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媒體採訪 銳鳶二型目前性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mZqVWPLZk
TVBS的採訪
滯空時間:達20小時,向24小時努力中
複合光電,海搜雷達,導控能力加強
抗風能力達I型2倍,在冬季的落山風的影響下也可以飛行(I型冬季無法飛行)
操作編組從12人縮減至3人
不過一些火控導引等機制看起來目前還沒有完善
--
1型要12人操作嗎?
銳鳶二的武裝掛載能力因為海軍沒興趣,所以算是中
科院自己做來推銷的
有比較一型和二型的人力配置
銳鳶二先前公開的滯空時間是16小時,比一型多1/3
操作編組12人 感覺根本省不了人力 還更多
大概要出到三型,性能才會吸引海軍陸軍了
三個人飛24小時很操欸,別吧
銳鳶2全面屌打1 尤其操作人數 應該要換的 可惜排不
出預算換
5個人一組操作20小時比較妥當,不然太可怕了
還有無人機中繼台
3個人24小時是一個人負責8小時嗎?之前好萊塢電影
有關無人機的橋段也是至少有兩人同時在操作無人機?
三個人操作應該不會是輪流 畢竟要有人監看雷達或是
光電頭 一個人看飛行
三個人應該是指同時
沒屁用啦 根本比不上中共的無人機 做一堆靶機幹嘛
大部分的偵查無人機 戰時的確都是靶沒錯
但是大陸的偵查無人機在我們的防空眼中也都是靶
照你說法 那些大陸的也是垃圾阿
鋭鳶二沒預算採買很可惜,要不以當前監控共軍船艦
灰色衝突的情勢我覺得這是短期內優先度遠高於其它
載台類裝備更高的建軍案。
呃 無人機為什麼要編組到12人..?
銳鳶一型是2002年首飛的無人機,當時自動化程度不
高可以理解
自動化程度不高 但要弄到12人編組 好像也頗匪夷所
思欸
縮圖都有12人如何編制還在匪夷所思這個都看不到真
不愧是你呢;就是真的自動化程度不夠
*c大的截圖
推文的圖就有解釋12人怎樣來的了 算有點騙人吧 常駐
人員沒那麼多 起降組的人就只有起降要而已
28
Re: [分享] 中科院無人機發表現場上朱有發一篇比較完整的報導 我把內容稍微整理一下,照片和影片轉自上報、青年日報和全球防衛雜誌的臉書26
Re: [新聞] 陸軍戰術型近程旋翼無人機首曝光節錄這篇是中央社的報導,有稍微多一點的性能描述,另外還順便帶到一同展示的騰雲II 標題:中科院戰術型旋翼無人機首度展示 增強國軍偵察目獲能力 旋翼機部分:16
Re: [分享] 騰雲無人機遠航測試?自由時報有新聞了,也有拍攝到降落時的影片 環繞台灣的航跡大概就是防空識別區的外圍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積極研發的「騰雲二型」無人機,今天凌晨 再創記錄,不但飛行時間逾10小時,且飛繞台灣周邊空域一圈,航程遍及我國航空識別區,15
Re: [新聞] 淺談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建造案、雷達與彈簧刀存在感真的太低,去看的時候沒看到 但是反過來說,它真的很適合儲存/運送 這次展出有幾個點值得一堤(先說,未必是最新的,這邊點出來有在展區) - 新型81破砲砲彈減輕15%重量, 所以更適合搬運14
Re: [分享] 航太國防展的一些小細節今天下午的時候小弟也有去詢問有關巡飛彈I/II型的一些事情 (原本是問I型的介紹人結果他甩鍋給旁邊的主任XDD)10
[分享] 長榮航空 BR31 JFK-TPE 豪經艙17小時飛行2024年第一篇文章原本預計在一月份發出 結果動作太慢又耽擱了幾個小時變成二月份才完工...... 本篇是A340環球之旅的最終章 如果再堅持要搭A340回台灣的話 基本上要哆拉A夢的幫忙才有可能完成8
[分享] 海軍今年底為止的無人機公開徵求案到政府採購網上查了一下,海軍目前開出四款無人機的需求 前三款應該都是「無人機」國家隊標案的商規軍用無人機 第四款「攻擊型無人機」能夠攜帶炸彈,應該會是中科院產品? ——————————————————4
Re: [分享] 銳鳶二型無人機 新構型近照中科院今天上傳了銳鳶二型無人機的影片 可以看到影片中試飛的2701原型機還是三月時的貓耳(?)進氣口, 但3D動畫建模的進氣口造型已經換成和參展版一樣了2
Re: [討論] 我們有能力把氣球打下來嗎?首先,我們要想想打下來的目的,是單純破壞讓氣球不能繼續當間諜 還是要像美國一樣打撈上岸研究,這會影響到擊落的武器選擇 間諜氣球飛行的高度約在24000公尺,也就是說能在25000公尺以上操作的飛彈 理論上都能擊落氣球,而美國把拔這次用的AIM-9X響尾蛇飛彈,最大作戰高度 有一說是超過25公里,所以可以用來擊落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