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裕佳汽車改名「電馳利」藏玄機合作吉利?
裕隆要直接引進來不太可能
目前中國製的整車還是沒辦法進口,
據我所知,吉利目前在海外沒有整車工廠,
包含比亞迪也沒有(還在蓋)
主要就上汽、五菱宏光跟長城有的樣子
所以,這個案子我們再看看
-----
Sent from PttX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23.169 (臺灣)
※ PTT 網址
推
比亞迪在泰國有工廠 吉利在馬來西亞有...
→
比亞迪在泰國工廠還沒好
推
走MG模式啊
→
吉利馬來西亞廠還沒正式宣布
→
上汽MG在泰國有工廠
→
別鬧了,CKD進來就好了,裕隆也有Tobe這個牌子
→
MG是泰國廠CKD
→
問就是實質轉型啦
→
裕隆跟吉利關係好的很
→
結果是用零件名義進口再讓裕隆子公司組裝嗎,嘻嘻
推
難道要噴?
推
就跟中華汽車CKD MG一樣
→
裕隆發公告了目前沒要引入新品牌
→
共匪製造這家完蛋
推
會不會可能吉利認知的海外跟我們認知的海外不太一
→
樣XD
→
共匪車 然後台灣完蛋
推
熊貓車就這樣進來的 論斂財手段應該是比不贏裕隆
推
被立委盯上
57
[轉錄] 台灣人會願意買中國製的車子嗎作者: lienchi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台灣人會願意買中國製的車子嗎 時間: Mon Aug 14 19:40:52 2023 中國製的車子很便宜,光看特斯拉價差就很大,比亞迪電動車也很有競爭力,可惜礙於目 前法律仍不允許中國製的汽車整車進口。不過台灣人應該很反中吧,即使有便宜的特斯拉33
[問卦] ECFA廢掉 中國車進來 你想買哪一款?剛剛有人問:ECFA廢掉 中國車進來 你真的OK? 那中國車真的進來的話 你想買哪一款? 比亞迪、上汽、蔚來、廣汽、理想汽車、吉利、小鵬汽車、華為、長安汽車、長城汽車 現在連小米都出汽車了 還有小巧可愛的五菱宏光 --11
[問題] 裕隆集團要代理比亞迪、奇瑞汽車品牌?렠裕隆集團要代理比亞迪、奇瑞汽車品牌?裕隆正式澄清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 裕隆(2201)集團今( 28)日表示,近期外傳裕隆集團有代理比亞迪、奇瑞品牌之計畫 ,並非事實。 裕隆集團強調,裕隆集團以價值鏈開放平台及移動服務生態系為發展策略,長期透過多元7
[請益] 電動巴士整車產業昨晚大概查了一下 包含比對外觀等 、新聞等 唐榮車輛 > 申沃客車 (VOLVO) 凱勝綠能 > 比亞迪商用車 華德動能 > 金龍客車 改自研?12
[問卦] 台灣人會願意買中國製的車子嗎中國製的車子很便宜,光看特斯拉價差就很大,比亞迪電動車也很有競爭力,可惜礙於目 前法律仍不允許中國製的汽車整車進口。不過台灣人應該很反中吧,即使有便宜的特斯拉 或比亞迪就真的會買嗎,還是只是嘴巴反中,看到便宜的車還是不爭氣的買了? --11
Re: [問題] 同是被中國收購 MG被酸 VOLVO還是高評價我不認同你的說法耶 上汽投入的錢不會比吉利少 差別在MG當初是死透了,但Volvo不像Saab運氣那麼差被GM將垃圾債跟Saab一起打包出售 。 當初克萊斯勒可是連悍馬都準備賣給中國,還好美國政府阻擋。9
[問卦] 禁中國整車進口是怕被發現國產車都垃圾?我國目前禁止中國整車進口 目前有像中華汽車把MG的類整車 回到台灣在稍微組裝一下 變成國產車 BMW BENZ AUDI 等豪華車都有在中國有生產工廠 更遑論是其他的國際車廠7
Re: [討論] 中國車市最近的瘋狂砍價潮對岸2月份汽車上牌排名 1-5 6-101
Re: [新聞] 今年前3季全球汽車銷量6532萬部 中國品牌看到有人呼喚,看到有人説中國出口汽車中自主品牌只占到3成,還讓去加明細數量。我這 就來幫忙加一下。 另外,首先說一個小八卦。 乘聯會的數據只算了整車出口。而很多像台灣市場一樣整車配件出口再組裝的,乘聯會數據 不統計。但海關數據合并統計。兩者差值在大幾十萬量級別。也就是如果再算上曲綫救國的1X
Re: [討論] 納智捷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納智捷唯一的問題 就是裕隆是家臺灣公司 年銷量才區區的40萬輛的市場 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家新興汽車品牌的誕生 特別是這個40萬銷量市場
爆
[情報] 2317鴻海12月營收爆
[請益] 歐洲為何都不會爆?41
Re: [請益] 長債etf可以鎖住殖利率或配息金額嗎?32
Re: [請益] 歐洲為何都不會爆?45
[標的] 2002 中鋼 請益22
Re: [請益] 歐洲為何都不會爆?23
[請益] 2025 高股息處境可能更艱難?24
[情報] 2354 鴻準 12月營收21
Re: [新聞] 晶圓代工產業怪象!大廠恐做越多賠越多39
[標的] 2024年高股息ETF含息報酬率3
[情報] 6213聯茂 12月營收2
Re: [新聞] 晶圓代工產業怪象!大廠恐做越多賠越多