在戰後的非核政策和自我限制也讓人聯想到艾蓮在最終選擇使用「地鳴」前所經歷的心理掙扎。

在這個背景下,艾蓮的行為或許並不是出於侵略的渴望,而是對來自瑪雷國的持續威脅的回應。他的選擇代表了一種不得已的自我防衛,這也許是作者對日本應對外部威脅時所面臨困境的反映。艾蓮的痛苦和掙扎展示了作者並非鼓動戰爭,而是提醒讀者:擁有毀滅性武器並非為了使用它,而是為了嚇阻他人不去挑釁。

5. 最終結論:戰爭的悲劇與自保的必要性
綜合以上,作者並非鼓勵戰爭,而是通過艾蓮的角色告訴讀者,戰爭帶來的不是榮耀,而是痛苦與犧牲。艾蓮的掙扎和最終的選擇揭示了他對戰爭的厭惡與無奈,這也反映了作者諫山對現實世界中戰爭與和平的深刻思考。透過瑪雷國和帕拉迪島的衝突,諫山或許想要警示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擁有毀滅性的力量並不是勝利,而是雙方都需在威脅中學會相互制衡和自保。

總結來說,這部作品反映了當今世界的現實矛盾,特別是日本作為一個戰後國家,在面對來自鄰國的威脅時如何平衡自保與和平的挑戰。艾蓮作為作者思想的化身,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以及防衛的重要性,並提醒讀者不要輕易觸發戰爭,但同時必須做好自保準備。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4.191 (臺灣)
PTT 網址

chadmu 09/16 17:48我看比較像是中國內戰

heyd 09/16 17:53地形不就是倒過來的非洲

arceus 09/16 17:53馬達加斯加計畫

scissorman 09/16 20:45和平版的大東亞共榮圈才是正道,可惜

scissorman 09/16 20:45大家都不肯讓步,就繼續被美國強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